《皇帝》分卷阅读11

    君心难测,但谢宜比旁人知道的更多一点,他知道皇帝要对付谁,知道皇帝为什么设下饯行宴,但是其中的过程如何,他也猜不到。

    皇帝只是想了结。

    二月初八,大魏皇帝设宴琼华园,为西征大军饯行。

    这一天的傍晚,钟鸣山上灯火辉煌,无数盏祈愿的天灯从琼华园升起,犹如一条在人间流淌的银河,天灯越飞越高,和天上的银河融在一起交相辉映。

    满座高朋,盛宴华彩。

    当朝二品以上的官员可携家眷,上殿百步,与王对饮。

    深远雄浑的大殿中,帝后高居宝座,对饮一杯,宦官敲响了编钟,宴饮缓缓拉开了帷幕。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第15章 第十五章

    皇帝放下银杯,并不意外杯子里装的温水。

    “这一杯是水?”

    “这一壶都是。”

    皇后轻声回答,她面容沉冷,微微侧过脸,没有将目光转过来,皇帝看到她柔软的发上簪着的芙蓉花翠,黛色微染的细长眉尾,眼角扫过胭脂,那点红色如同溶溶吹散在湖面的花。

    皇帝牵了牵唇角,收回目光。

    层层纱幔撩开,衣带飘飘,手持软剑的舞伶徐徐入殿,登上高台,丝竹管弦,鼓乐齐鸣,殿上灯火辉煌,传杯弄斝。

    老司马起身高举酒杯,领着群臣三敬陛下,百官应和,皇帝一一回应。

    老司马转而面向太子一方,那里坐着此次将要出征的武将官员,张张都是年轻的面孔,雄姿英发,目光郎朗,如同灼烧的烈火,意气勃发的模样烫的老臣们眼眶发热。

    太子率一干官员起身,与诸位老臣对饮,美酒琼浆,饮宴高歌,于今时今日此时此地举杯,贺天子,贺大魏,贺殿下。

    愿我朝天子圣体永安,福寿延绵、愿我大魏天下太平,社稷永昌、愿西征大军全胜而归,佑我疆土。

    声声祈愿,传出深远雄浑的大殿。

    一只飞鸟受惊,拍打着翅膀窜入云霄,夜色中,羽林军的铁甲在月光下泛出晦暗的冷光。

    皇帝坐在大殿最高的地方,他能看到宴会上的一切,和还没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一切。

    为了今天皇帝准备了很久,但这是一场饯别的宴会,是欢畅的场所,他不想看见血腥,也无意让让那些滑稽的丑角登上大殿,黑暗吞噬黑暗,仇恨消弭于死亡。

    太子携太子妃举杯上前祝酒。

    皇帝没有动作,他看了一眼脸色青白的太子妃。

    皇后向太子妃投来探询的目光:“芸娘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太子妃僵硬的笑了笑:“晚间风寒,儿臣醒酒的时候多吹了会风。”皇后宽慰道:“既是不舒服,便到偏殿休息片刻,莫强撑着。”

    太子妃呐呐点头。

    宴会之外,诸人看不到的角落里,一场无声的抓捕从开始到结束,没有惊动一个人。

    黑衣黑甲的羽林卫踏进大殿,他没有配刀剑,但走过一处,就带来一片死寂,直到整个大殿寂静无声。

    皇帝的羽林卫,没有人会阻拦,这身盔甲意味着绝对的忠诚。

    他走到皇帝面前,盔甲随着动作发出一声闷响。

    皇帝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他既不得意,也并非冷漠,他慢慢站起身。

    “殿下!”太子妃突然推开了太子。

    那把匕首出现的太突兀,像一鸿银光,由一个身经百战的羽林卫刺向皇帝,刺进皇帝的胸口。

    “陛下!”

    皇后冷漠的表情骤然龟裂,爬满惊恐,可她来不及,伸出的手只接到一副瘫倒的身躯。

    一切都发生在刹那之间。

    暴起的羽林卫刺杀皇帝,匕首明晃晃的插在皇帝的胸口,群臣哗然变色,高呼护驾。

    武将一拥而上,拿下赤手空拳的刺客,那羽林卫却好似费尽力气,站在原地束手就擒,咬破齿间的药丸自尽了。

    “太医!”皇后怔怔的,继而抱着皇帝跪倒,大喝道:“叫太医!快叫太医!”

    血从皇帝的胸口涌出来,他睁着眼睛,眼中还残存着一点愕然,但很快他就无力再思考。

    血从他的唇边溢出,他抓着皇后的手,

    甚至没有来得及再看一眼围绕在身边的人,那双眼睛里的神情便永远凝固了。

    被匆匆召来太医一脚刚踏进大殿,便听到一声悲号,他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手脚并用连滚带爬,离的近了,他看到皇帝躺在皇后的怀里,看到龙袍上的血渍,看到大臣们抖如筛糠。

    皇后盖住了皇帝的眼睛。

    太医跪伏倒地。

    皇帝永远的合上了眼睛。

    在此之前,你不知道命如此脆弱。

    皇帝的身体被挪到了行宫寝殿,他的大臣和他的儿子从惊惶中回过神,连哭也哭不出来,强烈的不敢置信,羽林卫怎么会是刺客?

    但一切都发生在眼前,皇帝的血在宝座上,尚且温热,刚刚还热闹非凡的盛筵徒留一地狼藉。

    行宫戒严,枕戈待旦。

    皇后踏出寝宫,她的背影猛地一颤。

    “娘娘。”如意郎追上前。

    皇后的眼睛里泪水涌了出来,她撑着廊柱,浑身发抖,神情极度痛苦。

    她想起前夜,自己杖毙的一个宫女,那个宫女死前交出了一封信,说了一番话,她本可不以不听,不闻。

    但当她拿到那封信的时候,她抖着手打开了。

    那封信好像一把刀,她剖开了她的心,要她直直的面对一个血淋淋的真相,她等不得,忍不得,追到了行宫,要问个清楚明白。

    寝殿内没有光,皇帝似乎已经歇下了,他看到皇后站在纱幔外,端着一盏灯,似乎明白了她为什么而来。

    “你知道了。”皇帝的声音是肯定的。

    烛光里的映出皇后的影子:“这就是陛下想告诉我的?”

    “是。”

    那声音过后,沉默了许久,皇帝似乎听到竭力忍耐的呼吸,皇后问:“阮卿为何死?”

    皇帝微微闭上双眼:“朕可以救他,朕手下还有三千铁甲,救了他,城虽破,阮卿可活,但朕选择守城,朕没有救他,他为朕死。”

    “他的…尸身呢?”

    “被战马踏碎了。”

    那个发誓为大魏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将军永远留在了漠北草原。

    皇后没有说话。

    皇帝慢慢闭上眼睛,他不止一次的想起那片草原,可汗的军旗上挂着的头颅,不止一次想起帐篷外满地的尸块。

    他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如果时光倒流,他会怎么做。

    在昏暗的营帐中,那个想法像梦魇一样时时折磨他,他一遍一遍的叩问自己,当阮卿高喊为国为家,为大魏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在下令按兵不动的时候,有过这个想法吗?

    皇帝的心中一片冰冷,他自嘲的笑着。

    不会有变化,重来多少次都一样。

    “你知道我会恨你。”

    那声音钉子一样扎进皇帝的耳朵,他悚然,缓声道:“我知道,但我想你也可能会原谅我,或者理解我。”

    “陛下想错了。”

    皇帝惨淡的笑了笑,他叹息着说:“朕明白了。”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