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有光》分卷阅读7

    谢梧插嘴:“您还挺了解影视现状!”

    “我不了解,怎么治你们?”莫斜阳横眉竖眼地瞪他。

    蒋锡辰渐渐从角色里出来,对莫斜阳稍稍鞠了个躬,认真地回答:“谢谢莫导给的机会,我一定倍加珍惜,下一次排练争取不出错。”

    莫斜阳:“现在出错不要紧,人物对了才重要。好好思考你的状态,它,保存它,以后自如地发挥它。”说完,背着手朝排练室大门外走去。

    蒋锡辰目送导演远去,便回头对谢梧告别,又礼貌周到地和排练室其他人打过招呼,才离开。

    接下来几天,这台剧反复排练,二少爷都是蒋锡辰。看莫斜阳的态度,似乎就是要让蒋锡辰上下一次的演出了。可话又没明说,搞得一众人心里犯嘀咕,其中,嘀咕得最厉害的就是蒙姗衫。

    她没少在排练现场阴阳怪气,一会儿说小伦可怜,一会儿说莫导心思难测,就差直说蒋锡辰抢角色了。反而是许伦本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平情绪,失去二少爷的角色之后,他就安安心心演回自己本来那个角色,和蒋锡辰的关系也不错。

    组里其他人之中,同情许伦的固然有。但蒋锡辰的来历和表现都摆在那里,前者颇有些惹不起的意思,后者又没有什么大毛病,甚至,非要和许伦比个高下的话,还真有争议。因此,附和蒙姗衫的人几乎没有,一派世态炎凉的情景。

    真是把她气坏了。

    一天,她竟破罐子破摔地选了个谢梧在的时候抱怨,目光锁着谢梧,就要讨个说法似的。顿时,一场子人的八卦心都被她提到嗓子眼,神态各异地等看谢梧怎么反应。

    蒋锡辰也投去瞩目。

    他虽然并不在意蒙姗衫平时的酸言酸语,但对谢梧的看法却有些好奇。如今,导演基本算是认可了他对二少爷的演绎,反倒是最应该给予他反馈的大哥,除了试戏的时候给他竖过一次大拇指之外,就没有再说过什么。

    谢梧那边听了蒙姗衫的话,没有立刻回答,也没有假装没听到。

    在众人期待各异的目光中,他坦然做思考状,半晌,才直面蒙姗衫:“你这话,让我们听听也就算了,要让莫老听到,你就兜着走吧!你这叫质疑他的眼光,藐视他的权威,污蔑他的人格!”

    一段话说得不紧不慢,配上他不笑的脸,就显得有七八分严厉,把蒙姗衫唬得脸色发红。

    “我不是那个意思……”蒙姗衫撇撇嘴,尽管脸红,气势不减,视线瞄一眼蒋锡辰,“我又没有说小蒋不好,我就是可惜小伦,他又没比谁差,甚至比高林兴也半点都不逊色,凭什么说不让演就不让演了?”

    谢梧走过去,屈起食指和中指扣了一下她的脑袋,恢复平时自诩半个师父的教训状:“说你不够灵你还总不服气——小许,你自己说说,你的问题在哪儿?”

    “啊?”许伦慢半拍地抬起头,看看谢梧又看看蒙姗衫,思绪不知道从哪里找了回来,正色道:“太像高林兴了。”

    这个答案有些耐人寻味,自带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

    排练室里的演员有一开始就在这台剧里的,也有半道进来的,但高林兴是从第一次公演开始就固定演二少爷的。所以,整个组里的人,包括许伦和蒙姗衫,都已经习惯大少爷是谢梧那个样子,而二少爷是高林兴那个演法。

    许伦性子一贯有些慢,此时说话也慢慢的:“高师哥离开以后,二少爷的角色空缺,我就有心争取这个角色。起初,我想过用不同的表演方式,甚至也揣摩过阿辰在《红樱芭蕉乱流光》里跟师父对戏的感觉,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走高师哥的演法,因为那是大家最习惯、风险最低的状态,我做得也算不错,不过…”

    他露出些沮丧,无意识地扁扁嘴,懊恼地说:“模仿的总是模仿的,再像也就那么回事儿。我想,莫导并不想看到一个复制品。”

    “听听,听听!”谢梧面露赞赏,合掌拍了两下,又走到许伦身边,抬手揉了揉他一头乱毛,“这觉悟,这领悟,多灵!你们这些人啊,这么有闲心关注八卦,不如学学小许这做戏的态度!”

    众人呵呵干笑。

    谢梧又挥手:“满意了吗?看完戏就该干嘛干嘛去!”

    众人收回八卦眼神。

    谢梧十分满意地冲许伦竖了个大拇指:“我还偷偷担心过你想不开,看来你挺明白,心胸不错,有前途!”

    许伦乖巧地笑:“谢谢师父。”

    享受做师父的谢梧连连点头,一回头,对上蒋锡辰的目光,却忽然感到一阵寒意。

    蒋锡辰还是那样望着他,粗看,眼神姿态都没什么变化;可这么直面迎上,就是感觉多了点说不清的东西。谢梧下意识想藏起刚才揪过许伦那头乱毛的手,想想,又认为这未免太怂……于是若无其事地两手撑在身后的桌子上。

    蒋锡辰:“……”

    两人这么你不让、我不退地对视了一阵,到底是蒋锡辰暗叹一声,卷起剧本凑到那人身边,装模作样摊开在桌上,随便翻了一页。

    谢梧顺势转身面对桌子,把那只惹祸的手搁到蒋锡辰视线之外,轻咳一声:“想对这段?”

    蒋锡辰凉凉地回答:“嗯。”

    转周周末,就有《桃城》的演出。

    这出戏成为澜华剧院的招牌剧目之后,票都是提前半年卖的,购票页面上总也少不了一句“具体演出安排以当场情况为准”,为的就是预防主要角色换演员。一般来说,真换个演员也并不会引起观众太多反应,顶多看完之后在repo上或惊讶或吐槽两句。

    然而,这一次换演员却引起轩然大波。

    ——演出刚结束,不到一个小时,微博热搜前二十里有是那个都和这部话剧有关,分别是:桃城、蒋锡辰 桃城、蒋锡辰 谢梧。各种各样的照片满天飞,有手机偷拍的高糊图,有专业相机清晰特写图。这一切令每个刷微博的《桃城》剧组演员叹为观止,令澜华剧院的售票网站瘫痪,令澜华外宣岗位的同事电话被打爆。

    临近午夜,谢梧卸了妆换了衣服,在剧院隔壁小巷子路边摊点上一份炸酱面,一边吃一边刷微博,再次感慨:流量担当之所以是流量担当……

    “看我们的绯闻看得这么入迷呢?”正沉迷八卦,耳边突然冒出个幽幽的声音。

    尽管第一时间反应出来人是谁,谢梧还是不由自主握紧了手机,拇指点了屏幕左上角的箭头,退出“蒋锡辰 谢梧”的词条。他一面咽下嘴里的面条,一面用眼角余光瞟向蒋锡辰,然后敲敲桌子,示意对方坐下。

    蒋锡辰还算乖,回头冲老板点了一份爆肚和一份炸酱面,就到谢梧对面坐下了。

    谢梧喝了一口北冰洋,清了清嗓子,对蒋锡辰横眉:“以后别这么装神弄鬼的出现,吓人。”

    蒋锡辰笑:“小叔叔,你是不是偶遇我,心里就砰砰跳?”

    谢梧瞪着他:“偶遇?”

    蒋锡辰坦诚:“我跟着你来的。”

    谢梧“哼”一声,接回上一句:“按你这个出场方式,心不砰砰跳的都得道成仙了。”

    蒋锡辰不搭腔了,只静静看过来,目光不错,专注得很直白。

    和以前在电视剧组相比,这段在剧组相处的日子里,他的态度和心思更明确了,像这样盯着人看的情况数不胜数;但也更克制了,他几乎一次也没有再试图进行肢体接触,即使是对戏需要,也中规中矩,绝不趁戏谋私欲。

    谢梧想着,心里有点愁。小奶狗段位高,这么搞,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基础说拒绝。

    这小奶狗半天不说话,他也不再开口,三下两下把碗里的面条吃光了,对面点的才刚上来。

    那边适时取了一对筷子掰开,递过来:“小叔叔,再吃点儿爆肚,陪我一会儿吧。”

    谢梧:“……你大半夜跑到这种地方来吃东西,不怕被粉丝逮到吗?”

    蒋锡辰:“我有经验。”

    谢梧一时没明白:“什么?”

    “甩开粉丝、狗仔,我经验丰富。”蒋锡辰对他露出一个无害的笑,说的话却一点也不那么纯良,“你放心,绝对不会有人拍到我们深夜携手同食,又同回豪宅,然后你一夜不出门的。”

    谢梧:“……”

    开完玩笑,蒋锡辰似乎心满意足,低头开始吃自己拿碗面条。谢梧也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夹爆肚吃,不时看看这小孩儿,心里啧啧叹:小子开始露狼尾巴了……

    和乖乖温顺的样子相比,他原先坚信的和现在渐渐感受到的蒋锡辰,显然要更危险,但看着这小孩儿开始不乖,他却比先前安心——他知道,自己到底还是好奇这小家伙的真面目。

    第九章

    蒋锡辰登台演出《桃城》的消息一曝,联系采访、专访、访谈节目的电话就没有断过,楚文锦一律回答“暂时不方便安排”,果断挡掉了**成邀约。剩下那一成,则客客气气留了余地,把名单发给蒋锡辰,说你自己决定。

    《桃城》的演出一个星期两场,刚刚过去的那场没有人知道蒋锡辰参演,一切如常。到了第二场,就大不一样了。

    当天,从中午开始便不断有花篮送来,剧院外的黄牛大叔大妈也分外忙碌,演出票倒卖热闹非凡,连剧院票务处都被惊动。市场部门的领导一拍脑门,当即给《桃城》下一周开始的演出都加了座,并鼓励蒋锡辰上两档平台大、名声响的访谈节目。

    这话一听,事情就很明白了——八成是楚文锦怕他把所有邀约都拒掉,所以那份发到他手机上的名单,恐怕也给了澜华市场部。

    蒋锡辰坐在剧院庭院的一道台阶上,手指滑动手机上的名单,垂首低眸却没有看屏幕,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连身边什么时候多了个人也没注意。抬头看到许伦坐在身旁,有些意外。

    许伦对他笑了笑,说:“我看你神儿不在,就没喊你。”

    “是在想个事儿……”蒋锡辰退出和楚文锦的对话框,望向许伦,“来找我啊?”

    “没有,一出来就看到你坐在这里发呆,我也不急着回去,过来看看你纠结什么。”许伦摇摇头说道。

    他是圈剧院年龄最小的男孩子,在众人之中表现偏内向,加上总是有蒙姗衫代言,他就显得更安静少话,除了演戏,几乎没有存在感。蒋锡辰到剧院快一个月了,对他的印象只有“不让戏”。只要是他想要的戏,他都争,除非对手确实让他服气。

    蒋锡辰多少明白,许伦对自己这一轮勉强算服气,但还有更多不服气在肚子里。他们也是第一次这样单独并排而坐,平时在众人之中的和睦到了这里,难免有点虚。

    “有话想跟我说吗?”蒋锡辰没有拐弯抹角,迎着许伦的目光问。

    许伦收起刚才寒暄的笑容,认真地点点头,说:“算有的。我听说你只安排了半年在澜华剧院,想来问问你,有没有可能呆更久?”

    蒋锡辰:“现在说不准,你是指像现在这样,全天候在这里吗?”

    “对,每天都在,每天都能来练习、排练,固定出演我们的剧目。”

    许伦停下话,拎起身边的双肩背包,从里面翻出来一本十六素描本。那样式十分朴素,不时可以在地铁口看到流动小摊卖。他打开这素描本的封面,摊在蒋锡辰面前,上面是成页的钢笔字。好一手漂亮的小楷,字如其人,内敛而精巧,工整干净。

    “这是我写的本子,就快写完了,已经给院长看过部分,有七八分可能投入排练。我想,如果你能留得更久,我们能一起合作演出它。”说完,他诚恳地盯着蒋锡辰,一双眼睛清亮得有点惊人。

    蒋锡辰有点诧异,暗忖,自己就够擅长天真无邪之道的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纯天然的。心里感受颇有几分别扭,遂接过本子低头浏览,道:“你还写剧本啊?”

    “嗯,我本来就不是学表演的,能进澜华,很大原因还是会写。但来了这么久,只有这一本是接近完成的。说实话,”许伦收回目光,低下头看前面的台阶,“你试二少爷的戏那天,我就觉得,你很适合我这个本子。所以,希望你能考虑一下。”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