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难怪她下午跟我说话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原来是因为这个。我很奇怪,明明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些人为什么就不能当面来邀请我呢?
——反正她邀请了我也不会去的。
我最讨厌在这些社交活动上浪费时间。人类的习性数万年来毫无变化,总是找各种机会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仿佛我们现在还需要像狩猎者一样靠喝酒表示彼此信任、用分享食物建立合作关系似的。
这都是些已经变得无用的本能,但人们还眷恋地保留着它们。
我不再管这些无聊的事,将视线转向窗外。浩瀚的湖水倒映着灯火辉煌的城市天际线。那就是我们的501湖,在战前叫做马拉维湖。它就像大地的眼睛,像一片纯白大海中的蓝色岛屿。
我以前挺喜欢到湖边跑步,只要看看那清澈的湖水就能让我内心沉静下来。但这一年都很忙,已经很久没有去过了。
飞艇很快降落。我踏上湖边干燥的土地。虽然已经是深夜,但这一带依然热闹。走出不到五十米,就看到三群小姑娘在湖边拍成年纪念照。她们不谋而合地都穿着红色长裙——这多半是系统的建议,据说这样拍出的夜景效果最好。
还有一些人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聊天,远远就听见了她们的欢笑声。
“哈哈哈,像你这样的,在上个世纪估计连丈夫都找不到……”
“这种没有用的东西找到了又有什么好处?找不到我才高兴呢!”
她们说的自然是那个名为“21世纪的家庭”的虚拟游戏,看来它最近真的很热门。
我不想听别人无聊的闲谈,于是让系统给我放点音乐。我还惦记着那首《我非优雅之人》,早上听到一半就被打断了,现在正好重新听听。
流畅的乐声响起。我仿佛看见溪流缓缓穿过树林中的迷雾,流入了未知的阴影之中。表面的静谧之下,是一种汹涌澎湃的躁动,蓄势待发的力量,变幻莫测的色彩……
我走出了喧嚣的人群,沿着湖岸,向更僻静处走去。
夜晚的湖水一片深黑。音乐声渐渐停歇,我听见了湖水拍岸的声音,只觉得很久没有体验过这样的安静了。
讨厌的系统提示音突然打断我的遐思:“系统提示:离你10米处,有人在和你欣赏同样的乐曲。”
“够了。”我说,“能不能让我一个人静一会儿?”
然而我还是下意识地向四周张望了一下。只这短短一瞥,我的目光就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在昏暗的路灯光线之下,有一双活泼而狡黠的眼睛在看着我。它们仿佛是从这个星球上销声匿迹许久的,野生猫科动物的眼睛。
接着我才注意到这双眼睛的主人。那是一个年轻人,孤独地站在湖畔。目光相接处,她朝我微微一笑。那笑容让远处城市的浮光黯然失色。
“嗨。”她指指自己的耳朵,“《我非优雅之人》?”
我点点头:“你也收到系统提示了?”
“没错。真巧啊。”
我不由得向她走近了几步。我一向不喜欢与人闲谈,尤其是陌生人。但不知为何,这个人却让我觉得莫名亲切。
“这是印象派音乐吧。”我说。
“没错。”她那活泼的眼睛突然流露出一丝戏谑,“你来猜猜,它是系统写的还是人类写的?”
她这神情真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被这种轻松的气氛感染,我也难得地用上了调笑的语气:“我为什么要猜?猜中了有什么好处吗?”
“嗯……”她沉吟一阵,“你要是猜对了,我就给你一个惊喜,怎么样?”
真是太荒唐了。半小时前还在严阵以待处理城市危机的我,现在竟在这儿和一个奇怪的大顽童玩起了幼稚的游戏。但明知如此,我却无法对着那满怀期待的目光说出冷冰冰的拒绝之语。
“我猜是人类写的。”我说。
“系统,你说对不对呢?”她笑着问。
耳边响起了系统的声音:“这是一首人类原创音乐。”
我看着她:“我猜对了。”
她笑道:“你一定是蒙的。”
“蒙的也好,不是蒙的也好,总之我对了。你的惊喜呢?”
“不行,你得说出依据来。要不还有什么意思?”
她居然开始耍赖。可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永远都会给美人以耍赖的特权。
我虽然一贯严肃,但也不是不解风情之辈。所以笑道:“好吧,那我就让你一次好了——我之所以知道这不是系统写的,是因为这首曲子写得太不完美,结构上瑕疵太多。更关键的是,它对印象派名作的模仿痕迹太重。只有人类才会犯这种毛病。系统更能把前人的经验化用得无斧凿痕。”
“你说得很有道理。”她郑重地点点头,“不瞒你说,这首曲子是我写的。”
我差点没被她这句话噎死。
看到我尴尬的样子,她快活极了,居然笑出了声。直到我投来无奈的目光,她才收起笑意,说:“瞧,你的惊喜来了。”
我正担心她又要搞什么鬼,却见湖面上无声地飘来一条空荡荡的小船。
“我们到湖里去吧。”她指了指那条船。
我忽然产生了一丝疑虑:深更半夜,一个陌生人邀请我到湖中划船,该不会船到中流就把我一枪毙命,或者连人带船炸上天吧?但我随即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笑:即使是在偌大的501湖正中央,也是系统管辖的区域,有无数微型机到处巡逻。更何况,要论近身搏斗,眼前这个单薄的家伙显然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等船在我们面前靠岸,我毫不犹豫地随她跳了上去。
这艘看起来古朴的小木舟,实际也是连接系统的。它自己轻盈地飘向湖水深处,带起一阵阵动听的水声。
等我们离岸渐远,她突然说:“你心真大,就不怕我是‘虫’吗?”
“我不怕‘虫’,因为‘虫’都怕我。”——我说的可是实话。
她不以为然地一笑,然后轻声说:“你听。”
我听见船板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起初如低沉的轰鸣,接着如飘忽的啸叫,像是自然界万籁的奇怪混合。
“这是什么?”
“这也是音乐啊,只不过,是给猫的耳朵写的音乐。”
“猫也会听音乐?”
“我们星球上的猫喜不喜欢听音乐,我可不知道。我只是假设如果有一种智慧生物的听觉和猫一样,他们创造出的音乐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莫名其妙,敷衍道:“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
“还有更有意思的呢。”她眼睛一亮,“你想过吗,如果人类的听觉和猫一样,我们的文明会有什么不同?”
不知为何,这个问题让我心中一动,不禁开始严肃思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首先,人类发明的语言就会和现在截然不同。”我沉吟道,“语言不同,有可能会诞生不一样的文化和宗教……可是这些东西,我就难以想象了。”
她点点头:“是啊,人类的想象力很难超越自身的经验。但我们可以用模型来模拟一个这样的文明。”
我们脚下的白色船板突然发出了淡淡的亮光,一个三维立体图像浮现在其上。那古怪的结构令人头晕目眩,复杂的图案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她伸出纤长的手指,像要轻轻触碰这图像:“我假设其他初始条件完全相同,只不过人类的听觉能够听到比现在高16个八度的音,而不能区分5度之内的音差,然后让系统从史前开始模拟文明的走向——这就是10672年后在东亚出现的一座城市。”
我有点震惊:“这是城市?”
“是的。你看,只不过改变了两个听觉参数,竟然就诞生了和我们截然不同的文明。这个文明的文化,完全不能用我们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大概是永远完全无法彻底理解它的。”
她手指一划,铺天盖地的代码涌现在船板上,像水流一样快速流淌。
“这是这个‘猫耳文明’的社会结构。很可惜,现在只能用机器语言来表示。我正在想办法将它翻译成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
接着,她又放出好几张图片:“这是‘猫耳文明’的11世纪的伦敦——当然,这块地方应该叫做其他名字;这是9世纪的交通工具,看样子他们会比我们发展出更好的船舶。对了,我还模拟过很多其他文明,比如依靠嗅觉进行沟通的文明,你要不要看看?”
我看着那些诡异的图形,沉默半晌,问道:“你做这些有什么用?”
“没有用。”她又露出那种戏谑的笑容,“哎,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人类是不可能演化出猫的听觉的,也不可能演化出狗那样的嗅觉,这违背了自然规律。我们的世界之所以是现在这样,是由一些不可动摇的铁律决定的。不瞒你说,我最初还让系统根据真实历史建立模型,去除一些伟人,或者发动局部自然灾害,看会不会对文明进程有什么影响,但最后发现虽然会有一些细节改变,但总体趋势没什么变化。所以我已经证实啦,历史真的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我不是要跟你讨论历史唯物论……”我哭笑不得,“我只是想说,进行这种模拟很耗费运算资源吧?”
“那当然。”
“那你是如何——”
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突然明白了,她一定是对于系统有较高的权限。这样的人,社会价值积分必然很高。而且,看她把系统玩得举重若轻,驾轻就熟,她很可能从事着与系统直接相关的职业。
我本能地在脑海中检索了一下自己所知的本市高积分人士,确信从未见过她。而随即我就觉得自己的职业本能很可笑——在这难得的悠闲氛围中,又何必把事事调查得一清二楚?
她也轻巧地绕过我了的疑惑,低头摆弄着那些图。“你可以把这些模拟看成系统的游戏。人类玩游戏,可以从中锻炼某些技能;系统也是如此。通过这种游戏,系统可以训练它自己。”
“训练什么?”
“客观性。”
我没有听懂。她见状,解释道:“系统的经验是建立在人类的经验上,但它必须超越人类的经验。因为人类的经验,也就是人们提供的数据,总是充满了偏见。比如说,如果让人们投票来决定谁是对社会无用的人,估计长相不佳、不善交际、特立独行的人都会榜上有名。人们只会一次次判决苏格拉底死刑,将布鲁诺烧死,把天才当疯子看待。如果系统只是人类经验的强化版,它就会把这种偏见放大无数倍,那就太可怕了。”
这下我理解了:“是的,听说上个世纪的一些算法就强化了偏见。”
“没错。但好在系统除了学习人类的数据,还可以自我学习。上个世纪那些还很幼稚的人工智能已经下出了人类从未想到的棋谱,还能从零开始设计飞机,得到了和人类设计的飞机完全不同的东西。其实剑走偏锋的棋谱和另类的飞行器本身价值不大,但它们证明,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经验和想象的局限性。”
这些历史事实我都知道,但奇怪的是,听她这样讲出来,竟觉得有一丝危险的气息。我正屏息凝神,等待她继续发表高论,她却突然跳跃到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宅书屋》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