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青山不改[综武侠]》分卷阅读68

    这也就没了意思。

    可此江湖是衰落了,泛不起多大的浪花,可在顾青看来,还有另外一个“江湖”存在。

    那就是朝堂。

    如今南宋处境不可谓不糟糕,金国的虎视眈眈,且金国以北,已经有另外一个游牧民族崛起,这是外患。而对内来讲,更是矛盾重重,一批主战派将领的辞世,导致收复失地的大业不了了之也就算了,关键是皇帝们即使有心也无力。

    就拿孝宗来说,他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可没过多久就没了后劲。因为对政治日益冷感,就让位给了如今光知道搞内讧,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的光宗,顿时就将孝宗勉力做出来的一点政绩,给打回了原形。

    可以说南宋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中,但情况还不至于到最糟糕的地步,还是很有可挽回余地的。

    想到这里,顾青露出一个再圣洁不过的微笑。

    不过再去朝堂前,顾青还需要给自己解决下后患。

    欧阳锋先前在落雁峰峰顶时,就只是被他用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给击中了要害。以欧阳锋那睚眦必报的性格,等他养好伤他必定会卷土重来,顾青可没有精力陪他玩。

    说来他这段时间用了他逍遥派的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小无相功,就是在落雁峰峰顶回息时用了“玄武定”,可还没有用过北冥神功呢——运转北冥真气护住周身,让他免受洁癖症困扰不算。

    所以是时候,让北冥神功“重出江湖”了。

    等顾青和欧阳锋好好打完招呼,带着《九阴真经》从华山赶往了如今南宋的都府临安时,华山论剑的结果已在江湖中传扬了开来。

    该怎么说呢?

    参与华山论剑的六人都得了个名号,分别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和中神通,分别对应着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和王重阳。

    以及丰月小师父的“上僧”。

    顾青对这个名号不予置评。

    第57章 一箭双雕(8)

    顾青从前也不是没有过名号,像逍遥公子, 虽然后面渐渐演变成了“不可说公子”“你们都知道的那谁”, 再有像无剑剑客, 可是“上僧”这个名号,它给人的感觉怎么就有那么点一言难尽呢。

    不止顾青一人觉得一言难尽, 便是江湖中人也觉得五味杂陈。

    说好的得道高僧呢?

    王重阳王真人在华山论剑开始前,就提到了除了他们五人外,还有一名少林派的高僧, 当时江湖中人已开始猜测这名没报上法号来的高僧是谁, 还将少林派近来的高僧扒了个底朝天。

    以及说起高僧来, 大部分人脑海中冒出来的形象,该当是天庭饱满, 眉目慈祥的得道大和尚。这倒不是年龄歧视, 而是在一般人看来, 无论是练武还是佛学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且“大和尚”的称号不是每个僧人都能得到的。

    可事实又是什么呢?

    有在华山论剑时攀登到峰顶一览的江湖中人,他们可没看到白眉白须的高僧, 而是看到了一唇红齿白, 眉目如画的小和尚。不, 严格来讲他这般年纪, 在寺庙中被称呼为小沙弥更合适。

    他未免太年轻了吧?

    可就是这么一个无名小沙弥, 他在华山论剑中胜过了全真教教主王重阳,大理段氏段智兴,丐帮帮主洪七, 桃花岛岛主黄药师和白驼山庄庄主欧阳锋,让他们五人心悦诚服(严格来说是四人,可欧阳锋他不是悄无声息离开了吗),共推他为当今天下第一高手。

    这一消息传出来,不知跌掉了多少人的下巴,也让他们一腔豪情都“如鲠在喉”。

    想想看吧,华山论剑这样的盛事,江湖中人便是没有实地参与,可他们总归是想大谈特谈一番的。若是王重阳等五人中任何一人成了第一,他们说起来自能够洋洋洒洒,唾沫与口水横飞。

    比如:

    “九指神丐使出了一招‘飞龙在天’,重阳真人一招‘探海屠龙’接了下来!”

    再比如:

    “说起桃花岛岛主黄药师,他是个三分正七分邪的人物,可天资卓越,他们桃花岛有武功‘弹指神通’,虽不比大理段皇爷的一阳指,可也是一等一精妙的手上功夫。”

    再不济:

    “那白驼山庄的欧阳锋可和咱们中原人,在相貌上不太一样,高鼻梁深眼窝,据说他们那边的人眼珠子都不是黑色的,黄色的绿色的,乍一看还怪吓人的。”

    可现在,他们说起夺得“天下第一高手”名号的丰月小师父,能说什么呢?他们也就知道他法号是丰月,寺庙,反正不是少林寺,师承是谁他们也不知道,武功路数也一概不知。这么一来,他们怎么讲华山论剑,难不成只能说:

    “丰月小师父使出了他的招数,对上了重阳真人的全真剑法。”

    这听起来一点滋味都没有,好吗?

    还不止这样的感触,更有若是其他五人得了《九阴真经》,他们成名已久,且不管是谁都并非孤身一人,每个都是有帮有派,再不济也有一个山庄或是一座海岛的,这足够让对《九阴真经》不死心的江湖人士,在再想打《九阴真经》主意前,着重掂量下自己的斤两。

    只丰月小师父?

    他来历不明,又非少林寺的,且在华山论剑前籍籍无名。虽说在华山论剑后一朝成名天下知,可那感觉怎么都很虚,也就是不足以服众。

    这种情况下,就有真的勇士敢于跳出来,去直面那普度众生的小和尚。

    临安城

    此时已是初春,乍暖还寒时候,顾青来到临安城已有半月。他先前说去接触朝堂,可并没有就这么贸然接近,总归是要谋定而后动,因而这半月来他就在临安城中“化缘”,来对朝堂上下有个更全面的认知。

    嗯……宗室中有人正秘密策划立新君来着。

    在这种情况下,顾青遇到了前来“拜会”他的江湖侠客。

    这找上门来的江湖豪杰不过二十五岁,背着一把长剑,名叫白鹤亮,是鹤笔庄的少庄主。他父亲有幸上到了华山落雁峰峰顶,回来后感叹了几句,白鹤亮年轻气盛,就凭借着一腔热血从他父亲那儿探听到‘上僧’的模样,在都不知道人家在哪儿的情况下,就从家中出来。

    说来也巧,他刚来到临安城就遇到了素衣白袜,有出尘气度的年轻僧人。白鹤亮当即就冲了个过去,对上人家疑惑的目光,白鹤亮挺了挺胸脯,让自己看起来并非外强中干,然后就问:“你是不是丰月?”

    “施主请稍等。”

    白鹤亮:“??”是不是不就一句话的事吗?怎么还得稍等一下,难道还得好好想想吗?

    这倒不是,而是不远处有快马疾行,眼看就要踏上躲避不及的孩童。白鹤亮这时候也注意到了,他本想大喊让孩童躲开,可他的喊声只到了嘴边,就眼睁睁的看着他眼前的小和尚,僧袍飘飘,若御风般的那么轻轻一拂,那扬起的马蹄似被无形的手托住,紧接着那吓傻的孩童也被拂开,下一刻马蹄落地,疾驰而去。

    旁人只当是那孩童机警的躲开,可白鹤亮看得明明白白,当下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这时,风姿天然的年轻僧人回过身来,合了个佛礼:“阿弥陀佛,小僧正是丰月,不知施主?”

    白鹤亮原本理直气壮的气焰,现如今已被浇灭成小火苗,还是随时都会熄灭的那种。明明人丰月小师父眉目温文的很,可白鹤亮还是觉得头皮发麻,老老实实回道:“我叫白鹤亮。”

    顾青眨了眨眼,语气微妙的吐露出一个字:“翅?”

    “什么?”白鹤亮愣了下,把他们俩的话组合起来,顿时恼怒道:“我叫白鹤亮,不是什么白鹤亮翅!”

    “阿弥陀佛,是小僧的不是,只小僧想起了王施主剑法中的一招。”顾青看似很诚挚的道过谦,含笑问道:“不知白施主找上我,所为何事?”

    他这么好说话,白鹤亮反而觉得不真实,而且这时候他一腔热血已随着顾青刚才的出手,而冷凝了下来,他想他要是说“我是来挑战你,来夺《九阴真经》”的,他肯定会死的很惨。当下他怂了怂,可面上不能表露出来,违心道:“我只是久仰上僧大名,想——”

    顾青把话给补全:“来借阅《九阴真经》?”

    “对——不是!”半路改口的白鹤亮差点咬到了舌头,这时候却听得对方道:“好啊。”

    白鹤亮反应过来后,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又惊又奇道:“你刚才说什么?”

    顾青好声好气道:“我是说我很乐意把《九阴真经》,借阅给白施主你。”

    白鹤亮脱口而出:“你疯啦?”

    “若白施主这么说的话,那来小僧面前借阅《九阴真经》的白施主,又算是什么情况呢?”顾青说着,用倍感怜爱的目光看向白鹤亮,“昔有佛祖割肉喂鹰,今日小僧为了感化无理智在身的白施主,一本《九阴真经》又算得了什么?”

    白鹤亮语气纠结道:“你这是在说我蠢?”

    顾青眼前一亮,“看来已经有效果了,善哉善哉。”

    白鹤亮:“……”

    “看来小僧度化的方向是对的,那——”顾青说着就停顿了下来,白鹤亮紧张了起来:“你想做什么?”

    顾青从僧袖中把那本《九阴真经》拿了出来,用鼓励性的语气说:“给你。”

    白鹤亮是真傻了才会去接那本《九阴真经》,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抬头看向眉眼含笑的顾青,此时顾青在白鹤亮眼中,早已经不是什么慈悲为怀的出家人,而是笑里藏刀的笑面虎。

    他为什么会主动把《九阴真经》给他看?

    白鹤亮这时候赫然想起了他父亲说起过的,在华山论剑前已有不下二十余人,因为《九阴真经》而丧命。现在他要是真的接过了这本《九阴真经》,然后被其他人知道的话,那他们岂不是会来追杀自己,进而抢夺《九阴真经》?

    白鹤亮头脑不再发热后,倒是冷汗淋淋了,他瞪着顾青:“我知道了,你说什么要把《九阴真经》借阅给我,就是想要借刀杀人,让其他也想要真经的人来杀我!我说对了吗?”

    顾青微微叹气:“现如今看来又矫枉过正了呢。”

    他说着把《九阴真经》收了回去,“现在有没有觉得又回来了点?”至于是什么又回来了点,考虑到上文,当是一目了然的。

    脑子嘛。

    白鹤亮:“……”

    白鹤亮本就是个耿直的少庄主,没见识过多少人心险恶,现在脑袋又是发热又是发冷的,起起伏伏间哪里能稳定得了,且自尊心又受了伤,当下就红了眼:“士可杀不可辱!”

    “小僧诚心的建议白施主去看一看大夫,不要讳疾忌医。”顾青露出无能为力的神情,“到底小僧佛心有限,恐是度化不了施主你。”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