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主洪荒同人)[综主洪荒]逍遥游》分卷阅读42

    杨戬嘲讽道:“我自小家破人亡,哪有什么父母教导……”

    昊天的耐心和仁慈都耗尽了,他冷下脸庞:“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死,二是削去修为,我保你富贵平安地过完这一世。”

    杨戬问:“我母亲如何才能出来。”

    昊天说道:“本尊金口玉言,绝无可能!”

    杨戬沉默了,母亲尚未救出,他既不想死,更不想成为凡人苟活一生。

    就在这时,门外有侍卫前来通报:“启禀玉帝,荡魔天尊求见。”

    昊天十分意外,眉头紧皱,喃喃道:“他来干吗?”

    虽说这天庭名义上他是最高统治者,但只要是称号上面有个天尊或者大帝后缀的,都是地位超然,平时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我如今有事,跟他说稍后我自会前去拜访他。”昊天想了一想,如此吩咐侍卫。

    侍卫出去后不久,再次折返,回报道:“陛下,天尊说他为杨戬一事而来。”

    玉帝大感意外,瞥了一眼孤独无助地站在大堂上的杨戬,摇了摇头,说道:“罢了,请天尊进来。”

    黎初霁进来,瞧了一眼如挺竹般伫立的孤傲青年,收回视线,默默走上前去,看着端坐宝座上的昊天,拱手施了一礼:“大天尊,贫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次前来,是想为我这杨戬徒儿说情。”

    昊天的眼神在两人之间徘徊,面若寒霜。说道:“原来我这不肖侄儿是天尊之徒,我倒要算算真武你管教不严之罪了。”

    杨戬莫名其妙,但也是知道面前这男子是为了帮他而来,见他被玉帝诘难,当即开口想要帮腔,黎初霁伸手,一股莫名的力量将杨戬的口堵住。

    黎初霁说道:“我这徒儿行事虽然冲动,但也情有可原,望大天尊海涵。”

    昊天冷笑:“好一个海涵。说吧,真武你意欲何为?”

    黎初霁说道:“可否将云华仙子放了?”

    昊天说道:“不可能!她既然已经触犯天条,那便一切按照天条执行,云华被镇压在桃山,已经是我网开一面,如果把她释放,我颜面何存?天庭颜面何存!!!”

    昊天的威势排山倒海,杨戬感觉整个身体都要被压垮了,只见面前的男人微微侧步,替他挡住了玉帝的怒火。

    “大天尊息怒!法理之中,亦可容情。更何况,母过可子替,大天尊不如让杨戬将功补过,如此一来,阖家团圆,好不欢乐?”黎初霁不紧不慢地说道。

    昊天指着杨戬,道:“噢?他有何能耐将功补过。”

    黎初霁道:“此子未来不可限量,本身是天庭的一大助力不说,而今正值封神大战,他也可为天庭出一份力。”

    昊天笑道:“未来虚无缥缈,暂且不谈,而封神大战无论如何,我都是赢家,何须他帮。”

    “大天尊此话有误,只有上榜之人实力强大,天庭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话,不是吗?”黎初霁说道。

    昊天神色略有缓和,思索了很久很久,松口道:“善,若他能够将三位大罗金仙送入榜中,我便放了云华。”

    黎初霁还想讨价还价,但昊天很坚决:“休要再说。”

    黎初霁只能叹气,拉着杨戬过来,朝昊天施礼道:“多谢天尊开恩。”

    杨戬心中感动,也不情不愿地朝昊天拜了一拜。

    黎初霁将杨戬带回自己的宫殿之中,看着局促不安的小伙子笑道:“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杨戬愣愣地看着黎初霁:“您为什么帮我?”

    黎初霁回答:“看你顺眼。”

    “……”杨戬无语。

    黎初霁看着眼前还很稚嫩青涩的杨戬,忍不住用手戳了戳他的脸,道:“莫要多想,我做事一向随心所欲,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杨戬泪水哗啦一下没忍住流了出来,他双膝跪地,对黎初霁说道:“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我愿为天尊鞍前马后,死而后已!”

    “傻孩子!”黎初霁将他扶起来,他帮杨戬的的确确只是顺手之劳,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掺杂了对于前世杨戬那叱诧风云的形象的欣赏,就让他这个穿越者任性一次吧,待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久到他几乎都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黎初霁对杨戬说:“我与大天尊定下约定,你若成功送三名大罗金仙上榜,便可救出云华仙子,而每位大罗金仙可用五名太乙金仙顶替,此事虽说十分困难,但并不是不可为,这场封神量劫便是你的机会。”

    大罗金仙哪一位不是洪荒里面赫赫有名威慑一方的大佬,每一个的名头都是响当当三界闻名,杨戬不过是一个玄仙,与大罗金仙境界差了两个天堑,大罗金仙杀他和碾死一个蚂蚁一样简单。

    然而,在这一场量劫里,却让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可能。

    “如今封神劫已起,时间紧迫,我传你一套九转不灭金身功法,再传你周天变化之术,最后赐你一柄开山神斧,祝你早日顺利完成任务,劈山救母。”黎初霁手指轻点,将功法术法的传承灌输于杨戬脑海中,掏出一柄锋利的斧头递给他。

    杨戬郑重地将斧头收好,盘坐地上体会传承。

    不多时,只见他浑身流转玉白光泽,晶莹剔透,又见他忽然变成一头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会儿变成腾云驾雾的巨龙,一会儿变成细不可见的蚊子……最后变出三头六臂身体,挥动三尖两刃神锋,威风凛凛。

    杨戬体验了一番这神功、神术的玄妙,变回本体,朝黎初霁再拜叩头:“多谢师尊!”

    黎初霁道:“你天赋过人,短短时间内已经初窥门径,令我欣慰,但时间不等人,你且下凡,前往西岐助周讨商,你在那里有一名师兄名曰姬旦,可先去拜访,让他为你谋个一官半职。”

    “谨遵师命,徒儿去也!”杨戬告别完毕,重回人间。

    黎初霁看着人间,心道:待截教尽显败势,已无法翻盘之时,便可与通天谈上一谈了。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觉得杨戬很萌orz想要养成怎么破!(太一:不行!鲲鹏是属于我的- - )

    第57章 朝歌救兵十绝阵,太上忘情无是非

    杨戬被黎初霁派下西岐助阵, 也算是一场及时雨了。闻仲兵发西岐,兵力是西岐的数倍,又用兵如神,再者背后有截教撑腰,高手助拳,西岐一方战局岌岌可危。

    正好杨戬在魔家四将攻城的那一天赶来,顺手把魔家四将送上了封神榜, 算作他投奔西岐的投名状。

    见截教派出自家弟子,阐教自然也不会让西岐吃亏,派出了黄天化前来助阵, 只是当黄天化信心满满来到西岐欲建一功时却发现被人捷足先登了,着实让他郁闷。

    在庆功宴上,姜子牙分派了职位给杨戬和黄天化,杨戬督粮、黄天化前锋。或许有人要问, 明明杨戬立了大功,黄天化寸功未建, 这样分配职位不会有失偏颇吗?

    这就涉及了一个出身问题,黄天化是原为商朝武成王后投西岐的黄飞虎之子,对于亲自劝降他父亲的姜子牙来说知根知底,用得也更为放心, 而杨戬是山野之人,出身草芥,此时的杨戬又老实得没有将自己和姬旦的关系点明。

    亲疏有别,姜子牙的安排也是情理之中。

    姜子牙一番封赏过后, 便与诸将士兵们一起把酒言欢,而闻太师听前线传来的战报,却是气的将面前的檀木桌劈成了两半,彻夜不眠,翌日,便决定自己亲往前线参战。

    然而闻仲虽然实力高强,但双拳难敌四手,姜子牙虽然修为比不上闻仲,但他有神兵打神鞭,又有多名实力高超的将领在旁为他掠阵,最终闻仲手中雌雄蛟龙鞭被打神鞭绞断,匆匆土遁而逃,商朝大军一溃千里。

    却说闻仲逃回后方,稳固防线,思来想去,最终驾着墨麒麟往东飞去,竟是要回蓬莱岛搬救兵。

    闻仲是截教金灵圣母的弟子,如今西岐一方阐教高手众多,他独木难支,只能回师门搬救兵了,还没等他回到蓬莱岛,就遇到了奉命从朝歌前来视察战事,同为截教弟子的申公豹。

    这申公豹早先与姜子牙一同拜在元始天尊坐下,后来因为他心术不正,被阐教逐出山门,辗转周折又转投截教。

    通天教主来者不拒有教无类,将申公豹收在门下。是石矶娘娘的弟子,与闻仲同为截教三代弟子。

    闻仲见申公豹骑着斑点虎而来,与他相遇,问道:“师弟,前方战事吃紧,大王遣你过来,是为何事。”

    申公豹说:“大王见前线久无捷报传来,心中焦急,命我前来视察战情。”

    闻仲长叹一声,长话短说,与申公豹汇报了这几天来的战况。

    申公豹大惊,眼珠子骨碌骨碌直转,道:“太师莫急,我可搬来援手,助君克周。”

    “一切有劳国师。”闻仲拱手。

    “太师放心,且随我来!”申公豹双腿一夹,座下斑点虎腾跃而起,脚下生云,闻仲驱使着墨麒麟跟在申公豹之后。

    只见申公豹跨越了三山五湖,来到东海之滨。海上有一岛,名曰金螯岛,此岛是散仙聚集地,其中住有十天君,乃是隐居的散仙之首。

    申公豹与闻仲来到金螯岛,下了坐骑,前往十天君的洞府拜会。

    十位天君听闻闻仲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前往助阵,道:“闻道兄放心,吾等参悟阵法颇有心得,正好让西岐那群乌合之众做我阵下鬼。”

    闻仲拜道:“多谢各位道友。”

    十天君们连道不用,又说他们的阵图需要时间炼制,让闻仲先回前线坐镇,他们过几天就到。

    眼见事情完成,闻仲与申公豹告辞,半路中二人分道扬镳,申公豹回朝歌复命,闻仲回前线督战。

    数日后,十天君携阵图前来助阵,摆下十绝阵,分别为 “天绝阵”、“地烈阵”、“风吼阵”、“寒冰阵”、“金光阵”、“化血阵”、“烈焰阵”、“落魂阵”、“红水阵”、“红砂阵”。

    西岐大败,姜子牙魂魄沦陷于落魂阵中,命悬一线。

    元始天尊得知情况,派十二金仙下山。

    黎初霁见状,上了三十六天外娲皇宫找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早已知道真武大帝的跟脚,一直帮黎初霁掩饰,见原本一直潜伏着的黎初霁上来她的道场,打趣道:“鲲鹏,怎么不怕被人看出你的本体了?”

    黎初霁说道:“如今天机紊乱,灵光蒙蔽,只要不是圣人亲至,也绝对不知道我是谁。”

    女娲娘娘道:“你有分寸就好,今日前来,怕是要有一番大动作了吧。”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