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后宁东就迫不及待的跟宁泽解释原因,“事情是这样的,之前你不是说让我去找人吗?我寻思着去小三子家看看,小三子水性好,家里日子也不好过,我估摸着他能愿意去,就去他家把这事儿给说了,小三子和他家里的人都同意了,还问了银子什么时候给,我也如实说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我这才前脚才出了他家的门,你阿么后脚就去串门去了,小三子阿么一个高兴就把这事儿跟他说了,你阿么回去后也不知道是怎么跟家里人说的,后来你两个哥哥就挨家挨户的串门去了。”
“等我知道这事儿的时候,你家门口已经沾满了人,全部都是被你两个哥哥给说来的,开始我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是后来回去问了小三子阿么才知道他把这事儿给说出去了,我原本还想去找别人的,一看事情这样了,哪里的还敢去啊,就只能在家里等着,准备等你回来了来找你把事情说清楚。”
“开始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这么早,这些人要等也等不了多久,你回来的时候他们估计也该离开了,那想得到你今天回来这么早,直接跟这群人撞上了。”
宁东说完,有些紧张的看着宁泽,“泽子,事情就是这样,这事儿怪我,是我没叮嘱小三子家里人,才把事情搞成这样了。”
听了是宁东的话宁泽算是明白了,感情这事儿还是他那个便宜阿么搞出来的,只是这次的手段相比之前的,高明了不少,只是宁泽没明白的是,他这个便宜阿么真的这么看他不顺眼,时刻的想着要找他麻烦。
不过现在事情也发生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希望这些人不会再出现了。
如果真的再来,他可不保证他不会动手,只怕到时候又有的说,麻烦。
不过看着面前紧张的宁东,宁泽还是决定先安慰安慰他,“行了,事情说清楚了也就没事了,这事儿不怪你,又不是你说出去的。”
“那我还要去找人吗?”宁东问。
宁泽摇头,“不用了,现在估计不了了,据说海边现在有事情发生,得过了这段事情再说,不着急。”
“有事情?是要打仗吗?”宁东脑子里立马就出现了打仗二字。
宁泽说,“具体不清楚,我也是听说的,只是最近注意些就行,也没别的什么事情。”
宁东这才松了口气,“没什么大事就好,我们村子离海也有些远,估计也波及不到这边来。”
如果真的打仗的话,宁泽倒是没有那么乐观,战火波及的速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只希望不是真的才好。
宁东现在不在乎这个,而是在意另外一件事,如果不跟宁泽一起去海边,那他要怎么跟着宁泽干活?
宁东看着宁泽犹豫了半响,还是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宁泽看着他,想到之前跟陶青的说好的,“我准备挖两个池塘,一个给我三哥看,一个给你看,不过现在还没挖好,就给你另外一个事情做,看你愿不愿意了。”
“愿意,愿意,什么事我都愿意。”
宁泽笑了起来,“我还没说是什么事情呢,你就答应了。”
宁东说,“只要能让我有事干,我还能有什么不愿意的。”
宁泽说,“这事儿你应该是能做的,开荒地,你看到我家门口的那一片荒地了吧,我家田地都没有,自己开也开不出多少来,所以我打算找人开,只不过找人还得包吃,我家就我跟阿青两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我就想干脆的交出去,整个包给你,我要开多少荒地出来,多少钱一亩,我把钱算给你,然后你自己去找人来做。最后钱剩下了那就是你的,可如果你亏了这也得你自己倒贴了,你看如何?”
“那你给多少钱一亩?”宁东问。
“开荒地一天多少钱?一亩挖多久?按照这个来算,然后我每一亩给你多加二十文钱,这二十文钱你要是保住了,你就能自己拿,保不住那就没得说了。”
宁东一听这话,毫不犹豫的点头,“成,这事儿我干了,你跟我说说要开多少吧,其他的我来办。”
开的少了没意思,开的多以后是要请人种的,反正都是要请人,那不如就多开点了。
宁泽说,“十亩地,十亩田,先开这个数出来,不够再加。”
宁东说,“没问题。”
然后宁泽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先给宁东算钱了。
宁泽给的工钱是不包伙食,按照村里的干活的的价格,包伙食一天十五文钱,不包就十八文。宁泽就统一算了十八文给他。
开荒地一亩的话,最快得要四天天左右能挖出来,慢点估计能开个六七天,门前的地虽然平整,可是杂草不少,而且人来人往,放牛羊的人也经常来,地踩非常结实,锄头下去轻了估计都挖不出来什么,所以宁泽给统一算了七天。
宁东只要会算,最后拿到的钱他肯定有的赚,而且地开完了还得种不是。
这绝对是一个长期的活,宁东来的时候满心焦虑,回去的时候心情却是好的不得了。
第七十五章
房子修好了,池塘挖的差不多了,要养的鱼虾也算是有着落了,开荒地有人了,宁泽一想,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事情做了。
现在离收稻子也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这中间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的不短的,宁泽还真不知道要做什么。
最后他一琢磨,将主意打到了陶青身上。
夜晚的时候,宁泽缠着陶青要跟他亲热,陶青也是怕了宁泽了,怕憋着他会再次让他受伤,半推半就的就答应了。
最后宁泽射的时候突然对陶青说,“阿青,再给我生个小子吧,以后给三个哥哥撑腰。”
意乱情迷中陶青哪里知道宁泽到底说了什么,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好……你说什么……啊……都好。”
宁泽轻笑一声,再次接着耕耘,陶青的身体随着宁泽的动作而起伏,神智却早已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这夜宁泽给的尽兴,他觉得自己这么勤快,孩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在陶青的肚子里揣着了。
然而,事实,好像打了他的脸,陶青好像一点反应都没有。
恩,不过也有可能是时间太短的原因,看不出什么来,宁泽自我安慰。
大半个月过去,田里的第二季稻子终于可以收获了,宁泽和陶青,还有陶家的人,全部都下田去干活去了。
到了冬月,天气算是彻底的进入冬天了,没什么太阳,还天天都有霜,冷风也是一阵一阵的,总之完全一副寒冬的模样。
这个时候稻子也终于黄了,只是这第二季水稻种的太晚了,后面没晒到什么太阳,以至于收成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
一亩天至少减产了两百斤的样子,可陶家人心疼的不行。
宁泽却觉得能有收获就不错了,毕竟后面几乎是没什么太阳,这田里的稻子能长成也不容易。
不过虽然产量不怎么多,但是能有收获,陶家人都高兴的不行,这些稻子都够他们一年田税了,要是都这样种的话,那这一年下来也缺不了吃的了。
宁泽问陶德树,“阿爹,你看这样的话,那明年还种吗?”
陶德树对着自己的大腿拍了一巴掌,“种,怎么不种?明年这秧苗一个月下田,这收成绝对不比春天的少,以后大家伙就真的不愁了。”
陶德树的话音刚落,陶家三兄弟也跟着附和,表示一定要种。
宁泽没什么别的想法,他们愿意种那肯定是好的。
自己家这么多人收,宁泽感觉似乎也没他多少事情,他对这种农活也不擅长,所以干脆去别的几家看看了,如果情况都好的话,明年那这件事情肯定是要公开了。
知道陶家要收稻子,阿里围观的人也挺多的的,这事儿他们都关注着,当然,大家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样,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别人谁也不知道。
宁泽也管不了那么多,这个事情是他提出来的,反正他是能说的就说了,能教的就教了,至于后面怎么样那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宁泽最先去的是陶青大伯家,他们家也种了好几亩,就看收获怎样了。
宁泽顺着陶青指的方向就过去,就直接朝着陶青大伯那边走去了,宁泽跟陶青一样叫人,“大伯,我来看看你们家的稻子。”
陶家大伯指着田里的稻子给宁泽看,“还成吧,虽然没有春天收的多,但是够我们吃了,说来,耀泽,这事儿可得谢谢你。”
宁泽上前看了看,发现陶家大伯家的稻子长的也不错,跟他家的差不了多少。
宁泽说,“大伯,那可就先恭喜了,今年可不缺吃的了。”
陶家大伯笑呵呵的说,“是不缺了,这恭喜可不该你对我说,该我对你说才是,除了这声恭喜,我可得还得再说一声谢谢,这事儿我都清楚,要不是你小子聪明,可不能有这事儿。”
宁泽只是笑笑,并没有接这话,知道归知道,他承认不承认,这就是他的事情了。
在陶家大伯这边看了过后,宁泽又去了宁东家,稻子跟陶家这边差不多,其他几家也是。
随后宁泽问了他们的打算,都说明年还会继续种,多种一季稻子,能好过一个年不说,这一年的田税也出来了,他们可不高兴吗?
这些人想要种了,只怕今年没种的人可能都会有这个想法。
现在这事儿还没他捅出去,官府不知道,今年是不会留意到,明年只要不太张扬了,这的田税也不会来一年收两次,咸宁村也还能占两年便宜。
不过这也得看村里人的想法,如果这些人考虑不到这点,提前将事情给捅出去了,那可就怪不了别人了。
宁泽没打算提醒,因为他知道他说的话没用,这些人并不会听,所以他也不想费口舌。
况且村里的人也没几个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的,他能帮的人他会帮,可是那些随便受人怂恿就来找他麻烦的人,他可没那么好心。
对于之前那事儿宁泽是真的记在了心里,当着他和陶青的面闹还不够,竟然还威胁三个孩子,这就让宁泽没法忍了。
宁泽没想动手,最后却不得不动手,强制的用武力解决了这件事情才得以让家门口安静下来,三个孩子也可以安心的出去玩儿了。
在宁泽看来,有些人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太自以为是了。
不过这样也好,拳头底下见真招,把人打怕了,以后也就没人来烦他们了。
果然,后面这大半个月过了安稳日子,直到现在收稻子。
宁泽到处转了一圈之后还是回去帮忙打稻子去了,陶安做出来的打臼,稻桶都用上了,这次能直接在田里将稻子给打下来再背回去,省事不少。
而宁泽在打稻子的时候,不少前来看热闹的人都围到了他身边,盯着的稻桶和打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