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依山傍水》分卷阅读54

    不过这地方一年能种两季水稻,这下雪几乎是不可能了。

    只是就算不下雪,这冬天也依旧是冷的很,这地方冬天除了烤火,也没什么好取暖的了,也算是一场硬战了。

    莫奇说,“你这冬天是该吞点粮食在家,今年不太平,海边的事情一直没有淡下来,也不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出什么事情,你啊,能少出门就少出门,什么事情都等开了春再说。”

    海边的事情没有波及到这边来,宁泽也就之前听过一次,后面都没听到什么消息了,再次听莫奇提起,不由得好奇起来,“海边还没太平吗?”

    莫奇摇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就太平了,现在都还不知道是闹的哪一出呢,这要是能这么快太平了才有问题。”

    “那海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宁泽问。

    莫奇说,“先是商船被抢,后面来往的商船害怕了,就在出海的时候多增加了不少护卫,然后就演变成了厮杀,双方都有伤亡,再后来,次数多了,商船不敢出海了,就开始抢海边的住户了,据说都是些寇贼,却没人知道他们从哪儿来。”

    “这些寇贼水性极好,人人手里都拿着长刀,不止如此,据说还功夫奇高,一般的将士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宁泽怎么听这个说法都像是明朝年间的倭寇,也就是日本人。

    难不成这里还是福建不成?宁泽越想越是疑惑。

    明明对不上的地方,却偏偏出现了这么个相似的事情。

    不过他也没表现出来,是不是还难说呢,再则说了,他也不可能知道这事儿才对。

    于是宁泽说,“那看来是真的不太平了,还望朝廷早日发兵去将这些寇贼赶回去才是。”

    莫奇却是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他不过宁泽也明白,这倭寇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打回去的,打日本,估计还是得八年抗战。

    宁泽也不继续打听了,听了莫奇的话去买东西去了。

    家里多屯些粮食,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到时候不会饿死才是最重要的。

    第七十七章

    寒冬如约而至,这里冬月的天和腊月的天,像是两个季节一般。

    冬月还能见着些微的太阳,虽然有风,却不至于太过寒冷,在室外活动的时候也没什么影响。

    可是这腊月才刚开了个头,温度骤然下降了好几度,纵然没有下雪,却像是跳过了下雪的过程直接到化雪天了。

    宁泽跟陶青也早早的就准备好了过冬的衣服,家里的被子也换了新的,柴火也准备了足够多,总之来说,准备是齐全的,但是这仅限于不出门,真要出门,就是顶着棉被都觉得冷。

    三个喜欢玩闹的孩子都不出门了,天天抱着狗在火边蹲着,家里的火从早到晚就没熄过。

    宁泽很无奈的叹气,问陶青,“阿青,往年有这么冷吗?”

    陶青摇头说,“虽然也挺冷,但是都没今年冷,往年都是过年的时候是最冷的,今年可是足足早了一个月了。”

    宁泽没话说了,这算是让他给碰上了,夏天热死,冬天冷死,没有空调的日子,不是四季如春的地方,日子不好过啊!

    宁泽说,“幸好家里什么都准备齐全了,年货也准备的差不多了,等过些日子天气好些了,我们就把猪给杀了,过年好吃肉。”

    家里养着的那头猪就是先前请客的时候买的,原本冬月的时候就该杀了的,陶青却非说这猪挪了圈之后瘦了要再养养,于是宁泽就听他的,养着,然后一养就养到了腊月。

    之前说是月初杀,只是现在这个天气,月初是没指望了,估计得过了腊八之后才能杀。

    想到腊八,宁泽又赶紧的问陶青,“阿青,这过腊八有什么习俗吗?”

    陶青说,“能有什么习俗,就是家里煮上腊八粥,然后一家人吃一顿就成了。”

    这倒是简单的很,宁泽点点头,“好吧,到时候干脆把阿么他们一起叫过来吧,人多也热闹,我们搬家这么久了,后面也没请他们过来吃过饭,腊八就正好。”

    陶青点,“好,听你的,不过家里没肉了,是不是要去买点肉?”

    宁泽想了想说,“就在村子里买些就是,不用去镇上了,这天冷,回来也麻烦。”

    “好。”

    宁泽琢磨了下,决定去宁东家买,虽然要不了多少,也算是给宁东增加点收入了,荒田荒地可都是宁东帮忙搞定的,他除了给钱,就真没操过什么心了,也是该去谢谢人家才行。

    开了年,就正式的让宁东跟着他,山上要有人看着,还有池塘,都是要人手的,不用担心没事做。

    宁泽起了身,在屋里转圈,坐的太累了,屁股都觉得疼了。

    陶青就看着他,也没说什么,不止是宁泽不想坐着了,就是他也不怎么想了,坐久了也累。

    只是这没事做,大白天的也不能睡觉,孩子一直在火边,坐不了多久就想睡觉,也必须有人看着才行。

    陶青刨了刨火,对宁泽说,“去院子里转转吧,或者去村里走走也成,看看谁家还有小狗,多捉几只回来,以后都养在山上看着果林。”

    陶青提到这个,倒是让宁泽想到了,是该多捉些小狗回来养,他自己训练,以后就专门放在山上养着。

    果园结了果子后也不怕有人随便去摘了,他们也不用自己时常守着。

    宁泽点点头,拿过放在桌子上的帽子往头上一戴,“那行,我出去看看,你看着孩子们,要是不想坐着了,就把他们抱到床上去睡。”

    “我知道的,你去吧,中午回来吃饭就行。”

    “好。”

    宁泽应了一声,去拿了些铜钱,推开门出去了。

    门外和门内完全是两个温度,寒风冷冽,一直在刮,宁泽才出来,就感觉到脸上一阵生疼。

    他伸手摸了摸脸,这冬天倒是把海风气候给提现出来了,只是不知道夏天怎么就白天晚上都那么热。

    宁泽觉得自己应该让陶青给准备全套的出门工具,手套,口罩,围巾,是一样都不能少,不然一出门就能冻成狗。

    宁泽在院子里蹦跶了几下,活动了身体才迈开步子往外面走。

    村里现在是冷清的很,没人住的地方就算了,有人住的地方宁泽也没看到有几家是开着门的。

    这样一来,宁泽是一点都不知道谁家有狗谁家没狗了,因为人不活动,狗也没什么动静,他是连个影子都没看到过。

    宁泽干脆放弃了这个想法,直奔宁东家去了。

    宁东对村子熟悉,肯定知道谁家有狗,这可好过他到处找。

    宁东家的门倒是开着的,不过也就是开了一个缝隙而已,并没有多大,证明家里有人在。

    宁泽去敲了门,很快门就从里面打开了,来开门的人正是宁东。

    宁东看到宁泽,惊奇的很,“泽子,你怎么来了?”

    宁泽说,“闲来没事出来转转,顺便也来找你问点事情。”

    宁东让开身,“那赶紧进来吧,这外面冷的很,有事进来再说。”

    宁泽进门,发现宁东家里的人都在,宁泽挨个叫。

    宁东阿么笑呵呵的招呼他,“耀泽啊,过来坐,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舍得出门了啊!”

    宁泽笑着回应,“叔么,就是天冷,一直没能出门,天天在火边坐着,这人啊骨头都懒了,我也是实在坐不下去了,所以才出来走走的。”

    宁东阿么点头,“这倒是,这人坐久了也是不行。”

    宁东在宁泽旁边坐下,问他,“泽子,你说过来找我有点事,是什么事啊!”

    宁泽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想问问你知不知道村里哪儿有小狗,我琢磨着再捉些回去养着。”

    “小狗?你们家不是已经有了吗?怎么还要捉小狗?泽子,你要养这么多狗做什么?”

    宁泽笑了下,“我家的狗才多少,三条狗,以后除了看院子,还要看池塘,现在我又买了山,那么大一片,哪里够啊!”

    “买山,”宁东轻声的念叨了一句,然后说,“泽子,你不说我都忘了这事儿了,我还没问你呢,你说你闲着没事做买这么大一片山做什么,这山上能有什么东西?”

    宁泽看着宁东说,“这山上有的东西可多了,这山是我买下来种果树的,这果子什么价钱你是清楚的,我这果子要是都种出来了,那可是都是钱啊!”

    水果的价钱宁东自然是清楚的,他问,“泽子,你这山上种果树能成吗?”

    宁泽说,“怎么就不成了?我这山可不是只种果树,以后用处多了去了,我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这个你不用担心。”

    宁东点头,“那好吧,你有能耐我是知道的。”

    随后宁东又说,“你捉小狗回去是要看山的,那你得要多少条小狗啊!那么大一片山。”

    宁泽想了想说,“山上那边怎么着也得要十条狗才够,看池塘要两条,一共要十二条,公的母的都成,你看能不能帮我找找。”

    十二条,加上宁泽家里现在已经有的三条,那就是十五条了。

    这一算,可当真是有点吓人,宁东忙说,“泽子,当真要那么多?”

    宁泽说,“自然是要的,别的不用担心,我这山都买了,也不差喂几条狗的粮食,饿不着,你帮我留意留意就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