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为你归来》分卷阅读144

    午后的日影温暖又绚丽,姜柏奚挂在树梢枝丫上,上下打量着景染,最后将眸光定在她手上的包袱上,“这么快?”

    “下来。”

    一旁的无回道长被视而不见,顿时长长臭哼了一声。

    这么一对比,姜柏奚扬起眉头跳下地,看着景染挑眉道:“我还以为要缠缠绵绵好些……”

    故作轻松的声音戛然而止,景染上前将姜柏奚抱进怀里搂了搂,又什么都没说地退开身,揉了揉她的脑袋,抬步离开。

    姜柏奚低头甩了甩袖子,道:“非要走这么急?”

    景染轻轻笑了笑,转头看着她,“难不成还想让我留下观你的大婚礼不成?”

    姜柏奚翻了个白眼儿,故意历数道:“你倒是一走轻松了,那个老头子,死女人,还有这天下大片的狼藉,就压给我一个人。”

    “你能者多劳。”景染无所谓地扬扬眉,将手上的包袱甩地上下翻飞,“那个老头子在德钦王府窝得够久了,他若愿意,我写信托了慧忍大师带他游历天下;那个死女人有爹陪着,生下来的孩子也是记你名下,你多操劳些是应该的;至于这天下,”景染眸光变得深邃,道:“原本就是你该做的事情,我已经为你整了兵策,统了兵马,垫了后备和粮草,还有长孙祺泓,顾景舟,行一,裴劲松,阡陌,宴怀,叶玫等等这些人,为你誓从,听你调遣,够你用了。”

    姜柏奚转身就走,“你倒是算计的滴水不差。”

    景染笑笑没说话,最后看了一眼中军大营的方向,随无回道长转身离开。

    “待你回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海清河晏的江山了。”姜柏奚驻足,看着云雾山云巅雾绕的顶峰,抿唇道。

    “好。”景染笑着点点头,抬了一下手,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青鸾缓缓自云雾山的方向升起,大片耀眼的日光被隐于翼后,在玉柏坡百万兵马的注视下,在三国边境数座城池百姓的仰望下,一黑一白的两道身影接连跃上神鸟之背,一同缓缓消失在了苍茫的东方。

    甘丘肇平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一,世所瞩目的甘丘新皇登基大典和大婚仪式,同日而行,甘丘举国欢庆,百姓奔走相告。

    在吉日刚刚确定,昭告天下之时,已经被沸沸扬扬讨论了一月之久的玉柏坡事件才总算被稍稍压息下来,毕竟青越景世子和乌荔新皇共乘神鸟飞化登仙这件事儿,受影响最大的是青越未曾登基的九公主殿下,紧接着是乌荔和青越两国的朝局。

    至于甘丘,不仅未曾受到分毫影响,甚至隐隐在乌荔大乱的时候小有获益,尽管乌荔的太上皇很快便重新出现,把持朝政,稳定民心。但在甘丘今日的天时地利和双喜临门之下,举国君民一心,开创盛世的坚定信念已经深深融入到每一个人心里面,直至达到顶峰。

    北国严寒,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冰冻三尺,但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百姓们争相出门观礼的热潮,当绵延数里的仪仗队远远从皇宫出来的时候,整座京城便接连沸腾了起来。这不仅仅是百姓们单纯的凑热闹之举,这些欢呼声中,更是蕴藏了他们对近年来将甘丘上下治理的一片清明的昔日太子,今日新皇的最衷心,和诚挚的信服与祝愿。

    他们也同样希望,甘丘能在这样欣欣向荣的光景之中,逐步走向一个崭新的,开天辟地的盛世。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想插播个末歌番外,不感兴趣的不要买,提醒一下么么哒

    第132章 末歌番外

    我这一觉睡了很久。

    甘丘天寒, 屋内火炉暖和, 让人不自觉想有绵软倦怠的睡意。近日除了下榻喝药, 吃些东西, 我大多数时候都蜷歪在榻上,缠绕在无休无止的梦境之中。

    因着梦里有雪, 雪里有她。

    最是清柔明艳的样子。

    这次醒来,也是因着外面骤然沸腾起来的喧闹, 睁眼恍惚了一会儿, 才觉然, 今日是个大日子。

    随便扯了件薄裘披上身,我推开沿街窗户。外头的天色灰灰蒙蒙, 落着簌簌洋洋的雪花, 冷冽的寒风裹着碎雪飘了进来,彻骨凉寒。

    可即便是这样的气候,京城主街的大道上仍旧候满了欢呼雀跃的百姓, 他们此刻手舞足蹈,虔诚跪拜, 为了他们的新皇, 也为了甘丘数十年不曾有过的盛景。

    那个人有多么受百姓爱戴, 可见一斑。

    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天命,姜柏奚就是那个真真正正携带天子之尊而生的腾龙,能够与靳鞅和长孙祈沐同年同月,同日而诞,如何能是平凡人。

    这个人, 她注定要亲自去用自己的一双手,来重新铺就晏女帝曾一统天下的荣光,和造福天下苍生的福祉。

    所以她如何能被情爱拖累,而我,又如何能够真正杀了那个帮她统兵御策的人。

    尽管那个人,如今要娶她。

    我轻轻笑了下,牵动了心口处迟迟不见完好的伤口,刺骨锥心。说来也是奇怪,明明下腹的伤口都已无大概了,偏偏心口这处伤却迟迟不见好。

    许是那人的那把短刃,太过锋利的缘故。

    自皇宫出来的仪仗队绵延数里,整座京城三千街鼓齐声鸣响,尊贵的龙涎香雾第一次走出大内,升腾九天。即便天色阴霾,但被层层包裹在最中央的金色御辇仍旧熠熠放光,金辇所过之处的大街两侧,几乎被跪拜的百姓围堵的水泄不通。

    等了足足大半个时辰,在视线中亮亮闪光的一点才终于挪到我下榻的酒楼之下。然而惯常亲民,喜爱露面的人,这次却遮挡在飘扬的帘幕之内,难窥分毫。

    我心下失望地阖起窗户,等了颇久,却给我看个破帘子,也不知是何道理。

    重新倒上床榻,这般的金辇游街,受万民齐贺,按规仪来说需要磨上个大半日,更遑论之后还要登上通天台祭祖拜天。一整套仪程下来,真正的大婚之礼得待到晚上去了,我还能再睡几个时辰,养足精神。

    这般乍然听来,我好像是要待到大婚之礼时破天荒的截人一般,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只是——

    想再最后见她一面。

    或许是为了普天同乐,与百姓更加亲近,大婚仪式也放在了宫外的祭礼天坛之上。这般倒好,倒是方便了我,毕竟隐匿在人群之中,比匿在皇宫之中容易得多。

    更遑论如今的甘丘皇宫,早已被那人收拾成了铁板一块。

    乱七八糟收拾好,我从酒楼上有些虚浮地走了下来。

    倚身在门口远远看热闹的掌柜见到我有些惊讶,毕竟我入住这几日以来,还未曾踏出过房门半步。他大抵一直当我是个病娇体弱,连风都吹不得的林黛玉,哦对了,林黛玉这个名姓是从那个人嘴里听到的,而她从谁那儿听到的么,我想我大抵猜得出来。

    “姑娘身子好些了么?”掌柜不是那种精明狡诈的生意人,反而说话很是温厚,又不乏聪慧,在这天子脚下,贵胄遍行的京城里,很是吃得开。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在那人的治理下,如今的甘丘子民,是如何的透达通明。

    唉,瞧我,现在做什么都能想到那个人,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以后那些没有她的日子,我可怎么过。

    见我轻轻点了点头,掌柜的似是也有些高兴,远远看了眼煌亮的灯火,道:“姑娘虽身子轻弱,但像今日这样大喜热闹的日子,出来散散看看也是好的,指不定还能沾染上皇上的喜气,这身子便也大好了。”

    我由衷笑了下,点头道:“是,我是想沾染些许她的喜气。”

    或许是我声音太轻,掌柜的未曾接着我的话头,而是看我有想出去的意图,妥帖嘱咐道:“今日下了一日大雪,这会儿更见骤急,姑娘倘若想出去凑热闹,可须得穿厚实些了。”

    他不担心暮夜里,我一个姑娘家独自出行的周全,却反而嘱咐我披厚些衣物,这般倒是也说明了,在那人的治理下,如今的甘丘……

    我怎么——又开始了。

    抚了抚额角,谢过掌柜,我接了他递过的竹骨伞,缓缓朝祭天坛那边儿而去。

    一日踩踏,地上竟还薄薄积上了一层松软的细雪,踩上去轻微吱响,别有风趣。也只有在甘丘这样真正的北境,才能够有如此干净的落雪,我很喜欢。

    边低头看着一路踩下的印痕,边想着那个人曾说过要迁都的话,未曾注意到,前面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童,正嬉笑玩闹着迎面跑了过来。

    许是我确实林黛玉了,只被一个稍稍有些胖墩的小少年不经意轻轻一撞,我就差点儿从廊桥上掉下数九寒天的冰湖里。

    这掉下去可不妙,我连忙足尖轻点,稳住身形,谁知那个小少年竟是下意识伸手拉我拉了个空,自己霎时摇摇欲坠着要掉落下去。

    我眉心一跳,眼看心口又要疼起来,只得一把扔掉伞,掠到半空将那个小少年救了上来。

    他惊魂未定,年龄也不大,但眉宇间却颇有些从容矜贵的气度,想来是京中哪府富贵官宦之家的公子。我随意打量了两眼,却并未觉着眼熟,便放开他准备去捡伞。

    那少年先我一步将伞捡起来,连忙递到我手里,做辑行礼道:“多谢……”他顿了一下,好似在筹措如何称呼,“多谢姐姐相救,可否告知在下名姓,来日亦好登门拜谢。”

    我随意看着他,听到这番说辞眼角反而抽了抽,真是……真是好得很,小小年纪,礼数甚是周全,也足够机敏聪颖。

    若是被那个人看到,定是要留心留意,随时准备往朝堂上培养的。不过现下是她,便就算了,我笑道:“举手之劳不言谢,快回家罢。”

    “即便不言谢,也请姐姐告知我名姓好牢记。”小小少年,颇为正经。

    中天已经绽开大朵大朵的礼花,看来仪式将近了,我无意多拖,便道:“末歌,我叫末歌。”

    话落我便错身准备离开,谁知身后的少年喃喃重复了一遍“末歌”,道:“我自小诵习百家姓,未曾听闻有‘末’一姓,姐姐姓末吗?”

    我脚步突然顿住,远远看了看祭天坛上恍惚的人影,抿唇低声道:“我不姓末,我没有姓。”

    身后的声音我未曾再听,周围愈加欢呼闹腾的声音却在我耳里逐渐远去。

    我曾经,只差一点儿,便冠了那个人的姓氏。不过如今也好,我的名字,至少是她起的。

    她为我起名,为我定下与她同日的生辰,为我在雪夜罚跪。

    她上辈子如此,这辈子亦如此。

    她对我的好,我全都知道——铭记于心。

    我曾想过无论如何都要留她在身边,哪怕过最平凡最普通的日子,幸福一生,平安喜乐。

    可是没办法,我做不到,也过不起。

    神祇一族的天命何尝只波及那三个人,躺若进了灵山的两个人此生再也出不来。我亦活不下去。

    所以再见她一面罢,再见她一面,我也要回去了。

    手中的伞在恍惚中不知已经掉落何处,我随波逐流地往前走着,逐渐被人潮裹了进来。抬起头,眼前便是那张明艳璀璨的脸,这张脸仿若暗夜光,冰中火,照亮了我涸泽几月的心房。

    周围的欢呼声愈来愈大,坛上之人尊贵不可方物,沉敛的喜服勾勒着黑金色的滚纹暗饰,更显得她的面容清贵明艳,好看至极。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