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似佳人gl》分卷阅读3

    小朱快活地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哨,扭头看见蔡正明肩上搭着老旧发白的职工外套,两条狭窄的眉毛挂在精瘦的脸庞,搭高鼻梁添薄嘴唇,活脱脱一个老腊肉,只是肉,有点难嚼。

    他急忙一肃,脸绷得紧紧的,伸手就来了个标准的行礼:“组长好!”

    蔡正明脸色淡淡,忧愁一晚上的眉头没能散开:“早上好。”

    蔡正明办案有点手段,破获大大小小的案件,建勋立功无数,只是思想古板守旧不灵活,少了点政治柔情手腕,要不然,做了刑警二三十年,还待在重案一组做组长呢。

    这股脚踏实地的韧劲倒也有人欣赏,早些年小朱刚进组里,就听前辈在吹嘘蔡正明的事迹,虽然多了些个人色彩主义在里边,但也是三枪打了二十七环。

    至此,小朱对蔡正明的崇拜一发不可收拾。

    小朱殷切地替偶像蔡正明倒了杯茶水,往桌上一搁,瞄了一眼案件,见偶像的两条英俊的眉毛拧在一起,心疼。

    他还注意到,偶像正明兜里的手机自打走进警察局,就没停过,放在兜里如苍蝇般嗡嗡嗡地响,动静不太,频率却高,也是烦人。

    可偶像正明出了拧眉毛,也没别的动作了,这般耐力定力,果真是偶像。

    小朱在边上看了会,刻意压低声音唯恐惊扰了正在办案的威武偶像:“蔡总,你的手机响了。”

    蔡正明将案件一翻,捧着凉得刚好的茶,转过身来,挑眉看他:“是你的手机响。”

    “……哦。”毛躁小朱接电话去了。

    蔡正明慢腾腾地摸出自己手机,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宝贝,用了二十年依旧□□的小灵通,因为这几天的电话通数暴涨,小灵通到了强弩之末,有些不太灵光,积尘的屏幕闪着一片白光。

    都是各路记者媒体打来的电话。

    今早他出门上班,也不知道记者媒体从哪儿打听到的消息,扛着摄像机在门口蹲守,□□短炮轮着上。他年纪大了,招架不住应付不来有点吃不消,幸好池城南替他挡了一阵。

    他是安全逃脱重围,池城南沦陷了。

    思及此,蔡正明喝了一口茶,伸出手指,在键盘敲了几个字——张楚宁遇袭案,公安局内网系统,立刻弹出一大片最新有效信息,闪瞎他的眼。

    几天前,有网友将浑身是血的张楚宁的照片放到某个网站上,并大胆猜测张楚宁遇害。其后张楚宁所属公司出来辟谣,说没这回事,乱造谣者将拿起法律武器递送律师函。

    后有网友晒出张楚宁的住院记录病危通知单,公司啪啪打脸,并被一众网友的唾沫给淹没,就连公司董事长的微博也不能幸免。

    网友坐不住了,利用媒体给公安机关施压,更有热心网友拨打110。

    ——喂,这里是110。

    ——张楚宁……

    ——已经受理了哦

    怎么有种淘宝卖家与买家的即视感……

    大数据信息时代,这事轰动了上头,就连市政局也打来电话敲打一番,搞不定这事就自动打报告收拾细软滚人。

    蔡正明回想起局长将案子交给他,脸上那一抹淡淡的浅浅的意味深长的笑容,至今记忆犹新,太不怀好意不安好心了。偏偏,他又不能说点什么去理论。

    蔡正明的态度端正,管他什么国民女神当红巨星,本本分分地去查案子。可记者媒体不吃这口,就是揪着惊爆热点信息才有饭吃。

    于是,围堵来了,电话信息响不停。蔡正明备受压力不堪其扰,跑去局长那里投诉,要求用非正常手段强制将此事压下来。

    局长没什么表示:“小蔡啊,带着新人,好好干。”

    局长的话是搁这了,弄好了,褒奖晋级都不是事儿,借媒体推波助澜,让警察局的名气更上一层,年头省里开个什么会……弄不好,往死里弄。

    蔡正明愁,隔壁负责看管微博的妹子更是愁,张楚宁遇袭案就好比一颗深水鱼雷,投入平静的湖面,炸出一群僵尸路人粉。

    最新的微博被张楚宁的粉丝攻占,带领一小撮路人,路人再带路人,浩浩荡荡地寻求事情真相来了——看热闹。

    妹子先是发表了声明,安抚人民群众的情绪,这件事肯定会调查得水落石出。妹子更博更得小心翼翼,对重案一组更是望眼欲穿。

    什么鸡零狗碎的案件进展都被她大篇幅地写了出来,人民群众不但没有安定,反而热情高涨。

    微博一度沦陷,妹子觉得公安机关的信任危机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里面要是蹦出一只绿毛僵尸怪,那才是坏。

    蔡正明点了一支烟,吞云吐雾地看着系统拉开的信息。

    案发地点是在城南体育馆西路,按照走访调查的笔录来看,张楚宁当天是出演杨曼舟的演唱会遇袭。

    案发现场是在体育馆后台的化妆室,一片凌乱,挣扎搏斗的痕迹明显,现场血液的dna只有张楚宁一个人,走廊通道的线路被人用剪刀切断,据了解,张楚宁准备上台演唱期间,后台发生过短暂的停电。

    蹊跷的是,化妆室如此混乱不堪,张楚宁也没有出演演唱会,没有一个人起疑心?

    也许有,不想报警,不想惹出更多的麻烦,所以选择悄悄地完美掩盖。

    人性的丑陋。蔡正明叼着烟,淡淡地想道。

    一支烟的光景,池城南从外面走进来,他啃着被挤岁压扁的包子,又冲了一杯咖啡给自己醒醒神。

    池城南年方三十二,家世三代清白,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戏剧艺术家,打小耳濡目染,却没有多少文艺细胞,学着他爷爷扛大枪。

    年华正茂,长得风神俊朗,根正苗红的小鲜肉,局里不少妹子对他偷窥,戏称局里一枝花。

    “蔡总,要喝咖啡吗?”

    “免了。”蔡正明把烟蒂捻灭,弹弹手指头的灰烬:“我喝不惯洋人那玩意,一股尿骚味儿”

    池城南卡在喉咙的咖啡不上不下,憋得整张脸通红,吞了下去,他从尿骚味里缓了半晌。

    “你过来看看这单案子。”

    池城南拉过凳子,屁股还没坐稳,就被蔡正明摁住脑袋拉了过去,池城南心疼自己的脑袋瓜子仁,暗想,蔡正明心急的毛病是一时半会改不了。

    蔡正明斜他一眼:“怎么看?”

    “杀人未遂案件。”池城南吐字清晰:“医院今早传来消息,说张楚宁醒了,病情稳定。”

    “醒了?”蔡正明挑眉,摸出烟盒正打算抽一根,想想,还是算了:“那我去看看,当事人几度停止生命特征,最后活过来,还真是个奇迹。”

    蔡正明拿起自己泛白的职工外套,抖了抖衣服上的烟味:“整天闷在局里要发霉了。”他伸手拦住池城南:“唉,你别去,你去调查一下张楚宁最近的行踪,走访一下她的人脉圈。”

    第5章 第五章

    上下班的人流高峰期,城中区交通路附近向来是个重灾区。

    因得早些年国土局的规划,将城中区切割成四四方方的棋盘格子,纵横交错的道路像个蜘蛛网,长短宽松各一。

    正因为这样错综复杂的道路,会时不时地带来惊喜,骑着电动车小绵羊的女性白领,如旋风般冲出一条条巷子,齐齐向城南区涌去。

    壮观的场面堪比短跑竞赛冲刺。

    若是与公交车私家车这种庞然大物狭路相逢,轮胎甩出的尘土就像吹一个响亮的口哨,毫不留情地嘲讽比蜗牛还慢的车辆。

    卡在交通路的楚华,一脸不耐烦地拉下车窗,刚好遇见穿梭在缝隙的小绵羊,扬起一地的雪沫,冷了他一脸,然后畅通无阻地从他眼前离开。

    女孩儿飘扬在风中的红色围巾,像张鲜红的旗帜,无声地向他宣告胜利。

    楚华心眼不见为净,又默默地打上车窗,兜里的手机响个不停,是曲艺打来的催促电话。

    “曲艺姐?”

    曲艺从病房出来,小心地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张楚宁,关上门,压低声音:“你先别过来。”

    楚华看了一眼他横跨大半个城市,从城北区四庄买回来的早餐小菜,担心天气太冷,失去鲜美的味道,他还特意用报纸盖住。

    “为什么?”

    曲艺不方便跟他解释,今早收到消息,公安机关介入张楚宁遇袭一案,知道张楚宁清醒后,就要过来做张楚宁的调查笔录。

    她担心楚华说错话,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发他:“你去公司一趟,将楚宁放在公司休息室的衣服收拾出来。”

    曲艺严肃的语气让楚华不敢多问,乖乖地改了方向挪动汽车。

    曲艺挂了电话,跳出两条信息,是她的记者朋友传过来的照片,她的眉毛渐渐拧了起来。

    因为公安机关的介入,张楚宁遇袭案像个发酵的面团,被搓成不同的形状。现在不只是简单的娱乐爆炸新闻,还在向刑事案件靠拢。

    时事新闻的记者估计收到了风声,医院外面蹲守的记者比昨天的还要多。

    医院附近餐饮托了张楚宁的福,供求量比平日翻了几番,店员忙得热火朝天脚不点地,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奶茶店更是排起了长龙,供不应求的热饮卖得脱销,店里的小吃也跟着水涨船高,店家偷偷改了价钱私谋一笔,谁也没注意。

    这样的情况,更是不能让楚华过来,万一被记者媒体抓到围堵,不死也脱层皮。

    曲艺焦虑,看来是不能出去解决一日三餐,她只好匆匆订了医院餐,工作人员问她一人份还是两人份,她犹豫了一下。

    一人份。

    曲艺又给杨成明说了一下此时的情况,商量着能不能给张楚宁转院,整天被记者堵在门口实在是太危险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