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界第一名嘴》分卷阅读168

    宁卿虽然开过玩笑,说过救世主一类的话,但那确确实实也只是开玩笑而已,说说就算了,谁还能真的当真不成?

    结果没想到这句话倒真是一语成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天爷还真是给宁卿弄出了拯救世界的重任,而且完全没有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愣是把这个大帽子直接扣到了宁卿的头上。

    啊,拯救世界什么的,谁想做谁去做好了,救世主这个头衔,谁想拿去谁拿去好了,干什么非要安在他一个胸无大志的人的头上?

    甭说是拯救世界这么蛋疼的活计了,就是成仙成圣、证道长生什么的,他宁卿这么懒散的人都觉得麻烦。和别人不一样,反正他完全没有非要活个天长地久的念头,只希望能够松松快快的度过这一辈子罢了。

    看看,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竟然还有人/“人”看不过眼,非要把他往英雄的路上推,上赶着添堵,简直是……不知所谓!

    心塞塞的宁卿情绪激动之下,就忘记了控制契约,导致宁渐很快从他纷杂的念头中窥破了真相,一时间也有些惊骇。

    不过作为修真界本土人士,宁渐的思维到底比宁卿更加贴合实际,对于各种劫难和救世主的事情,接受度也更高,反倒是比猜到真相的宁卿更快冷静下来。

    其实他并不是很理解宁卿现在的观念,甚至弄不清楚他对“救世主”这个词的调笑和嘲讽从何而来,但他又不傻,很轻易就能分辨出宁卿情绪中的漠然大于激动。

    不得不说,这让宁渐这个纯粹的修真界本土人士十分困惑,至少在宁渐本人的观念里,救世主和应劫者的概念是等同的。

    或许单单只说应劫者三个字,概念并不是特别清晰。具体一点来解释的话,便是每逢修真界天地大劫,不管是打着自救的名号也好,还是从更为根本的角度来讲,总会出现那么一到几个力挽狂澜的存在,这些人就被称为应劫者。

    只要一个大千世界还没有彻底走向死亡,那么天地大劫中,并还会有应劫者出现。这些人虽然在劫难中会面对无数危险,但只要能挺过这一关,收获同样也是非常丰厚的。

    修行之路,千难万险,便是没有天地劫难存在,修士们面对的境况也未必能好上多少。甚至更多的人因为没有背景或是运气,面对的险阻并不比应劫者少上半分,而最后的收益还不到应劫者的十分之一。

    有句话说的好,富贵险中求。修士们所求的虽然不是富贵,可万变不离其宗,有如此大的利益在眼前,他们如何不会为之疯狂?就算有些危险又能怎么样呢?难道他们修道就不危险了吗?在同等的条件下,他们自然会选择收益更高的那条路。

    宁渐打小在修真界长大,他的思维自然也受到修真界本土的影响,并不明白在现在社会遭受了无数“孤胆英雄”“世界天天毁灭,倒霉的首先都是米国国都”荼毒的宁卿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宁卿延揽的把这种不靠谱的理由告诉宁渐,只是对宁渐这种突然插话讨论的行为义正辞严地表示了谴责:“你知不知道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下回吱声前能不能先提个醒?好歹也得让我有心理准备啊!”

    宁渐微妙地感觉到自己遭受了嫌弃,却不敢就此和他家主子掰扯,因为他总觉得如果现在反驳了自家主子,一定会受到言语的猛烈抨击,然后不到几分钟他的话题就会被歪楼,再也扯不回来。要是放在平时,他一定很乐意这样纵容自家主子,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哪里能分神做这些。

    默默把所受的嫌弃全部咽进肚子,宁渐执着于宁卿之前提起的话题:“若仅是《秘典》,我尚有其他想法。宗门对师兄宽容,应是前人有所铺垫。”

    出身于修真界本土的宁渐,当然比宁卿更加理解《秘典》的特殊。他既然能把这样的猜测说出口,那么心中至少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这个问题上,宁渐本人都没有宁卿有信心,所以宁卿只听了一耳朵,就更加倾向于宁渐的猜测这种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了。

    讲道理吧,宁渐对宁卿这种信任是十分受用的,尤其是在他的心思有所转变的时候,这样的信任更让他受到了鼓舞。但是同时,他对这样的信任也有点心虚。

    要是他仍处于实力鼎盛的时期,那猜错了也就猜错了,反正他的实力放在那里,总是能转圜一二,再不济也能护着宁卿,不让他受到严重的伤害。

    可现在的宁渐哪有这个底气呢?尤其是在前面还放个数次错误的情况下,他对自己的猜测信心更不足了。

    宁卿知道宁渐的心思,不免和他解释道:“但是你前面的发现也没有错误啊,只是在推测结论的时候有点小问题。不过这对我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你觉得我是那种没脑子,根本不去想事情的人吗?”

    宁渐根本就不会去说自家主子的坏话,闻言当然是否认道:“师兄聪慧,我所不及。”

    反正宁卿早就习惯了宁渐这种他“说啥啥对,说啥啥好”的态度,加上他又自恋非常,竟然压根儿不觉得宁渐这样拍马屁有什么不实之处,还很淡定地点点头道:“你看,我的能力你也知道,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做判断的事情交给我就好。”

    讲真,这也就是宁卿、宁渐师兄弟两个才能如此大言不惭,把不要脸当做一种情趣,但凡是叶浩渊或者其他人在这里,听到这样的话,都要嘀咕一声“太自恋”了。

    嗯,当然秦泽和妞妞也是要除外的,以宁卿的邪性,这两个不仅仅被他当作背锅侠的存在,也早就叫他影响的不怎么对劲了。现在看着好像还只是帮亲不帮理了一点,可要是时间长了……搞不好又是一个个宁渐呢!

    不过就是这么大言不惭的话,倒是让宁渐彻底安了心,继续对宁卿说着自己的推断:“我虽非玉韵人士,却亦游历过其他大千界,对天地大劫亦有几分想法。”

    “宗门如今四平八稳,并未像我曾经所见般殚精竭虑,便可知即便玉韵有劫,劫数也不足以动摇根本,应不至于引得宗门方寸大乱。”

    言下之意,就是宁渐觉得世界应该还到不了毁灭的地步,御虚宗能如此容忍《秘典》的原因,最可能还是宁卿的前辈们做了什么。

    宁卿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是他的理由和宁渐有些不同罢了。说真的,在宁卿看来,一个人拯救世界什么的、孤胆英雄什么的,其实都是很让人无语的事情。

    你说这么大个世界,那么多的劫难,光靠一个人拯救,真的能拯救过来吗?而且就算个人的能力真的能达到这个程度,难道其他人还都是鹌鹑不成,只会嘤嘤哭泣着,等待英雄来拯救?

    别闹了好吗?能踏上修行之路的修士,哪一个都不是这么软弱的人。比起别人的拯救,他们应该更相信自己的自救吧!

    “说起来,我还不知道自己的前辈都有哪些呢。”宁卿想了想,倒真是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忍不住扶额道,“没有调查清楚,是我疏忽了。”

    宁渐道:“并非师兄之过。前人如何,于此修真界,与后辈干系并不大。只无甚恶意,面上过得去也便是了。”

    对于宁渐习惯性地给自己开脱,宁卿其实都有些麻木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反应,只道:“话是这么说的没错,可如果连前人做了什么都不知道,像咱们这种运气……说不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的人,很容易陷入被动的。”

    宁渐这下子也说不出话来了。不用说什么运气说不上到底好不好,宁渐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他的运气就是不好,宁卿倒是比他强出许多,可是那些运气带来的同样也是麻烦。

    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听起来多么美妙的词啊,可这些毫无疑问是建立在“凶”和“难”的基础上。如果严格计算起来,这到底是好运还是霉运,还真是特别难说。

    对于运气这种问题,宁卿当然也是不想发表意见的,于是干脆直接岔开话题道:“所以说起来,调查上一任传承者的事情就变得势在必行了。”

    这是正经话,宁渐当然不会反驳,宁卿感觉到对方的赞同,隔着一道洞府门继续和他商量:“不过说起来这件事情也不是特别紧急,咱们可以从秋潭古城回来之后再做。反正现在扮演钟冷闻的最大难题已经没有了,当务之急是赶紧赶去百明城。”

    宁渐自然也赞同道:“师兄所言有理,我二人确在路上耽搁已久。”

    两个人达成了共识,宁卿又抓紧时间把其他的法术练了个大概,突然发现因为他本身打破了桎梏,又对《秘典》有了更深的理解,竟然连灵根都可以伪装了。

    这下又一个破绽不再,宁卿感慨了两句,借助宗门的力量安排了一段因果,给钟冷闻对碎星死地一事感兴趣做了铺垫,这才带着宁渐千万里奔袭,丝毫不带停歇地向着百明城赶去。

    与此同时,他的消息也经过御虚宗在外的网点,传到了秦泽的手里,当天悬剑峰就发出一声巨响,半个山头都被一道剑光削平了去,引得门内弟子议论纷纷,行事变得更加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这些小兵小卒,在这个关头,还是夹紧尾巴做人比较好。

    第209章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他们的智慧不可小觑。或许理论上他们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可潜意识的趋利避害能力绝对不弱,在紧要关头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比如这次秦泽突然发怒的事情。

    他们其实不知道秦泽发怒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是本能促使他们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不但保证自己的安全,还给秦泽做事留下了不少余地。

    在处理了一批叛徒之余,秦泽也成功地将一点小东西通过隐秘的渠道送了出去,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给宁卿带来了许多帮助。

    而收到自家师尊寄来的东西后,宁卿眸子里就盛满了笑意,虽然脸上的表情是带了一点苦恼和无奈:“看来师尊是生气了。”

    宁渐也不与他闹反对意见,只纵容道:“师兄又清楚了。”

    宁卿耸耸肩道:“咱们师尊又不是什么死板的人,虽然说他对咱们两个的确挺好,但这和演戏一旦都不冲突啊。”

    宁渐没有接话,其实在他的心里,秦泽这个人与其说是不死板,不如说是相当狡诈。不过正是这种狡诈,倒让宁渐有种很亲切的感觉。处在这种社会,狡诈才是人之常态。

    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自家主子,宁渐突然有点为宁卿的性格发愁,但想到还有自己在,他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不知为何又生出一点乐淘淘的感觉,忍不住又愉悦起来。

    宁卿无语地看着宁渐,完全弄不明白为什么他说着话说着话思维就飞了,不过他也不是太想弄明白原因,总觉得有些话一旦说出口,现在情况就会全变了,下意识地就把脑袋又缩回了龟壳里。

    可能是宁卿的反应太轻微,宁渐还沉浸在自己的脑洞里不可自拔,完全没注意到宁卿这样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做贼心虚的反应,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刚刚遇见了被捅开的曙光,转眼间又沉入了黑暗之中。

    这真是让人在扼腕叹息之余……也带了几分喜大普奔呢。

    不过也恰恰是因为这份没说破,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尴尬,等到两个人心情平静,都回过神来之后,才能非常顺畅地继续交流。

    秦泽基本上可以被判定为三分假七分真的怒火,在宁卿和宁渐这里,根本就没有被追究原因。他们不像宗门里没有根基的弟子那样,小心翼翼地琢磨着高高在上的金丹真人是为什么发怒,直接忽略掉他们两个不听话的部分,把锅扣在了那不知身在何处的叛徒身上。

    “他这点小手段不被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就很容易被锁定范围。到时候也不需要多麻烦,只需要用排除法简单地推测一下,也就能知道大概是谁了。”宁卿一边把玩着秦泽送来的令牌,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咱们师尊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

    宁渐其实不知道这有什么好讨论的,毕竟这种事情一看就知道,但既然宁卿特意提出来了,那他自然也会专注地听着。

    宁卿很喜欢宁渐这样的眼神,这让他感觉到宁渐心里只有他一个人,在自己还未意识到的时候,脸上就不由自主带了点笑意:“这下子可以去打听百明城的行动了。”

    听到这里,宁渐才意识到,他家主子还惦记着那个可能坑了他的人,在生出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的同时,也觉得这是个相当不错的主意。

    秦泽这次送来的东西虽然只有两样,但可以说是帮了他们大忙。

    宁卿现在拿在手中把玩的令牌就不说了,这是钟家人身份的证明,有了令牌就可以调动钟家一部分资源;另外送来的几瓶丹药,则是用来伪装境界的。

    《秘典》是个非常牛逼的功法,为宁卿弥补了许多破绽,但是钟冷闻比宁卿高一个大境界,已经是凝神后期的修士,这差别简直太大了。如果不注意一点,这么大的一个破绽,谁眼瞎看不出来呢?

    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宁卿都必须想办法把这个坑填上,不然他的小命一定会死在这个坑里被收割掉。

    原本宁卿还想着,他和钟冷闻境界不同的这个问题让宁渐出手帮他遮掩,可宁渐虽然是他契约的法宝,和他自己遮掩到底还是有区别的。毕竟追根究底起来,宁渐对他来说到底算是外物而不是本身,就算宁渐再小心,那种细微的差别也不会因为这份谨慎消失。

    如果境界足够高,就很容易留意到这种差别,从而揭穿他的身份;就算百明城没有境界这么高的修士,可这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如果他们一个不小心,也很容易暴露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

    宁卿的确是没想过永远能瞒住身份,但不管怎么说,起码也要瞒到他进入碎星死地为止吧?

    那可是修真界三大死地之一,危险性比一般的地方只高不低,就他现在的境界和宁渐没剩几分的实力,单单凭他们进入这个地方,那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所以他还指望借助钟冷闻的身份折腾一批免费保镖,哪能这么轻易的就把自己暴露了?当然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行。

    而秦泽送过来的这些丹药,可以称得上是及时雨了。

    说起来在修真界,但凡暂时快速提升实力的丹药都有很严重的后遗症,可秦泽送来的这一批丹药,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提升境界的丹药。

    以宁卿现在的情况,快速突破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那些暂时提升境界的丹药不但后遗症重,还有时效性,根本不足以满足宁卿的需要。

    所以秦泽现在送给他的这些丹药,其实是属于伪装性质的,服用一粒之后,就可以把气息提升一个大境界一个月时间。但归根结底,这仍然是伪装用的,提升的也只有气息,实际上修为境界是没有变的,一旦动起武来,法术的威力就很容易暴露这一点。

    这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相当大的一个缺陷,可放在宁卿这里,不,或许更准确地说是放在钟冷闻这里,这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