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同人)[秦时明月]横贯四方(捭阖本纪 第二部)》分卷阅读92

    尽管流沙之主卫庄销声匿迹,庄园内依然保持着有条不紊的秩序。赤练暂代首领,但她所做的大部分事务,也仅仅是把从各地得到的密报收集起来,按照信上的指示再次分发出去而已。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始终藏在幕后,安静、平稳地掌控着流沙名下的大小生意。熟悉的感觉令这群桀骜不驯的杀手们颇为放心——他们的首领非但活着,而且比以往更谨慎,也更从容。

    某个初春的清晨,白凤和往常一样跃上庄园最高的一座房屋屋顶,远眺群山。忽然,一道劲风从鸟群之中穿插掠过,直取他的后心。他连忙侧腰倾倒,躲过此招,以羽刃回击。但那些白羽仅仅飞过寸许,便被一道水流一般冰冷凝重的剑气粉碎了。

    “……卫庄?!”

    “怎么,我一不在,身手就退步了。”

    白凤露出了久违的轻狂笑容。“你可以试试。”

    “大人!!!”赤练冲进院子,惊喜地喊道。

    两人同时从屋顶跃下。高大伟岸的白发男子瞧上去风尘仆仆,但双目中的神采依旧慑人。他从怀中取出一块温润剔透的荆山玉,将庄园里的大小统领召集起来。

    “我们有新生意了?”

    白凤兴致勃勃地问道。他还以为近来秦军扫荡各地,卫庄会命他们继续蛰伏。

    “这是新城的信物,也是他们的最后一件委托。”流沙之主道,“辗转多年,此时才终于落入我手。芈启还真是吝啬至极。”

    “您是说,那位在淮南登基的楚王?楚国大势已去,他们还有何能耐,请动大人为他们劳心劳力?”赤练不满道。

    “昌平君遗赠给我们的,是一枚轻易动用不得的棋子,倒也是一个再起的机会。”卫庄将玉璧放在石桌正中,展示给众属下。“这件事,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你们有谁还记得楚怀王?”

    “不就是那个利令智昏,听信谗言,中了秦人陷阱被扣留、最后死在秦国的昏君么?”

    “怀王虽蠢,却蠢得有骨气。他被抓回咸阳之后,无论秦人如何软硬皆施,始终不肯以国君的名义与秦王定下盟约,将楚国的国土割让给秦。直到顷襄王三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才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听说三闾大夫的那首《招魂》,也是为了纪念怀王而作。”

    卫庄左右四顾,招手将麟儿唤到面前,细细说道。“楚怀王被困秦国时,与侍婢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来他的儿子也有了儿子,他们身上带着楚国王族的信物,却始终没能离开秦国。罗网曾把他们当做重要的筹码,一直严密地控制着怀王的子嗣。但后来嬴政继位后,定下了灭掉六国、一统天下的计划;既然楚国即将为秦所灭,那么楚国的王族还有什么用处呢?于是罗网便放松了对他们的监视。而昌平君的‘新城’,正是趁此机会将怀王的孙子熊心带出秦国,偷偷藏在楚国偏远的乡下。而楚国国内,顷襄王死后,李园为了巩固权利杀戮了王族旁系的子弟,而负刍暗杀了幽王、哀王之后也做了同样的事。如今楚国的王族几乎没有子嗣留下,幸存的可能只有那位怀王之孙了。”

    “大人是说,昌平君如今无人可用,只能委托流沙为他找到楚怀王孙?”

    “正是如此。将来楚人若是兴兵再起,这位王孙必是一面世人瞩目的大蠹。”卫庄用手指点着玉璧上昂首鸣叫的凤鸟,“我们必须先人一步,找到他。”

    “不过是一个亡了国的小孩儿,能有多重要。”白凤摇头不解。“若是以后还需借用楚国的兵,让麟儿假扮一位‘昌平君之子’,不是更方便?”

    赤练也冷笑道:“当年大人不知费了多少心力,方才保下横阳君,可这些年来,他除了给流沙横添麻烦,何曾派上过什么用场。”

    “所谓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缶贤者。当年吕不韦若非看中异人奇货可居,不惜重金结交,怎能成为一代名相?子楚若非认华阳夫人为母,得宠于后宫,其子嬴政又怎能有当今横扫**的权位,与气概?我等眼下做的种种小事,皆是为将来铺路。若是急于求成,只恐欲速而不达。”卫庄望着部下轻笑,目光投向庄园外的重重远山。

    “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所以,务必不可小看‘时’‘势’之力啊。”

    *

    “左,右,左,左,进,进,退,挡。”

    一柄木剑和一柄铁剑相互撞击,发出咄咄之声。咸阳宫的章华台上,侍卫统领盖聂正在指导小公子剑术。公子胡亥于剑术一道上颇有天分,只是性情急躁,容易分心;且不管盖聂如何劝阻,习剑时都坚持不肯用木剑,定要用开了刃的真剑。

    “此剑名‘承影’,是父皇赐予我的。”小公子兴致勃勃地道,“我将来也要像父皇那样,做出一番大事业!!!”

    “公子,您方才那一招,去势太重,出则难收,若在实战中,反倒容易为敌所趁。”盖聂一面说,一面用木剑做出了几个斜劈的动作,再将自己传授的招式重新演练过一遍。小公子在一旁瞧着,倒也心下佩服,但他眼珠一转,突然一剑刺出,既快且狠,想攻盖聂一个措手不及。盖聂收剑回防,轻轻松松便将这一剑化解。胡亥没能偷袭得手,心下不快,于是连连抢攻,不肯收手。盖聂只得一面招架,一面出言指导,仍像陪着小孩子玩闹。

    可惜小公子对他所说的技巧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手下仍是不知轻重,只知一味乱挥乱砍。忽然他足下步法一乱,劈下去的一剑被盖聂挡回,又躲闪不及,剑刃竟反弹回他自己肩头。盖聂徒手一抓,左手二指将剑身捏住,然而承影剑实在太锋利,胡亥又因为练剑出汗、脱去了上身衣衫,此时利刃已将他肩头的肌肤划破,鲜血涌了出来,流到前襟后背,盖聂的衣袖上也沾染了少许。

    胡亥右手一松,宝剑“铿锵”一声砸在地上,随即嚎啕大哭。盖聂赶紧凑近察看,见伤口颇浅,方才长出一口气。这下,在附近观战的宫女內侍都慌忙围了上来,又有人急急去请太医。盖聂只得退出人群,在一旁看着太医为小公子敷药包扎;他心中转过不少念头,最终都化为一声叹息。

    晚些当值时候,盖聂便向皇帝请罪,并请辞去教授公子剑术的职责。始皇没有十分怪罪他,倒也不曾挽留。近来皇帝除了国事之外,十分沉迷于国师“月神”的卜筮之术;据说这位国师能从火焰的摇曳之中读出卦象,预见之事,没有不应验的。

    今夜刚好是满月,又将有一次十分重要的占卜。国师已经为此斋戒三日 。宫中十分忙乱,有不少阴阳家弟子进进出出,都在忙于仪式所需的准备。

    盖聂将守卫皇帝的职责转交给下一班侍卫之后,便急急离开王宫,穿上披风斗笠,尽量不引人注目地去了咸阳城中的贫民聚居之处。自从那日在市集中被阴阳家的幻术所惑,他反而更加肯定了荆轲之子的下落。此后,每月但逢朔望,他都会设法混入人群中、找到那户收留孩子的人家,查看一下他们是否安好。

    孩子叫做“天明”。

    随着年岁增长,他的面貌与其父越来越相似,性情也如出一辙:都喜爱热闹、飞扬跳脱、精力充沛。盖聂知道阴阳家同样在暗处窥视着天明。他和他们仿佛同样在等候一个时机,暂时容忍了彼此的存在。

    但这一夜却有些不同。

    盖聂察觉到有人在跟踪他。那人行走时几乎完全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吐纳都无比安静,绝非寻常人等。可惜他选错了对手。当那人在集市中绕了一圈发现失去目标时,盖聂已经反过来悄悄缀在他身后——跟踪他的人打扮与城中平民相似,相貌毫不起眼,唯独脸上有些奇怪的图案,又不像触犯法令留下的黥面痕迹。盖聂盯了他很久,见他先是藏身于茅屋顶上,二更之后,又悄然潜入了收留天明的人家。

    盖聂急忙跟了进去,见那家伙沿着房梁攀下,身手十分刁钻灵巧,嘴里还叼着什么。他的目光不离那人左右,随时可以出手,却见那贼人守在天明床榻边上,拉住孩子的手掌,随后有利刃的寒光一闪。他的动作如此之轻快,孩子竟然仅仅动弹了一下,仍旧熟睡未醒。盖聂见贼人的举动并不致命,便按兵不动,心中疑惑更甚。

    贼人得手之后立刻原路离开茅屋,从怀中掏出一块绢帕,将沾血的匕首擦干,又将帕子折好,小心翼翼地收进一只精致的青铜匣内。盖聂见此人轻功如此高明,又蛰伏许久,所作所为却不过为了盗走了荆轲之子的血,不禁大感蹊跷。但他忽然打了个激灵,想起一种叫做“血踪蠹”的妖虫来。

    楚国的巫师可以利用血来追踪其主。阴阳家的手段或许更加高明;一旦他们得到天明的血,这孩子是否便永远逃不出他们的掌握?

    盖聂灵机一动,从自己的衣袖上割下一块方方正正的布——上面刚好也沾染着血迹,虽然颜色已经变暗,却也不是陈血。他用另一块布蒙住脸,追着那小贼跑出数百步后,突然出手偷袭。

    贼人大吃一惊,闪身避过盖聂的一招“控鹤掌”,但他怀中的铜匣却飞落入盖聂之手。盖聂装作转身就逃,贼人立即飞扑上来,两人好一番交手。盖聂为免暴露身份,不能拔剑,只用些近身缠斗之术。两人且战且走,渐渐行至城中一处偏僻无人的所在。贼人见轻易不能取胜,忽然口中发出怪啸,模仿猎鹿的哨声。顷刻,角落里又冒出几名同伙,将盖聂围在垓心,一齐攻上。盖聂见时机正好,便装作心慌意乱,不甚被打中臂膀,将匣子落在地上,随后使出轻功逃之夭夭。那伙人惊疑不定,又有要务在身,便没有穷追,拾起铜匣匆匆离开。当然,此时匣子里带血的布料已经被调换过了 。

    盖聂耍弄了贼人一番,以为可以护住天明,心底颇为愉快。他怎么也没能想到,三个时辰之后,咸阳宫中出了一件大事。

    国师月神率众弟子跪在始皇座下,紫色的轻纱垂落于地,从未表现过多少神情的脸上带着一股不似往常的动摇。

    “陛下,我等寻觅多年,终于寻见了那位失踪的小公子。但昨夜的仪式——卦象,不吉。”

    皇帝眉头紧锁,手掌摩挲着天问的剑柄。“如何不吉?”

    月神先是以额叩地,随后抬起头来,声调中有一丝无法隐藏的激荡。

    “……此子,将亡大秦!!”

    皇帝的五指猛然在剑柄上攥紧。他微微侧过脸,将目光投向藏在阴影中的影卫。

    “……把那个孩子,带回来。不计一切代价。”

    “诺!”

    王宫四面的钟鼓同时鸣响。禁军中最精锐的内卫出动了,他们挨家挨户地搜查、沿着大街小巷布下岗哨。无孔不入的罗网也早就在暗中开始了行动。这一正一奇互相呼应,只怕连一只鸟都难以飞出咸阳城。

    当盖聂被嘈杂声惊醒时,正是长夜将尽之时,东天微微泛出浮尘样的灰白。他惊讶于这钟声的不寻常,立即前往宫城查看,这时才从部下口中听说了皇帝的命令。他虽不知占卜内情,但也猜测到多半与阴阳家昨夜的仪式有关,随后又联想到昨晚那几名小贼可疑的举止,以及那块沾血的绢帕。他来不及思索太多,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市集。隔得老远便望见一道浓烟冲天而起,鼻端尽是烧焦气息。附近平民正在四处奔逃,喊叫救火。

    盖聂在混乱的人群中找到了那孩子。他看上去仓皇无措,不知激怒了什么人,有个屠夫正握着剁骨刀向他劈下来。渊虹出鞘,将菜刀挑飞。

    盖聂向孩子伸出一只手掌。他想到了很多话可以说服那孩子和自己一起走,劝告,安抚,甚至威胁。但最终,他只挤出了一句话。

    “……我是你父亲的朋友。”

    在握住那孩子的手的刹那,盖聂仿佛看清了横在自己面前的一条岔路。他知道自己一旦走出这条路,便无法回头。

    但他对咸阳,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无论是“剑圣”还是“盖聂”,留在当今天子身边都没有多少意义。

    大部分人缺乏那种宽广而博大的智慧,能够知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他们必须听取其他人的议论和批评,才能不断纠正自己的作为。但一个人如果长期站在一个至高的位置,所有传达到他耳内的声音都不过是歌功颂德,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会相信自己乃是至圣之人,绝不可能犯下任何错误。曾经的秦王礼贤下士、纳谏如流,确实是一代明君。而当今的始皇帝陛下,已和过去的他越走越远。盖聂有时真心佩服皇帝的气概与壮举,但也有不少无法认同的举措;他曾试过直言进谏,也试过以他事讽喻,但这一切都无法对那一位产生任何影响。

    立于绝顶,能纵览宇宙之宏大,俯察沧海沧田之变幻;但只有走进最低下、最困苦的泥沼里,才能了解这世间真正的模样。但皇帝,已经走上了一条云端的道路,永远不需要俯视深渊了。

    盖聂夹着天明夺路而逃。好在这些年来,他对咸阳城内的市集、街道和小巷了如指掌,竟然从内卫和罗网的双重追捕中逃脱,找机会遁入了墨家留下的那些隐秘地道。他们趁夜出了城,盖聂设法盗取了一辆马车,载着天明马不停蹄地赶往函谷关。秦国士兵穷追不舍。在残月谷,盖聂不得不对上一次许久没有经历过的硬仗。

    一对三百的短兵接战,即便是剑圣也难以全身而退。

    他在重伤之下带着孩子继续往东行进,出崤山,渡大河,辗转到达三晋故地。关于天明的去向,盖聂有意要将他送回墨家,但也知道此行困难重重,无法化解的矛盾拦在他和墨家,以及中原诸子之间。

    那又如何呢。盖聂从不畏惧困难和“不可行”。他只是失望。又怀有希望。

    当年他在邯郸选择入秦这条路,自以为可以担负赵人的命运,或者天下人的命运。但事到如今,盖聂发觉年轻的自己仍是太狂妄了。

    一个初出茅庐年轻人,会一些剑法,懂得一些书本上的道理,便自以为可以指点江山、扭转洪流。年轻人奉上了自己的一切:智慧,武功,胆识,理想,但这都不足以改变什么。

    只有无形的秩序才能产生撼动河山的力量——没有人会畏惧一只蝗虫,但面对遮天蔽日的虫群,人们反而在田地里下跪祈求,将它们奉若神明。秦人所推崇的“法”正是如此;它像拳头一样把无足轻重的泥沙逐渐捏成一只吞噬天地的怪物。然而国之律法固然可怕,却还是比不上天地本来的“法”:比如春耕秋种,比如寒来暑往,比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师弟早就说过,他们只是组成城墙的基石。与其他基石不同的是,他们有幸见过、或是想象过高楼琼宇的原貌。既然如此,即便一身伤痕,两手空空,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你,走下去。”

    盖聂望着孩子的侧影,眼前忽然一暗,嘴角却现出笑容。

    (全文完)

    第78章 附录

    附录·年表

    bc260赵惠文王三十九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259年正月,嬴政出生于邯郸。

    秦墨逃秦。著《别墨经》。赵一(鬼谷子)离开赵国,入云梦山鬼谷隐居。

    bc257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窃符救赵。

    bc251 卫庄出生(0)

    bc250 盖聂出生(0)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