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分卷阅读2

    “太子最近功课何如?”宣文帝问了几句,听到宣琪都一一回答,无一错误。偶一停顿,“太子想不想有个弟弟啊?朕听苏卿家讲,敏儿很是聪慧,恐他家小子都比不过他了。”宣文帝虽是和刘皇后说话,但余光注意到,刘家一脉神情微变,互相交换眼神的样子,虽然是话家常,一时间竟无人答话,连保皇派的人也是讷讷不言。宣文帝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这本来就是他突然想到的,并没有和其他人商量过,所以场面一下子冷凝了。

    “弟弟是否是像刘卷一样陪着刘炔读书玩耍,孤愿意。”宣琪感觉殿内气氛微僵滞,连忙开口道。说完,看见宣文帝眉眼舒展开的样子,宣琪也很开心,觉得今天真是不错,一直以来对自己要求严格、极少有好脸色的父皇,现在对自己有了满意的样子,宣琪相信自己刚才做得没错。

    “太子果然懂事,”宣文帝在刘皇后开口前说,“朕倒是希望皇家兄弟和睦相处,传朕旨意,着二皇子入住毓庆宫。”

    刘皇后脸上保持着得体的笑,“圣上说的对,要打小培养,兄弟俩才能友好相处。不过相信这五年也不会让这兄弟俩产生隔阂,毕竟血缘之情还在的。”刘皇后转向侍婢,“传本宫旨意,毓庆宫的物品全部换新的,还有伺候的宫侍在素华殿挑选一些过去,毕竟是伺候过皇贵妃的老人了。还有就在内务府选吧,圣上以为如何?”刘皇后在心里冷笑,以为我会阻止你吗?到了后宫,岂不是我的地方了,到那时还不是任我磋磨了?

    “恩,就按皇后安排的吧。”宣文帝笑笑,虽吃惊但还是明白了刘皇后的心思,这是他们俩的较量了。

    宴会结束后,皇帝去了承乾宫批阅奏折,皇后回了未央宫,“哼,本宫就知道皇帝说的那么好听,不过是”冷笑一声,坐在椅子上,刘皇后褪去了华服,“让太子来。”

    “皇后娘娘,太子年纪还小,不懂圣意。往后好好教导就是了。”刘皇后身边的得力嬷嬷田氏俯下身对刘皇后轻声道。

    “哼,年纪小?本宫这个年龄就知道自己的责任了嬷嬷你放心,本宫知道怎么做。”刘皇后俯看着下面站在的太子,宣琪,面无表情。

    “太子,你可知你错在哪了?”刘皇后喝了一口茶,用绢布拭了拭嘴角,“妄自揣测圣意,是谁教你的!”看着脸上露出错愕的太子,刘皇后笑了,“看来,太子太傅是及不称职的了,明个本宫就去禀明皇上,让他寻个好的太傅来。”

    “母后,太傅并没有”宣琪急忙道。

    “连规矩都学不好?是谁教你在长辈说话时顶嘴了?看来要换一批宫侍了?”刘皇后敛下眼帘,看着涂着花寇的指甲,“来人,传旨,东宫宫侍伺候不当,太子近侍杖毙,下仆杖责五十。”

    “诺。”

    “母后,请母后恕罪。都是儿臣的错,与其他人无关。”宣琪听着殿外传来的惨叫声,脸上苍白,额头冒出汗来,连忙跪下请罪。

    “犯下的罪,已经成了。莫不成还可以不作数?太子你要记住这个教训。莫等到以后酿成大错才后悔。今天本宫教你这个道理,你可要好好记住。抄《战国策》一遍,明日本宫会检查。下去吧。”刘皇后右手撑着额头,挥挥手。

    “殿下,娘娘请您先去休息。”田嬷嬷笑着道,扶着宣琪起来,引着宣琪出了未央宫。

    一踏出未央宫,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血红,宣琪的身体晃了晃。

    “大胆,还不快拖下去,污了太子殿下的眼。太子殿下不要”

    宣琪脑海里都是以前和宫侍相处的画面和刚才他们满身是血的样子,听不清嬷嬷说的是什么,胡乱地应了几句。

    “嗬”宣琪从床上坐起来,脸色苍白,汗湿了衣襟。宣琪确实是不明白自己错在哪了,一直以来,父皇政务繁忙,对他要求严格,平日里也是极少见面;而母后也是一直不开颜的样子,小时,宣琪想做些事让母后开心,却总是被责备懒惰,不思进取,只有在自己学业上进步,被提问时都能一一答上之后,母后才会夸他。只是这机会寥寥无几,所以宣琪觉得很孤独,他想,要是有个弟弟来陪他就好了,现在终于有了,可是母后却更不开心了。想起一直陪着自己的宫侍侍书死去的样子,宣琪更是浑身发冷,喉咙竟有些反胃,头也有些晕眩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话说:某又来了,不过发文速度估计不变。

    所以,日更是梦不是假话,请大家多多见谅。还是那些话,评论可以,但是某不接受人身攻击的话。

    请大家多多包涵啦(≧▽≦)/

    第3章 第二章

    第二章

    苏府正准备着二皇子宣敏的东西,“敏儿,宫内不比苏府,虽你父皇在,但是刘氏势大,你父皇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只是”苏国丈叹气,实在是不愿意外孙进宫的,宣敏年纪小,虽思想成熟,但是总是不及长年淫浸宫内斗争的刘氏,只看现在宫内竟无皇嗣出生就知道了。只是现在天下只闻太子聪慧,却不识二皇子宣敏,决定尽早进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错。二皇子宣敏很是聪慧,三岁能诵文,五岁成诗,且在人情方面也是了解。苏家惊讶他的智慧,却还是瞒着天下人,担心被刘氏知道,容不得宣敏,只是百密终有一疏,宣敏3岁时就被下了毒,虽然被救了回来,但是身体孱弱。即使禀告了宣文帝,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治罪刘家,还宣敏一个公道。所以即使宫中危险,但是为了以后的方便行事,宣文帝还是决定让宣敏进宫。所以苏家只能让宣敏进宫独自与刘皇后对抗。

    “外公放心,敏儿知道该怎么做。”宣敏站的笔直,笑着说道,胸有成竹。

    宣敏在认真听了苏国丈的话后,又接受了苏夫人的眼泪洗礼,才得以脱身,找他的小伙伴苏皓杞。苏皓杞是苏国舅苏白之三子,长宣敏一岁,素日里两人玩得最开,苏皓杞知道宣敏明日要走,拉着他话别。

    “我娘说了,那地方的人都不怎么好,你自己去了要小心。若是有人欺负你,只管报我的名号就行,他们都怕苏五爷。”苏皓杞拍拍小胸膛。苏皓杞在苏家同辈中排行第五,也是老么。

    “五表哥,你别逗了。”宣敏咧开嘴道,“你快点去睡吧,待会苏嬷嬷又来抓人了。也不知道是谁昨个刚被打了屁股?”

    “哼哼,反正不是我。”苏皓杞支吾道,转过头偷偷看了看,舒了口气,“爷走了,明天你等着。”

    宣敏看着苏皓杞走远才进了屋子,挥退了要伺候他的人,只着内衬躺在床上。其实什么神童,什么天才,在宣敏看来都是骗人的,因为宣敏就不是,而是他拥有两世的记忆。对,就是重生或者说是穿越,所以他记得刚出生的事。他知道生他的人,隐约记得她温柔的声音;也记得皇帝的样子,所以知道宣文帝有来看过他。在苏府并不是安全的,毕竟他的皇帝唯二的儿子,刘家对他的存在很是敏感,所以当宣敏想安分做亲王时差点被毒死时,于是宣敏决定争一把,不争也要死,争,说不定还有活路。宣敏那时在想,他一定要当上皇帝。所以当宣文帝来时,也便不再隐瞒自己,让宣文帝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与太子不相上下的智慧。还不时提起苏弦,让宣文帝愧疚,宣敏因此也得到更多的好处。

    想起明天要进宫,宣敏也很烦躁,其实没有哪个男人不在乎权力地位的,他也不避免,但是他更理智而已,毕竟在前世虽然只活到三十多岁就因病去世,但是作为家族的继承人,一直是严格被教育着的,宣敏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人。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查探,他也知道刘家的势力越来越大了,苏家虽然门下学生多,但还是比不过武官出身的刘家,宣敏对这种情况很担忧,也不知道太子宣琪是一个怎样的人?宣敏相信,在刘皇后的□□下长大的太子肯定不简单,看官员对他的评价就知道了。虽然宣琪只是个五岁的孩子,不过在皇宫长大的,还有什么单纯可言。宣敏想了想,到时候就让他会会这个天资聪颖的太子吧,对了,还不知道宣文帝对太子是什么态度,不过有刘家“珠玉在前”

    对于宣文帝要把二皇子接到宫里,众大臣是这样听闻的,二皇子宣敏五岁,在苏家长大,和苏家表兄弟嬉戏玩耍,颇有发展成野小子的趋势,宣文帝出宫去看了几回,甚是喜爱宣敏的真性情,欲接回宫里。至于这传闻是谁传出来的,源头还没有人查出来。

    真性情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好的,所以大臣们对这个失去了母亲的皇子其实是不抱什么希望的,特别是保皇党。不过当然这里面还有着刘家的手段在,反正诋毁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宣敏站在坐在马车里看着这个关着许多可怜人的华丽的牢笼,想,他也要成为这些许可怜人之一了,撇了嘴笑笑。

    宣文帝比起太子宣琪来更加喜爱这个肖自己的儿子,令人好好布置了毓庆宫,又指派了宫侍过去伺候宣敏,当天还举办宫宴,不过因太子感染风寒而半途夭折了。

    太子生病了,宫宴当然就举办不了了,刘皇后听到这消息时,宴会差不多要开始了,她已经见到了宣敏,不知是藏拙还是真蠢,暂时看不出有什么让宣文帝上心的东西,不过盯着苏弦之子的名头,也不一定。刘皇后掩嘴冷笑了下,又匆匆向宣文帝告罪,下了宫宴去东宫看太子去了。偌大的宫宴就只剩下宣文帝和二皇子宣敏,和其他不太重要的宫妃。

    宣文帝铁青着脸,觉得太子就是故意和他作对,什么时候病不好,偏偏在这时候。

    宣敏笑了笑,“父皇,皇兄此时病重,我们还是去看看吧。儿臣的事本就不重要。”

    宣文帝想了想,散了宫宴,和宣敏去了东宫,正好遇上太医,“胡太医,太子何如?”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是风邪入体,又加着忧思过度。所幸太子身体安健,并无大碍,多休息就好了。”胡太医详细地想宣文帝禀明了宣琪的病因就退下了。

    宣文帝心里憋着一股气,去看了太子就回了承乾殿,末了还嘱咐宣敏,待宣琪病好再去探望他。宣文帝坐在承乾殿,想着还以为太子和刘氏一族不一样,以为他是真的愿意接受二皇子宣敏的存在,没想到心机那么深,小小年纪就想起胡太医的话,宣文帝想,为什么忧思过度?难不成是担心他的位置?宣文帝低低地笑了,确实该担心了,占了不属于自己的位子,莫不成还能坐安稳?对于继承者,宣文帝还是属意宣敏的。想想还是宣敏好,肖朕。

    而宣敏此时待在毓庆宫,挥退了宫侍后,独自一个人待着。其实他还不确定有谁可以相信,虽然是他母妃以前的人,不过还是谨慎些好。不过太子?虽然他并没有进去看太子,不过这时候生病,不管是真病还是假病,都很及时不是吗?宣敏想,他到底还是低估了这宫里的人了,仗着自己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想来还是要费上些心思才能斗得过,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宣文帝十四年,戌时,二皇子初入宫,太子因病未能出席。翌日,宫中流言,二皇子有克亲之嫌,始出生,其母逝;始入宫,其兄病。

    -----------《宣王朝野史·宣景帝》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话说:其实攻已经定了,某是不变的主受派。不过到时候也许,可能,不一定,攻的人选会变。不过一定是1vs1的。

    第4章 第三章

    第三章

    宣琪病好已经是三天后的事了,而同时宫里的流言也是只增不减。宣琪在听到流言时愣了下,看着东宫里陌生的面孔,叹了口气,或者母后说的对,他真是太单纯了,看不出母后的意味。但是宣琪想,如果可以他愿意和弟弟宣敏好好相处,他不想有一天兄弟兵戈相向。相信父皇也是不想看到的。

    在宣文帝带着宣敏去拜祭他的母妃的时候,宣琪看着刘皇后铁青的脸,连忙递上抄好的《战国策》道,“母后,这是儿臣的作业,请母后检查。”

    刘皇后看着宣琪写得整整齐齐的字,“字写得好又有什么用,只希望太子能用心体会

    这《战国策》里的内容。本宫累了,太子退下吧。”刘皇后把本子扔到桌子上,不再看宣琪一眼。

    “是,儿臣告退。”宣琪默默地出了未央宫,抬头看着刺眼的阳光,晃了晃身子。慢慢走出了未央宫。

    “娘娘,您何苦跟太子置气呢?太子是您的儿子,自然是站在您这一边的,再者说,圣上那边”田嬷嬷服侍着刘皇后躺在床上,一边劝道。

    “本宫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那宣家的血脉可就不好说了。至于太子,若是一直这般软弱,到时若是宣敏那孽种继位,知道本宫是杀了苏弦那贱人,我们刘家且不是得不到好?本宫这点也是为了太子好,皇家哼,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娘娘说的是。”田嬷嬷喏喏称道。待刘皇后睡下才出了寝宫。

    不、不是,这不是真的宣琪喃喃道。他只是去未央宫拿回他忘带的披风,怎么会听到那种事?

    苏弦,宣琪是知道的,那是二皇子宣敏的生母,不过宫里只是传言被宣敏克死了摸着快速跳动的心脏,宣琪如幽魂般地走进东宫。

    “太子殿下圣上和二皇子已经在路上了,您看是不是”宫侍在宣琪的耳边说道。

    “对,父皇”想起和父皇去祭拜生母的宣敏,宣琪生生地打了个冷颤,不,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太子殿下?”

    “滚出去滚出去!”宣琪推开身前的宫侍,跑了出去。

    虽然知道这样对宣敏很不公平,但是那是他的生母,子不言父母之过。想起未曾谋面,但是却因母后,只能在宫外居住的弟弟,宣琪狠下心想,以后他会对弟弟好的,会补偿他失去的母爱。只是,他真的不能去跟任何人说,也无法对母后做的事进行什么批判,只希望能做些什么,减少母后的罪过,也能补偿弟弟宣敏。

    想清楚了之后,宣琪停了下来。望着有些荒凉的景色,又回头望着来时的路,宣琪决定进去看看。好像不在宫里了,在宣琪看来皇宫并没有安静的地方,每天每天都是那样。

    “无心居?”这是哪儿?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宣琪望着眼前这个门环已经锈迹斑斑的门,看着已经模糊但是隐约能看出风骨的字,还是推开门进去了。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葱葱的菜苗?宣琪想了想,觉得大抵是菜苗吧。还有几件衣服挂在支起来的竹竿上。莫不成有人住在这里吗?

    “有人在吗?”宣琪没有再走近,只是关上了门,在门边问道。没有人吗?“请问有人在吗?”宣琪用手微微触碰了因快速奔跑被风刮地生疼的脸,还是看不到有人出来,转身准备离开。

    “我以为没有人会来了”一声叹息从宣琪的背后传来。

    宣琪诧异地转头看向即使上了年纪仍能看出年轻时俊朗的男人。宣琪顿了顿,向那人拱手鞠躬。

    “呵来坐坐吧。”男子微微笑了,从身后的木屋里搬出两把小木椅,向宣琪招了招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