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同人)[狄尉]相遇》分卷阅读13

    “兄弟,让你费心了。”狄仁杰服下沙陀准备的丸药后觉得一股辣味冲到脑门上,整个人清醒了不少。

    “我是听尉迟大人说,那几个人的汤药见效太慢了,你整个回程途中都有碍观瞻,所以他让我尽快来给你瞧瞧。你见着他谢他就是了。”

    这句话的效果,比沙陀忠的药还好,狄仁杰的风寒,在冬至来临之前,总算是好了。

    不过明崇俨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遗憾的消息,太史令李淳风在上清宫坐化飞升。

    人皆有一死,这在掌控别人生死,时常面对死亡的尉迟真金看来,其实并不算如何稀奇。

    不过明崇俨说,小道童按照李太史遗命,交给他一个锦囊,让他转交给尉迟大人,他就觉得稀奇了。

    他看完那锦囊中的纸条内容,笑了一笑,不置可否,依旧放回了囊中。

    咸亨二年转眼便至,开春发生了一件大事。

    三月中旬休沐之日,尉迟真金在洛阳街上闲逛,神都最知名的首饰铺“金玉坊”里正好新作了一批金玉佩饰,吸引了他的目光。

    此时还未到午饭时候,阳光很亮,照进金玉坊内。有一只雕刻成藕片形状的白玉佩,和一只雕刻成竹节形状的青玉佩,安静地躺在掌柜亲手托着送过来的黑漆盘中。

    白玉雕刻成的藕片玉佩个头并不大,直径大约就跟尉迟真金的银质香球相差无几,长圆形的藕片,上面有七个圆孔,外皮的沁色微黄,就像从淤泥中取出后刚洗净的藕身上的微黄一样,而藕片的横截面,白得发亮,和切开的藕片相比,也可乱真。玉佩缀着黑色丝绳,头尾处的绳结都有琥珀珠子连接。

    另一块白中透着青绿的竹节玉佩,长度与无名指相差不多,两道大的竹节纹路,边上刻着一根细小的竹子,玉身上的几缕暗绿被设计成了竹叶数片,静静地伏在主干上。头尾处也用黑色丝绳点缀着,接头处的绳结结成了平安扣,没有用任何饰物点缀。

    他正想究竟是两块玉佩都买下,还是好好想想,选择其中一块,邝照就煞风景地跑来了。

    今日休沐,薄千张、邝照在大理寺值守,尉迟真金只见邝照满头大汗,策马疾奔至此,在经过金玉坊门口时瞥见他在店内,即刻用力勒住马缰绳,下马冲进店来。

    “大人,让我好找!”

    “何事如此惊慌?”看来没什么好事。

    “天后密令!……”邝照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金玉坊掌柜只见尉迟真金眼神先是惊讶不已,继而有些冷得吓人,他飞奔出门,只在门槛上轻轻一点,就冲上了邝照的马匹,抛下一句你乘我的马车过来罢,就绝尘而去。

    “大人,这两只玉佩是否要送到寺卿大人府邸?”

    “你当大人是那些人不是?大人若是看上了自然会给你银钱买下来的!”

    邝照瞥了一眼那两只玉佩的样式,做工精美,想来寺卿定是喜欢的,不过他既是执掌律法之人,定然不会像某些人一样强取豪夺,公然索贿。

    斥责了想拍马屁拍在马腿上的掌柜两句之后,邝照也飞奔上了马车,赶回大理寺去。

    尉迟真金回到大理寺,薄千张早已点选了四十名当值人员,只等寺卿到来,带齐兵马,便往荣国夫人府邸疾驰而去。

    到了荣国夫人府邸,随行的几名司直向门人通报后,兰台太史令贺兰敏之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

    他年纪比尉迟真金年轻,二十几岁正是风流倜傥之时,衣着华贵,相貌也可称清俊,只是一向养尊处优,仗着自己身份特别,显得傲慢无礼。

    “寺卿大人驾临,有何贵干?!”

    贺兰敏之心里有些犯疑,自己与这位大理寺卿一向并无往来,如今对方突然带领几十名精悍缇骑杀了过来,想想自己做过的事,突然觉得心虚。

    “奉天后密令,左右将贺兰敏之拿下!!”

    尉迟真金面无表情地将手一挥,要手下人员将天后的外甥拿下。

    “放肆!”贺兰敏之见大理寺人员来势汹汹,暗叫不好,等到几名司直扑上来时,他侧身一闪,踹倒一人,夺过对方手里的短刀,架住另一人劈挂过来的刀锋,顺势一滚,想要逃窜出去。

    他滚到大门边上,握住刀柄的手不住乱抖,指着面前虎视眈眈的十余人,骂道:

    “反了你们!谁敢上前!”

    家丁也拿着刀枪棍棒来与大理寺人员对抗,四十个人中倒有十个人车轮状围攻他,他也十分骁勇,又因尉迟真金要捉活的,众人便不敢对他下杀手,反倒暂时被牵制住了。

    局面僵持了一阵,贺兰敏之逃不掉,但在内圈围住他的十人也不能将他拿下。

    尉迟真金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便从马上腾起,居高临下地向贺兰敏之掷出他的银链球,贺兰敏之只见面前银光闪动,鼻头处被猛地砸了一下,砸得他立刻流下鼻血,眼冒金星,痛呼不止。

    趁他还在头晕目眩之际,尉迟真金已飞降到他面前,以唐刀刀鞘抽打他肩膀锁骨处、横打他腰部、腿弯处,几下就将他打得栽倒在地。

    几名司直拿出手指粗的铁链将他锁住,捆绑好了扔在了马背上。

    荣国夫人府邸的家丁们见他被擒,也吓得丢下手中棍棒兵刃,抱头蹲在地上,等候发落。

    主犯被带走,要即刻送到宫中,其余那些家丁因是荣国夫人府中之人,也不便捉拿,被薄千张训斥之后便都放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1 章

    “大理寺卿觐见。”

    “嗯。”陛下摆手让内侍召尉迟真金进殿。

    尉迟真金见二圣等候自己押送犯人来时,两人的脸色都是气得发白。

    贺兰敏之被薄千张和邝照一边一个,拖着押至宫中,两人将贺兰敏之掷在地上后,向二圣行礼后便退出偏殿。

    尉迟真金跪下向二圣行礼,称人犯已经带到,听后陛下发落。

    “尉迟卿,此人在荣国夫人丧期内不守丧仪,饮酒作乐,又□□良家女子,该当何罪?!”

    陛下已经气得发抖,天后则在旁冷冷地盯着贺兰敏之,也是十分怨愤的样子。

    贺兰敏之鼻子上的血迹还未完全干涸,头发已经散乱,嘴上、衣服上都沾上了他自己的血。

    他被拖拽至偏殿时,手脚都被捆住,侧卧趴伏在地上,像条虫子一样,但也不敢动弹分毫。

    尉迟真金忆起刚才经过正殿汉白玉围栏之前,太子和杨思俭大人怨毒地看着贺兰敏之,而贺兰敏之则露出害怕的神情。

    “启禀陛下,荣国夫人丧期未满一年,贺兰敏之未过丧期饮酒作乐,不敬宗亲,应处以杖刑;至于□□女子,应处以绞刑。”

    尉迟真金说出这话时,脸上庄重肃穆的表情让陛下精神为之一振,却也让天后为之意外。虽然这个结果也是她想要的结果,但这位平日总是在她面前,装作有几分害怕大猫的小老鼠样的寺卿,在大节问题上,可见是毫不让步的。

    尉迟真金顿了一顿,又说:

    “两罪并罚,如何处置,但凭陛下发落。”

    陛下与天后对视了一眼,天后亦完全点头赞同,这个细节也没有逃过尉迟真金的眼睛。

    “拉下去,择日处决。”

    “陛下饶命!姨娘!姨娘饶命!”不论贺兰敏之如何对天后攀亲,都换不来对方看他一眼。他被殿中侍卫拉下去时,凄厉的哀号了很久。

    陛下让他退下之前,言语中流露出的赞赏之意,并没有让尉迟真金感觉心情振奋,他的休沐之日,就这样被亲贵们搅黄了。

    次日至大理寺时,人面广耳目多的薄千张告诉他,未来的太子妃、杨思俭大人的女儿,在两天前被贺兰敏之□□,精神失常,因此这亲事是结不成了。杨大人到太子宫中哭诉后,太子便去求告二圣,要求法办贺兰敏之。

    薄千张更附在他耳边鬼祟地说,听说贺兰敏之在荣国夫人丧期时常招来舞女,饮酒作乐;更甚者,对六七岁的太平公主上下其手,天后尤其震怒,常日派人监视,直到贺兰敏之犯下滔天大错,才能借机铲除这个祸害。

    “罢了,你知道这么多秘密,就不怕被割了舌头,刺瞎双目?这话到本座这里即止,不可再说。”

    薄千张也知道事情严重,嘿嘿笑了两声便赶紧退下。

    果然侄子不如儿子亲,儿子又不如女儿亲。

    等到三月二十日,又一个休沐之日到来,尉迟真金又在街上闲逛,到了金玉坊时,发现那藕片形的玉佩已被买走。

    “大人上次未说要小人保留这两块玉佩,那佳偶天成玉佩已经被另一位大人买走了。”天气倒是不怎么热,掌柜紧张得滴下了几颗大汗珠。

    只剩一块了,还是赶紧买了吧。

    “这块竹报平安玉佩要卖多少银钱?”

    “这个……十两白银,不过大人要的话就给八两好了。”看到寺卿大人面无表情的样子,掌柜只好给他打了个八折。

    寺卿依旧没有表态。

    “这个、这个……六两好了,不能再低了。”

    “掌柜可不要到处去说本座坑你,本座也是识货的。”此时尉迟真金才露出一点笑容,可是在掌柜眼中,也和笑面虎一般无二。

    “是、是。”

    一旁的小伙计帮忙将玉佩装在盒子里封好后恭敬地呈给寺卿。看着寺卿走后,安慰唉声叹气走回来的掌柜说:

    “二叔你就认栽了吧,那狄大人原来可是大理寺卿的手下,定是深得他的真传。”

    原来是尉迟真金那天离开之后,狄仁杰就逛街逛到了金玉坊,他一眼看中了那块藕形玉佩,觉得尉迟真金应该佩戴这样一款玉佩,再一看那竹节的玉佩,也挺喜欢,本想两块玉佩都买了,结果掌柜说大理寺卿看过了,若是他都买走了,不好向寺卿交代。

    他更觉得惊喜,便决定买下藕片的那只玉佩,送给尉迟真金,想要给他一个惊喜。再摸摸钱袋里的银锭,只有六两,便软硬兼施,说掌柜这玉品种不是和田玉,又有些微瑕疵,他也出身世家,见过不少好物件,掌柜要骗他可不成,于是就连哄带吓地花了六两白银,将这藕片玉佩买走了。

    走时狄仁杰还跟掌柜说,如果大理寺卿又来金玉坊时,千万不要告诉他,是谁买走了这块藕形玉佩。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