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同人)[狄尉]相遇》分卷阅读27

    “右手不能用,左手倒是立功了啊。”狄仁杰在给尉迟真金的右手施针灸时,还打趣他筷子暗器的功夫又进益了。

    桓彦范帮尉迟真金将随身带的一把筷子削得尖尖的,还说到了宁州给黎先生打造一些铁签子,更好用些。

    “宁州常有战事,百姓负荷沉重,官吏忙于应付外攘,对内无暇兼顾,民族杂居,信仰不同。有人借战事兴神鬼传说,让百姓以童男童女祭祀,不但不能平息纷争,更引发乱局。更有不少人或贪墨公驽,或向百姓逼迫索要,这样一个烂摊子,狄大人可是做好准备了么?”

    尉迟真金将自己在朝时收到了奏报,说与狄仁杰听,也是说与在场的几人听。

    这样一个地方,裴炎自然不会追来,只是狄仁杰和他面前的道路,也是异常凶险崎岖。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1 章

    狄仁杰扫视了面前的几个人,微笑着说:

    “这些困难,在出神都之前,各位都已知道了,如今已是经过千山万水,宁州即刻便在眼前,要打退堂鼓是不成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若能与各位共度难关,破解乱局,救百姓于水火,恐怕便不止是建功立业,或是青史留名,也未可知?”

    他这一说倒是让那几名属下有些慷慨激昂,男儿志在四方,虽然确是想要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但一说到以苍生为念,为黎民百姓救厄解困,做下些能够青史留名的事迹,却让他们更加憧憬起来。

    如此一说,尉迟真金也更加振奋,每每狄仁杰为他针灸过后,他亦自行运气,活动筋骨,以求尽快康复,除了不想让自己成为大家的负累之外,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狄仁杰早日平定宁州。三日之后,当他们终于抵达宁州境内的正宁郡时,他行走虽然缓慢,但外表看起来已和常人无异,不需要他们几个总是扶着他了。

    正宁郡距离首府宁县的刺史行辕还有一日路程,先前过来打头阵的侯云章已在驿站等候,将他们接引到一户农家。

    侯云章先前已给了那户人家一些银钱,请他们将屋舍收拾了三间出来,等到所有人下车后,侯云章突然愣住了。

    “沙、沙陀忠呢?!他没跟来?”他看了看下来的人,发现沙陀没有在车上,好生着急的模样,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怎么了?”狄仁杰听他如此一问,便想莫不是这家人需要大夫了。

    “可不。他们家孩子鼻子上长了一个肉瘤,这里的大夫们都不敢医治,若不是我跟他们说有位医术高明的大夫要来,他们才肯让我住下的,这下可糟了。”

    狄仁杰此行不欲惊动地方官署人员,一路都是悄悄行事,没有住在沿途的行驿,因此他让侯云章先到宁州境内找到一个方便的住处,以便暗中了解民情,心中有所准备。

    此时听说这户人家孩子生了急病,需要大夫,沙陀忠却中途离开了,侯云章想到自己失信于人,十分尴尬。

    尉迟真金看到侯云章如此着急,拍拍他肩安抚一下,指着狄仁杰说道:

    “猴儿别急,这儿有个江湖郎中,让他去看看好了。”以前薄千张总是叫侯云章“侯儿,猴儿”的,哪怕侯云章也是快到四十的人了,尉迟真金也就跟着这么叫他。

    “我……万一治不好耽误那孩子……”狄仁杰此时心里有些忐忑。

    “那你这几天拿我试针?看你半点也没犹豫啊?!行了,进去吧!”说话间尉迟真金一边哂笑着,一边用左手在狄仁杰背上推了一下,把他推到最前面。

    他这几日右手伤势已经颇有好转,对狄仁杰的能力颇为赞赏,此时那一家老小已经等在门口,便把他们都引进屋去。

    孩子的爷爷在跟他们解说,说前两天孩子的鼻子边上突然长出一个疙瘩,竟然越长越大,长成了像一个小拳头那么大的肉瘤,挂在鼻子边,影响孩子呼吸,看了大夫也没有人敢动,拖了两天孩子竟然昏迷了。

    “这位老爷给孩子看看,治得好治不好,我们都没什么话说。”看他们几人衣着,也是非富即贵,这一家子人说着说着要给他们下跪,吓得狄仁杰赶紧将他们扶了起来。

    “嗯……你们退开。”尉迟真金将围在孩子周围的亲人和那几名下属遣散,给狄仁杰腾出一片亮堂的地方来。

    让孩子的父母拿了油灯,让狄仁杰将银针在火苗上反复燎了几下,才开始下针。

    他按着自己这几天读了两本医书的心得,在孩子面上、额头上、肩上几处穴位扎了几针,反复捻了针头几下。

    过了一阵,孩子醒了。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这户人家全家人欣喜若狂自不必说,跟着过来的几人也对狄仁杰越加崇敬起来。

    狄仁杰站起身来,舒了一口气,转过来对着尉迟真金微笑一下,对方却将自己的绢帕递了过来。

    “我都替你捏了一把汗啊!哈哈哈……”

    晚间的饭食很丰盛,主人家盛情款待,又要孩子给狄仁杰磕头,要他治好这孩子,狄仁杰只好再在此地停留一天。

    这户人家看他的身份是领头的人,其他的几人听他号令,便给他单独腾出一间舒服些的屋子来。

    晚间他与尉迟真金自然是睡在一间主人家特意腾出来的上房,姚崇与侯云章睡一间,敬辉和桓彦范睡一间。

    狄仁杰觉得,睡在别人家其实好处多多,虽然房屋比较拥挤,不太隔音,可是两人睡在炕上亲密无间,尉迟真金被他亲来亲去,摸来摸去,却不能踹他打他,看着尉迟真金瞪他的样子,狄仁杰咧着嘴无声地笑,后来又捂着嘴笑得滚到了炕边上去。

    “贼竖子!时候不早了!睡觉!”尉迟真金看他一个人在那里傻乐,小声呵斥他,让他赶紧睡。

    没想到狄仁杰又凑过来,半压着尉迟真金身上,轻轻地说:

    “你看人家都叫我老爷,叫声老爷来听听。哎!别打!我睡觉!睡觉了!”

    这一晚上大家都累了,很快就都进入了梦乡,天蒙蒙亮时,两人都醒了过来,本来正在炕上留恋着床铺和爱人的体温,却听到孩子的爹娘在商量:

    “等那位老爷给孩子治好了,咱们就搬走吧。”

    敬辉和桓彦范自然是抓着这家人刨根问底,才知道原来是宁州战事不断,百姓赋税重且不说,近年还有一条大蟒蛇出没,在山中咬死猎人,或在河中掀翻大船,吃掉落在河里的人,宁州的地方官员不能捉住这大蟒蛇,便宣扬以童男童女祭祀蛇神,还将祭祀的银钱强行摊派,致民怨沸腾。

    宁州民族众多,有回纥、羌族与汉族杂居,祭祀蛇神与其他民族的信仰发生冲突,也多致民众言谈不和而发生殴斗,有好事者在其中趁机挑起纷争,兴风作浪。

    上一任宁州刺史便是因带领兵士平息斗殴引发的□□而身负重伤,不得不向朝中上表,请辞这份烫手差事。

    “各位老爷知道了也不要告诉别人,这孩子要是命大能活,我们便要带着他走了,若是被选去祭祀,那他是没法活了。”

    “今日我再给他针灸两次,明日若有好转,你们便让他在家好好休养几日,等到病情不再反复再作打算。”

    “可要是不走,我们又怕……”

    “本官带着他们去将那大蟒捉住,把那帮鼓吹祭祀的家伙就地正法!还大家一个清净日子!”狄仁杰说这话时,眼中的怒意已是十分明显。

    “就是!真是岂有此理!大人说怎么做,我们一定跟随!”姚崇、桓彦范等人都七嘴八舌地表示要将这大蟒和不作为的官吏解决掉。

    当侯云章向这户人家解说,这是新任的宁州刺史,狄仁杰大人。这家老老小小都吓呆了,开始跪拜狄仁杰。

    趁着狄仁杰在安抚主人家的时候,尉迟真金将四名属下带到一旁的空地上,说道:

    “我腿伤短时之内无法好得利索,我会顾好自己。尔等到了刺史行辕,除了保护他之外,若有不肯伏法的官员,必须即刻拿下。”

    尉迟真金说完便示意侯云章,将对方随身佩戴的短剑递过来,他抽出短剑后,右手向内旋又向外挽了个剑花,做了几个上下三路凭空急刺的动作,又教他们几手拳脚,待到与人近身搏击时,如何扭转身体,如何手腕使力等等,再让他们几人演练一下。

    狄仁杰走过来看他在指导那四人,突然问了一句:

    “你,你右手好了?”

    “嗯,好多了。”

    那孩子鼻子上的肉瘤,经过两次针灸之后,也变小了不少,看着尉迟真金也好了起来,狄仁杰更是信心百倍了。

    作者有话要说:  狄仁杰为孩子针灸的事情,是百度上抄来的,还真有这事,不得不说老狄太厉害了……

    所以难怪徐老爷把狄仁杰的本事拆分成了三个人的戏份。。。

    ☆、第 42 章

    给孩子针灸之后,孩子的状况已大有好转,只是狄仁杰不能也不愿再逗留在正宁郡了,他按照医书上的说明,交待孩子的父母,为他准备药材,每日按摩穴位,注意调和饮食等等。便准备第二天早晨出发前往宁县。

    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将宁县里的官员情况大概向他们描述了一下。目前代理宁州长官职责的是长史吴文正;宁州司马李思荣则是力主向蛇神祭祀的要员。也有一部分官员反对祭祀和向百姓摊派,但一直反对无果,中间或大有原因。

    “如此看来,咱们到了那里,便要先将这李思荣拿下才是。”下属的几人都七嘴八舌,跃跃欲试,等着立功。

    狄仁杰却陷入思索,但他也不多说,属下们便说一切但凭他安排,各自回去准备明日出发的物件。

    晚间休息时,尉迟真金躺在狄仁杰身旁,轻声问道:

    “你这是想要智取?不愿动武?”

    狄仁杰侧起身来看着对方说道:

    “正是,明日到了行辕,尚未探明对方虚实,又不知宁州这些人会不会不老实,不能直接拿下那人。只是……无论我明日做了什么,你可都不要骂我才是。”

    这几日尉迟真金治疗过腿伤之后,心情甚好,躺下休息时渐露困倦之态,眼看他似要睡着了,说话声音十分柔和慵懒,狄仁杰看着他睡在身旁,解开一头红发,眉目舒展平静的样子,心情也是大好。

    “明日你做什么…我不知道,你现下…作甚?要我…骂你还是?”此时狄仁杰俯身在尉迟真金边轻轻吻着,尉迟真金便问他是要讨骂还是讨打,只是声调渐慢。

    “骂我打我都心甘情愿。”说完这句,狄仁杰抬眼一看,对方已经睡着了。看尉迟真金睡得如此安心放心,他也开心地将油灯灭掉,睡下准备明日应战。

    次日六个人清晨天亮时便启程,行至宁州首府宁县时,已是接近太阳下山时分。

    刺史行辕大门处的看守兵士和执事人员,见到四人乘着高头大马,皆是一副精干模样,另两人从车上款款下来,虽不言语但派头十足,感觉应是些有来头的人。

    侯云章向执事人员通报,新任宁州刺史狄仁杰大人到任,要宁州各下属官员前来迎接之后,不过一炷香时间,便乌泱泱来了一群人,整理衣冠,站在辕门入口处向狄仁杰行礼。

    尉迟真金以前在大理寺任寺卿时,也曾到越州,荆州等地办案或巡视,只是他为京官,微服出访便不会惊动太多人,又因地方官员迎接时,知道他为大理寺长官,也不敢做出太过奢靡僭越的举动。此时看见迎接狄仁杰的人员甚众,又都是一派谄媚嘴脸,心中不禁感叹而又暗笑。

    狄仁杰将自己的文书、印信交予长史和司马过目,趁着长史吴文正带领众人与他见礼之时,尉迟真金也暗暗扫视了众人一遍,听着长史的介绍,记下几个不但不带着谄媚嘴脸,反倒是拉长着脸的人的姓名。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