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同人)[狄尉]相遇》分卷阅读49

    “你们快闪开!”尉迟真金看到浮屠内飘洒的各色装饰的绶带,便在双臂上缠上,让狄仁杰和沙陀忠拉着另一头使力,他借着上升的势头,蹬着每一级的回廊栏柱,迅速地升到了塔顶。那人还在四处洒泼毒水,浓烟顺着佛陀的眼睛处飘了出去,他将左手套着的箭匣对准那人,连发了三箭,刺中对方的咽喉和心口,让他从塔顶的梯子处跌落,才控制住了情势。

    工部和兵部的官员带着越来越多的兵士涌了进来,邝照指挥他们上去将浮屠顶部的火势熄灭,狄仁杰命他们将二十多名犯人押出浮屠待命,沙陀忠帮着将受伤的兵士和躺下的工匠们移出了浮屠,现场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我师父和曹道长怎么样?”沙陀忠拉着邝照和狄仁杰,焦急地询问,他们说夜里已派了人去解救那两位,让沙陀放心。

    沙陀点点头,又回头看着从浮屠顶上下来的尉迟真金,把他拉到一边,小声问他:

    “你怎么把你的软甲给了狄仁杰!你对他再好,也不能这样啊!”说的时候还一边气急地回头看着狄仁杰。

    尉迟真金闻言笑了起来,把领口拉开给沙陀看,说道:

    “没给他,我穿着呢。”

    沙陀听了怔了一会儿也就笑了,说:

    “那你是又给他做了一件啊?唉!算我管太多了,看他今天也救了我,我也不说了,走了。”

    尉迟真金又赶紧拉住他的手,跟他说:

    “你不能走,先前的罪名还没洗脱,以后可不能躲躲藏藏的,还得到新皇帝面前去对质呢。”

    沙陀看他伸过手来拉住自己,笑着说:

    “你这是对我用美人计啊!难得有个拉手的机会,那我就不走了!”

    两人走到狄仁杰面前,还问他,看懂了唇语说什么没有,狄仁杰笑着说:

    “老了看不清啦,拉拉手可以,其他的不行。”说完往后闪开,佯装要躲开尉迟真金的飞踹。

    沙陀忠让兵士们帮忙将浮屠支柱里的毒水清理干净,又去帮忙诊治了一下被烧伤的兵士,只见有几人烧得很严重,恐怕会很难活命了,心下也是愧疚万分。

    所有人到达明堂后,邝照向武皇禀告了事情的经过,到了临近晌午时,太医王溥和曹道长也被解救了出来,东来和张训将他们护送到了明堂。

    琅琊王承认所有指控的罪状,被押了下去,邝照和尉迟真金跪在地上,求武皇开恩,新皇初登大宝,能宽免其死罪最好,也让李家众多子弟安心。

    武皇听了之后,先是不置一词,过了一阵开口问道:

    “尉迟卿,朕许久没见你了,你这许多年不见,去了哪里?”

    几个人跪在下方都突然一惊,尉迟真金思索了一阵也是谨慎开口,说道:

    “臣先前被裴炎所害,幸得沙陀忠所救,我们躲在狄仁杰的车上,出了神都,在宁州府附近住了下来,后来臣的伤势痊愈,听说陛下准备登基,才赶到洛州附近住下。”

    狄仁杰、邝照、沙陀忠、王溥、曹道长都不敢吭声,武皇又问道:

    “就是说,狄卿,邝卿是从头至尾知道你的事了?你们大理寺的人倒是有情有义喽?先前狄卿要和徐家结成亲家,你是知道的?”

    狄仁杰一听也惊了一下,赶紧跪下听训。

    “臣知道,小儿女的姻缘都是天定,臣知道后也曾去信促成这段良缘。”

    “你这会儿倒老实。那你们几个都是知道的了?嗯?”

    这时候王溥也撑不住了,赶紧拖着沙陀忠和曹道长也跪下,几个人俯在地上看着地面上的砖石,冒着冷汗。

    女皇帝又说:

    “好在朕并未听说你们与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人有所勾连,否则定不轻饶。”

    “臣……当年裴炎窥伺……臣是不得已……”尉迟真金越说声音越小,上官婉儿在旁看着觉得颇有意思。

    此时明堂里静静地,似乎听得见大家的呼吸声,有名宫人过来请示,宴席要开始了,请陛下去主持。

    “那就大伙儿都入席吧,忙活了一宿,捉住李冲,阻止他破坏浮屠,也是救了朕,大功一件。朕该赏才对。”

    几个男人赶紧点头谢恩,随着女皇到了御园。

    朝臣们行过礼后便各自问候一番,不少人来与尉迟真金见礼,向邝照和工部尚书、兵部尚书道贺,婉儿在旁看着,悄声问女皇帝:

    “这位尉迟大人,看起来很害怕陛下啊……”

    “呵呵。”

    三天之后,女皇帝的圣谕发了下来,琅琊王免死,软禁在城外别苑,一年许家人探望两次,如此一来,朝中不少与李姓子弟亲密的人也就觉得放了心。

    邝照因破案擒贼有功,晋封为大理寺卿。冬官(工部)侍郎贾谊已死,他的职位由狄仁杰接替。

    而尉迟真金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品级正五品,负责审看诏令,属于文官们羡慕的清望官,但对于三台长官来说,也就是“只顾不问”的样子。散朝后,他被召到了含元殿后的偏殿。

    女皇说:

    “给你个差事,可得办得漂亮点儿。”

    “臣定当竭尽所能。”

    “套话一堆。”

    “……”

    “明年三月,朕要开科取士,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考试,再加一门,武举科,你任总主考。从前都是说十日期限,如今给你十个月,六部人手由你差遣。办不好还是提头来见。”

    “……臣,领命。”

    作者有话要说:

    ☆、第 70 章

    通天浮屠依旧矗立在神都的显要地带,俯瞰着整个神都和大唐,武皇有时会带上太平公主夫妇俩,以及上官婉儿,一同登上浮屠顶端,通过女佛陀的眼睛看着神都风光。

    而狄仁杰和普通的百姓们一样,路过这个地方时,通常都会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一眼,感受着古往今来第一位女皇帝的威严。

    王溥和曹道长被张训带领的小队救下,东来也被拉着去救人,曹道长看到东来的情状,便要为他治病解毒,沙陀忠也跟着他们,研习治疗金龟毒的办法。

    尉迟真金被任命为明年科考的总考官之后,就忙得脚不沾地起来,除了拜会几位阁老重臣征询意见之外,还要延请国子监、吏部、兵部的众多博学之士,制定招考方略,会试场地、招考人数、各科题目等,都要由他过目点头,狄仁杰每每借由送呈公文的目的,才能与他见上一面。

    他看到尉迟真金与几名博士一同在国子监的偏厅里,尽快地吃了饭,便又开始商量起来,都没发现他已在厅外等候了一阵了。

    侍从向尉迟真金禀告,狄侍郎在外面,于是尉迟带着几名博士出来,那几人都向狄仁杰行礼,尉迟却只是点头示意,拿了他手上的公文便转身要回去。

    狄仁杰向那几位博士还礼之后,又将尉迟真金拉到院子当中,笑着说他:

    “好不容易来见你一面,也不给个好脸色。”

    尉迟真金也只是哂笑着,伸出两指在他鼻尖前虚点着回他:

    “科考重地,你这闲人可不能在此逗留,否则就送你去大理寺蹲两天。”

    狄仁杰笑说:

    “我哪里闲着?稍后我要去巡查武举考场的修建情况,你不赏脸一同去看看?把你手收回去,不然一会儿我拉你手了,拉拉扯扯的,让那些老学究们看着可不好。”

    “你这老……好了,你自己去吧,我近日还脱不了身。”

    狄仁杰转身要走,尉迟真金又叫住他说:

    “离明年科考倒是还有半年,你若是认识些身怀济世良才的年轻人,或你族中子弟,尽可劝他们都来报考,不必拘泥于皇帝姓武还是姓李。朝中不少老臣心生退意,陛下也未挽留,此时是个机会。我已往长安家中写信,也往宁州那边写信给姚崇,要他也来考试。”

    狄仁杰听他此言,又郑重地转回来面对着他,问道:

    “以我俩多年相知,大人是最介意别人议论你举贤不避亲的,为何如今反倒……?”

    尉迟真金低声对他说道:

    “左仆射大人近日向那几位出题的老先生递条子,送礼,要他们将题目告知,又要主考们录用几个武家推举的人,那些老学究们不愿意,却也深感难办,便来向我禀告。我便让他们顺应对方要求,若有过于可恨之要求,便让左仆射直接找我罢了。”

    狄仁杰听了有些吃惊,但也不算十分意外,对尉迟说道:

    “他们知道你这个总主考不过挂名而已,县官不如现管,且你定然不会答允,便向那些没有实权的老学究下手,想着他们不敢不答应,谁知道这些人都有些傲骨,不想办,也怕掉脑袋,又把事情推给了你。”

    两人再商议一番各自散去,直到休沐之日才又聚首。

    此时临近中秋,尉迟真金往长安家中去信之后,多年未见的大哥和姐姐,还有大堂兄等人都异常激动,要到神都来看他。

    此时尉迟真金已经将老仆人赵四召回,让他张罗着,在当年被烧毁的旧宅地上重新建了宅院,只是他此时是五品,规制不如从前,院子小了不少,尉迟真金也常说,有一个容身之处就够了,太大了也冷清。

    “怕冷清吗?我住过来陪你可好?”

    狄仁杰跟尉迟真金一同站在回廊下,看着管家赵四带着几名长安老家来的仆役,将各种家具,被褥等东西搬进屋子,整理打扫起来。

    “你的院子不过隔了条街,平日走过来也很近。再说旁边是邝寺卿的府邸,我没事可找他下棋练武,何必要你陪。”

    邝照和狄仁杰也将府邸置在离尉迟府不远的街边。狄仁杰又说,光远和月蓉也要到神都来住了,他们小两口恩恩爱爱的,他自己看着别扭。

    “你嫌小两口太恩爱,就别叫他们来。你住我这里,得有个名分啊?!”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