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鬼眼谁有鬼脸》分卷阅读86

    拓麻不自觉地抠了抠手指,有点犯难。

    再怎么说,这里也是他家老头老太太的供职单位。不按规矩办事,怎么样都会落人口实,尤其是这种非常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单位。除了从正门走,他是真没自信,能翻越这皇城的大红墙壁。不说别的,这城墙每年的维护费,据新闻上说,都要天文数字。他一个时代废柴,再没公德心,也不会肆意破坏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

    出门走正门,也别无他想了。拓麻暗搓搓地想着。

    王行云拉着他,往城门楼的门岗处走去。

    越近了拓麻越紧张,连带着眼神都有点飘。除了岗亭里的工作人员,为了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安全,同样也配备了端着气枪的武警战士门岗。拓麻的心虚,武警大哥分分钟的看在眼里,连带着看他们两位不速之客的眼神,都更加严谨了些。

    在他们即将越过第一层人墙,从两位盛装的武警大哥身旁擦肩而过之前,就被其中的一位伸胳膊拦下了。

    “同志,这边是工作人员专用通道。参观请走午门。”武警大哥礼貌地建议道。

    拓麻紧张极了,忍不住抬手攥了攥王行云的袖子。

    王行云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掏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边递给武警大哥,边耐心解释道:“同志,我们是来工作的。这是介绍信。辛苦放行。”

    武警大哥倍感意外,可能是没想到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会拿着老古董,快进博物馆的介绍信前来拜访。真是有种穿越到刚解放前岁月的错觉。

    武警大哥没有打开看信,也并未放行。而是拿着信,直接去了门岗处,通过那个半开的玻璃小窗口,递给了看门的博物院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朝着两人的方向遥遥看了一眼,直接当着武警的面,拆了那封信。

    拓麻不太清楚那封信写了什么,因为他在王行云拿出来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那封信的存在。

    “唉,王员外,你从哪里搞来的那封信啊?会不会访问的有效期是十年前啊。”拓麻压低了声音,在另一位武警大哥的铁一般刚毅的面容前,缩着脑袋,跟王行云咬耳朵。

    “正当渠道申请获得的。”王行云答道。

    “嘿,我怎么知道,你跟我家老头的单位,还有这么铁的关系。竟然比我这个直系员工家属还好用?”拓麻心里有点酸,话里行间带着点郁闷。

    王行云用看啥子的眼神深深地望着他,直到十分钟后,有个骑自行车,带着雷锋帽,穿着皮袄的健壮老头,笑眯眯地支好自行车,跟岗亭的工作人员打了招呼,也跟两位武警娴熟地客套了几句,才朝着他们的方向走来。

    “唉,高伯伯,您怎么在这里?”拓麻见到来人,条件反射地先迎过去跟矮个子老头来了个熊抱后,才吸了吸鼻子,纳闷道。

    “不是你哭着喊着说好久没来这里,要带朋友来参观么?你爸妈正好都出差在外,就由我这个老头子来接你。现在管理的比较严格,有预约和介绍信还不成,还需要知情人来当面接人。要不,谁都不能随便进来。”高老头整理了下被风吹歪了的雷锋帽,拢了拢皮袄的领口,豪爽地跟王行云打了个招呼。

    他这种自来熟的态度,明显缓解了拓麻紧绷的精神。

    王行云破天荒地主动跟高老头握了握手,虽然因为天冷,两人都戴着皮手套,并未直接手贴手的亲密接触。但这种积极社交的态度,很让拓麻惊诧。

    “唉?高伯伯,您跟我朋友,之前认识?”拓麻一头雾水,有点跟不上目前的节奏和进展。

    “还不是你小子迟迟不告诉我具体来的时间?当时我给你打电话,你怎么都不接。终于接通了,还是个声音很低沉的别人接的。啊,就是这位王先生。他说是你的好友和室友,你正在重感冒卧床休息,不方便说话,就替你跟我约好了时间。还配合我这个老头子折腾了许久,开了证明身份的文件,顺利办好了进馆申请。这不,才拿着组织批复好了的文件,顺利带你们进来。”高老头边说边搓了搓手,说具体的进去再说。这大门是个风口,什么时候都有冷风通过。夏天倒是清爽无比,冬天站在这里聊天,真是张嘴就满肚子风。

    拓麻和王行云连忙跟上高老头的步伐,也象征性地跟两位武警和岗亭里的人打了个招呼。高老头一路推着自行车,把他们迎了进去。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颇令他自豪的工作单位。

    与拓麻所熟悉的故宫博物院的时间前相比,如今的开放区,已从之前的不足三分之一,增加至了三分之二。未开放区除了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大多数是尚未修缮完毕,可以达到对外开放要求的套系群体宫殿建筑。

    各大殿的古建筑,基本都是独成一院落。除了需要大量专家和专业修缮人员介入外的主殿,分殿和两侧的旁殿,都是房屋众多的附属品。所需要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全套下来,也并不比主殿省事多少。再加上与该建筑群相关的无数陈列展览的文物,都被集中收藏与博物馆的相关仓库内。出库、盘点、维修和维护的周期和相关手续,都是一个冗繁的等待周期。拓麻别的不太懂,但是展览相关的流程,他可是看了他家老头忙乎了大半辈子了。

    所以看到仅仅十年而已,原来在观众导游地图上被标灰的大多数地方,现在竟然开放了这么多。说不惊讶那是假的。

    一行三人进了西华门,就是一座拱桥。拱桥的坡度始终,小时候拓麻很热衷骑自行车到这里挑战,能不能加把劲儿冲过去。现在时过境迁,再次回到这座桥上,拓麻倒没什么其他想法了。

    桥的整体,都是汉白玉石所铺设的。桥两侧,都是被风水雨打,腐蚀侵蚀得仅剩下一个大概轮廓的石狮子。

    桥下的水,是碧绿色的活水。穿过石桥而去,贯通了基本上整个博物馆内的内河。小时候拓麻也执着过为啥这水是绿色的?

    他老爹还耐心的解释了个大概。宫内阴冷,水跟博物馆外的护城河水,是连着的。河内的水草和微生物较多,顺着活水冲进来,到了内路,河面变狭窄,于是很多水草就被留了下来。被拦截于桥头和内河里。长此以往,水草越来越多。从桥面上看去,也就是深墨绿色的了。

    过了石桥,就是一个人形的岔路口。

    左侧有个灰色的宝塔,背后是一排现在已经开放的建筑。拓麻不客套地从王行云手包里翻出了那本红皮的旅游攻略,找到了故宫博物院的清晰地图。对比了下他们现在的所在位置,恍然大悟,原来灰色塔后面的,就是自己从小到大,怎么猜都没猜中,到底放了什么东西的銮驾内库。

    这一片区域,无论是东库、依仗库,还是内阁大库,都是用来陈列皇宫仓库类展品的展示区。

    拓麻兴趣不大,在高老头的介绍中,有点微微走神。但他勉强提起了精神,不动声色地与王行云交换了个眼色。

    王行云轻微地摇了摇头,表示与他们所要找东西的藏匿地点,没什么关系。

    拓麻会意,于是催促高老头赶紧带他们前往下一个地点,最好还是未开放区域。

    高老头宠溺的胡撸了一把拓麻的脑袋,说先带他们去藏在郁郁葱葱树丛里的文华殿看看。

    文华殿在十年前,是妥妥的未开放区。拓麻记得特别清楚,是因为有一次他老爹要来巡查一批暂存放在大殿内的木雕展品。

    那时候的文华殿,不像现在这么风光无限。整个大殿,常年大门紧闭,外面上锁。周边的野草肆意,连海棠林都无止境地疯长。要不是熟识这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走过路过的,都发现不了这里还一个占地面积挺大的宫殿建筑群。

    高老头带着两位年轻人,先将文华殿的开放区域,逛了个彻底。

    待参观完毕,王行云轻轻摇了摇头,表示一无所获之时,拓麻却敏感的发现,现在所展示的面积,与他小时候来的那次相比,少了大概一半。

    要说起文华殿的历史,没有人比拓麻更加清楚明白了。

    除了必要时刻充当其他展览的临时仓库外,在十年之前的暑假和寒假,这个建筑群还充当了一群熊孩子的假期基地。

    没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职工子女暑期班’。每天都有五名工作人员负责看护这些员工家属的孩子们,写作业和在安全范围内玩耍。

    场地也比较简陋,只有必要的照明设施和饮用水大桶。夏天会增加几台一开就嘎油嘎油响的破电扇。

    老师们都是临时抽调的博物馆内职工,不负责教书,只负责熊孩子们不磕了碰了就好。

    早餐午餐和晚餐,这个临时的托儿所是不管的。快到饭点,各个岗位上的职工都会骑自行车来接自己的孩子,外出就餐或者去职工食堂解决。

    拓麻的双亲常年都很忙,所以大多数时候,负责来接他吃饭的,都是他老爹的同事兼助手,也就面前的这位善谈的高老伯。

    “高伯伯,文华殿只开放了一半的区域吧?”拓麻转了转眼珠,向身旁的高老头问道。

    “嘿,你小子记忆力倒真是好。没错,这个区域只开放了一半。后面的区域,就是你小时候探险的时候,差点跌入池塘里的那次看到的,有一条内河和石桥。这条河截断了文华殿的两片区域。不过,后面的建筑也不算是文华殿的附属区域,它有自己的名字,叫‘文渊阁’。文渊阁,以及它的附属院落,大概有四栋小屋的建筑,现在都尚未清理出来,属于未开放区。都是杂草和土,也没啥意思。你们要是想去图新鲜看看,就得原路返回。从文华殿的殿门口,左转或者右转,从这栋建筑的墙根底下,古时候宫女太监和侍卫巡逻用的小径过去,才能到达那座小石桥。文华殿的主体建筑地面,与真正能看到土和植物的地面,有大约三米以上的落差。我看你们两位小伙子的身材虽然不错,不过,从三四米的高处跳下去,也挺危险的。为了保险,我劝你们还是绕个路吧。”老高头建议道。

    第197章 内河

    拓麻和王行云当然不会冒险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来抄近路。秋冬季节人类的韧带和骨头也处在一个相对脆弱的季节。稍有不慎,别说尽快完成梦貘的委托了,两个大老爷们能在一整个冬季把骨头养好就不错了。

    高老头在他俩研究路线的途中,接了个电话,满脸不好意思地说单位临时委派他处理点事儿,本来说好了今天给他们当导游的,这下要失约了。

    拓麻和王行云忙说没关系,本来能从工作人员专用通道进来,就是托高老头的福。要不他们两个要从人挨人,人挤人的**广场所在的午门随着人潮进来。到达这里估计也是下午以后的事儿了。从东华门进来无形中省了很多事儿。

    既不用让万年洁癖的王员外在人潮中沉浮,又能避人耳目,今天的行程简直不能太完美。

    高老头在大殿门口,骑上了自行车跟两位青年挥挥手,就急急地走了。宽敞的区域除了门口的一名工作人员,仅剩下他们两位游客。

    “这个地方虽然是新开放的区域,但是人很少啊。”拓麻感叹道。

    “是啊,因为按照官方指导路线来说,这里不是主要游览区。一般游客都不过来这里。而是直接会从金水桥区域向北面的太和殿方向游览。这边属于游览线路的支线。一天的游玩时间很有限。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知名的区域先逛。”看门的工作人员认识高老头,见这两位游客是他带过来的,多少有点自己人的亲切感,就多聊了几句。

    “师傅,咱们博物院里,内河的覆盖的区域很多么?”向来少言寡语,几乎不会与陌生人攀谈的王行云少见地主动开口了。

    工作人员背靠着入口处设置的栏杆,思索了片刻,答道:“其实不算多,大多数集中在南向游览区域,最开始的三分之一处。不过,西侧外围几乎是被内流河圈在里面的。然后北侧唯一有池子有水的地方,就是御花园了。”

    “珍妃井不算么?”拓麻插嘴道。

    “珍妃井不是井么?刚才这位小哥问的可是内河。”工作人员笑着解释道。

    “我知道了。谢谢您师傅。”王行云少见地装了一回乖宝宝,竟然非常有礼貌地诚恳道谢。

    第二次进了文华殿的正门,拓麻几乎整个人都扒在了王行云的半个肩膀上:“不对啊王员外,你刚才的态度怎么看都不太对。是因为门口的工作人员,岁数比较大,跟高伯伯差不多,所以你才秉承着尊老爱幼的宗旨,变得那么像个好学生?”

    王行云简直被他的歪理邪说逗笑了,忍不住勾着唇角,胡噜了一把他脑袋上竖着的那搓头发,解释道:“我问你,高伯伯在这里的资历,算不算高的?”

    拓麻不明就里的点了点头,说:“虽然名义上是我爸的助理,但人家也是正处级别的老员工了,我记得他专业能力也不低,好像都是研究员级别的了。”

    “那我问你,刚才高伯伯与门口的那位大叔相遇的时候,是谁先停下跟谁打的招呼?”王行云挑眉追问道。

    “这个……我就没注意了。”拓麻挠了挠脑袋,心虚道。

    “是高伯伯先停下来跟对方主动打的招呼。虽然对方没什么明显的反映,但是高伯伯在这里遇到了他,显然很意外。要不是他很赶时间,估计还会特地留下来客套几句。”王行云理智地分析道。

    “说明我们刚才与一个似乎是了不起的人物擦肩而过了?哦不,还聊了几句无关痛痒的。”拓麻遗憾道。

    “不算全无收获吧。毕竟,这次的线索是内河。我在梦境中,记得很清晰,朱颜岩把最后的‘东西’用油纸包好,拴上了绳子,放入了内河。”王行云凉凉道。

    “什么玩意?放入了内河?那咱们还找个屁啊。虽然那东西的重量掺上了石膏,不算轻。但内河的水流,也很湍急的。因为是活水啊!谁知道被水冲到了哪里。根本无从下手,怎么找?”拓麻有点焦急地两手一起抓住了自己的发根,无助地撸了好几把,拽掉了好几根无辜的头发。

    “先从文渊阁殿前的那个最大的水池下手吧。朱颜岩就算是个疯子,也是个超级有头脑,很理智地疯子。为了安全,她不会贸然地把那个东西放到会经过金水桥的河道上,只可能是经过未开放区域的河道内。”王行云安慰道。

    “都说了整个内河区域本身就是一条水路。跟护城河的水也是相通的。那个疯女人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把东西放到内河里。这下完蛋了王员外,感觉下半辈子都要交代在这阴冷的地方了,没有收入地免费给那个小妮子打白工。”拓麻哭丧着一张脸,连走都不走了,找了个游客休息区域的长椅,咕咚一下坐着不起来了。

    “这么快就放弃真的好么,你的干劲儿呢?”王行云无奈地坐在拓麻旁边,想安慰鼓励,却无从下口。

    “其实最开始成功找到那两个的时候,我还是半玩儿的心态。反正也不太熟悉,就当做玩藏宝图游戏好了。但是这次的这个……可能是我比较熟悉这里的格局吧,反而觉得不可能完成了。”拓麻把整个脸都埋在王行云的膝盖上。好在这里空旷无人,要不两个大老爷们这么暧昧的姿势,势必会引起全民围观。

    “前两次顺利地找到,也多亏了你的神经质。你想想啊,动物园的那次,还有昨天垃圾场的那次,不都是你来主导,我来配合。这次到了自己熟悉的地盘,怎么反而不自信了。”王行云说完掏出了那本红皮的导游图,对照着地图,以及刚才门口工作人员的说明,将比较可能会成为藏匿地点的内河区域,指给了拓麻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