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鬼差勾错的魂》分卷阅读3

    京城公主府内,西北角的偏院里,灯火通明。

    当今圣上没有兄弟,只有两个姐妹,大姐乃是长公主,招了个文人作驸马,成亲之后便在京城建了公主府,三妹则远嫁到了塞外。

    公主府按照王府建制,占地甚广,还是梁惠帝在位时建的,便是整个京城也只此一份。

    公主府内只有公主有封号,驸马以及公主的子嗣都没封号。

    此时公主府内各院悬着不少灯笼,便是夜里也有光亮,若说最亮堂之处便要数西北角的院子。

    这处院子里有亭台,有假山,有果树,竟然在冬日还有活水,水里隐隐有鱼儿游动。

    院中有小厮、丫鬟来回走动,却静得很,没有人发出声响。

    院中有一间坐北朝南的正房,房内分两室,内室的门紧掩着,外厅里则或坐或站几个人。

    主位上坐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均是三十多岁的样子,女的五官精致,一身贵气,乃是长公主,她的一只手放在桌上,被一旁的男人握着,这男人便是驸马薛修瑞。

    厅内还有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走来走去,满面焦急。

    见他绕来绕去,看得人眼晕,薛修瑞劝道:“修杰,你倒是坐下歇一会儿,绕了半天不累吗!”

    薛修杰看了他哥一眼,有些不耐烦道:“我着急啊!太医怎么还不出来。”

    长公主横了薛修杰一眼,张口道:“又不只你一人着急,这屋里谁不急,去一边坐好!”

    薛修杰虽然不甘心,但还是坐到了椅子上,盯着内室的门,好像能将那门瞪穿一样。

    薛修瑞握着长公主的手,感到她手心的汗,便将另一只手也覆在了上面,道:“你莫要急,他吉人自有天相,会没事儿的。”

    听到相公的话,长公主眼眶红了起来,泪水自眼角流下,薛修瑞赶紧伸手去擦,“怎得还哭上了,不是说了会没事嘛。”

    不知别人可有感应,但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今夜长公主感觉心慌的厉害,似是要有不好的事发生。

    虽然这个孩子自小便体弱,但像这几日一般,醒都醒不过来,确是不曾有过的。想起孩子,她便哭的更凶了。

    “都是我不好,若不是我生的不好,怎么会一个总是不着家,另一个体弱,这些年都没出过府门。”长公主一边抹泪,一边道。

    若是能够决定,做父母的怎么会让孩子身体有恙,薛修瑞叹了口气,起身走过去,将公主搂在怀里,轻抚着她的背,安慰道:“不怨你,这些都不是你能决定的,孩子们也不会怨你的。”

    见状薛修杰也在心内叹了口气,公主育有两子,一个壮的像牛犊一样,整日往外跑,不着家,另一个则正在内室诊治。

    这时一个少年推开房门,自屋外进来,边拍身上的雪,边唤道:“爹、娘、小叔,我回来了。”

    这少年便是长公主的大儿子薛百川,才十四、五岁的年纪,便身高五尺有余,肌肉壮硕,冬日里也不着棉衣,显是不怕冷的。

    见他背着个包袱回来,屋内的人均惊讶不已,长公主带着鼻音道:“你还知道回来!”

    薛百川抬手拍了拍头上的雪,权当没听见,他前几日便觉心中慌乱,才临时决定回来的。

    薛修瑞见气氛有些僵硬,便安抚着拍了拍长公主的手,问道:“百川,年前给你去信,你都没回来,怎得今日突然回来了?”

    将包袱往桌上一放,薛百川接过丫鬟奉上的茶,喝了两口暖了暖身子,在长公主又要发脾气时,才道:“我心中不舒服,想回来看看弟弟。”

    闻言屋内三人俱是一怔,兄弟之间果然是有感应的。

    看着内室紧闭的门,薛百川皱眉问道:“弟弟呢?可是睡了?”

    “本来还想给你去信,”薛修瑞道:“你弟弟这几日身体不大好,这会儿太医正在里面为他诊治。”

    几人又聊了一会,待到亥时,内室的门终于开了。

    自里面走出两个四、五十岁的人,手中拿着药箱。

    四人赶紧围了上去,薛修瑞连忙问道:“刘太医、魏太医,我儿如何了?”

    刘太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道:“二公子醒过来了!”

    听闻这话,众人均是表情一松,长公主与薛修瑞赶紧引着二位太医坐下,歇一歇,喝杯茶。

    薛修杰则与薛百川进了内室,去看人。

    薛修瑞对着二位太医道:“多谢二位太医,若不是二位,我儿还不知会怎么样,请受我一拜。” 说罢,便想弯腰。

    薛修瑞虽然没有功名,但终归是驸马,在外都要称一声驸马爷,虽然一揖不是多大的礼,但也不是两个太医能受得的,更何况公主还在场。

    太医们赶紧起身去扶,手上用力,无论如何也不让他这一揖落下,刘太医道:“驸马爷,莫要折煞了我们,这礼可受不得。”

    魏太医接道:“实不相瞒,一炷香之前,二公子确实呼吸微弱,但我二人未敢放弃,刚刚二公子便又恢复了呼吸,而且……”

    见二人对视一眼,似有话要说,长公主道:“但说无妨。”

    刘太医斟酌了一下,接着道:“今日或许便是二公子的一个坎儿,过了今日,他便会慢慢好起来,之后只需静养便可。”

    二公子的脉象本已飘忽似无,体内一应脏器也颇有些不堪重负之意,但他再次醒来时,二人均号过脉,脉象竟然有力起来,不得不说这是一桩奇事。

    给了红封,送了走了二位太医,长公主和驸马赶紧入了内室。

    薛百归此时躺在床上,正与薛百川、薛修杰说话。

    长公主进了内室,走到床边,搭坐在一旁,握起薛百归的手,问道:“我儿,你可感觉好些了?”

    自出生起,薛百归便有一种总是少一口气的感觉,做什么事都没有力气,吃得东西再好,好似也没有吃到肚子里,人依旧瘦弱。

    虽然家中人对他都极好,但他总感觉自己在这世上呆不了几年,磕磕绊绊活到十四岁,这几日昏迷时他全无知觉,本以为这便是终点了。

    谁知刚刚醒来,他觉得好似脱去了枷锁,一身轻松,又听太医说他应是要大好了,心中更是升起希望,也许前些年只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如今考验通过,他便能如正常人一般活下去。

    心里高兴,面上便带了些笑意,虽然他面庞瘦削,嘴唇发白,笑起来也没多好看,但众人见他如此,面上都不自觉带了笑。

    薛百归道:“娘,我好多了,许是明日就能出去玩了。”

    长公主瞪了薛百川一眼,当哥哥的竟给弟弟讲些外面的事儿,勾着他小儿子想往外跑,复又看着薛百归,拿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等你大好了,娘就带你出去玩。”

    喂了薛百归喝水,又陪着他聊了会儿天,见他似有些困倦了,众人便都出了内室。

    拿起放在桌上的包袱,薛百川问道:“爹,今日怎得就两个太医,没见沈院判?”

    将内室的门关好,嘱咐薛文、薛武守好夜,薛修瑞边随三人往外走,边道:“宫里有人病了,沈院判并两个太医进宫去了。”

    薛百川颇有些不屑,“什么人病了,竟然连给弟弟看病的太医都要抢。”

    长公主一巴掌拍到他的后脑勺上,喝道:“莫要乱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一篇完全架空的文文,除了必要的地方不得不用到现实的东西,作者完全放飞自我。

    大家可以开始各种猜测、吐槽,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

    后面小剧情只列了大纲,还没有定十八线配角的名字,若是有有兴趣的小天使可以贡献名字。鞠躬!

    ☆、第四章

    因着前一日折腾的较晚,第二日一早公主便差管事公公去宫里给皇上和太后报了平安。

    梁惠帝半生戎马,只娶了一个妻子,连房小妾都没有,他的妻子也争气,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梁惠帝前几年驾崩,今上继位,虽有重臣掌兵权,却无兄弟争皇位,今上的皇位做的也算稳当。

    薛百归如今好转,只需要在家静养便可,薛百川也不出去闯荡了,便来偏院陪他。

    薛修杰原本便每日来偏院与薛百归作伴,今日一早看见薛百川坐在床边陪弟弟吃早饭,颇有些惊奇。

    薛百川和薛百归虽然是双生子,但自小不同,特别容易区分分,一个胖的似个球,一个瘦的似根杆。

    胖的那个脾气秉性随长公主居多,性子直,颇有些豪爽的意思,读书不用心,却整日想着往外跑。

    瘦的那个则随驸马多一些,许是病了多年,不能出门,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虽然未曾出过府门,却对世上之事了解颇深。

    薛修杰是薛修瑞的亲弟弟,这些年一直寄住在公主府,虽然也算府内半个主子,但这毕竟是公主府,他住在这里多少有些尴尬。

    京城之内多是显贵,薛修杰这不上不下的身份,在外也多是点头之交,没甚交心的朋友,所以一有功夫便往薛百归这里跑。

    这会儿见了二人,薛修杰问道:“百川,你怎得不出去闯荡了?”

    薛百川这一年多出去闯荡,虽然学了不少功夫,但也沾了不少江湖气,此时往那一坐,双腿分开,弓着身子,端着碗稀饭呼噜呼噜的往嘴里填。

    听见问话,他又起身盛了一碗粥,道:“这次出去遇见了好多好玩的事儿,回来给弟弟讲一讲,小叔,你听不?”

    江湖恩怨情仇什么的当然是没有,但薛百川每次外出,总能交上些特殊的朋友,经历之事也有意思的紧,薛修杰当即不端着叔叔的架子了,自小厮手里接过盛了粥的碗,坐下边吃边听。

    二公子身体转好,整个公主府都喜庆了起来,待二月初五,宫里终于来了人。

    来人乃是伺候在皇上身边的庞公公,他手中托着一个黄色卷轴,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

    见庞公公手中只拿了圣旨,后面的小太监也两手空空,长公主便有不好的预感,她赶紧上去迎人,唤道:“庞公公。”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