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有杨希华的建议,陈逸帆也不打算留在清河中学读高中。
因为,前世,他就是在清河中学读高一时遇上了王建雄这个禽兽。
这一世重生,他虽然挽救了父亲的生命,也已经能够独立挣钱,但是,他依旧是个升斗小民,根本没有能力对抗这个暴发户生养出来的混世魔王。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只能选择避开。
即便这样会导致已经逐步成型、完善的果蔬销售中断,他也必须壮士断腕。
初中三年,陈逸帆几乎都是满分,参加各类竞赛全部是第一名,拿奖金拿到手软。
在前世时,他最弱的是英语口语,上大学后勤学苦练,方才得到很大提升。
不过,跟杨希华那口纯正的美式英语相比,他的口语还是相形见绌。
如今,有了杨希华的悉心指导,他的英语口语水平获得了质的飞越。
他在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时,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初中组第一名。
他的战绩太过辉煌,中考前夕收到清河中学高中部通知,破格免试录取,免除在校所有费用。
他婉言谢绝了学校的美意,选择前往长陵中学参加考试,最终以满分成绩被录取。
长陵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后,盐化厂新任厂长葛代福拍板找来清河电视台、清河日报相关记者,在摄像机、照相机镜头的见证下,给陈逸帆颁发8000元奖金。
不知葛代福是否是考虑到了陈逸帆的光明前途,上任后不但没有像以往那样为难陈奎生,反而提拔他做了主任,给他涨了工资。
陈逸帆原本一直担心葛代福会找机会压迫父母,已经做好了劝说父母下海经商的准备。
现在,见葛代福这番举动,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机,便一本正经地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叮嘱父母向葛代福靠拢。
他知道父母不是那等阿谀奉承之辈,只是让他俩不要多管闲事,不要与葛代福一派发生利益冲突。
1999年8月中旬,杨希华举家南迁,陈奎生一家陪同帮忙。
大人们忙于布置新近装修的房子,陈逸帆则负责照顾杨念凡、杨念尘这两个活泼好动的小家伙。
他俩长得一模一样,以至于杨希华直到现在都分不出来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陈逸帆常年吃系统空间里的生命之果、果蔬、鸡蛋,又每天在系统的指导下劳作,敏感度大胜往昔,倒是能够通过气息的差异分辨出这对双胞胎。
这些年,杨希华一直没有出去工作,靠着存款和出租长陵市的房子过活。
如今,她带着两个儿子搬过来了,便少了房租费这一进项。
陈奎生担心杨希华坐吃山空,提出为陈逸帆付房租这一想法,惹得杨希华黑了脸。
“我让小帆住我这儿,就是为了赚你们的房租费?”
“我不是这个意思。”陈奎生连忙解释,“小帆住校或者另租房子,不都得给钱嘛。这钱,给别人,不如给你。”
“你再说这话,我就翻脸了!”杨希华警告道,“我还有钱呢,你不用操心。”
“小帆的伙食费,我总得给吧。他已经白住了,不能白吃。”陈奎生退而求其次。
“他在家还能搭把手帮我买菜、做饭、扫地、带孩子呢,我是不是应该给他买菜费、做饭费、扫地费、保姆费?”杨希华气咻咻地说道,“这么一笔一笔的,你算得过来吗?行了,这话不要再提了。再惹我,你立马给我出去,以后别想进这个门!”
方玉兰见杨希华动气了,伸手拉了拉陈奎生的衣角。
陈奎生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作罢。
吃完晚饭,杨希华、方玉兰带着两个孩子在卫生间里洗澡,陈奎生领着陈逸帆坐在清风徐徐、树影婆娑的小院子里乘凉。
“你华姨不肯收钱,你平时买菜、买东西时就多贴补一些,隔段时间给孩子们买点吃的、用的,多帮帮她。”陈奎生吩咐道,“明天,我给你办张银行卡,把盐化厂奖励你的8000块钱存上。我跟你妈都涨了工资,家里条件宽裕。你别舍不得花钱,平时多吃点好的,养好身体。”
总算能把钱从系统空间里拿出来存银行、收利息了,年纪小,就是不方便啊!
陈逸帆轻叹一声,安抚道:“人家老公在美国,你还愁她没钱?少操点心吧。”
陈奎生犹豫了一下,凑到陈逸帆耳边轻声说道:“这么多年了,你见过她老公吗?别说不一定有这么个人,就算真有,会把老婆、孩子扔在国内这么久不闻不问,能是什么值得依靠的好男人?你也不小了,以后都要独自在外上学,多长点心,别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
陈逸帆点点头,低声说道:“爸,我有个同学的亲戚在这边当官。人家有内部消息,说这儿的棚户区明年要拆迁,家里有钱的话,趁早在这边多买些房子,等将来拆迁后换到新房,光收租金,就够一辈子花了。我同学家已经在这边买了一套房。我们家也买上一套呗。那儿的房价很便宜。”
陈逸帆会知道这些,其实是前世被王建雄强行带出来旅游时,从对方口中听来的。
王家早年开矿暴发,后来搞起了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逐步发展成商界大鳄。
这一家的中青年都忙于挣钱,把孩子全扔给家中老人和保姆带。
结果,孩子们全长歪了,仗着家里有钱,个个嚣张、霸道,没一个踏实上学、遵纪守法的。
王建雄更是个混世魔王,花天酒地、打架斗殴、恐吓威胁……简直无恶不作。
他被这个禽兽残害了长达10年之久,现在借点消息买房投资,实属应当。
这几年,他销售果蔬、鸡蛋,挣了八万多块钱,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奖学金,手里已有小十万块钱,想要在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棚户区买上三四套房子,完全不成问题。
可惜,他还未成年,买房必须经过父母代理。
他无法解释自己的资金来源,只能一直忍耐着。
他并不清楚父母手里的存款数额,却也大致有个估算,加上盐化厂先后两次发给他的奖励,他觉得,父母应该已经具备买房投资的经济能力。
问题是,他年纪幼小、口说无凭,没法让父母完全相信他。
他知道,父母都是不具备冒险精神的人,即便手里有钱,也不敢轻易拿出来投资。
他觉得,能说动父母投资自然是最好,说不动的话也无所谓。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总还是有机会的。
反正,未来10年,全国房价都会一路攀升。就算他4年后再买房,也是有赚头的。
杨希华在长陵市买房、落户、装修、出租等事,都是陈奎生帮忙办的。
陈奎生知道,杨希华这套房子的房价、房租一直在涨,收益比拿银行存款利息高多了。
他其实也有点心动,想给陈逸帆在这边买套房子。
不过,考虑到买房后家里经济有点吃紧,万一房价跌了造成亏损,他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现在,听儿子提起买房,他又动心了,连珠炮似的发问。
“哪个同学跟你说的?他提这事干吗?他家什么亲戚?在哪个部门上班?靠谱吗?”
陈逸帆见状,猜测父亲大概动过买房的心思,觉得有戏,便答道:“你不认识。他见我来长陵上学,才偷偷跟我说的。人家一片好心,我哪能追问这么多?他平时跟我关系不错,遇到不会的题目经常问我,总不至于故意害我吧?”
陈奎生皱眉沉思了一会儿,问道:“要多少钱?”
“不清楚。”陈逸帆应道,“我们明天坐公交车过去看看呗。”
“也好。先别跟你妈说,省得她担心。”陈奎生叮嘱道。
“嗯。”
陈逸帆笑着点头,暗暗庆幸父亲至少还具备这么一点点冒险精神。
☆、第11章 巧遇
第二天一大早,父子俩便拿着地图,坐上公交车前往棚户区实地察看。
这里污水四溢、垃圾遍地、苍蝇乱舞、臭气熏天,父子俩捂着鼻子走了一段路,沾了满脚垃圾,出了一身臭汗。
陈奎生停在一处屋檐下躲避似火骄阳,抬起胳膊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憋着气问:“就这破地方,真能买?”
陈逸帆点点头,劝说道:“别人越是看不上,我们越能占到便宜。买吧,尽量多买。”
陈奎生拧着眉头望着这与垃圾场无异的破地方,游移不定。
“要是不拆迁,钱就全砸在这儿了。到时候,想亏本转手,估计都卖不出去。”
“这儿位置好,怎么可能不拆迁?你要相信你儿子的眼光!”陈逸帆鼓动道,“哪怕真的赔了,不就两三万块钱嘛。你儿子可是拿奖专业户,这些年拿了多少奖金,你不是都知道嘛。听说长陵中学的奖学金很高。你看着吧,高中这三年,我保证拿更多奖金。等我考上京大,不止盐化厂会发奖金,清河市政府领导说不定也会给我发奖金。到时候,绝对能把你的损失给补回来。买吧,别犹豫了!不是说,爱拼才会赢嘛。我把所有奖金都拿出来给你买房,拼了!”
陈奎生沉默片刻,一咬牙,发狠道:“算了,只当是捐钱帮这儿的居民改善生活。”
陈逸帆噗嗤一声笑了,调侃道:“爸,你可真是个大善人!你放心,好人一定能得到好报!”
父子俩达成一致意见,开始敲门询价、张罗买房。
他俩不知道,不远处的拐角阴凉处恰巧站着两个男人,将他俩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蒋文约探出头来瞅了一眼陈逸帆修长的背影,随性地斜倚着破旧的围墙,啧啧称叹。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一个小屁孩儿都能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我们这些老人家还有立足之地吗?”
“查一下他,如果真是个人才,尽早收纳。”
《宅书屋》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