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X李世民:杨花落,李花开》分卷阅读398

    “无忌……”李世民伸手握住长孙无忌那在他胸口上来回抚弄的手,“你对我……真好!”

    长孙无忌转头凝视着那一脸由衷感激之色的皇帝,他的神色却渐渐的变得肃然起来:“不,世民,我不是为了你好,我只不过是为了我自己好!”

    “什……什么?”

    看着那双犹带着几分波光粼粼之意的乌黑眸子因自己这一句话而一下子充满了惊异不解之色,长孙无忌不晓得是他这一辈子第几百几千次狠狠地抑下心头汹涌而起的想深深地吻下去的冲动,冷冷的道:“我现在要是不遂了你这心愿,他日你千秋万岁之后,吴王这皇亲国戚,又据说因为他是什么前朝外孙而地亲望高、中外所向的,他若是来找我的岔子,说是我阻挠了你们父子见最后一面,那我岂不是要糟之大糕了?”

    “无忌!”李世民那两道长长的剑眉一蹙,“怎么轮到你来说这种傻话了呢?恪儿虽然不是你的亲外甥,但我相信他的样子长得那么像我,他的心也会像我那样宽大,决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好的心思的!”

    “我也希望吴王能从头到脚、从外到里都像你,但就算他不对我有什么意见,可是其他人呢?他们不会利用吴王、利用此事来攻讦我,甚至恨不得把我这身为外在却掌着大权、处于嫌疑之地的人推下台去而后快吗?”长孙无忌嘟着嘴,仍是不依不饶的说着负气的话。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原来你还是那么担心这种事情……唉,这也确实是怪不得你心中难安的。”

    他沉吟良久,这才又开口道:“无忌,你现在就给我去召唤雉奴以及遂良、世勣他们前来。”

    长孙无忌暗暗吃了一惊,有点猜不透李世民这样突然三更时分连夜召见太子李治和褚遂良、李世勣这两个与自己一样等同是李世民托孤的辅命大臣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他稍一迟疑,皇帝已经连声催促,他只好照办,让宫人前往旁边的太子别宫唤来李治,以及那其余两个随驾侍从的辅命大臣。

    大约是一盏茶时分之后,褚遂良、李世勣二人已跪在含风殿的御榻之前,李治则垂手站立在侧,只有长孙无忌仍是坐在榻上将李世民抱在怀内,不时在他说话又说得喘起急气的时候伸手在他胸口上搓揉按摩——自然,这时他们至少是穿戴整齐,不但李世民那上身扯下的单衣已经重新穿好,他与长孙无忌还都在各自的单衣之外罩上了袍子。

    “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全赖无忌之力……”李世民吃力地从喉间挤出话语,“我死了之后,你们……”

    “陛下!”长孙无忌心头一凛,脱口打断了他的话。

    却见怀中的皇帝微微仰头看着他,脸上微微地溢出丝丝的笑意,艰难、仍是一字一字的吐出来,“你们……不要让小人谗言相间,不要……让无忌受半点……伤害,否则……你们就不是朕的……良臣。”

    “陛下!”长孙无忌好不容易才及时将已到唇边的“世民”二字换成这个有其他“外人”在场而必须恰如其份地使用的称呼,却已是泪如雨下,哽咽得只能不住地摇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臣等凛遵圣意!”那两名辅命大臣固然是齐声应命,重重地叩头于地,就连太子李治也俯身低头。

    李世民挥手让褚遂良、李世勣二臣退下,却招手让李治留下,并来到他床榻近处。

    “雉奴,你要知道,是你舅舅无忌一力支持你当上太子的。那可不仅仅是因为你是他的亲外甥——承乾、青雀何尝不是他的亲外甥?你快快跪下向他叩谢这大恩大德吧!”

    李治依言向着长孙无忌下跪叩头,长孙无忌连忙腾出一只手一把扶起他,道:“立储之事,自然是陛下圣躬独裁,臣只是说出陛下的心声而已,岂可僭越居功?”他口中这样谦辞,心里却是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他这样让堂堂太子向自己下跪叩谢,那是要李治明白自己是他这世上最大的恩人与最大的支柱,要让这未来君主终生都感激自己,也就会保护自己!

    世民……确实是爱我的!也许他也爱着那昏君,也爱着柴姐夫,但他……终究还是爱我的!是无怨无悔地、不计任何利害得失地……爱我!

    看着李治的身影消失在含风殿的门外,长孙无忌迫不及待地转头凝视着李世民那双对他而言总是那么诱惑至深的眼眸。只是,这次,他不再忍耐了!

    他轻轻地低头,轻轻地吻上那摄魂夺魄的深渊,感受到怀中那虚弱已极的身子猛然一震,以及近在他耳边的双唇颤抖着问道:“为……什么?”

    “世民……”长孙无忌一边呢喃着这梦呓般的低声呼唤,一边双唇转战那已是一片绯红的脸颊,并最终移至皇帝的耳边。

    终于,他不愿意再隐藏自己对这挚爱之人的心,他要赶在李世民撒手尘寰之前倾吐出自己全部的心事与浓重的爱意——“因为……我爱你!我是真的……很爱、很爱你啊!”

    (全文完)

    后记:

    1、世民对这里的三大情夫都是爱滴~~可能爱得性质不同、程度有异,但确实都是无怨无悔、不计较任何利害得失地去爱他们滴~~

    2、于是,无忌gg隐瞒了一辈子的心事终于在世民临终之前倾诉了出来~~世民会有什么反应?这个偶就不写啦~~各位亲亲读者自行猜想吧~~

    《杨花落,李花开》番外:贞(征)忠两魏

    01 合计

    贞观某年,长安太极宫内。

    魏征一进宫门,就看到殿中监魏忠迎面而来。

    魏征在今上还当着秦王的时候,是东宫的太子洗马,负责掌管图籍,也就是前宫的僚属。太子与秦王夺嫡之争如火如荼之际,他还向太子建言过应及早设法铲除秦王。后今上突然发动玄武门事变,抢先下手杀了太子,魏征一介文人逃之不及,被押送到今上面前受审。起初今上疾言厉色的指责他挑拨他们兄弟关系,魏征一边心里暗暗好笑——明明是你自己要抢班夺权,我一介书生纸上谈兵济得甚事?亏你有这许多借口把过错都推诿到我身上!——另一边索性也懒得自辩,反而一挺胸膛将这“诿过”照单全收,道:“先太子要是当真听了我那些挑拨离间的建议,又怎会有今日之祸?”

    旁边一众侍臣听他如此胆大包天的公然顶撞其时新任太子的李世民,都是吓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尤其是那些以往与他同出瓦岗一系的秦琼、程咬金等原秦王府僚属更是暗暗的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不料李世民听了,竟是丝毫没有流露半分气愤或是难堪之色,眼睛眨巴了几下,二话不说转头就任命了他为东宫詹事主簿,不久又提拔为谏议大夫,其后还遣他去山东宣慰安抚,诏令之中含糊其词地许他以“便宜行事”之权。朝野内外本以为这只是李世民向天下示之以仁的故作姿态,没想到这魏征一副死正直的派头,拿着鸡毛便真的当成是令箭,在山东境内巡行之时大凡见到州县抓捕前东宫、齐王府余党者,不经禀奏朝廷就当场释放。消息传至长安,李世民居然也报之以“甚喜”的神色。

    在那之后,魏忠历任尚书左丞、秘书监、侍中等职,虽然名义上不算是宰相之位,却深受今上恩宠,掌着比宰相还大的权。有他这倔老头坐镇门下省,连皇帝已经亲笔签发了的敕书,他不同意的就一次又一次地打回头,非要皇帝改到合他心意为止。偏生今上也吃他这一套,他说要咋改就咋改,要是不改就跟他争到脸红脖子粗……之后,多半还是依他的意思改了。一众秦王府旧人无不暗暗称奇,怎么也搞不懂这粪坑里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的前宫僚属到底是凭啥把他们的主子如此吃得死死的。

    其实魏征有很多“对付”皇帝的“秘密武器”,其中之一就是现在正迎面向他走来的殿中监魏忠。

    这魏忠在前隋炀帝之时就已经在这宫里当着殿内监,炀帝在江都政变中被缢身亡之时他还随侍在江都宫内,其后不知怎么的就来了长安,却一直是留在秦王府内。当今太上皇(按:指李渊)称帝开国之后,将“殿内监”更名为“殿中监”。大唐的第一任殿中监是陈福,据说也是前隋炀帝之时的另一名殿内监。今上登极之后,便以这魏忠取代了陈福为第二任殿中监,陈福则遣去继续侍候太上皇的起居。

    魏征第一次由这魏忠引导着去见今上的时候,这殿中监主动的跟他搭讪闲聊,若有意若无意地向他透露了很多关于皇帝的“花边逸闻”,于是当魏征步入殿内之时,心中有数、胸有成竹,那天比以往都更为成功地把皇帝训得一愣一愣,对他指着鼻子批评自己的话说不出半句反驳之言,只有乖乖地言听计从的份。自那以后,魏征对这与自己同姓、九百年前大概应该是一家人的殿中监志趣相投,经常互通消息,合计共谋如何“对付”皇帝。

    这不?此时魏征一见迎面走来的魏忠脸上满是迫不及待、眉花眼笑之色,就知道今天又有“美事”了。他连忙也紧赶几步迎上前去,问:“魏公公,今天圣上……在忙什么事吗?”

    “今天他没什么事忙……就是因为他看到今天要批复的奏章很少,便说趁着现在难得是风和日丽的天气,先要玩一阵子的鹞鸟……”魏忠笑咪咪的答道。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