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匠的农园生活》分卷阅读130

    的长处来补充自己的不足。

    这段时间到民宿来的客人们算是好运气,天南海北的各地美食,国内外的经典菜肴全部都出现在了那张粉红色的临时菜单上。

    小小的一座村庄,每户人家都至少有一个人学习过厨艺,曾经在星级酒店里做过主厨的人就不少于二位数,这样的一只厨师团队,招待国际外宾都是有资格的。

    民宿的厨房这边从来都没有这么轻松过,掌勺的师父每天都有七、八人,菜单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得抢着做。

    这帮家伙们是过来研究菜肴顺便给民宿帮忙,一般不到十点他们是不会散去的。

    但是今天特殊,农历的八月十五,晚饭做完之后民宿这边给员工们放假,让他们回家团圆去,周全和宝大厨两个人留在民宿这边继续照顾生意。

    晚饭过后原本待在屋里的客人们陆陆续续的走出房间,或坐或站或与家人聊天,但不论姿态如何,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姿势,那就是向天仰起头,观看天空中的月亮。

    为了迎接佳节,民宿这边不但在今天的菜单当中加入了以螃蟹为主的各种菜色,还特意给没个房间的客人都赠送了手工特制的冰皮月饼。

    晚上留下来守着民宿的周全闲着无聊,正好隔壁东厢的王老爷子这个中秋也没走,他们就凑在一起过节了。

    招呼着宝大厨把桌子抬到院子里,葡萄、秋梨、大枣月饼摆了一桌子,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被安置在桌子最中间的那两盘河蟹。

    其中一盘是地产河蟹,个头小颜色深,就算是挑大的买,母的三两公的四两也就是这样。

    另外一边则是王老爷子贡献出来的正宗阳澄湖的大闸蟹,老爷子的儿子知道对方喜欢吃这一口,开捕的第一网就急急忙忙的给空运了过来。

    对于这些东西宝大厨也没做什么太复杂的雕琢,直接洗干净了垫着姜片和葱白上了蒸锅,十几分钟后螃蟹蒸好出锅。

    除了大闸蟹之外,王老爷子还贡献了自己带过来的花雕酒,宝大厨调了沾螃蟹肉的姜醋,三个人围着桌子开吃。

    出身沪市的王老爷子显然是个吃蟹的行家,人家吃螃蟹的时候是自带蟹八件的。

    只见王老爷子先将一只螃蟹握在手中,另一只手从蟹八件里将腰圆锤取了出来,用锤子在蟹壳背部的边缘轻轻敲打。

    经过这样的一番敲打之后,大闸蟹的蟹壳已经松动,放下锤子把长柄斧取出来,掀开螃蟹的背盖和肚脐。

    这个时候螃蟹背部的肉基本上就都露了出来,把签子拿出来,将蟹肺刮掉,轻轻的把蟹肚子里面的肉剔出来。

    之后用见到把螃蟹的脚剪下来,在用签子把歇腿里面的肉勾出来,长羹勺舀出蟹腹内的蟹黄,之后用镊子把蟹心,蟹胃等等不能食用的地方夹出来。

    整个过程当中对方都安静无声,姿态轻容优美,一只螃蟹的肉被他全部剔出来之后,留下的蟹壳居然还能够完整的拼出一个螃蟹来。

    周全在一旁看的冷汗直流,心说看着是很厉害,但吃个螃蟹至于吗?

    用湿巾擦手的王老爷子双眉挑起,样子非常得意,他这一手拆螃蟹的功夫没有几年可练不出来,每次一亮相总会获得赞美声一片。

    然而这一回老爷子却是媚眼抛给瞎子看,对面的两个东北糙汉子,压根就不懂啥风雅,两个人一个咬着螃蟹腿正滋滋的吸允着里面的汁水,然后肉不吃连壳直接一起吐掉,另外一个则是一口咬碎了螃蟹签子,用另外一只钳子把里面的肉向外挖。

    王老爷子见状眼前发黑,痛心疾首的说道:“我的螃蟹,连肉都没吃就直接吐了,暴遣天物呀。”

    被‘痛斥’的周全呸的一声又吐了一口,还是连皮带肉一起出来的。

    王老头:

    坐在最边上的宝大厨始终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咬着蟹钳,然后把里面的肉掏出来给周全吃。

    他们家周周不太爱吃螃蟹,唯一能吃上几口的就是蟹钳里面的肉。

    因而在王老头刚才风雅的处理螃蟹的时候,宝大厨已经把大部分河蟹上面的蟹钳都弄了下来,只给对方留下了一公一母整一对。

    看着对方望过来的眼中那有如实质的哀怨,宝大厨一边继续挖肉一边十分淡定的说道:“蟹黄和蟹膏都留给你了,那些可是螃蟹身上最精华的部位。”

    胆固醇高的王老头:

    作者有话要说:  多谢s君的地雷,咳咳,手机打的,一会改错字。为了这一章专门去看了如何使用蟹八件的视频,最后跪着得出结论,能用顺当的都是能人,我还是继续生肯吧。

    王老头:明明吃的是美味的螃蟹,为何却绝的塞进嘴的全是狗粮?

    第77章 全福改错

    金色的十月, 郊区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丰收的颜色。

    金黄的玉米, 沉甸甸的高粱,压弯了枝干的小麦,挂满了枝头的红枣, 垂在藤蔓之下的紫葡萄, 每一天田地的主人都早起晚睡,为的就是把这些忙碌了一年才得到的收成收进自己的粮仓里。

    两姓村的村口高大的彩虹门迎风屹立, 硕大的氢气球下面拽着长长的横幅左右摇曳,红、黄、粉、绿、蓝各种颜色的彩旗从村口开始,沿着村道的两边一路向里,就像卫兵一样站在道路两边迎接来来往往的客人。

    村委会旁的打谷场上,秧歌队成员们正在忙着化妆,村民们则是忙着把村委会里面的桌椅搬出来摆在外面,再把大喇叭的电源接好。

    随着时间过去,打谷场空地这边的人群开始越来越多, 除了本村的村民之外, 还有不少闻讯赶过来的客人和过来帮忙的亲朋好友。

    打谷场旁的村委会中,穿着西装的两姓村村长陈有德紧张兮兮的握着手中的演讲稿,磕磕巴巴的念着, 大概真的是太过紧张,一句话被他念成好几段不说, 念着念着的还突然就不出声了,非得断一下在接着念。

    正在给他整理衣服的陈家表舅妈见他的样子,不由得安慰道:“老陈, 别紧张,不就是个剪裁发言稿,你可以带着稿子上去念的,怕什么?你看看人家阿全,是主持人面临的状况比你多的多,人家还不能拿着稿子登台,一切都得看临产反应,也没向你这个样子。”

    “那能一样吗?阿全多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