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匠的农园生活》分卷阅读152

    返还双倍的定金。

    而订金没有明确规定,不具备定金所有的法律效应,只是一种预付款的形式而已,出了问题不能履行契约的时候,订金没有任何担保责任。

    第90章 过冬储备改错

    周全与宝大厨的新房手续办的很快, 房款付全之后, 把需要的手续和办理费用交给开发商,并与对方约定好, 半年内他们可以拿到房产证。

    有了新房周全曾经问过宝大厨装修的事情, 对方的回答是现在不及,等开春再说。

    周全闻言在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明年适合装修的时间怎么也得在三、四月份,这样的话他就能和宝焵哥一起装修了。

    回到两姓村后,天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凉了下来。

    草木干枯树叶掉落,早起的时候院子外面的地面上居然都开始结霜,人在外面说话的时候,也开始出现白色的水蒸气, 雾一样的飘出来。

    村子里的人早就已经开始换上冬装,棉衣、棉服、棉裤,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已经把羽绒服都找出来穿上。

    现在的山上蘑菇早已消失不见, 药材也全部都枯萎,就算是那些用根的药草也都已经找不到,因为它们都被厚厚的枯枝残叶掩盖在地下,静静的沉睡着,等待来年的再度萌发。

    如今的山上能看见的只是那些还持之以恒, 坚持保存着绿色的油松,还有落在地上都没有人愿意理会的油松塔。

    这种情况和天气之下,肯外出旅游的人是越来越少, 不论是民宿还是农家乐的生意都不免受到了一些影响。

    现在就算是宝家民宿,日常的时候也出现了半数以上的空房间,只有双休日的时候,还会迎来一波又一波过来享受美食,和体验农家火炕的客人。

    因为对此早就有所估计,所以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们对此并不惊慌,反正他们现在每天也还能接待到一些客人,只不过他们不再住宿,而是早上来上午摘花中午吃饭,把这里当成一日游而已。

    对于不再这里过夜的游客,房费一律收取半价,本来这是种无奈的选择,不过随着一日游的客流开始稳定,这个项目倒是成了农家乐青黄不接时候的主要经济来源。

    与农家乐这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上那些新建的花棚,里面种植的精品月季现在都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剪枝、修型、加强保温,每一天花房这边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

    夏天的时候到农家乐去当导游兼职的花棚主人们记得村中人那时的帮助,因而当他们这边需要人手,有赚外快机会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雇佣那些经营农家乐的乡亲。

    互助互利相互扶持,一个周全规划中的圈子渐渐有了雏形。

    这天完成了自己家花棚的月季剪枝工作,周全和被他雇佣来的助手们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匆匆的往家走。

    下山的时候有人往对面的山梁上看了几眼,发现那边还有灯光,不由得疑惑的问道:“都这么晚了,西山那边还有人在?”

    不怪会有村民这么问,因为西山那边的山上都是一些村子里过去修建的旧花棚。

    那时为了节省费用,山上的花棚里差不多三分之二修建的都是塑料大棚,这些大棚的保温性能并不高,过了十月里面种植的月季就只能进入休眠状态。

    每一年当塑料大棚中的温度无法在维持棚种月季的正常发育时,花棚的主人就会剪去月季花的地上枝干,只留下距离土层35厘米的高度,保证月季可以平安过冬。

    一半情况下月季的过冬休眠工作都会在十月底,或者是十一月初完成,现在都已经到了十一月的中旬,工作做的确实有些晚了。

    太晚休眠的月季根系内贮存的能量会白白分散在枝叶,不利于来年月季的萌发,两姓村这边都是老花农,按理说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是不应该犯的。

    被叫过来帮忙的陈文礼闻言回头看了一眼西山,仔细打量了一下亮灯的位置说道:“是宝泉叔家的花棚,他们家今年开了农家乐,生意还蛮不错的,花棚这边准是疏忽了。”

    陈有信闻言挥挥手说道:“没事,他们家已经决定以后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经营农家乐上面,那些花棚留着也是为了招待客人,不再对外销售。话说幸亏现在客人少了,要是像夏天时候的那种客流量,咱们还没了塑料大棚里面那些红衣主教在支援,别说是对外销售了,也许连过来游玩的客人们都没办法满足。”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点担心元旦和新年的时候,阿全说那时候全家团圆,咱们村庄的经营模式适合家庭游,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客人过来。现在咱们山上塑料大棚里的月季全部都进入了休眠期,还能让游客们进去采摘的就只剩下那些旧的日光温室,可是剩下的那些日光温室里的鲜花量连夏季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够不够用呀?要是不够用可怎么办?”

    听到有人这么一说,同行的其他人也不免跟着担忧,本来采蘑菇和草药辨识的项目就已经没有了,冰戏项目还只是在规划当中,不知道执行之后的效果会如何。

    现在整个农家乐的游玩项目就只剩下一个鲜花采摘,如果连这个都没办法满足游客,那农家乐还有啥项目可以用来招揽生意?总不能真的最后变成乡土饭店了?

    有担心的就有心大的,队伍里走在最前面的汉子听着身后人群你一言我一语的,扛着肩上的工具乐观的说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听村里的话不就得了?这些年俺们一直按照村中的意思办事,啥时候吃过亏?反正我是没那么多的想法,我只知道村长一心一意为村子,俺听话跟着做事就能赚钱,所以俺不着急。”

    说话的这位文化水平不高,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隔壁镇子他老婆的娘家。

    作为村中知识不高眼界有限的代表,这位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是陈有德的坚定支持者,认准了村长做事肯定对,跟着走准没错,所以这么多年过下来也是衣食无忧妻贤子孝。

    知道他是什么性格的村里人在旁窃笑,然而还没等他们说什么,村中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道:“各位村民主意了,各位村民主意了,明天上午九点在打谷场开村民代表大会,请各家各户记得出人准时参加。我再说一边”

    广播一连播报了三回,确定只要在村里的人家就都应该能听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