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魂(GL)》分卷阅读3

    公孙墨暗喜,面上仍是古井无波:“谢主隆恩。”

    公孙墨离去后,皇帝想起了和秦贵妃的过往,一时有些念旧,摆驾去了烟景轩。秦贵妃已经病重到无法起身了,容颜更加不如从前。皇帝见了她一面,便敷衍了几句匆匆离去。重病的秦贵妃纵然要比一般女子美出许多,终究不如原来。皇帝心中要的只是一个姣好的面容罢了,东西不完美了,他便扔了。

    环儿为秦贵妃盖好被子,暗自垂泪。秦贵妃把一切看在眼中,闭上了眼睛,云淡风轻。

    “贵妃娘娘这脉象紊乱,为何不调理?”想起那个雪夜,耳畔回荡着公孙墨的质疑和那人眉宇间的些许怨懑。

    “环儿,把那袍子取来给我。”秦贵妃大口呼吸着说道。

    环儿不敢怠慢,擦了眼泪,迅速拿来了公孙墨的袍子放到秦贵妃手中。

    公孙墨,你可知你的袍子,或许了温暖了我的心……

    天气难得的明媚,一夜不成眠的公孙墨穿了一件湖色袍子,掩去面上的倦容,带上了画具,脚步慌乱的朝着烟景轩走去。被她所救的小鸟围着她不紧不慢的飞着。谁料刚到院子外的朱红色大门前,公孙墨就被内卫所阻拦。公孙墨心中“咯噔”一下,难道,秦贵妃……不会,一定不会!

    “我乃画师公孙墨,奉皇上之命来为贵妃作画,还望诸位放行。”公孙墨上前连声道。

    “我等奉皇命于此,未曾听闻此事,大人还是请回吧。”内卫依旧不肯放行。

    就在公孙墨焦愁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面前。来者正是内卫统领宋子元。宋子元对着公孙墨微微颔首示意,而后拿出圣旨宣读,又领着公孙墨进到了烟景轩里面。

    “今日之事,还要谢过子元兄。”公孙墨抱着自己的画囊,道。

    宋子元一身戎装,拍拍公孙墨的肩膀道:“贤弟见外了。凑巧了,皇上命我来传旨之时,你恰巧在门口。”

    两人说着走到了内门,远远的就瞧见了连连摇头的太医叶文愁。现今的叶文愁不比当时在酒楼的意气风发,额头上满是汗水,眼角含着悲戚之色,眉梢更是带着愁。

    “文愁兄。”公孙墨从叶文愁表情中已经知道了秦贵妃的情况,还是忍不住呼道,她想问清楚。

    低着头的叶文愁受惊,抬起头看到是公孙墨和叶文愁以后才稍稍呼了一口气:“子元兄,公孙贤弟。”

    “怎么?贵妃娘娘……不好?”还未等公孙墨开口,宋子元便道。

    叶文愁看着自己手中的医箱,嘴角带着一抹苦涩的笑容:“枉我曾经狂妄,自以为华佗在世,却无回天之力!”

    “当真如此严重!”公孙墨失了冷静,恨不得拉住叶文愁问个彻底。

    “当真……”叶文愁叹道,“红颜薄命……”他曾经只听闻过秦贵妃的故事,被那女子的气节所折服,今日为她诊病,看她那淡然的样子,仿佛死生与她无关,更让他觉得命数弄人。

    “还有多久可活?”公孙墨攥紧手中的画囊,声音有些发抖。

    此言一出,叶文愁更是摇头:“恐怕撑不过一旬了。”

    “苍天无情啊!”宋子元感慨道,他曾有幸在上元节前夕见过秦贵妃。那时,秦贵妃是陪同微服游玩的皇帝出行的。宋子元于人群中一下认出了天子,也凭借民间对秦贵妃的描述认出了她。一个冒失的小乞丐撞到了正在买花灯的她,皇帝博颜大怒,秦贵妃却平息了皇帝的怒火,还施舍了银子给小乞丐。宋子元在那时便被秦贵妃的善良打动,在乌烟瘴气的后宫中,秦贵妃就像是一朵高洁的莲花。莲花要凋零,未免让人伤感。

    叶文愁又叹了一口气:“二位前来,又是为何?”

    “我受皇上之托,来督察公孙贤弟为贵妃娘娘作画。”宋子元缓缓道。

    皇帝果然还是怀疑公孙墨与秦贵妃有染。公孙墨露出一个讥诮的笑容。

    宋子元继续说道:“可真的不忍见到贵妃娘娘的病容,公孙贤弟且去吧,我在此等候就好。”话语中不无伤感。

    公孙墨抱拳:“多谢两位贤兄了。”

    说完,理了理湖色华袍,朝着镂刻着精美花纹的门走去。

    圣旨昨日便传了下来,环儿没想到公孙墨会来这么早,秦贵妃的妆都还未上好。开了门,一见是个不似凡人的俊朗飘逸的面孔,环儿就呆住了。一来是因为公孙墨的面容,二来是不知该不该让公孙墨进去。

    就在环儿犹豫之时,屋内的秦贵妃边咳边说:“无妨,环儿,请公孙画师进来吧。”

    “这……”让一个男子进入还未梳妆好的贵妃的屋子,环儿还在犹豫。

    “如此,便谢过环儿姑娘了。”公孙墨不给环儿阻止的机会,她想见到秦贵妃,急切的,她本就是女子,何必在意那些礼节?秦贵妃也是知道的,所以才会让她进去。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见到妆梳了一半的秦贵妃,公孙墨不禁泪湿了眼眶。

    “环儿,我有话和公孙画师说,你在一旁等候吧。”秦贵妃脸上尽是憔悴。

    环儿不敢忤逆秦贵妃,心里也知道秦贵妃和公孙墨曾有一面之缘,更相信秦贵妃的为人,便去了门外。

    公孙墨努力忍住眼泪,不说话,站到秦贵妃身边,拿起梳簪,小心翼翼的捧起那瘦削肩头的长发,慢慢的梳着。

    “画师为何要流泪?”秦贵妃看着镜中不成人形的自己,平静的问道。

    “呵,外面风大,眼进了沙子。”公孙墨吸吸鼻子,道。她不知道自己的心为什么那么痛,明明只见了一面而已。

    秦贵妃也不戳穿公孙墨,仍是淡淡的问道:“那只小鸟,可是活了?”

    “活了,好着呢,刚刚还跟在我的身后,等等,我去叫它,它一定会回来。”公孙墨献宝一样的打开了窗户,刚刚打开,一只红嘴黄羽的鸟和另一只黄嘴赤红色翅膀的鸟儿就飞了进来。

    “它找到了它的伙伴,真好。”被公孙墨救了的鸟儿停在秦贵妃的铜镜上,秦贵妃像是了了一桩心事,微微翘起了嘴角。

    公孙墨被这淡淡的笑意所震撼,寒冬中的暖阳,不过如此。

    “为何不说是它的归宿?”公孙墨望着两只小鸟,赤羽的鸟儿也停驻在铜镜上,道。

    “小鸟,不要再不小心了,去找个温暖的环境吧,这个冰冷的地方,不适合你们。”秦贵妃没有回答,对着鸟儿说道。

    鸟儿仿佛是听懂了秦贵妃的话,绕着屋子飞了两圈,又飞了出去。

    闭了窗,公孙墨的趁着机会擦干了眼泪。秦贵妃,你何尝不是那只被冻僵的鸟儿,是因为同病相怜,所以才会救它,对么?

    转身,她握起了秦贵妃的手,在秦贵妃惊愕的眼神中,她严肃的不带一丝玩笑,郑重的说道:“若是我带你去一个世界,一个不再有纷扰的世界,你可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

    ☆、世上无限丹青手

    靖和十二年冬,在一场大雪之中,秦贵妃薨。整个皇宫中充斥着虚伪的哭泣,哭的死去活来的环儿被赐金遣出了宫。

    竹林被大雪所覆盖。公孙墨持着笔,久久难以下落。屋内的炉火烧的正旺的时候,她披了浅蓝色的水披,沿着那日的路,在厚厚的积雪上印出一个个脚印,直到再次站到那日遇到秦贵妃的森林中才停下了脚。

    一样的雪夜,一样的场景,物是人非。皎月明明,似与雪比霜白。

    公孙墨鞠了一捧雪,让它在掌心慢慢融化。凉意从指尖传遍了手掌。月凉,雪凉,人薄凉。

    应该到离开皇宫的时机了。公孙墨负手立于月下,衣衫上纤尘不染。

    不知是何时起,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传,朝堂私下议论纷纷的是,他们的皇帝违背祖训,豢养了男宠,这个男宠的待遇堪比金屋藏娇,拥有皇宫中最美的竹林。

    皇帝狠狠把一本奏折拍到案上,四指并拢抚着额头。公孙墨兀自站在一边,唇边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公孙墨,你的画何在?”皇帝推开奏章,望着眼前令他痴迷却碍于祖训而不可得的容颜,顾左右而言他。

    公孙墨早有准备,这幅画,欠了皇帝多日。她微微欠了欠身子,将把玩了许久的画轴呈了上去。

    皇帝接过画轴,缓缓打开。而后目瞪口呆。

    “天下,天下竟有如此貌美的女子!”那画中并非秦贵妃,而是另一个女子,皇帝被画中人所吸引,早忘记了这画中本该是秦贵妃。

    公孙墨点头:“微臣曾有幸得见此女子一面,如今,她应该在秦淮生活。”

    “当真?”皇帝拿起画轴细细打量,欢喜的不得了。

    “自然不敢欺君。”公孙墨没有思量的说道。

    “退下吧!”皇帝挥了挥手。

    公孙墨带着笑容出了御书房,阳光打在她纯白的衣衫上,柔和而耀眼。

    第三日,群臣进谏,要求皇帝将公孙墨驱逐出皇宫。更有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唤醒皇帝的良知,在百官面前撞了大殿上的朱红色柱子,血溅当场。皇帝大为惊愕,他虽爱美色,但尚未到为了美色而不爱江山,他虽算不上明主,却也兢兢业业,宵衣旰食,这忠臣撒血之事,他从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大臣们纷纷叩首,强烈指责公孙墨惑主,有的大臣甚至要求处死公孙墨。

    皇帝无力的垂坐在龙椅上,在百官苦苦哀求中,道:“敕令画师公孙墨即日出京,未得诏不得返。”

    群臣高呼万岁英明,只有皇帝才知道自己心中的苦涩。转念想起了公孙墨的那幅画,如果找到那个女子,这公孙墨走也罢了。于是暂时舒缓了心中的愤懑,派人下江南去寻美人去了。

    在皇宫门口惜别了叶文愁和宋子元,公孙墨骑着宋子元送的黑色宝驹,一路驰骋。

    转眼,靖和十三年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公孙墨渐渐隐没无闻。

    鹿吴山的春天倒是来得早。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公孙墨牵着女子的手,从树林中悠然的穿梭,细心的为女子擦着汗水。

    “贵妃娘娘,这里可好?”公孙墨笑嘻嘻的说道。

    被公孙墨擦了汗水的秦贵妃脸色微红,完全没有病容:“想不到世间还有如此安乐的地方。”

    一身素色罗裙的公孙墨挽着秦贵妃:“娘娘可喜欢?”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