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猫同人)[鼠猫]皇上万岁》分卷阅读106

    王有才在心中叹气:主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虽然想救孟珂,却从没想过背叛主人。只是主人近来越发疑神疑鬼,定是不信我的……罢了罢了,主仆一场,最后帮他一次吧。

    “你倒是忠心可嘉。”赵臻笑道:“那人断了你的后路,还将你推出来挡灾,你还惦记着替他拖延时间。既然如此我也做一回好人,你说说宫女和两名侍卫的死,索性多拖延一点时间,让你那主人逃得更远。”

    王有才无奈道:“什么都瞒不过皇上,可惜我却不是全知全能的,这件事还得问李佳肴。”

    李佳肴的脸还肿着,说话时非常疼痛,他冷笑着扭开脸,摆出宁死不合作的态度。

    最后还是[王有才]机灵道:“小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王有才]习惯性眼珠乱转,想为自己争取些好处。众人简直对他无语了,死到临头还算计,这是用生命在斤斤计较吗?

    赵臻笑眯眯道:“你现在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老实交代,当头一刀给你个痛快。第二条路是惹我生气,我会保佑你长命百岁,然后让你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赵臻五官精致,笑起来天真可爱还有点小坏,说话也是软软的童音,却叫[王有才]生生打了个寒颤。

    [王有才]不敢讨价还价,只好陪笑道:“是这么回事儿,有一天傍晚,两个流浪汉在临江楼门口闹事儿,吵着要找李佳肴。李佳肴的脾气自然不见,结果那两人当街嚷嚷出密道的事儿,伙计吓坏了,赶紧把两人带进来。”

    “原来那个王伟的小子,不知怎么走了狗屎运,偶然发现皇宫内一处密道的入口。王伟这小子好色,和小宫女在密道里偷情,偶然听到李佳肴和什么人的密谈。”[王有才]心虚地笑笑,“具体和谁谈了什么,小人就不得而知了。后来李佳肴叫我去斩草除根,所以我就……把三个知情者都杀了。”

    展昭皱眉,“别避重就轻,说清楚你是怎么杀的人。”

    [王有才]苦着脸道:“我假装成王伟的朋友,约那宫女晚上见面,把那宫女骗进密道,说带她去找王伟。那宫女傻了吧唧真信了,我把她勒死后,随手丢进密道的水潭里,我也不知道那处水潭和皇宫的荷花池相连,尸体不知怎么就飘过去了。”[王有才]也很纳闷儿,“早知道就把尸体处理了。”

    公孙疑惑道:“你既然杀了宫女佩文,为何还派人假扮佩文出入浣衣院。”

    “我这不是留个心眼儿吗,我怕那宫女把密道的事告诉别人,就叫手下易容,混进去查探一番。”

    包拯道:“王伟和徐富宝呢。”

    [王有才]老实道:“就跟昨晚说的差不多,李佳肴这人有洁癖,他嫌杀人脏手,就叫我动手,还叫我把尸体扔远点。李佳肴总对我颐气指使,我看不惯他那轻狂的模样,就阴奉阳违一把,把尸体丢进后巷的泔水桶。倒泔水的老头,一般傍晚过来拉车,进出城门也不用检查桶里面,我还以为永远不会有人发现呢。”

    [王有才]有问必答,交代的很痛快,只是展昭还有一点疑惑:“你为什么带人找我麻烦?”

    [王有才]笑的猥琐,“还不是因为李佳肴,这人是变……噗。”

    [王有才]话说到一半,就被白玉堂隔空一袖子抽晕了。

    众人齐刷刷地看过来,白玉堂冷静地负手而立:“手滑了。”

    →_→五爷,你敢不敢更没诚意一点?

    案子了解了,虽然没抓到幕后黑手,却也有了重要进展。

    赵臻总觉得,幕后人不会甘心等死,他迟早还会回来的……

    第102章 解释一下

    自从知道幕后黑手是先皇的暗卫,许多从前搞不懂的谜团,现在总算摸到门槛了。先皇当初死的太仓促,赵臻即使亲身经历那场宫变,依然觉得没什么真实感,甚至怀疑幕后元凶就是先皇。

    如果不是先皇,还有谁能在短短十几年间,悄无声息地创立、掌控、运作如此庞大的组织,还将满朝文武和远在襄阳的赵爵都玩弄于鼓掌之间?现在赵臻终于想通了,如果这个组织曾经效力于先皇,只是后来被人窃取了、夺走了、易主了,那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为了搞清楚先皇和暗卫不得不说的二三事,赵臻特地回宫逼问胖太监福泉。

    先帝表面上大大咧咧,其实天性多疑多思,尤其喜欢钻牛角尖,还是个彻头彻尾的脑补帝。福泉没被蛊毒控制,居然能摆平多疑的先帝,恰到好处赢得先帝的信任,可见有几分真本事。

    福泉一辈子服侍先帝,早练就一身铜皮铁骨,人老成精明哲保身,是个真正的聪明人。赵臻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因为聪明人不会做蠢事,比如此时有问必答的福泉……

    福泉道:“先皇在世时,信任暗卫远胜过内侍,老奴虽然跟随先皇很多年,接触的只有后宫事物,对暗卫和外面的事并不很了解。”福泉停顿一下,“而且先皇的性格,从来不像皇上这么……有人情味儿。”福泉纠结片刻,才说出[人情味]三个字,语气倒是很感慨。

    赵臻眨眨眼:先皇那个中年二缺还不够接地气?还要怎么人情味?

    福泉缓缓道:“先皇曾经是同辈皇子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当时朝野皆知大皇子元佐聪慧过人,二皇子元僖文武双全,四皇子元份宽厚仁德,就连尚且的年幼的八贤王和襄阳王,也能听到几句聪明懂事的夸赞。唯独还是三皇子的先皇,上不得父皇喜爱,下不得朝臣拥戴,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福泉说话喜欢拐弯抹角,听起来好像在讲古,赵臻还是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童年的生长环境,先皇自小不受重视,在捧高踩低的皇宫里生存,必定受了不少委屈,无能之时只能拼命忍耐,登基以后当然要一雪前耻。

    赵臻在心里啧啧两声,伸手戳戳福泉的胖肚子,催促他继续往下说。

    福泉语气含糊道:“先皇那时年少气盛,一心想着励精图治开疆扩土,恢复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先皇登基后,大刀阔斧改革沉珂旧弊,自然得罪了不少小人,官员们拉帮结派对皇上阴奉阳违,幸亏刘皇后聪慧机敏,联合当年的刘国丈,在前朝后宫双管齐下,一心一意维护皇上。”

    赵小臻心领神会——想必这就是刘皇后最初插手朝政的契机了,难怪刘国丈后来权倾朝野,难怪先皇对刘皇后那样看重,原来是一起共患难的交情。

    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先皇的做法自然无可厚非,所有皇帝都是这么做的。估计是先皇动作太大、手段太硬、架子摆的太高,才引起朝臣的强力反弹,与之相比,赵臻的手段就温和多了。

    福泉叹道:“可是后来,刘氏一族要的太多了,竟敢向皇位伸手……”

    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越是信任的人,越不能容忍一丝背叛……

    对先皇来说,刘氏一族功高震主,连自己都差点压制不住,一旦刘后之子的登基,只怕宋家江山就要改姓刘了!就算刘氏现在没有不臣之心,可是二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

    先皇的顾虑绝非杞人忧天,刘皇后和刘国丈却不得不为自家考虑。

    皇上将刘氏一族捧得这么高,外人只羡慕刘氏一族权倾朝野,何曾看到浮华背后的如履薄冰。如果由其他皇子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刘皇后贵为国母纵然无妨,刘后之子有这样权倾朝野的外家,该如何自处?刘氏一族失去先皇的庇护,又该如何自处?

    宫斗大戏果然精彩,赵小臻疑惑道:“你说的先皇,和我认识的好像不是一个人?”

    “那是因为,十几年前先皇忽然性情大变。”福泉的表情有些纠结,“那段时间先皇举步维艰,险些支撑不下去,谁承想形势一夜间就逆转了。早朝气氛不再剑拔弩张,宫内宫外都安静本分,朝臣对先皇又敬又怕,谁也不敢阴奉阳违互相推诿。那段时间,是先皇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福泉感慨道:“本以为先皇终于苦尽甘来,谁知忽然有一天,先皇怒气冲冲回到寝宫,斥退所有宫人,一个人关起门来大发雷霆,还误了第二天的早朝,从那以后先皇就性情大变了。”

    赵臻眯着眼睛摸摸下巴,“你在先帝身边,就没听到一点风声?”

    福泉赶紧摇头,“这个实在不知道了。”

    故事听了一半,最关键的地方断掉了,赵小臻鼓着腮棒子不开心。他知道福泉没说实话,先皇性情大变,宫内肯定传出许多流言蜚语,福泉老奸巨猾,自然不肯把未经证实的留言拿出来说嘴。

    赵臻撇撇嘴,“先皇的暗卫,你知道多少?”

    福泉苦着脸,“先皇的暗卫个顶个都是能人,平时神出鬼不善言谈,除了替先皇办事,很少和我们这些内侍来往。”皇家暗卫,曾经是让百官闻风丧胆的存在,天晓得皇上怎么把暗卫养成了兔子?爱说爱笑爱撒娇,每天红着眼睛争宠,在皇上眼前怒刷存在感——说好的小儿夜啼呢?

    尤其是那个,说不清是敌是友的承影。

    福泉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自问察言观色和揣摩上意从未出错,唯独看不懂赵臻。

    正常人的思维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先皇天性多疑[用人也疑,疑人不用],赵臻的性格更难捉摸[用人也疑,疑人也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连旁观者都看不懂这迷局。别人家皇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咱们家赵小臻[卧榻之侧随便睡,抱着敌人一起睡]……

    别人提心吊胆,他倒像没事人似得,正应了那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福泉在心暗矬矬地腹诽,赵臻不依不饶打听暗卫的事,从福泉断断续续的叙述中,赵臻大胆猜测了事情的真相——首先,先皇失算了。作为一个本性多疑的人,先皇怀疑任何人,唯独相信忠诚的暗卫,原因是[蛊毒]。然而世事无绝对,恰恰是暗卫中出现叛徒,先皇被自己养大的狗反咬一口。

    做为一个皇帝,可以无能、可以好色、唯独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先皇最致命的弱点!为了和刘皇后较劲儿,先皇把大宋江山作为博弈的棋盘,暗中扶持一个堪比[小朝廷]的庞大组织,自出昏招的结果是——险些被野心膨胀的暗卫窃国,险些葬送了大宋的百年基业!

    先皇一心一意紧盯刘皇后,却没防备身边潜伏着一匹饿狼,鹬蚌相争便宜了渔翁。

    先皇临死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选择葬身火海尸骨无存,绝非一场单纯的殉情,而是精心设计好的釜底抽薪。先皇死了,尸体都烤干了,缓解蛊毒发作的鲜血没有了,幕后人手段通天也难逃一死。一旦幕后人丧命,组织内部势必开始内斗,犹如一盘散沙,再难成气候!

    先皇因一己私情犯下大错,用生命填了小半个窟窿,剩下大半个烂摊子丢给赵臻,美其名曰[父债子偿]。老皇帝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临死之前一字未提,害得赵小臻迷迷糊糊绕了好多冤枉路。

    赵小臻咬牙切齿,大骂先皇卑鄙无耻任性枉为人父,为何别人家都是不孝子坑爹,我家是便宜爹专业坑儿子?同样被先皇坑了一把,还要搭上一条命的人,还有可怜亦可恨的幕后boss。

    赵小臻一直自我感觉超良好,小爷算不上聪明绝顶,也能算个聪明秃顶吧!唯独这次,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幕后人玩命作死为哪般?身怀六甲……啊不对,是身中蛊毒瞎折腾啥?

    逼死先皇除了让他死得更快,还有嘛好处?

    (——)莫非两人之间有奸情?!年度狗血再来一泼!

    不管怎么说,先皇糊涂了一辈子,任性了一辈子,终于在临死之前挽回一点颜面。

    有个糟心爹,幸亏赵小臻天性乐观,才没找个面条上吊,或者那块豆腐撞死。经历过车祸——身亡——穿越的经典桥段,不仅穿越北宋涨了见识,还过了一把皇帝瘾,人生再也没有遗憾了。

    一个人连生死都看淡了,还有什么好纠结的。赵小臻始终牢记语文老师的教导:世上没有用[因为……所以……]解释不了的事儿,如果你解释不了,原因只有三种,一是蠢到家了,二是自欺欺人,三是时机未到。赵臻觉得现在这种情况是——时机未到。

    赵小臻不缺少耐心,现在着急的是幕后人。

    刚登基时敌强我弱,赵小臻磕磕绊绊两眼一抹黑,愣是把摇摇欲坠的龙椅坐稳了。如今局势逆转否极泰来,敌弱我强害怕个毛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起锚扬帆——等风来。

    **********

    第七卷 会试风云

    第103章 会试之约

    天气渐渐转暖,爱玩爱闹爱逛街的赵小臻又活跃起来惹

    冬天里被裹成毛团的赵小臻,终于摆脱了厚重的毛斗篷,换上今年制的薄棉衣。上好的白色缎面,精美的绣工,颈上一圈暖融融的兔毛圆领,捂了一冬的赵小臻白白嫩嫩,逢人便带三分笑,眉开眼笑的样子比三月春光还灿烂,正经讨人喜欢。

    被展昭戏称为[镇国萌物]的赵小臻,最近在中老年人群中人气暴涨,朝中的老大臣可喜欢他了,老学究们白天忙得头晕眼花,下班回家顾不得忙里偷闲,第一时间提溜儿孙耳提面命:“赶紧生一个金孙/重孙出来,见过皇上没,就照那个样子生!”

    儿子孙子儿媳妇孙媳妇同时表示——咱能不能别闹了?

    其实赵小臻也没干啥坏事儿,就是最近往礼部跑得勤了点,又本着礼多人不怪的原则,每次去都不会空着手,都知道赵小臻嘴甜会哄人,上至礼部尚书、下至看门老刘都被哄得服服帖帖,还把顽固不化的老大臣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一群老头拿出老黄牛的劲头,累得苦哈哈也要超额完成任务!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