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参见尚大人。”
“平公公无须多礼,此番我进宫带来了皇上要我寻的神医。”尚离墨让开身露出身后的民间神医示意太监总管平公公。
“大人这边请。”平公公弯腰拱手。
尚离墨回礼:“有劳公公。”
门突然被叩响,孟素兰受了些惊吓。
“何人?”
“孟姑娘,是奴才。”
尚离墨敛眸,对平日高姿态的太监总管如今恭敬的模样不亚于对正三品以上的高官留下心眼。
“请进。”屋内女子轻灵的声线没有对上尚离墨脑海中的任何一人。
平公公推开门让尚离墨进去,待尚离墨与神医进去后,平公公才走到幕帘后女子身旁。
“何事,平公公。”
“太尉尚大人带了郎中过来给您看病。”平公公哈腰谄笑对此人表现的十分谄媚。
“我没有病,不需要问诊。”
“孟姑娘,是皇上吩咐下来让尚大人特寻来神医来医治您的眼疾。”
眼疾
一个关键词跳入尚离墨耳中。
“这”孟素兰犹豫不决。
平公公连忙上了哭腔。
“皇上若是责怪奴才不办事,奴才承担不起啊。”
“好吧,看吧。”孟素兰也不想惹怒冷绫瑤,反正最后遭殃的都是她。
尚离墨对身后郎中点头示意,郎中立马动起来,卸下肩上的药箱,从中取了丝线递给幕帘后的平公公,再由平公公绑在孟素兰手腕上,经过郎中悬丝诊脉,表示可以用针灸内服药试试,但疗效他不敢保证。
“就让他试试吧。”在听得郎中的禀告,孟素兰插话进来。
孟素兰的顺从,平公公是高兴的,连忙对郎中招手,郎中看向尚离墨,尚离墨点头应允。
“这里没有事,我就先行告辞了。”
“莫非”迟疑的话语阻拦了尚离墨离去的脚步。
“尚大人是尚墨大人?”
七年前冷绫瑤带到清台山道观的随从----尚墨。
“是,孟姑娘?”
“许久不见了,尚墨大人。”孟素兰轻松笑语。
尚离墨回忆起了,清台山道观主持孟道长生来就患有眼疾的孙女。
“是,孟姑娘。”
“这针灸明日还要继续吗?”一炷香过去,郎中一根一根拔出孟素兰眼睛周围的银针。
“是,针灸以后都得继续,草民开张药方,三碗清露水文火熬成一碗,每日三饮。”
“明日”孟素兰抬头凭感觉面向一处。
“尚大人若有闲空能否进宫一趟,我有些事想与大人说罢。”
“是,明日我与神医一同进宫。”
“好。”孟素兰颔首。
“告辞了,孟姑娘。”
“尚大人慢走。”
“奴才送大人。”平公公在前方引路。
平公公奉上热茶,批改大堆奏折正头昏脑胀的冷绫瑤皱眉。
“这是什么味道?”
“回皇上,这是刚进贡上来的云雾茶,皇上批改奏折疲乏了,不如喝口清茶消消疲。”
“嗯。”
冷绫瑤放下朱笔,平公公弯着腰捧着茶杯靠近冷绫瑤,平公公的靠近让冷绫瑤再次闻到那个味道,药材独有的味道冲入冷绫瑤的鼻子里。
“你身上何来药味?”
“可能是奴才之前给孟姑娘送药沾惹上的。”
“她为何喝药,寡人不知。”冷绫瑤拔高音量惊得平公公差点没站稳。
“昨日尚大人带来神医替孟姑娘诊治眼疾,大夫开了药方抓药之前奴才送去给严御医看过说这药方是舒气活血、明目之用,奴才才叫人熬制出来给孟姑娘服用,奴才没有将此事上禀罪该万死,还请皇上息怒。”平公公跪趴在地,以卑贱的姿势求得冷绫瑤息怒。
“绝无下次。”一听孟素兰在喝药治眼,冷绫瑤的怒气消了大半。
“奴才遵旨。”
“摆驾储秀宫。”思及孟素兰在吃药,冷绫瑤想去见她了,顺便透透气。
“奴才这就去准备。”平公公起身弯腰退出宫殿。
当她满怀欣喜来到储秀宫,迎接她的却是空无一人的硕大宫殿。
平公公在旁偷瞄到冷绫瑤板着脸隐忍不发的模样别说多害怕冷绫瑤撒气在他们这些奴才身上,迅速打发身边奴才都去找孟姑娘所在之处。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三回
第十三回-----回首盼顾,舍我其谁。
冷绫瑤半举起右手,平公公挥手示意身后奴才们停下。
冷绫瑤放轻脚步上前两步,躲在假山后注视亭中美艳男子任由面前的盲眼女子摸脸。
哎呦!平公公在旁偷瞄到这一场景,在心里大叫一声坏了,再偷瞄身旁这位君主,虽脸上面无表情,那双能杀死人的眼神就能看出这爷正在气头上呢,平公公担忧看向亭中的一男一女。
约莫半柱香,孟素兰仔仔细细摸遍了尚离墨的脸收回手。
“不知我的面相怎么说?”
“尚大人是世上最美的男子罢,无人能夺其光采。”
“这个姑娘也摸的出来吗?”尚离墨对江湖道士的那些把戏向来都是不屑一顾,只是孟素兰在摸完他面相之后露出一丝遗憾让尚离墨有些不解。
“汝命中一情劫,或大人以为放过且得自在,方不知乃们今生捆缚为续前世缘。大人”
尚离墨怔怔回神,注视面前盲女。
“无论如何,随心方得快活。”
宫尚墨&尚離墨
关于他的身世他只记得他是尚姓人氏,被丢弃,被乾爹宫明晓带回太傅府收养,然后他有了姓有了名,他姓宫名尚墨。
乾爹宫明晓对他寄予厚望,希冀他成才以辅助太子殿下治世,他对这一切完全提不起兴趣,只是吃太傅府一口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报答宫明晓的养育之恩,所幸他还算聪颖,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一学就通。
宫明晓老来才得一女,名曰:‘瑾钰’,取自美玉之意。
这是他取的名,貌似美玉迷人,品似美玉纯洁,被人小心呵护捧在手心价值连城的美玉
这是他想到最适合的名。
年仅十二岁,他便考中进士,这该是一件高兴的事,在殿试前期,宫明晓却被人参了一本,言其写辱当今圣上愚昧无知的反诗,圣上大发雷霆。
最终此事以宫明晓自尽了之,太子殿下力保其子女,宫府上下才得以幸存,而之后太子殿下逃离宫廷,前往道观静心礼佛,祈求国泰民安。
其实整件事不过是三皇子及丞相覃思威一党为灭太子殿下威风,诬陷太傅宫明晓。
此事发生,他便做了一个决定,断了与宫府的关系,用回原尚姓,夺魁入仕。
《宅书屋》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