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分卷阅读60

    能,推开倒是近乎本能之举。

    慧海不曾习武,身轻脚浮,给李铭推得趔趄退开,倏然变色,却又迅速恢复笑颜,不屈不挠地攀援而上,缠住李铭的手臂,道:“你就不想知道你心上人的消息?我今日可是借机给你带来了。”

    李铭脸色寒如冷霜,竟真的就不再对慧海动手。

    慧海半个身子紧贴李铭,笑意中颇有不甘:“那人不过寻常姿色,挨着个清秀的边罢了,又是男子,累得你念念不忘?果然是叔侄,哈。”

    “那也比你好看。”李铭应道,恶意于语气中淋漓尽致,“天下较你丑的人,只怕不多。”

    “却不如你,”慧海并不气恼,笑意盎然,手指趁势复抚上李铭的两颊,轻挑细拨,“天下比你美的人,也是不多,瞧瞧你这俏丽的样子,谁能信你不是个美娇娃?”语毕轻笑声不绝,似是对李铭的怒目视若无睹。

    要知李铭最忌讳旁人提及自己过分姣好的容貌,慧海的言行又是这般轻薄不堪,一口闷气顿时憋在胸口,他暗中握拳,声色依然冰冷冷道:“你在此久留,那位老娘娘就是菩萨也得起疑心,赶紧回吧。”

    慧海虽有心逗弄,却也知趣,见李铭下逐客令,便怏怏然收起慕色之心,娓娓道出宫中与赵让有关的一些轶事来。

    封妃前后,皇帝似乎从未临幸过承贤宫,倒是常去已有身孕的刘嫔处,偶尔居然也会前往地坤宫与谢皇后共聚。

    太后对皇帝痴迷龙阳的担忧终于是放下了些许,却仍是处心积虑要放赵让离开,故而特地把赵让胞妹长乐召入泰安宫服侍,悉心教导,为的是取其兄而代之,寻机以承恩泽,日后若能诞下皇子皇女,也是件美事。

    李铭听得勃然变色,他难以想像以赵让的心气之高傲,居然同意让唯一胞妹也为妃嫔,这是何等羞辱龌龊之事?

    慧海为李铭的动摇暗自窃喜,她娇笑道:“你可知老娘娘打算如何令皇帝对男妃死心?”

    她斜乜李铭,李铭却只是回以不屑的冷笑,慧海暗叹,果然生得好看之人,脾气总要大些,也合该别人逆来顺受,而她呢,却是丑得甚而连当女子的资格都没有。少年那双桃花眼虽嗔似含笑,亮黑如点墨,还只是个半大少年罢,已能看得慧海百爪挠心。

    于是女尼又露出取悦的笑来,道:“老娘娘欲寻个明理懂事的宫女,与那赵将军来个珠胎暗结,她再出面作主,成全一对鸳鸯。那时皇帝便想留下赵贵妃,也不可能了。”

    “混蛋!”李铭闻言脸色煞白,双手如电扣住慧海肩头,怒道,“这是什么狗屁办法?如果赵让真犯下秽乱宫闱之罪,那还等得了太后出面?事关皇室血胤,谢氏虎视眈眈,正好授之以柄,只怕是连李朗都救不了!那脑子不清不楚的太后真要这般行事?”

    他怒自肺腑而起,不觉压上全身力气,几乎没把慧海的肩胛骨捏裂,慧海痛不可当,眼泛泪光,颤着唇而笑,李铭长吸口气,松手退后,目光灼灼:“你告知此事,不就是为看好戏吗?如今目的达到,还不快滚!”

    慧海默默活动下双肩,庆幸李铭手下留情,未曾真伤了她筋骨,嫣然一笑道:“你这是小人之心了。你既心悦于那赵让,何忍见他如落网困兽?就不想办法救他一救?若能带他出宫,再如实相告,他当会感恩才是。”

    李铭怅然苦笑:“我何尝不愿?只是一来不知该如何说动师傅,二来,他本人……纵对李朗无情却仍有忠,他怎可甘心与我为伍?”

    “这却不难,”慧海胸有成竹道,“师傅需助力,赵让之用毋庸置疑,所忧只是其能否忠心而已,这双管齐下,未必不可行。至于其二,却也不难……”

    她向李铭有条有理地侃侃而谈,听得李铭连连点头,末了李铭满腹狐疑地皱眉道:“听你这么一说,的确可行。只是你与赵让毫无关系,何必为此事费心?”

    慧海不答,只笑道:“时候不早,来日再说吧。”

    李铭不便异议,只好跟到门外,众目睽睽下恭恭敬敬送慧海离去。冷宫如今只剩他一人,行事自如许多,唯可惜赵让等搬去了他难以企及的承贤宫,甚至“得偿所愿”地封了皇妃——

    难道赵让的无畏无惧以及勇武果决都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臆想?李铭不禁咬唇,继而又觉此举太过女气,想起适才慧海那痴迷不已的眼神,羞怒交加,回到屋中,将身上的衣裙连撕带扯成条条缕缕,方始解恨。

    但李铭其实真是冤枉了赵让,他压根没想过太后心存以妹换兄的念头,只当是如李朗所言,由太后为长乐择婿,故而对长乐被召去侍奉太后并不曾生疑,更不会阻挠。

    太后指婚,纵然是再嫁之女,夫家也绝不敢等闲视之,于长乐自然是好事。

    况且宫中全是内侍,长乐虽从不在赵让面前流露出任何情绪,但赵让却听高正提起,遇见与“那人”身形音貌有几分相似的内侍,长乐常有失魂落魄之态,偶尔手中忙碌,眼中却莫名流泪。

    赵让光听便已心疼万分,然而却无能为力,长乐不提,他便连温言抚慰也做不到。

    如今长乐去了泰安宫,恰是癒伤之机,赵让求之不得。

    只不过于长乐是千万好处,高正却从此起黯然神伤。长乐离去后次日尚无多少异常,谁想隔个三两日后,便开始镇日恍惚,仿佛三魂六魄有一半跟着长乐离开了承贤宫。

    眼见中秋日近,承贤宫初有贵人入住,免不了忙乱,而身为总管内侍的高正却镇日神游太虚,不消几回,眼红嘴碎之人便把高正的失态报给赵让,反得了赵让训饬,纷纷议论方暂告平息。

    赵让当然清楚高正因何故闷闷不乐,不忍多加怪罪,旁敲侧击无果之后,便索性暂免了他总管之责,继续教授他文武两道。

    就在中秋宫宴前两日,承贤宫得赏了初肥的秋蟹,赵让全部赐给了内侍们,午后有内侍请举蟹会,赵让欣然同意。

    待他至后苑漫步归来,却见高正手端着好大一盘煮熟的红蟹,愣愣地看着他今早随手写下的文字。

    赵让一笑将熟蟹盘子接过,高正惊得一僵,回看是赵让,赧颜支吾道:“将……将军,蟹煮好了,蒜醋和酒奴婢再给您送来,奴婢知道您不喜其他人入屋……”

    “你在看什么这般入神?”赵让不接他话,放下蟹盘后问道。

    高正红着脸不答,赵让凑前看去,见那页只有“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这句,便问:“可是仍有字不认得?”

    “不是,都……都认得,”高正摇头,嗫嚅,“只是,只是不懂,不失其正……”

    赵让怔了怔,轻笑着拍拍高正的肩头,道:“有何不好懂?正与邪相对,与歪相对,与无孔不入相对。一个人要有足够的学识修养方能

    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