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仍然爱你 (暂定)》第二十二章 太后上朝

    第二十二章 太后上朝

    翌日。

    远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鹅黄色的阳光划破天际,象徵黎明的到来。宫门外,一列列文武百官穿着正式朝服整整齐齐的鱼贯进入皇宫,一边小声地议论着这几日发生的变故。

    「唉,皇上可终于要上朝了。」某人叹了口气道:「王大人,您怎幺看?我总觉得最近皇上举止怪异,难不成是这病引起的(柳蒲玉对外宣称子言笑是得了重病)?」

    「哼,哪里怪异,皇上不一直都是如此幺,李大人你是多心了吧。」

    「王大人您别这幺说啊,虽然皇上最近行事作风真的……和以前不同,」李大人想了一个最温和的形容词:「但您也看在眼里,皇上之前是真的非常勤政爱民的呀。」

    「哼,老夫当然知道,否则以皇上之前的作为,怎幺可能会因为梁大人指责容妃就让他辞官,梁大人今年正值强仕之年,有大好前程,居然就这样夺了他的乌纱帽,皇上现在真的是……唉。」

    「对呀,王大人您和梁大人是故交吧,我也替他难过。」李大人摇头叹了一口气,一抬头,却突然惊道:「哎呀!那不是霄大人吗?他不是之前气得不上朝了幺,怎幺又回来了?」

    王大人也抬头望向李大人所指的地方,果真见到霄尚书穿着朝服在队伍中,而霄尚书在说话的那人好像是……

    「咦?连温大人、刑大人都来了?」

    这才发现,许多之前称病、或藉故不再来上早朝的重要大臣今日居然都回来了!

    看来今天的早朝会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拿着象牙令,整齐的列队而立,可不安的情绪却围绕着整个殿堂,除了几个大臣好像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幺而老神在在的站着,其余的人都是小小声着讨论着,等待龙椅主人的出现。

    突然,一个声响由远而近地传来。

    踏、踏、踏……

    清脆的声响,是踏在大理石製的地面上发出了声音,不疾不徐,却让原本略有些嘈杂的众人逐渐安静了下来。

    柳蒲玉以一种规律的步伐,慢条斯理的走到了太后上朝时坐的凤椅前。

    不知不觉,臣子们的议论声已经全部消失,整个太和殿陷入压抑的安静之中。

    柳蒲玉一身青底黑纹的华袍,袖口用银线刺上了繁複的花纹,胸前则用银黑双线刺了一条象徵皇家的青龙,如黑色瀑布般的长髮正式的绾了个髻,再戴上太后的凤冠,饰着金凤和宝珠,庄严的气势和绝美的容颜让人几乎不敢与之直视。

    柳蒲玉坐上了凤椅,抬起头淡淡的扫视了台下一圈,殿内的大臣这时才舒了一口气,好似刚刚的寂静给了他们极大的压力。

    柳蒲玉坐定后,以霄尚书为首,所有人跪了下来:

    「臣等恭请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柳蒲玉抬手淡道:「众卿免礼。」

    「近日皇上龙体欠佳,不便上朝,因此从今日开始将由哀家代为主持早朝,一直到皇上康复为止。」

    根据青羽律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因为柳蒲玉的「前科」,让不少人露出不安的表情,显然是对柳蒲玉颇不放心。

    似乎是察觉到众人的情绪,柳蒲玉双眼一寒,道:「众卿家可有什幺意见?」

    一个眼神,让所有人下意识地垂下了头不与之对视,一名中年人站出来鞠躬道:「臣等谨尊娘娘吩咐。」

    如骨牌效应一般,其他大臣也纷纷鞠躬:「臣等谨尊娘娘吩咐。」

    「众卿免礼……周谨。」柳蒲玉转头对周谨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向前一站,大声道:「有事啓奏,无事退朝。」

    慕容端出列,半跪道:「末将启稟娘娘。」

    「将军请说。」

    「前几日,末将曾稟报皇上,有关东北地方的战事,末将恳请娘娘增加粮食的补给以及增派援兵至东北。」

    这时,另一个青年也出列道:「启稟娘娘,皇上先前已经下令,要撤销慕容将军指挥一职,并让萧将军接任,臣认为,此事已不用再议。」

    柳蒲玉眼神一扫,认出来那是跟慕容端长年不和的大臣之一。

    「放肆。」刑大人这时也站了出来:「需不需要再议岂是我等可以随意决定的,启稟娘娘,当时皇上虽说要收回慕容将军的兵符,但此事还没有完全定下来,臣认为,应交由娘娘再审才是最合宜的判断。」

    那人一时气结,狠狠的瞪了一下刑大人,但又不敢再说些什幺。

    「刑尚书言之有理,哀家也有意再讨论一下此事。」柳蒲玉抬眼扫视群臣:「众卿家怎幺认为?」

    刑大人:「启稟娘娘,臣认为,应是由慕容将军继续担任指挥。慕容将军长年待在北疆,对当地的人文地情都比臣等有更多了解,若是另派将领去,恐怕会被金陵趁势反咬一口。」

    那人:「启稟娘娘,微臣认为,应换另一人担任指挥。皇上前几日说过,慕容将军率领的军队迟迟无法解决与金陵僵持的状况,其原因出在于他自身能力不足,若继续让他指挥,恐怕……」

    「你!」慕容端愤愤地瞪了他一眼。

    两人争执不休,柳蒲玉则不慌不忙地把话推到另一人身上:「左相,你可有什幺看法?」

    被点到的人先是一愣,随后也出列恭身回答:「老臣也认为应由慕容将军继续指挥北疆军队,慕容将军是战场上的老手,金陵人诡谲多变,老臣认为应要以熟悉他们的人与其对抗才较好。」

    「好,既然众卿家都这幺认为,那哀家自然要复慕容将军指挥一职。」柳蒲玉抬头,见那人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又道:「不过张学士如果对此事这幺热心,哀家也可以让你和慕容将军同行去北疆镇压。」

    打仗、立军功,是武将最快升迁的方式,像慕容端,就是一位正一品的大将军,但打仗一向高风险、高死亡,尤其北方的气候严寒,粮食稀少,哪是住惯了京城的人受得起的。

    张大人脸立刻绿了,一开始那种咄咄逼人的感觉早就散的一乾二净,客客气气的说道:「多谢娘娘抬爱,只是微臣对北方实了解不多,怕是无法担此重任。」

    「不会呀,哀家就觉得张学士挺适合的,记得张大人以前也曾担任步军副将不是幺?」柳蒲玉一副惜才的样子。

    张大人脸已经绿得发黑了,真怕这太后真的会把自己发配过去:「承蒙娘娘厚爱,微臣也希望和慕容将军一同报效国家,只是微臣已多年不曾接触军事,恐怕去了也只会拖慕容将军的后腿。」

    看张大人着急的模样,许多官员都在心里暗笑。

    谁叫你这幺不长眼,太后想再讨论这事就代表她想要让慕容将军继续啊,连吏部尚书刑大人都给娘娘请回来了,就表示娘娘心意已决,只差个人支持而已,这个蠢蛋,没看到左相大人都只能同意了吗,还只会直直的往枪口上撞,被扔出去也不意外。

    「这样啊。」柳蒲玉语气温柔,却让张大人紧绷得心跳上升了一个速率,妈呀,娘娘,我知错了,您别这幺温柔,好恐怖啊……

    「那哀家就不勉强张学士了。」柳蒲玉慢慢敛起笑容,又换上严肃的脸,命令道:「慕容将军。」

    「末将在。」

    「哀家命令你继续担任东北战区总指挥,领三千轻骑和一千石粮草支援前线,以及其他重镇,即日出发。」柳蒲玉挥手道,语气果断不拖泥带水。

    「末将领旨。」慕容端半跪抱拳,眼中是对柳蒲玉的感激。

    「那幺慕容将军,哀家就期待你凯旋而归了。」

    「末将必不负娘娘期望。」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