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安宁》分卷阅读37

    过的,都是只看过几次大致了解的程度,没有更深入的认识,也没有师傅告诉他们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技巧与诀窍,两人只能用掌握的一些方法触类旁通,摸索着行进。再加上何宁与王章沐都是精益求精的个性,总想着找到最合理有效、磨损度最小的构造。这也造成过程中多次出现否定重来,修改方案的情况。

    尽管个中辛苦一言难尽,两人还是竭尽心力耗费两年半的时间攻克了种种困难完成了。

    何宁不知道他们设计出来的这一款筒车和现在南方普遍使用的筒车有多少相似之处,但他知道,他的这款筒车绝对不比他们的差就是了。

    两人完成的第一架筒车作品搭建在何家田地附近水流比较湍急的河岸边,试运行成功那天,何家就顺着河道挖了浅浅的一条小沟渠,可以直通自家地里。

    当时,还引来不少村民围观,种了大半辈子地的村民们又不是傻,一眼就看出了筒车的妙用。有了这么个大家伙,何家以后浇地得省多大力气啊。这种不需人力就能自行灌溉的物件儿既让人为之巧妙惊叹,又让人觉得大大的实用。一时间,过来的村民们纷纷围着何家人打听情况。

    如此一来,何宁不仅宣传了他的筒车,还在北李村甚至周边几个村子里出了名,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木工小神童。

    说起来,这两年打从何宁手里出来的新鲜玩意儿也不少了,从一开始的何氏摇篮,到溜冰鞋,再到后来改良的梳妆台、折叠伞、摇椅以及折叠床榻等等实用又不贵的产品,给何家带来不少收益。要是这个时代有申请专利一说,何家定能赚得更多,何宁也不用愁筒车的建造费了。

    尽管,设计出这些的都是何宁,但村民都是从何家人的嘴中听来的,真实性有待考察,毕竟何宁之前痴傻过一段时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的。

    然而,此次筒车试运行时,是何宁指挥着安装,大家问起筒车的事情,何宁也是回答的滔滔不绝,显然是对它的每个零件儿都熟悉到某种程度的。这件事给北李村村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十几岁的少年,也相信了之前何家人的话。

    筒车成功设计出来了,给何宁带来了名望,让王章沐也扬眉吐气了一把,但他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这一点,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何宁已经意识到了,也没有太失望。

    毕竟,造价摆在那里,销售市场又是面向广大农民,即便,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但有魄力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却寥寥。

    周围附近几个村子来打听、围观的人不少,可一听到价钱就纷纷退缩了。

    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何宁就把注意打在了不差钱的李地主家身上。

    作为北李村西瓜种的最好的人家,何家与常来收购的李管家也是相熟不少,走不通村民路子的何宁就联系上了李管家。

    李地主家财万贯北李村人人都知道,但李地主名下的田产到底有多少,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反正仅附近几个村子隶属李地主的就已经让人数不清了。

    李家地多,但李家人真正来钱的地方却不是土地,而是与北边的行商。正因如此,李家的主子们对于土地里的事情都不大放在心上。唯一关注了的西瓜种植,还是因为李欣然爱吃西瓜。当然,最终还被充分利用了一把,引为噱头,为李家巩固、扩大人际交往立了一份功。

    主子们如此,下面的人为了忧主子所忧,自然也关注行商更多。李管家虽然打理着李家的田产,但毕竟管理着一大家子,精力有限,对农业方面也就每年收获的时候监督收收租,年底的时候审审账,关心一下收益而已,并没有时间关注更换新农具,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

    因此,何宁来找他谈筒车的事情时,李管家并没有太当回事。但毕竟两家有过交易,何宁虽然年龄小却很得小姐的倚重,李管家还是认真的听完了何宁的推销,但也仅此而已了。

    李管家没什么兴趣的态度,何宁看在眼里,也不再继续推销筒车的好处,反倒建议李管家先买一辆试试。等明年地里的庄稼收获了,可以对比一下有筒车浇灌与没有筒车浇灌的田地的收成,如此,这筒车有没有作用,作用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到时候再考虑在别的田地里增设筒车也不迟。

    何宁的这番话一说,李管家倒生出几分兴趣,他对农业懂得不多,但对人情往来的套路却见的不少。何宁敢这么说,自然是对筒车有着十分的信心。这一点,李管家是看出来了的。真金不怕火炼,他不介意试这么一次。最主要的是,在村民们看来很高的造价,在李管家眼中确实不算什么。若这筒车真像何宁说的那么有用,也必会带来更多的收益才是。

    就这样,筒车的销售卖出了最难的第一步。

    等接下来一年的庄稼收获后,何宁收到了来自李管家的好消息——他要订购三架筒车。

    这也成为了年后,何宁与王章沐的重头工作。为了在春耕前做好派上用场,两人是忙得脚不沾地,却又乐此不彼。

    作者有话要说:  下周可能会申v,关键还是看存稿给不给力啦

    第36章 那些花儿

    “大郎, 休息一下吧, 剩下的我来帮你做。”

    筒车是个大家伙,最小的直径也得有三到五米,做起来很是费劲。何宁这几年个子虽然没涨多少,但力气却是提高不少。可这点提高在一米七的十四岁少年面前真的是有些不够看的, 何宁倒也不勉强,剩下的工作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交给何安也是可以完成的。

    何宁点头同意了,放下手中的工具,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

    然后,在何安兑好的热水中洗完了手, 顺势接过何安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和脖子, 才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静静地看着何安接替他完成工作。

    要是三年前,在何宁认真的注视下,何安早手软地用不好工具了。现在他心里依然会感到欢喜与羞涩,却能够做到面不改色的麻利做活儿了。

    “大郎, 你前两天托我打听母羊的事儿有消息了,是上杨村放羊的的张大爷家, 他那里有一头怀了孕的母羊刚下完崽。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要的话,张大爷怕独留一只没断奶的小羊羔不好养活, 说是得两个一起买,要不就过段时间再买。”

    “不用过段时间,你明天多带些钱去把两只都买回来吧。反正家里已经有只大黄牛了, 一只是养,三只也是养。”

    “好的,大郎,都听你的。”

    家里喂养牲畜一般都是何安的事情,家里的妇女们有时也会照看一下。有时候,来租溜冰鞋的小孩们也会帮忙放个牛,打些猪笼草什么的。

    何宁虽然常见何安做这些事

    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