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分卷阅读95

    手,简直是天方夜谭。

    事情安排妥当,南康公主登上牛车,离府前往台城。

    牛车离开不久,有婢仆在附近探头探脑,被阿麦当场捉住,全部堵嘴绑起来,送进关押罪奴的暗房。

    因为几人不是贴身婢仆,司马道福压根没留意情况不对。直到有婢仆回报,说是姑孰跟来的婢仆少了三人,司马道福方才愣了一下。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长公主离府不久。”

    司马道福放下金钗,神情微变,厉声道:“你说什么?!”

    婢仆小心咽了口口水,道:“盐渎今日来人,长公主见过之后便离府。奴让她们几个去打探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消息。可人却是一去不回……”

    面对司马道福愈加严厉的神情,婢仆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竟低不可闻。

    “好,当真是好,好得很呐!”

    “殿下,奴……”

    “闭嘴!你当我是傻子不成!”司马道福抓起金钗,猛地掷向婢仆。锋利的钗尾划过婢仆额角,留下一道细长的血痕。

    “阿兰!”

    “殿下。”一名略显粗壮的婢仆自门外行入。看到她,受伤的婢仆禁不住瑟瑟发抖。

    “把她捆起来,送去阿母居处,直接交给阿麦。告诉她,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司马道福沉声道。

    “殿下,殿下饶命啊!”婢仆跪倒在地,连声求饶,“殿下,奴一心为了殿下,殿下饶命啊!”

    “为了我?”司马道福冷笑,又抓起一枚金钗,将要扔时,发现是最喜的金蝶钗,不舍的放下,换成一枚环佩砸了过去。

    婢仆不敢躲,额前又添一片青肿。

    “为了我好?我看你更像是觉得我太好,想要给我找麻烦!”

    不想再听婢仆辩解,司马道福冷着脸转过头,阿兰扯出一方布帕,当场塞进婢仆嘴里,和另一名粗壮的婢仆合力,三两下将她拖出内室。

    “不能让我高兴两天!”

    坐在铜镜前,司马道福打量其他婢仆,心中暗自冷笑,是,她是任性跋扈,行事不入高门士族的眼,可她不是蠢货!

    “这里是建康,不是姑孰,你们是我的奴婢,不是桓济的。”司马道福冷笑,直呼桓济之名,压根没有半点忌讳,“现如今他成了废人,有人还想指望?以前怎么样,我不管。今后怎么做,你们自己掂量。”

    婢仆们噤若寒蝉,心中有鬼的更是脸色煞白,后悔不该听信二郎君之言,如今真是进退不能,早晚都是死路一条。

    台城内,褚太后正为姑孰上表的事烦心,听宦者禀报南康公主请见,不由得捏了捏额角。

    “请进来。”

    “诺!”

    南康公主走进内殿,话不多说,请褚太后屏退左右,取出桓容送来的书信。

    “这是瓜儿的主意?”看过信后,褚太后面带惊讶。试着回忆对桓容的印象,可惜都是他十岁前的样子。

    “主意是瓜儿想的,但论起源头,还是那老奴。”南康公主道。

    “不是那老奴想夺京口和北府军,郗方回不会被逼到这个地步。不怕告诉太后,如果让那老奴得逞,郗方回被撵出京口,晋室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你容我想想。”褚太后知道事情严重,可仍拿不定主意。

    下了这道懿旨,摆明站在郗愔一边,十成会得罪桓温。如果桓温一气之下放弃北伐,直接起兵攻向建康,岂不是弄巧成拙?

    “太后莫不是还想着术士的卦象?”

    “南康!”

    “太后,扈谦的确是个能人,但他终归不是神仙!”南康公主道,“他能算准琅琊王府的子嗣,未必能算准王朝皇运!”

    褚太后沉默了。

    “不提本朝,追溯至秦汉,异士能人何止千百?”南康公主见太后神情松动,加重语气道,“太后熟读史书,理应记得,汉末乱天下的张角举的是什么旗,打着的又是什么幌子!”

    一言惊醒梦中人,褚太后神情陡变。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如果真的天下大吉,如何会有这烽火绵延的一百多年?

    “太后,那老奴在乎名声。如若不然,早在升平四年,皇姓就该换了。”

    南康公主了解桓温,甚于任何人。

    如果桓大司马有意起兵夺权,绝不会等到今天。他最擅长用的手段是“威逼”,逼得对手自乱阵脚,将他索要的一切拱手奉上。

    郗超屡次劝说桓温夺取皇位,死活没等成功,就是没有把准桓大司马的脉搏。

    南康公主却能一眼将他看透,告诉褚太后,北伐没有成功之前,桓温不会轻易起兵。

    如果可以,她宁可没有这份能力。

    看得越真,越会明白当年有多傻,傻到让自己都觉得可怜。

    经过南康公主一番劝说,权衡利弊之后,褚太后终于发下懿旨,挽留郗愔在朝。

    “阿讷,你去请天子,”褚太后顿了顿,神情现出一抹不耐,“罢,不用请他过来,直接传我之言,历朝贤臣请辞,天子无不恳言挽留。郗氏于国有功,郗方回实为扛鼎之臣。今北伐在即,国不能失贤臣,军不能失良将,务要下旨挽留,不致国失鼎臣,朝失栋梁。”

    “诺!”

    宦者领命退出内殿,南康公主心知事成大半,神情微缓,令殿外的婢仆入内,捧出装有金钗的木盒,送到褚太后面前。

    “往日里都是往外抬,今天是太阳从西边出来?”褚太后看着木盒,难得戏谑一回。

    “瞧太后说的。”南康公主打开盒盖,故意不看褚太后的神情,道,“这是瓜儿送来的,太后看着如何?”

    褚太后坐正,拿起一枚金钗,看着钗头闪烁的彩宝,笑道:“像前朝大匠的手艺,极是难得。”

    “太后好眼光。”

    南康公主将木盒推到太后面前,倾身靠近,低声道:“瓜儿与我书信,道每年盐船之外,还可向宫中进献……再则,北地亦有商路,能得……”

    听着南康公主的话,褚太后的眼睛越睁越大。

    “此言确实?”

    “确实。”南康公主正色道,“瓜儿是我子,体内有晋室的血。太后尽可放心,如他能得侨州,日后必为晋室助力。”

    桓容绝不会想到,他盘算着盐渎的一亩三分地,亲娘直接拉大范围,欲将晋室设立的侨州都划拉到手中。

    “南康,如果瓜儿欲取侨州,郗方回那里又当如何?”

    “太后是故意装糊涂?”南康公主浅笑道。

    “郗方回年近花甲,此次北伐之后,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定要让贤。长子郗景兴在老奴帐下,经过日前之事,无异同其反目。余下两子非统兵政之才,届时徐、兖二州落入谁手,京口由谁所镇?”

    换句

    -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