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分卷阅读212

    ”

    食铺不比其他,雨天的生意总是要差些。

    “要我说,除了东市那几家,甭管大市小市,遇上这样的雨天,都得清冷些时日。”

    “确实。”

    两人口中的东市店铺俱为桓容所开,市卖盐渎货物,包括海盐、首饰、木质箱笼摆件以及北方的兽皮和散货。

    近日又多出一间食铺,专卖熏肉和肉脯,还有不带酸味的蒸饼和夹肉的胡饼,口味十足新鲜。因制作的材料不同,价格贵贱都有,每日都能排起长龙。

    按照城中百姓的话说,熏肉和肉干能留好些时日,买来很是划算。

    自家食用之外,买些贵的待客送礼照样拿得出手。特别是肉脯,带着些甜味和辣味,无论大人小儿都喜欢,每日的出货量十足惊人。

    两个伙计都曾买过,吃过一回就忘不掉。

    “下月有新的肉脯,不晓得价格如何。”

    “听说是鹿肉,价钱绝低不了。”

    “鹿肉?真想买些尝尝……”

    两人的话题开始跑偏,从担心生意转到肉干肉脯。店铺掌柜听到,当场咳嗽一声,两人顿时闭口不言,开始埋头干活。

    掌柜满意的点点头,背着手走回店中。想到伙计口中的肉脯,也不由得口舌生津。

    同样是开食铺,自家还是老店,父子两代经营,在城中开了二十多年,精心烹饪的菜肴竟比不上一家新店,当真是有些不甘。

    天色逐渐放亮,雨却越来越大。

    廛肆内的店铺半数开张,秦淮河上行过两艘商船,接连靠近码头。

    河岸旁出现了卖力气的船工和挑夫,时而有牛车和撑伞的行人经过,寂静一夜的建康城又开始喧闹起来。

    秦淮河北岸,三十辆大车一字排开,冒雨前行。

    打头一辆由犍牛牵拉,车前立有挡板,车厢上带着桓府标志。车上健仆手持长鞭,每甩一下,都伴随着清脆的炸响。

    车队沿河岸前行,很快行到青溪里,穿过两座石桥,径直来到里中,停在一左占地不小的宅院跟前。

    数月前,这座宅院仍属庾希,如今已归桓容所有。

    桓大司马尚在,桓容并未分府,这么大一座宅院,难保不会有人惦记。

    但有宫中发话,又有南康公主在一旁盯着,这座宅院顺利划为桓容私产,桓大司马都无法染指,遑论桓容的几个庶兄。

    自庾希逃离建康,府内仆人失去家主庇护,多数重新沦为田奴,少数求到庾友门上,仍为仆役,日子却再不比以往。

    宅院空置下来,始终无人打理。

    历经风吹日晒,昔日繁华之地依已然蔓草丛生。

    桓容回到建康,将藏金之事托付给荀宥和钟琳。两人领命之后,没有急着将金银运出,而是带人进入宅院,开始清理院中杂草,修葺破损的房屋。

    这番动作不小,很快引来旁人注意。

    对门的殷康一家得知宅院易主,邻居变成桓容,听到不时传来的敲打声,难言心中是什么滋味。

    殷康尚罢,殷夫人始终意难平。

    两年前的事,至今少有人提起。偶尔有闲话传出也不会太过分。毕竟牵涉到桓容,难保不会被人利用,到南康公主面前告上一状。

    流言日渐平息,殷氏的名声得以保全。殷氏六娘却以为母祈福之名留在城外寺庙,不知何时能够回来。

    纵然归来,也错过了豆蔻年华,订不到太好的亲事。

    纵然错在庾攸之和殷佳,以桓府之势和南康公主之威,能得今日局面已是相当不易。想起城外的殷氏六娘,殷夫人仍难免心酸。

    知晓事情不能改变,干脆眼不见耳不闻,约束家人不要探听,更不要将对门的情况报知,全当没有这个邻居。

    阴差阳错之下,倒是方便了荀宥和钟琳行事。

    两人曾制定过计划,防备的就是对门的殷氏。

    不想数日下来,对面竟是无比安静,明暗的打探都没有,反倒让二人愣了片刻。得知前年上巳节始末,方才摇头失笑,同时舒了口气。

    “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少去最需要防备的邻居,两人的计划愈发顺利。很快,宅院内清理完毕,昔日的雕梁画栋重现光彩,岸边的垂柳焕发生机,浑浊的池水变得清澈。

    元月十五之前,荀宥特地遣人给府内送去消息。

    桓容知晓二人的计划,千方百计说服南康公主,入台城当日先去青溪里,将送给褚太后的金银带上。

    “两位舍人入城时带有数辆大车,建康尽人皆知。”

    “儿新得宅院,将随身物品和珍贵之物运入新宅,实是理所应当。”

    “今日入台城,初次拜见太后,送些礼无可厚非。”

    与其煞费苦心遮遮掩掩,不如给出光明正大的理由,直接将金银运入宫中。

    “这些大车内藏机关,载重量远超寻常。”桓容取出一张图纸,将大车内部展示给南康公主。

    “入府三十辆,送入台城三辆,余下随我返回盐渎,并不会惹人猜疑。”

    庾希人在京口,藏金的簿册早托人送给郗愔。从反馈的消息来看,数量应该无误。

    桓容要做的就是将真金白银分好,一成送入台城,余下带着启程,到京口分出一半,就算完成任务。

    “这么简单?”南康公主很是怀疑。

    “之前是我想差了。想要不引人注意,复杂反而不好。”桓容笑了笑。新增一岁,少年稚气减少几分,气质更显得沉稳。

    母子俩商量之后,将出府的时间提前,先去青溪里再往台城。于是便有了三十辆大车排成长列,沿秦淮河北岸前行的一幕。

    抵达青溪里后,桓容无心欣赏四周风景,命车夫加快行速,尽快赶到藏金的宅院。

    “瓜儿。”南康公主忽然出声。

    “阿母?”桓容回过头,表情中带着疑问。

    “莫要慌,也莫要心急。”南康公主浅笑。

    “我昨日同你说过的话,见到太后,无论她说什么都不要轻易点头。如果应对不上,闭口不言就好,凡事有我。”

    “诺。”

    桓容正色应诺,记起方才举动,不由得耳根发热。

    还是不淡定啊。

    健仆扬起长鞭,犍牛颈上铜铃轻响,行走在冷雨中,鼻孔喷出一团团白雾。

    牛车停住后,健仆跃下车辕。

    大门前早有健仆等候,无需吩咐,抓紧在石阶上铺设木板,供大车入府。

    门前动静不小,不一会便有数名家仆在溪对面张望。

    桓容索性大大方方,不遮不掩,请南康公主留在车内,自己撑着车辕跃下,扬起下巴,看一眼溪水对面,将一个意气风发、神气扬扬的少年演绎得活灵活现。

    大概过了半刻钟,家仆陆续散去。想也知道他们会如何上报,无外乎桓氏郎君

    -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