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分卷阅读495

    经过深思熟虑。”桓容正色道。

    “我知道。”南康公主点点头,“只不过,这些高门树大根深,非轻易可以撼动。晋室这些年是如何?他日……你怕也要为难。”

    话中未尽之意,是在提点桓容,如果他站到司马氏的位置,他日登上皇位,同样要面对王谢士族。到时,双方的合作定将不存,甚至会直接成为敌人。

    “阿母的忧心,儿早已想过。世事无绝对,无论多难解的谜题,只要肯下苦功,总能想出答案。”

    “怎么说?”南康公主面露疑惑。

    桓容笑了笑,没说话,而是拿起竹筷,夹起一块炸糕,从中一分为二,放到漆盘一侧。随后,夹起两块炸糕,放到另一侧。

    南康公主深锁眉心,片刻恍然。

    “阿母,如果仅是一块炸糕,数人要分,必当为分配不均起争执。如果将炸糕增至两块甚至更多,每人能分到的不是一小块,而是一大块乃至更多,争执固然会有,却不会伤及根本。”

    “阿子可曾想过,人心不足。”南康公主叹道。

    “我知。”桓容笑着点头,笑意却未达眼底,“想要得到好处,总要付出一定代价。”

    地盘有限,为巩固和扩大自身利益,争执不可避免。

    若是将地盘扩大呢?

    中原、西域乃至极西之地,都是能化解矛盾的钥匙。以上不够,还可以向南拜访天竺,向西走访吐谷浑。再吃不饱,那就扬帆出海,去寻找新大陆。

    人心不足,此言果然不错,可现下不比后世,战争是为常态,且东晋的地盘实在不大,有足够的空间扩张。

    一旦尝到其中的利益,就像尝到血腥味的鲨鱼,永远不可能掉头吃素。

    这么做有一定风险,但是,桓容不像司马氏,他手中掌握着军队,握有东、西商路,更重要的是,握着新技术!

    计划尚且粗浅,需得进一步完善。

    就目前而言,需将王谢士族的目光和精力拉向西域,让他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别再整日清谈,最好由老庄转向韩非,由风雅转向铁血,由胡人眼中孱弱的羔羊转为凶狠的捕食者。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有了新的目标,让众人转移开目光,桓容就有余力慢慢分化瓦解,进而抓牢权柄。至于邻居是不是被祸害,是不是日子难熬,自己会不会被后世斥为残暴不仁,他全不在乎。

    都水煮活人、生撕虎豹、百兽退避了,后世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第二百二十章 决定

    见桓容心中早有计较, 南康公主转开话题, 未再言建康士族, 而是提起司马曜送来的书信。

    “官家选定六月大婚。”南康公主眉心微拧,沉声道,“元服之前就送来书信, 邀我前去观礼。吉日定下后又送来一封。”

    司马曜现下仍是晋室天子,两封亲笔送往须臾,就为请南康公主往建康。

    去不去,实质上关碍不大。

    但是,如果坚持不去, 轻易扫落天子颜面, 难免会予人话柄。

    “阿子, 你以为如何?”

    “阿母,此事我早有耳闻。”

    桓容想了想, 干脆将贾秉的谋划简单说明。见南康公主面露惊诧, 似想起什么, 神情陡然一变, 不由得顿了一下。

    “阿母?”

    “日前,兴郡周氏遣人来盱眙,提及联姻之事。”南康公主叹息一声,道,“这事来得突然,之前我有几分奇怪,如今看来,倒是合情合理。”

    “联姻?”惊讶的变成桓容。

    “不是你。”南康公主看了桓容一眼,知道他担心什么,“是虎儿。”

    “阿兄?”桓容思量片刻,面露恍然。

    仔细想想,桓祎比他年长,至今尚未成家。周氏想要联姻,的确不值得奇怪。

    之前因有痴愚之名,加上不为桓大司马所喜,桓祎自然不会被众人看在眼里。如今身为盐渎县令,手下掌控数艘海船,论实力,比一郡太守不遑多让,甚至超出许多。

    桓容同桓祎情谊颇深,同父兄弟中,只有桓祎在他的辖地中出任官职,深得他的信任。

    如王、谢等顶级高门不会轻易动心,但对周氏这样的吴姓,以及中等品位的侨姓来说,桓祎的确是不错的联姻对象。

    桓容至今未透出娶妻之意,桓祎则不然。

    南康公主稍微透出些口风,有意者自然会主动上门。

    原本,南康公主想在侨姓和桓氏姻亲中挑选,实在没料想,兴郡周氏竟主动派出人来,透出家族联姻之意。

    别看周氏被侨姓排挤,在朝堂不断边缘化,前数五十年,绝对是南地数一数二的豪强,动辄给司马睿和王导脸色看。

    如今貌似没落,实则根基稳固。

    周处参与贾秉的计划,即是心下看好桓容。但他没有提出与桓容结亲,而是想与桓祎联姻,同样是谨慎之举。

    一来,这样不会过于引人注意,能暂时避开世人猜疑;二来,日后桓容失败,仅是一个旁支姻亲,自然没有太大干系。

    不能说周氏没有诚意,一切都在算计。

    只能说这是世间规则,也是吴姓被打压之后总结出的经验。押注可以,却不能不顾一切。必要时当明哲保身,避免整个家族落入险地。

    “阿母,这事可曾告知阿兄?”桓容问道。

    “日前已送去消息。”南康公主点头。

    “阿兄是什么意思,可有意周氏女郎?”

    “事情只是提了一下,我尚未当面见过周氏女郎,何言其他?”南康公主奇怪的看了桓容一眼,“既是娶妻,总要双方都顺心才好。模样尚在其次,关键是性格教养。要是像你几个庶兄,是嫌日子不够闹心?”

    桓容眨眨眼,按照亲娘的话,阿兄可以当面见?

    南康公主看他的目光愈发奇怪,这可是常理。

    “我以为……”桓容尴尬的扯了扯嘴角,没想到时下风俗竟是这样。

    南康公主作势瞪他一眼,儿子聪明归聪明,大事不差,怎么总在小事上犯糊涂?

    “既然是结两姓之好,凡事都要仔细衡量,不能成亲之前样子都不晓得,那样岂不是成了笑话。”南康公主看着桓容,见儿子耳朵发红,不免有几分好笑。

    “当然,也有未见面就定亲的,但在婚前必会有一番安排,至少让两人见上一面。实在不成,好歹会有幅画像。”

    亲事定下不能更改,但要做到心中有数。

    不然的话,女郎所托非人,悲苦一生;或是娶到个贾南风之类的媳妇,带累子孙,两家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如果实在不合适,在不损害家族的前提下,亦能想法仳离。

    所谓门当户对,就是彼此实力相当。只要女郎没犯大错,且家族势力

    -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