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葛青春》分卷阅读20

    “□□4号,纯度高达98%,吗啡型毒物,最危险……”

    “‘金三角’与云南边境接壤,盛产罂粟……”

    “‘金三角’贩运的□□占世界总量60%~70%……”

    “1986-1996,‘金三角’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云南边境成为‘金三角’毒品流入我国的通道及中转站……”

    “1992年,云南省对贩毒猖獗的‘平远街’开展大规模严打武装行动……”

    廖敏默念了几句展区内的解说文字,走过一排玻璃展柜,他在几张“罂粟花海”的实景照片前站定……

    ——满山满谷白花若风中摇曳,妖冶无极,绵延数万里不绝,天地归于一色,皆融于这白茫茫的银白茫苍里——

    廖敏惊摄于眼前致艳,不禁心下感叹:妖冶无两,偏天生带毒。

    正暗自思量间,几缕纪录片的旁白声从展厅中央传来,中央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一部90年代掀起热议的“云贵边境禁毒纪录片”。一些病秧秧的年轻吸毒者,脸部被打了马赛克,正在屏幕中央接受采访。

    “你今年多大了?”一声画外音问道。

    “16”

    廖敏朝那个少年看了一眼,算一算,此人若有幸在世,如今倒也是个同辈人。

    转到展厅另一边,几页手稿被张贴在里面,并排贴着的,还有一张纪实封面。廖敏低了头,见下方有几排图文注释:《边境罂粟——我的金三角见闻》;199x年公安部xx优秀作品奖;一张作者小小的黑白照片,带着属于80年代文人特有的灰白书卷气,一旁的名字有一些磨损,看不真切。廖敏下意识就贴到了玻璃跟前去辨认。

    “您看什么这么仔细哪?”一位女同志站在他背后拍了记他的肩膀。

    廖敏受到了惊吓,回转过头,却不忘报以热情的笑容,“正等您送照片哪!”他道。

    女同志脸上飘过一朵愁云,“别提了,把档案室都翻过了个个儿,偏就这一届的毕业生好像就没照毕业照。”她嘟囔着抬起头,“这位同志,您说见不见鬼!”

    廖敏在肚子里暗叹了口气,心道,“即得了眼前的人,又何必计较那些如烟过往!”

    “哎?这可是名人,以前校史馆还挂过他的大照片。”女同志指着展柜奇道。

    “谁?”

    “就这个!”

    廖敏复又去回顾了下那张80年代文人像。

    “他可是我们学校的早期资助人,是位作家!喏!”女同志指了指中央的大屏幕,“正播的纪录片看见没,他是随团记者,《边境罂粟》就是在那之后写的。”

    “原来还有这一出!”

    “这还没算完,传闻说,他当时就带回来一对双胞胎,收作了养子,可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