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策瑜千日忘忧》分卷阅读78

    像是晴天霹雳狠狠落下,击打在心头。

    尽管有火光映衬,在那一瞬周瑜的脸色也变得煞白煞白,双唇不住的颤抖,藏在袖中的手朝二人的方向伸了伸,然后猛的缩回,紧握。

    不。

    这不是他们。

    这不是。

    周瑜定了定心神,此时衣摆处的火已烧到后背,他也视若无睹。他镇定的超前面迈出一步,想要仔细看看那两人的模样。

    周瑜的脚尖刚刚落地,眼前瞬间被一张熟悉的面庞占据,随后那人便拥他入怀。

    “别看。”

    孙策低沉带着些许不忍的嗓音彻底瓦解了周瑜费力筑起的墙,他死死咬住下唇,握紧孙策那坚实有力的臂膀,眼泪一流下就再也止不住,接连而来的噩耗终是夺了他的面具,且毫不留情。

    在这个人面前,我无需伪装啊……

    这个人会一直一直守着我,陪着我……

    ……

    会吗?

    孙策紧紧拥着周瑜,怀中那瘦弱的身子让自己觉得心疼。他抚摩着周瑜的头发,二指顺势在他脑后轻轻一点,后者感到了什么,还没来得及言说,便陷入了沉睡。

    孙策轻叹一口气,将周瑜打横抱起,二人转瞬自那火海中消失。

    风月楼外,众人仍在紧张的围观。只听“咚”的一声响,那镶金的招牌带着火狠狠砸落在地,碎成几瓣。随后又传来一阵轰轰隆隆的木材开裂坍塌的响声,这名噪一时的倌馆已成过去。

    千日

    距离风月楼被毁之日,不知又过去了几天。

    任凭南方烈日灼人,弇州风雪却是依旧。狂风夹杂细雪呼啸着从人衣领处的缝隙中钻入,在室外多呆上一刻,都是十分的煎熬。

    这大雪,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

    周瑜在屋外的石桌上静坐,面前的茶盏不知何时已被积雪覆盖,杯里的茶水早已凝结成冰。一阵大风刮过,惊飞了树上的鸟儿,白雪随着枝叶摇摆翩然落下,在即将降至他头顶时,却凭空消失不见。

    周瑜拢了拢衣领,仰头望了一眼上方已无积雪的枝杈,眼底毫无情绪。

    “孙策,我想一个人静一静。”他对身后的人道。

    孙策听闻,默不作声的又向后退了几步,站定,目光片刻也不从周瑜的后背上离开。

    周瑜听到身后的响动,知道孙策是离自己远了一些,但未曾离开,便也不再说些什么,只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风月楼的大火绝非偶然,也许是曹丕耐心即将耗尽,才以此给了他警告。

    自己的确是要快些做决定啊。

    还好,此时此刻的孙策,体内妖气仍在,他并未成魔。

    一切,还来得及。

    周瑜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换上许久不曾露出的微笑,转过身来走到孙策跟前,握住他也同样冰凉的双手。

    孙策薄唇微启,眼中有着些许诧异。

    “我没事,”周瑜唇角微微上扬,说话的语气也是轻轻柔柔的,让人听上去觉得有些不真实,“我们,还有事情要做。”

    “嗯,”如此关头,孙策也未细想许多,只反过来攥紧了周瑜的双手,言语坚定,“与曹丕的新仇旧怨,此番定要一并了结。”

    周瑜偏头紧紧盯着孙策的面庞。如今的他看上去状态的确好了许多,但随后若是再次接近妖界,触发了曹丕布下的束缚,他的伤……

    [“若是他强行冲破束缚,只怕……”

    “……神形俱灭。”]

    孙策看出周瑜的担忧,道:“你不相信我?”

    “你……真的未成魔?”周瑜直视着孙策乌黑的眸子,似乎是想从中找出一丝犹疑。

    孙策挑眉,深不见底的幽深双目中闪过一丝狡黠,虽说只有一瞬,但仍未逃过周瑜的眼睛。周瑜刚想说些什么,眼前人却突然不见了踪影。随后,他的右边肩膀上感到有些沉,接着耳边传来“嘶嘶”的声响。

    周瑜抬手触到那熟悉的鳞片纹路,小蛇圆溜溜的小脑袋抵在了他颊边,他不由的一笑,来来回回的轻捏着那光滑的蛇身,精准的避开了那一处小小的伤口。

    “好像,长胖了许多。”周瑜语中带笑,但只有他自己心知,想要摆脱喉咙中的涨涩之感,吐出这样一句毫无破绽的话,有多么的难。

    果然,他掩盖的心绪也骗过了孙策。小蛇听了这话,似是有些不满,吐出长长的信子以示威胁,只是这在周瑜眼里毫无用处,换来的是前者被轻弹了一下脑袋。

    ……

    远处,有二人并肩而立,望着那一人一蛇嬉戏。

    诸葛亮看了一会儿,先是面露不忍,背过身来,低声问身旁的人道:“真的无药可解么?”

    “这东西可比我给你师弟的‘溯忆’来的霸道,谁也不知这邪法从何而来,竟能回溯人的记忆。如忘川守护者的话为真,你今次真的逃过一劫,再过千日,怕是也要重蹈覆辙。”白琰单手托着下巴,说话时目光未曾离开远处那两人。

    “二十年阳寿,”诸葛亮微微仰起头,凝望着惨白惨白的天空,自言自语的低声喃喃,“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

    “忘川守护靠吞噬记忆而活,想要取回,代价必不可少。”白琰道。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