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一狗仔》分卷阅读242

    药的,但架不住人家来求,而且名声渐渐大了之后,来求药的人之中免不了有些体面的富户贵族,他根本得罪不起。再者,他也想做善事回报百姓大众,由此来提高自己的德行修为。

    故而松山居士卖药换来的钱,除了用于修建道观,便会全都施舍赈济穷人。他的好名声也是因由这样一次次行善,越传越广。

    同时,便有更多的百姓们闻声而动,求他也分享延年益寿的丹药给普通百姓。松山居士便觉得多做好事,多分享,更有助于他得道成仙,遂也响应了这些人的请求。后来他的收养弟子越来越多,炼丹也越来越多,之后每月便有大量等级不同的丹药流到市面上变成了售品。

    而今松山居士的药丸已经在京城内许多药店内明码标价,引得越来越多有闲钱却想长命百岁的人们争相抢购。而买丹药的人中,有七成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迫切想要长命百岁的。偏偏年纪大了的人身体反而经不起折腾,如果他们吃的这种药有毒,无异于是让自己更加短命。

    古人传统炼制丹药里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贾赦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很清楚。这些铅汞砷之类的毒物,人吸收后就会在体内积累,引起慢性铅汞类中毒。

    既然是这么大范围的事儿,贾赦不可能就此放过。当然贾赦也不能仅凭着自己的以为来判断,一旦人家松山居士的炼药之法不同,里头真没有铅汞之类的毒呢?所以细查清楚,他的丹药内是否有令人中毒的物质。

    贾赦遂叫人搜集了许多价位不等的药丸,请魏清东拿来用老鼠身上统统试验了一番,结果立刻却证实贾赦了猜测。所有的丹药都要毒,不同价位的区别,只在于毒物的多少不同。普通低价仙丹药的毒性反而会小点,越贵的丹药毒性越大。

    故而想吃丹药长生,绝不可能,倒是必定可以早死了。

    不过要因此说这位松山居士是行骗,却也不恰当。他炼的丹药他自己也吃,并且他一直对食用丹药可以得道成仙的事儿深信不疑。而他把他的丹药出售给大家,也确实是出于他本人善意的分享。

    但事实就事实,不能因为他的‘善意’,就无视他的丹药对于那些物质百姓所带来的实质性伤害。

    但贾赦也不会仅凭用老鼠试吃这一点,就向世人证明松山居士的丹药问题。他还调查了很多服用过松山居士丹药的百姓,特别是那些最开始就服用,已经有六七年服用历史的人。

    贾赦将这些人的状况都做了统计。吃的年头最多的三十几人中,活下来的有十三人,十二人身上出现了牙龈出血,口臭,头痛,咳嗽,四肢麻痹,情绪狂躁等等恶劣的症状,余下的一人不仅有前者的症状,还有失明的情况,并且神志模糊,最近时常晕厥。

    贾赦就一个不落的把这些人的情况都写进了《邻家秘闻》里,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服了几年丹药身亡人的死前症状,更要一一描述清楚。

    明眼人自然能从中看出这三十几人的雷同症状,找到相似的关联,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贾赦连夜赶稿完毕,让方正路和柳湘莲审查校对两遍之后,就立刻送往印坊印制。因这次不止有京郊印坊可用,贾赦把宋奚名下的三字坊也动用了,俩个印坊一同日夜赶工,不到三日就印刷装订完成。因这期的《邻家秘闻》详细描述了三十多位服丹药者的情况,本子比往期厚了一倍。

    书刚好赶在了月中十五日发布。

    因松山居士在民间很有名气,此书一发,即刻引来哗然。

    十三期《邻家秘闻》上,没有一句明说松山居士的丹药有毒。依旧是根据调查事实阐述,先讲述了用了喂食老鼠丹药致死的结果,也详细表述了老鼠急性中毒表现的症状。再有就是那些经年累月服用丹药的三十多人的详细情况。

    至于书里所述的活着的十三人,都是实名揭露出来的,京城这么大,其中不乏有认识这些人的,有人可亲口证实他们所见之症,便是更加是佐证了《林家秘闻》的内容所述属实。

    “我还以为我家邻居是因为老了病了才会如此,没想到是吃了松山居士的药丸所致。”

    “哎呀,万万没想到,居士的药丸不仅不能延年益寿,还能害人短命!”

    “真真可怕啊,这跟杀人凶手有什么不同。气死了,我上个月还买了一丸吃,会不会过几年的下场跟书上这些人一样?”

    这时啪地有人拍桌,愤恨龇牙道:“这怎么算?能不能去衙门告他?我都已经吃了他的药两年了!”

    众人瞧此人的口内,牙龈充血红肿,一说话吹出的气儿来,远远地就闻到一种臭味儿。这症状跟书上所述的初期症状相同。

    大家纷纷报以同情。转而就见街面上有人喊着松山居士害人,有很多都是些吃过松山居士药丸的,惶惶不安,既愤怒又惶恐,很担心他们自己会落得书上那些人那般下场。

    于是不到半日的时间,京城内所有服用过松山居士药丸的受害者凑在一起,浩浩荡荡地往京外去,找松山居士算账。

    再说那几位曾经在松山居士那里卖了药丸的郡王们,都惶恐不安,有的一气之下,直接告到了宫里去,请皇帝做主。

    皇帝刚处理完今天的奏折,伸过懒腰,托着下巴在桌案上稍微走神儿。忽听自己的堂弟平安王突然造访,皇帝觉得新鲜了。

    他这堂弟是个有些作为的武将,但心思简单,也不爱掺和朝政。平常都是他命令什么他就往哪儿冲,皇帝倒是喜欢他这样单纯直愣的性儿,遂平安王虽在皇族子弟中出身不算血统高贵,但皇帝也给他格外恩厚给他封了郡王。

    大周四处太平,皇帝正纳闷他这个堂弟这么急来找自己有什么事儿,转即见他进门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古铜色的书。皇帝当下就明白了,他怎么忘了,今天是月中十五,正是《邻家秘闻》又给他添事的日子。

    皇帝盯着平安王手上的书,心里祈祷着别是贾赦不知好歹,又扒了什么贵族的丑事,给他们皇家丢脸。关键还没有提前告诉他!不对,这书后来宋奚负责审查,应该是宋奚的责任。

    这对野鸳鸯要真给他惹了麻烦,皇帝觉得自己这次发狠,好好教训,让他俩‘患难’一回。

    “臣弟有事奏报,”平安王一个大男人噗通就跪在皇帝跟前,嚎啕哭了起来,“另外臣弟还有些遗言想说,请皇上成全。”

    皇帝差点被唬的一跳,惊诧的打量平安王,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什么遗言?你精神百倍,好好地在朕跟前,怎么说出这样大逆不忠君的话来。这书里头到底揭露了你什么丑事,非要你一个大老爷们去寻死?”

    皇帝又瞟一眼平安王手里的书,更加好奇起里面的内容来。

    “

    -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