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安的种田生活》分卷阅读46

    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户部尚书出列,躬身说到。

    “何事?”

    “安阳太守近日递上折子,请求朝廷发放赈灾粮款,然而国库空虚,所以微臣特请示陛下。”

    南濯没有立刻答话,的确,皇位之争虽然只持续了一年但牵连甚广,致使朝唐动荡,他继位之后百废待兴,许多官职仍然空着,不过……

    “如果朕没记错,近几年并未有何处受灾,这安阳……”

    “陛下有所不知,五年前丹河水患,安阳受灾,民不聊生,尤其是河畔的青玉镇,田地皆被淹没,所以先皇下旨每年给予赈灾粮直到其百姓可以自给自足。”

    “原来如此。国库当真筹不出银子了吗?”南濯思考着解决之道。

    “陛下。臣以为,这灾,不必再济。”一道声音响起,温润却坚定,带着点秋日清晨凉凉的气息。南濯抬头,是户部侍郎,文竹。

    “哦?文爱卿何出此言?”南濯对这个人倒是有印象。容貌俊秀,身姿挺拔,立在堂下好似青竹,气质脱俗,举手投足尽显谦谦君子之风,一袭官服,两袖清风,端得是个风流名士。不过听说有些刻板,现在见他进言,不疾不徐的样子让南濯起了兴趣。

    文竹微微皱眉,皇上的眼神为何如此奇怪,一定是自己的错觉,此乃天子,不可亵渎。他悄悄捏了捏袖口,朗声道:“微臣一年前曾经去过青玉镇,那里民风淳朴,耕种已然恢复,且百姓发展之心坚定,相信假以时日必能重现往日富庶盛况。”

    户部尚书挑眉:“既如此,多些粮食钱财岂不是更好?”

    南濯没有说话,户部尚书所说恰是他所想,便继续盯着文竹瞧。

    文竹又捏了捏袖口:“微臣在青玉镇时曾经问过百姓,朝廷所发粮款用意虽好却难以落到实处,尤其是……”

    “百姓所言岂可当真?”吏部侍郎瞪着眼睛打断了文竹,“他们目不识丁,又怎能理解先皇与陛下的良苦用心?”

    南濯直起身子,看向义愤填膺的吏部侍郎,根据密报,此人是护国公麾下之人。护国公南子彻,自己的皇叔,年龄只比双十的自己大十岁,手里握着一支不小的势力,但平日里都是直挺挺站在那,从上朝到散朝,现在也还是面无表情,吏部侍郎的发言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

    文竹面对激动的吏部侍郎表情不变:“阁下所言未免有失偏颇,他们的确学识不高,但是陛下所思所想无一不是为了天下百姓,好与不好,自然也是他们说了算。”

    吏部侍郎语塞,这不是说自己在贬低皇上捧在手心里的人吗?他话锋一转,“文侍郎倒是好兴致,当时正值多事之秋,还有心思探查民情?”

    文竹的表情仍然淡淡的,南濯却莫名地捕捉到了一丝伤感:“并非下官有闲情雅致,只是下官的父亲离世,命我将之葬在祖籍青玉镇罢了。”

    南濯恍然,在这个朝代为官,若遇父母去世,没有丁忧一说,也就是不用辞官,请假即可。不知怎的,他脱口而出一句:“那文爱卿家中还有何人?”

    文竹一愣,继而恭敬道:“回陛下,家中尚有母亲和未出阁的妹妹。微臣并未玩忽职守。”

    南濯话一出口就后悔了,顺势说:“朕明白。”他站起身,“好了,今天的朝就上到这里吧,赈灾的事择日再议。”

    “退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竹跟在人群后面,心里有些郁闷,皇上问什么不听他讲完呢?几句话的事情而已。而且,想到这一个月来新皇的表现,他的心里有些复杂,之前先皇在世的时候就听人说三皇子无心皇位,心性随意,本以为登基之后可以沉稳一些,可看看上朝时陛下的坐姿,看看底下大臣争得面红耳赤时陛下玩味的表情,文竹默默地叹了口气。万幸,皇上的决策还是很英明的。

    “文大人,文大人?”福石见人不应,快走几步,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文竹正腹诽当今天子,一时出神没有听见,冷不丁被拍还有些心虚,他转过身来,捏着袖口淡定道:“福公公好,方才想事情有些入神,十分抱歉。”

    福石笑眯眯地,眼睛都成了一条缝:“文大人忧国忧民,咱家都知道。我来是替圣上带个话儿,请您去御书房一趟。”

    “……劳烦公公带路。”自己为官不过两载,尚未被皇上传召过,更没去过御书房,当然也不知道路线。

    时近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日子,小路两侧,枝丫竞吐新绿,文竹跟着石福公公,踩了圆润的鹅卵石前往御书房,微凉的风吹起他的衣摆,仿若父亲的低语。

    “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当问心无愧,你务必要守住心中的底线。”

    “文大人,到了。”石福轻声提醒,“陛下在里面等着呢。”

    “谢公公。”文竹拱了拱手迈步进去。

    才行两步,厚重而细腻的书卷之气便裹住来人,殿内光线略暗。黑漆描金的家具,精细小巧,珐琅边框的紫檀插屏,上绘花鸟,有床榻,上铺黄炕毡垫,红花炕毯,有多宝格,内收奇珍古玩,稍转个弯,正悬笔勤政的皇上便出现在视野。

    文竹撩袍跪下:“参见陛下。”

    南濯写完一个“允”,放下朱笔,道:“起来吧。坐。”

    文竹犹豫一瞬,在旁边的矮凳上落了座。

    “方才那个,青玉镇粮款一事,你往细里说。不必有顾忌。”

    “是。”文竹行了个礼,顺势捏了捏袖口,“微臣此前去过青玉镇,百姓恢复耕种且粮食多有剩余,放在以往,便会运到粮店换取钱财。但是,安阳太守求得的救济粮却切断了这条生财之道。”

    “哦?”

    “虽然证据不足,但安阳必有贪官污吏且权势不小,将救济粮拦下,或以次充好或减量发放,大量质量上乘的粮食并未下放,但那些官吏不需要粮食,他们想要的是钱,便会降价大肆脱手,致使安阳一带粮价奇低,百姓受苦。”

    南濯沉思片刻:“照你这么说,百姓没有反抗吗?”

    文竹摇头:“许是民愤还不够,毕竟百姓刚经过大灾,不想再折腾,多半会选择忍让。”

    “若果真如此,能瞒这么久,朝中必有帮手。”

    “微臣不敢妄言,本想多些证据再上报,今日倒是都抖出来了。”文竹叹了口气。

    “反正国库现在也没有银子,不如趁此机会调查清楚。朕和你再去青玉镇走上一遭。”也给我这个皇帝打个名声。南濯在宫里憋了一个月,早就想出去透透气了,这

    -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