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彦斌提前给柯震山打过招呼,让他对此保密。
柯震山一听那叫一个高兴,当即跟小儿子谈条件,好说歹说总算蹭到三个菜。一想起儿子做的美味,柯震山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为岳父当初拉下脸面,即便耍无赖也要逼着小儿子学厨的做法点了三十二个赞。
“太太,这些是墨轩让人送过来的,中午要做吗?”
“墨轩?”
“送礼的人说是柯家、方家跟谭家三家少爷合资的绿色食品公司。”
“都有什么?”
“就一些家常菜,青菜、梭鱼之类。”
“既然是特意送过来,那挑好的做两样端上来。”
“是,太太。”
很快便到了饭点时间。
“跟其他菜没什么差别,甚至还略有不如,怎么那三位有闲心开公司,不会是闹着玩吧?”没尝两筷子,已到中年,却因保养不错,极具成熟风韵的美妇人便不再光顾,对墨轩也没了一开始的好奇。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每餐食用绿色食品完全不在话下,墨轩送过来的食材还算不错,却也没有多出挑,这还是其次,最主要是品种问题,送过来的大多都太过普通,并不被他们这样的人家放在眼中。
同样的事情不独发生在中年美妇一家,有些甚至连餐桌都没上去,当然,也不乏将菜用完这人。大多都反应平平,会拿来佐餐,还真就看在柯彦斌三家面子上,只有极少数是真心喜欢。
柯彦斌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有人卖他们面子,墨轩就能开起来,现在他们不求赚多少,当务之急是将墨轩这个牌子经营起来,以后再上好东西,便能事半功倍。至于送出去的礼都进了谁的嘴,他们可管不着,就算扔进垃圾桶,只要不是当着送礼的人这么做,他们也无所谓。
既然公司名头已经打出去,那就不能老是借用家里的人手,柯彦斌三人分头行动,很快,公司驻地选定,在北市三环外,四环内,地方不算多好,倒也没有多偏僻。
墨轩虽为食品公司,目前却只有一间生鲜超市,因客户定位不同,装修迥异于普通超市,一看就让普通工薪阶层望而生畏,连进去瞅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柯彦斌三人却没丁点反应,还觉着这样不够高大上档次,可惜资金有限,拢共就只有一千万,他们得省着点用,不能胡乱挥霍。
“张叔,这里就交给你负责。”柯彦斌站定,对于张万愿意留在这么一家无名小店帮忙,他不是没有疑惑,不过一想到这是外公的嫡系人员,倒也没了猜忌,“要是干得不愉快,跟我说声就成,找到人手你随时可以走。”
“好。”张万很乐意接受柯彦斌的建议。一朝天子一朝臣,墨轩是柯彦斌第一份真正的产业,自然要培养自己的心腹,他这么个人夹在中间,恐怕落不着好,还不如识时务地先帮上一把,将墨轩打理妥当,再交给其他人,到时候对段老也能有个交代。
开业那天,墨轩非常热闹,菜可以放着不吃,柯彦斌三家面子却是不能不给,花篮几乎排到马路上。不过来的都是小辈,柯彦斌三人并没什么不满,他们三人的分量明显还不够,不足以请动各家当家人。
苏立航没去,这种场合他不适合露面,免得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津津有味地看着墨轩开业仪式现场直播,家人就围坐在他身边,一个个都张大了嘴。
不要说苏大全等人,就连苏立航也没想到,柯彦斌三人能量如此之大,开业典礼竟然办得这么盛大。
“小航,这上面摆的真是咱家的菜?”陈芬脸上写满了惊讶,一把把时蔬被精致包装起来,不像是在卖菜,瞧着更像是在卖礼品。
“是,要是卖得好,以后进价还会往上涨,家里还能多些收入。”苏立航故作镇定地说道。柯彦斌三家背后能量显然超出他的预计,也亏得他对柯彦斌还算了解,不然他可真不敢跟这样的人家打交道,说不定公司什么时候就合法成了别人的,他有冤都没处申。
墨轩采取限量销售模式,第一天销量很好,只参加开业典礼的来宾就将当天的量给消耗完,第二天营业额立刻缩水,第三天更差,卖不完的那些蔬菜直接被柯彦斌三人内部消化,至于海鲜,只要不死,就一直这么放着。
“彦斌,要不让你爸给你找找销路?再不然直接送到你外公那,总不能天天都拿回家吧。”柯彦斌母亲段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心里的打算说出口。
“怎么,不好吃?”柯彦斌抬头,眉头微蹙。
“还行吧,就是比家里吃用的差点,嗯,就差一点点。”段晴斟酌着如何在不伤害小儿子颜面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
“大哥,你也这么认为?”柯彦斌目光转向闷头吃饭,一言不发的柯彦文,之后扫过在座其他人,“你们也都这么想?”
柯彦文头也不抬:“我无所谓,吃什么不是吃,彦斌拿回家的也不差多少。”
柯震山就更没有意见,要不是已经答应小儿子要保密,他巴不得把消息传出去,然后天天吃这些,虽品种寻常了点,那效果却是杠杠的,即便大多细胞活性已经趋于正常,连着几天下来,他依然感觉身体轻快了一些。
可惜,这话柯震山不能说,憋得那叫一个难受,只得给小儿子投过去一个控诉的眼神。
柯彦斌权当没看见,只盯着其他人,见没人说话,他便知晓大家的想法:“明天开始,我会少拿一些回家,爷爷他们那边也减量。”
柯震山想阻止,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阴着一张脸生闷气。
不光柯家如此,方家跟谭家也出现类似的场面,区别只在于程度不同。
“彦斌,一定要这么零售,真不直接供货给酒店?”谭嘉伟有些想不明白。
这事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量大可能比较麻烦,一天几百斤,三人完全能找到渠道消化,不说方家和谭家,光柯彦斌外家段家就完全吃得下。
“行吧,下午卖剩的菜我找人送到我外公主厨的酒店中。”柯彦斌想了下,接受谭嘉伟的建议,销量不好他不在意,墨轩生鲜早晚会出名,但东西不能浪费,降价出售那不可能,只能另想办法,段家酒店倒是一个好去处。
柯彦斌其实也没什么想法,他只是秉着有缘者得的原则,毕竟苏立航提供的生鲜是好东西,他们三人都心知肚明,若这样都还要卖力推销,实在有点降低墨轩这个品牌的格调。
至于张万等人,其实负责的是开拓公司其他业务,譬如找其他符合要求的供货商,拓展销路等,唯一以墨轩这个公司名直接命名的品牌,即苏立航提供的货物,则直接归董事会管,他们只要执行上面的方案便行,不用胡乱拿主意。
苏立航不知道柯彦斌三人是怎么解决的,反正十几天后销量重新回升,他便丢开不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说好了经营不归他管,他便没插手的意思。
这些天苏立航一直在研究黑液,外星人流出来的消息不多,但在网上搜索一番,也能找到三瓜俩枣,据说天伽联盟太空战士不是一般的身强体壮,或许黑液出现不是偶然,其他地球人也有可能拥有类似的能力,再不济,也得拥有在太空中战斗的体质,否则地球联盟就算有天伽联盟庇护,恐怕也很难在宇宙中立足。
☆、第 12 章
一开始苏立航便将自己定位为生鲜供应商,只不过有赖于黑液的功劳,他得以跟柯彦斌他们合作办公司,否则就算他跟柯彦斌是同学,是关系还不错的朋友,也不大可能走到一块。
起先苏立航或许还不这么想,等看到墨轩开业仪式后,他便明白他跟柯彦斌是两个世界的人,至少目前是这样,想要平起平坐,必须拿实力说话,光自己这么认为没用,有的是人戴有色眼镜看他。
苏立航不在乎流言蜚语,但他要考虑家人的感受,好在他没在墨轩开业仪式上出现,这个麻烦暂时找不上他家,至于以后,想来真到了那时,他家情况定然有所改善,怎么也会比现在就曝光在大众面前要好。
黑液虽然好用,可惜苏家湾渔业资源贫乏,捕捞上来的都是一些寻常海产品,鲜少有珍馐美味,自然价格也就那样。不过话说回来,纵使这般,卖给墨轩的价格依然要高出小县城批发价一大截,不过才一个多月,苏家人就大变样,瞧着比以往有生气许多。
“妈,家里债还完了,剩下那些,拿部分出来去县里采购,各种家里用得着的都买上一些,叫爸一起去。”苏立航没有明说,最近物价上涨明显,尤其是食品,价格已经比他离校时涨了起码两成以上。按这个速度涨价下去,恐怕翻倍指日可待,现在存钱远不如购入实物,他之前的猜测怕是要成真,到时候天然农产品恐怕不是人人都吃得起。
“好。”姜燕没问为什么,东西涨价大家有目共睹,每家都或多或少买了一些日常用的物品备在家里。
就是这次物价变动比较奇怪,并不是全线看涨,有部分甚至还掉价严重,特别是电子类产品,据说不少厂家已经停止生产新产品,现在卖的都是以前的库存。
聪明人不止苏立航一个,物价上涨幅度这么明显,除了国家在收购之外,还有其他消息灵通人士的参与,以及跟苏立航一样,出于本能或根据一些蛛丝马迹跟进。这还是在国家控制之下,要是没有国家出手干预,物价早就飞涨,远不止上涨两成这么简单。
苏立航比家人了解更多,现在食品进出口规模大幅度削减,这可跟国内物价调控不同,那是真有暂时完全停止贸易的迹象,只是为了不让失业人口进一步增多,导致国内局势不稳,这才放慢速度。
当初苏立航还诧异,失业率高达三分之一以上,为何国家还这么安定,后来等他回到家一问才知晓,原来国家承诺早则三个月最晚半年之内生产恢复正常,到时候暂时歇业在家的人大部分都能重回岗位,至于具体做什么,那就不得而知。
苏立航估摸着,这些人多半会被新生行业消化,譬如舰船制造、新通讯器生产、悬浮车制作等等,想来到时候整个地球都会大变样。
“爷爷,短时间内不能再在苏家湾捕捞,要不然部分渔民生活没法支撑。”苏立航只这么一说,苏大全等人便明白他话中潜藏的意思。
虽说海水不停流动,苏家湾海域除非污染太严重,否则总会有鱼虾蟹从其他地方跑过来,但太过频繁捕捞,就会出现一时回补不过来的状况,苏立航在苏家湾长大,大部分村民都挺友善,他不能光顾着自己。
“小航,你考虑好了?”苏大全努力使自己脸色保持正常,不让担忧写满眼底。
或许真是年纪大了,小儿子一走,他连出海的勇气都没有,也禁止儿孙这么做,只是孙子已经大了,他拦着大儿子没事,毕竟就一人,不说他自己,就连儿媳妇恐怕也会阻止,甚至连大儿子本身也要掂量一下,家里没了他这个顶梁柱只怕会更困难。
但孙子不同,孙辈一共四个,外加一个外孙女,阻止得了一时,阻止不了一世,老这么压着不行,搞不好会适得其反,弹压久了,反弹力度会更大,结果可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与其让他们不管不顾,还不如逐步放开限制,有他跟儿子媳妇盯着,总好过孙子孙女偷偷摸摸行动。
这个问题苏大全早就想过,本来还只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并没放在心上,直到苏立航回家,这事情他便不得不考虑。果然,这才过去一个多月,大孙子便提起这个话题。
“嗯。”
苏立航回答得很郑重,这让苏大全认识到这事已成定局,再无转圜余地,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依然犹豫良久才应下。
“爷爷,现在科技这么先进,只要做好防御措施,就算碰上大风大浪,出事几率也不大,再说,我的运气一向很好,我也不去深海,就在苏家湾几百里内活动,想要出事可不容易。”苏立航知道爷爷他们担心的是什么,忙出言安抚,“爷爷,你看,最近几年咱村里就再没出过事,他们出海可比我要远,您和奶奶爸妈就放宽心,不会出事的。”
“行,那就这样,你自己注意安全便是,天气不好不准出海。”爷爷一锤定音。
“听爷爷的。”苏立航哪有不答应的,他可不想白白把生命交代在大海上。
既然做了决定,苏立航当即便采取行动。他先去找船东租了一条小型拖船,之后便是找船员,这些他不太懂,便跟在苏大全和苏海后面观摩学习。
“哟,苏大全你这个老家伙总算舍得让家里小辈出海了?”张松眼中满是惊讶,十年,整整十年苏家人都没离开过苏家湾,最远也就比去礁岛远一些,还只限于苏海,孙子他可看得紧,苏立航去礁岛都还这十年来是头一次。
苏大全没理他,直接说明来意:“张松,小航过几天要出海捕鱼,想请你上船做工,工钱就按市价来。”
“出一趟海可不容易,光船租、油料钱和工钱就不少,你们可想好了?”张松收起玩笑的态度,有心劝说一二。要知道苏立航可是新手,刚开始可不得依仗像他这样的老渔民?可要是能做到次次收获颇丰,那他也不用还是个老渔民,早就自己买船搭建起一支船队,混得风生水起。
“放心,不会少了你的工钱。”听闻此言,苏大全乐得眼睛都眯起,之前的愁绪不再,竟然开起老伙计的玩笑。
张松翻了个白眼:“行,那就算我一个,对了,记得多找几个年轻人,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帮忙看鱼群还凑合,要我像大小伙子那样我可做不到。”
“谁也没指望你这个。”苏大全起身告辞。
苏立航紧跟其后,他知道张松跟他爷爷关系不错,但那是爷爷的人脉,现在就看他能否把爷爷和他爸的人脉归为己有。
苏家爷孙三个接连走了好几家,没有一个不答应的,那是因为这几家跟苏家关系好,接下来那些,就得看运气,有些是工钱没谈拢,有些则是不看好苏立航,出一次海起码好几天,要是因此错过其他可能长期合作的老板,可不就后悔都来不及?
见苏立航被小看,苏大全和苏海面色都有些不好,苏立航却不在乎这些,爷爷和爸自是看他哪哪都好,别人不一样,他就一毛头小子,家里下虾笼鱼篓别人知道,但他们不清楚收获到底如何。
苏立航可是把这捂得很紧,只把留着自家吃的鱼虾露在大家面前,至于每天都有货车来提货,村民自动以为是过来拉蔬菜,外带捎带上不多的渔获。
在这种情况下,对苏立航能力不信任实属正常,并没什么好抱怨,苏立航把这话一说,苏大全和苏海面色好了一些,但心里仍有些不忿,苏立航只能当没看到。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