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画风总是不对》老祖画风总是不对分节阅读87

    梼杌尾巴在地上一甩,道:“让他发誓,不起背叛之心,就可。”

    九婴却道:“我可发誓,那师兄你呢?”

    沈中玉看着他们几个又开始吵吵闹闹地斗嘴,一瞬间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当初的时候,他高坐在魔宫的宝座上,看着他的徒弟们在吵架,梼杌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但是通常说不过人就开始愤怒地咆哮;而白檀君则在安抚着和梼杌针锋相对的九婴,戚寒水在一边瑟瑟发抖,看到自家师父看过来则露出一抹微笑。

    他闭上了眼睛,仿佛在打起了盹,直到他们吵完了之后,才恰到好处地问道:“我想你们,应该商量好了。”

    梼杌伏下,露出宽广而皮毛柔顺的背部,说道:“谨遵师父的吩咐。”

    白檀君没有做得这般露骨,却也同样恭敬弯腰,说道:“万分荣幸。”

    九婴板着脸,说了句:“定不相负。”

    既然已经下了出征的决定,点齐人马,他们就由原路往酆都城走。大军过境,一路扫荡,白檀君很快就多了不少从神,沈中玉发现很多小村落供奉的神灵不知不觉就改了姓,成为了七杀城下的属民,他摸了摸下巴,想着回去之后可以派人来接收了这些小村落。

    七杀城不缺商人和官员,但是缺少农民,无论是种植灵谷的还是种植普通稻米的,每年他都要命人从外城买粮,现今多了这么多小村落作为附庸,想必粮食困境也有了解决之道。

    随着一路征战,他们的队伍从本来的数千人,一直到后来的裹挟数万鬼兵,气势汹汹地压向酆都城。本来吵杂得像是乌合之众的兵马经过一路上的整军已经初见成效,起码学会了安静,此刻一言不发地用手中简陋的武器对准这座雄城,气氛凝肃,仿佛连黄泉之水的咆哮也要压低声音。

    若兰是在酆都鬼城中天然生出的鬼物,刚出门就被气势慑服,拜倒在地,仰头看着空中如丝如絮的云雾聚散不定,心里不知为何就多了很多恐慌,仿佛山雨欲来一般,让她整个魂体都战栗起来。

    然后她就看到两个人站在城上,脸色红润,动作灵活,这是个活人,长辈不是都说活人孱弱得很,最是上佳美味的吗?怎么这两个人这般凶恶?!

    原是,沈中玉拉着张致和凌空而立,看着在鬼兵围攻之下只能关门自保的城池,向张致和笑了笑,问:“阿致,可愿为我破城?”

    张致和回头看了看跟从而来的大量兵马,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如同野兽蹲伏在黑夜之中的高大城池,这本该是冥土幽都,但此刻却被争来抢去,确实可悲。但作为也要攻打这个城池的一员,高高在上的怜悯大概无补于事。所以,他最后还是无声地斩出一剑。

    只是一剑,仿佛整个冥土第一次看到了光,一道清亮而不刺目,绚烂却不华丽的光芒如同银河一般斩落下来,冥土上空猩红的血月,在这样明亮的光芒中失色,原本像是乌云一样覆盖在冥土上空的阴气一下子就翻滚着散开,露出了上面无垠的天空,没有任何点缀,只有一成不变的黑。

    一剑斩落,眼前的雄关就像是在地震当中一般颤抖了一下,然后本来包裹在城池周围的阴森黑气散开,露出了城池本身,可以清楚看到城池内部像是棋盘一样笔直交错的街道,以及方方正正的院落。屋檐下的灯笼摇晃了一下,跌落在地,鬼火散开。

    若兰像是被风暴碾过全身一样紧紧拜伏在地,感觉到地面忽然一震,一抬头就看到了漆黑的全无点缀的天空,原来天空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无边界域自酆都城散开,将围城的鬼兵拉入其中,就连主持之人也无法例外。

    沈中玉像是忽然间醒过来一样,睁开眼就看到眼前的繁荣景象,屋檐之下,燃烧着幽幽冥火的灯笼高挂,街道上戴着木枷的恶鬼在牛头马面的驱赶下往城中帝宫蹒跚走去;而生前行善积德之人,死后则在鬼城中生息过活,就如凡人一般。

    他揣着手,走到道路中间,看着人来人往,露出了一抹微笑,想到,正合我意,我正想知道这个大千究竟是发生什么事了?然后,这个大城竟然如此顺意地献上了它的过往。

    第139章

    耳边是家长里短,平安喜乐的嘻嘻索索,眼前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街两边是整整齐齐的二层小楼,挂着旗幡招牌,进出之人无不衣冠楚楚,谁说鬼城萧瑟无人至,分明富贵胜上邦。

    沈中玉低头看了看自己,发现自己仍是一身道袍,一皱眉,想到这是外在幻境,还是灵台造化?他再次自省心灵,并不曾被蒙蔽,不像是心魔造成的幻境。那就是外在幻境?

    因为神识的存在,能够蒙蔽化神真人的环境并不多,就算幻境看上去再真实,但是在神识扫荡之下都会露出原形,除非是被心魔所迷。而外在幻境指的是扭曲整个外界而化成的幻境,就和沈中玉之前和楚凤歌、云中君对付蚩尤兄弟时落入的小空间差不多。但是外在幻境不曾割裂空间,而是存在于大千之中。

    而灵台造化指的则是还虚甚至以上修为的大能以自身灵台化虚为实,演化出的一方世界。沈中玉想起在蚩尤墓中搜罗的道书记载,摇了摇头,毕竟修为不足,对于这些总是半懂不懂,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但他想到如果是还虚以上的大能,酆都城又怎会屡屡沦落?

    想到这里,他心里稍安,抬头看到眼前还算繁华热闹的酒楼,开步就进。跑堂的看到一身道装的客人进来,赶紧迎上前道:“道长福寿无量,小店有上好的斋菜,可要尝尝?”沈中玉看了一眼室内,在临窗的座位坐下,道:“来一壶酒,下酒的小菜也来两碟,手脚快些。”“喏。”跑堂应了一声,给沈中玉倒了杯茶,然后就退下到后厨去了。

    沈中玉低头看了看这暗红色的茶汤,嗅了嗅,略有些茶香,但是毕竟是鬼城出产,别说是在此诡异境地了,就算是在平时,他也不会喝,索性就放着。

    等到小菜和酒送上,跑堂刚要退下,就被沈中玉拉着,道:“我刚来此地,与我说说可好?”跑堂闻言,道:“道长难道不是下来办事的?而是死了之后过来的?”沈中玉听到这个,不动声色地说了句:“惭愧,我是友人带来的,只是他有事走开了。剩我一个在此,诸事不明。”心里暗地想到,难不成当年酆都城有不少的修行人到来?

    跑堂听到这个,道:“原是这般。我等酆都城之繁华就是在人间也比得过了……”这跑堂口齿伶俐,又在沈中玉刻意诱导下,不知不觉就坐下来,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

    此时冥土却是与凄苦二字无缘,确实繁华至极,酆都城中由后土大神座下的酆都大帝主持,而在地狱之中尚有一位发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宏愿的地藏王菩萨主持,堪为佛道两家之圣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宗门幽冥教在此立足。三大势力虽然偶有摩擦,但在合纵连横下也是相处和睦,彼此唤声道友。

    除此之外,不知有多少化神散修经由归墟而入,到了冥土里冒险寻宝,互通有无,毕竟在冥土阴山内部的九幽阴气随处可见,但在凡间却能卖个大价钱,而不少凡间的等闲之物,在冥土也是价格高昂。

    沈中玉听完之后,点了点头。那跑堂讲的唇干舌燥,抓起个茶杯喝了口水,然后看到一桌子不曾动过的酒菜,很是不好意思地说道:“道长为何不吃菜?”“你刚才说得唾沫横飞,都洒在这上面了,我还怎么吃?!”沈中玉一侧头,勾起了一抹笑,眉眼细长,意态雍容。

    这跑堂见此愣在原地,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沈中玉一皱眉,直接将桌子掀翻了,道:“我不吃了。”那跑堂一愣,然后就反应过来,怒道:“你这么是在消遣我?!”说罢,抓住沈中玉的衣襟,扬起拳头就要揍下去。

    沈中玉拧着他的手,身影一转就挣扎开来,袍袖一挥,附近的几张桌子通通都碎了。

    跑堂、掌柜通通跑了过来,指着沈中玉怒道:“你,你,你……”沈中玉掸了掸袖子,看着这两个呆货,等着他们喊人过来,而在这时候,却有一个坐在门侧的客人说道:“他的帐我结了。你们下去吧。”

    沈中玉闻言回过头来,看着那人。那人看着也是一身道袍,整整齐齐,眉飞眼细,姿容甚美,他看到沈中玉看来,从袖中掏出一个荷包扔到跑堂的手上。

    沈中玉见此,露出一抹笑,去到那人跟前,坐下道:“那我该谢过这位兄台厚意了?”“谢什么?”那人看了沈中玉一眼,道:“同是天涯沦落人,我帮你就是帮我自己。”闻言,沈中玉不由得眼一睁,道:“哦?”那人道:“我叫司片石,是桃源派的弟子。你呢?”

    司片石?这名字熟悉,他想了想,记起来了,却是千年前桃源派失踪的那个化神真人,沈中玉一直以为他是在外渡劫失败,或者和人争斗中死去了,原来他竟是被困在此处千年有余。

    他叹了口气,道:“白云生?”片石碍流水,瘦峰生白云。司片石的行云流水剑在千年前也是赫赫有名。

    桃源派相传乃是上古金仙广成子传下的道统,以丹剑闻名,门中流珠大还丹可令沉疴得愈,起死回生,延寿千载。不过能炼出这般神丹的也非寻常人物,乃是仙门之中唯一的丹道真人众妙子。可惜的是,司片石却是剑道真人。

    司片石闻言,苦笑道:“正是贫道。”

    沈中玉屈起手指,在案上轻敲了敲,道:“你在这里多久了?””我在此地已经是过了四百多个日夜,始终如此。”“嗯。”沈中玉点了点头,道:“攻打酆都城的人都会被困在此处的吗?”司片石看了看周围,嘘了嘘,低声道:“不是,只有外来之人才会被困的。”沈中玉想了想,那就是我,阿致还有梼杌,来之前,梼杌还赖在阿致身上,这可就容易寻人多了。

    司片石擦了擦手上的剑,抬头看到街角转出来的人,就道:“那人你认得吗?”“嗯?”沈中玉从神识中看到梼杌一溜烟地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张致和,不由得唇角一勾,真心笑了起来,站起来就过去一把捞起了梼杌,然后拉过张致和的手,神识传音道:“你是怎么来的?”张致和回握着,同样从神识中传音道:“我也是忽然间就像是被传送了别处天地,但是神识在城中一扫,就知道还在酆都城中。这是幻境吗?”

    “还不知道。”沈中玉道,“不过,不像是心魔布下的幻境,我给自己用个诛心咒,没有用。”“好。”张致和道,“只要我们在一起,没什么好怕的。”“很是。”沈中玉听到这个不由一笑。

    这时候,司片石走过来,说道:“两位如何称呼?”

    沈中玉想到他昔才报上姓名的举动,知道这也是以诚待人之举,就也坦率说道:“贫道七杀城沈中玉,这位是昆仑张致和。这位是桃源派的白云生司片石真人”

    司片石听到七杀城这个挑了挑眉,然后听到昆仑二字,就喜道:“原来是昆仑的道友!”昆仑仙宗不愧是从上古传承至今,屹立万载的大宗门,千年之前也是名声显赫。

    张致和见此拱手一礼,道:“久仰。”

    沈中玉在旁看完他们行礼,就问道:“敢问司道友,不知道何处适宜落脚?”“城中可供租赁的洞府不少,交易用的也是灵石。”司片石道,“这段时日以来,我都在附近住着。若不介意,我可带路。”

    “如此麻烦了。”

    此地的洞府非常特别。一般来说,出租洞府的人都会在风景优美,灵脉经过的地方。而这里的洞府则是下沉式的,进去前要先经过一个水池子,而水池里的是液化的灵气。

    沈中玉看看隔壁的司片石自然而然就沉进去了,滴水不沾,就和张致和对视了一眼,道:“进去吧。”忍不住心里暗骂,这家店主人是很想把客人都扔进黄泉里面吗?

    作为化神真人,整个肉身皆是法力神识所聚,可以说神识法力所在此处便可化为肉身,这也是出神入化、演化化身的基本。但是,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诡异的洞府。

    张致和道:“好。”

    两人手拉着手化实为虚,神识纠缠,穿过水池,落入到洞府之中,重聚为肉身,沈中玉嫌弃地掸了掸衣服上并不存在的水珠,抬头打量了一下洞府的环境。

    洞府之中不算华美,但也算干净整洁,墙壁上镶嵌着数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图像呈北斗七星之形,地上放着竹席蒲团,墙角还有香炉等摆设。

    张致和放下怀里的梼杌,这只小黑猫在洞府中转了两个圈,就占了其中一个蒲团,卷起来开始呼呼大睡。

    沈中玉见此,心里一喜,也坐下来,说道:“好了,我和你说说这都什么事。”

    第140章

    张致和把蒲团上的猫捞起来,自己坐下,道:“先生请说。”

    沈中玉侧着头,笑道:“过来。”

    “嗯?”张致和闻言,很自然地附耳过去,然后好不提防地感觉到某些温软的东西在自己的耳垂上啄了一下,立刻就反应过来,原来是沈中玉亲了一下自己的耳垂,心里一动,兴致欲飞。

    梼杌感觉不对,抬头就看到这一幕,赶紧跳下来,跑到隔壁处。

    沈中玉看到再无旁观之人,还看着张致和如白玉般的耳垂微微泛红,更是按捺不住,伸手把他揽过来,然后强硬地按着了他的肩膀,然后将这小巧的耳垂含入口中轻吮。

    张致和本来想要挣扎一下,但沈中玉的另一只手,却顺着他劲瘦的腰肢滑下去,开始探索起更加隐秘的某处,直到桃源深处长流水,让他挣扎不得,只能无力地靠在沈中玉怀中喘息。

    过了很久,脸带微红,双眼莹润的张致和才平静下来,懒懒地窝在沈中玉怀里,抱怨道:“先生,我以为你要说正事。”“嗯,确实要说。”沈中玉道,我会告诉你是因为看着太严肃,所以想逗你变脸吗?他咳嗽一声,道:“好了,我错了。别生气。今日那位司真人已经在此处被困千年,而他自己觉得才不过四百多年。还有就是,只有外来之人才会被困在此中。我本来想着在闹市中闹事,好进一进酆都帝宫。但可惜被他拦住了。”

    张致和闻言,顿了顿说道:“此人可信?”

    沈中玉赞赏地看了他一眼,道:“未必。但暂且先交往着。”

    “嗯,到处都是历练,不急。”张致和道。”好的,不急。”沈中玉说着,将张致和往怀里一搂,道:“只要你还在,我就不急。”“……我亦然。”张致和说着,从他怀中挣出,一翻身将他按到在地,自己撩起衣摆,跨坐在上。沈中玉伸手紧紧地抓住他的腰往下一扯,上下起伏间看着修长洁白的脖子后仰,露出喉结,腰肢绷紧、柔韧如弓。

    云收雨散,沈中玉刚好就听到顶上传来的敲门声,神识探出,就看到原来是司片石在往池水中扔石头,石头触底,发出“咚”的一声,就像是敲门一样。

    张致和在神识中也同样有客到来,爬起身去穿衣,沈中玉从背后凑过去,亲了亲他的耳背,张致和忽然感觉到柔软的嘴唇在自己的耳后一擦而过,还沉浸在事后余韵中的身体无比敏感,按捺不住就呻吟出声。沈中玉听到这声,如闻天籁,在他耳边轻笑道:“喏,穿衣服了。”

    等到司片石进来的时候,他看到两人端坐在蒲团上,而一只圆胖的黑猫端坐在沈中玉的膝盖上,杏形的猫眼晶晶亮地看着自己,无来由地心情就好了起来,笑道:“两位道长可商议得如何了?”

    沈中玉一出手隔绝阴阳内外,颠倒天机,道:“我有三问,还请司真人赐教。”

    “请。”

    “这是何时?”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