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歌》50、就事论世

    信妙香的铁石心肠是人尽皆知的,可他素来护犊子,所以这一次他对自己徒弟的态度也很让人感到意外!

    于夜阑、陈思瀚和渡悲这些熟人其实一直心里就在思索,难道如今的事态真就比曾经更加严重

    信妙香如何不知道别人如何琢磨自己的可他从来就不习惯对别人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对他自己而言,不免会有些如果到了今天还不能理解自己,那就枉费百年相交的情分了。可事实上他何尝不明白如果什么事被人都可以想的那么清楚明白,自己又怎么会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至于徒弟未来会如何信妙香并不是真的完全不关心,可撇开彼此关系师徒和陌生人之间有多大区别尤其是处于世间,人群之中,谁也不可能去为别人面面俱到!

    很多事都是无法强求的,一旦到了某种程度。这个哪来的师父是谁甚至这个人是谁都根本不重要了,因为在发生的事情中,每个角色一定会有他们自己的位置,每个位置上都不会空,那么在那的人不过非此即彼。难过,痛苦都是必然的,区别只在于是谁去承受这些而已!

    时至今日,虽然只是几个月,但难道纯绅自己真的还什么都没看懂风云山庄是怎么赈济东海国的又是如何赈济南诏国的他可能未必真的那么了解,但一切事情不会无风起浪,他处于其中多多少少总不至于一点味道嗅不到吧

    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事,风云山庄是何等的朴素而他一个江南路的当家,如今在各地的产业又是多少自己每到一个地方,花费和收入放一起根本入不敷出难道自己心里就一点数也没有

    就算只是这简单的算账能看出的破绽,风云山庄以往的种种侠义举动,可以说处处透着不合理,这难道很深奥吗

    可师父不能陪徒弟一辈子,就像父母不可能跟着儿女一辈子为他们善后。世上人对人的教育,十之**其实都是口传,至于学习的人能心受多少别人是无法强求的。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那个人亲自来到世上,亲身去经历现实之后,看到他将所学可以发挥到什么程度。尤其是一个人的性格究竟是什么样,更需要放在事情里去验证。

    千万戒条,比不上饿极了一口干粮。江海一般的前车之鉴,不考虑现实,想当然的寄希望于管教,处罚去改变一个人的本性!这真的是清醒的认知吗

    诚然,对于多数人而言,他们活着很需要“希望”。普遍老百姓的话,就是人活着要有个奔头儿!

    但古往今来,奔头也好,希望也罢!能感觉得到满足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有人总结出人的**是无穷无尽的!

    奔头和希望,归于“**”的同类,也许会有人觉得过分,可谁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当然,也不乏有活着就喜欢抬杠的去不厌其烦的分析来,分析去,但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不管人们是否能面对,事实总是无法磨灭的!

    有些事,只要想起来就会心痛。越是不愿意面对,藏得越深,越久,最后就会越疼。反之一定能好就不会疼了吗没人这么说。

    有人会觉得没关系,藏着掖着,躲起来逃避开,有一天自己会忘了的!的确又这种可能,这也是一种现实,但前提是你可以永远不介意必然会有别人去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选择,被人说什么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感觉!

    凭心而论,信妙香的确预料到徒弟平生第一次出门去经历红尘会遇到的种种情况,甚至想到了这一刻。

    不过其实他一开始就觉得会走到这一步的将是纯阳!或者说,如果这个人真是纯阳,一切将会简单得多。

    因为纯阳生性活泼,开朗,其实他就算真的惹出什么麻烦,也不会特别严重。因为他终究是个有主见,就算一时被蒙蔽也终究会醒悟的人。甚至于信妙香想到若是纯阳惹出了事端,也许根本等不到自己去为他收拾残局。

    但最后结果落入陷阱的是纯绅,连信妙香都没把握了。纯绅的稳重,其实多半是源自从小生活的幻境,以及对师父的向往效仿。可恰恰因此一旦他的内心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要么坚定信念认头吃亏!要么就会彻底沦陷,而且很难有挽回的机会!

    因为纯绅不会,而且不敢去鼓起勇气反省,他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犯错!这一点对于纯阳,从小到大犯错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样。虽然这不是一码事,可他的性格可以接受。

    但纯绅就不同了,他一直都是那种所谓的“优等生”,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从来也不会犯错!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就觉得自己不会犯错,内心更加坚信不允许自己犯错。就算有错,也一定都是别人的错,或者是他们认识错了。

    就算有一天把一切后果摆在眼前让他们无法否认,也会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更多人的利益,必然要牺牲少数人!而这就是纯绅这类优等生最常见的那种,即坚定,又无比脆弱的自尊!

    借口总是俯拾皆是的!信妙香心疼,但无可奈何!毕竟那么一个人是必然会存在的,换掉纯绅就算他还没陷得太深,之后的很多计划都将就此废弃。而且最后终究还会有个人填补上那个位置,可结果自己只是减弱了对事态的掌控力。就算自己愿意,但对于那些辛苦等待很久,准备跟随自己去赴汤蹈火的人们,公平吗

    徒弟的未来,信妙香也算清楚,就算能救自己也只能是救人。可他们所做过的事,以及对心里造成的影响,都不是别人可以帮忙解脱的。

    再次,信妙香心里再一次感受到了没人能体会的苦楚!很多事自己不愿意看透,想清。要么,如果看透了也和自己无关,大不了就当时活动一下脑子。

    就算别人行,信妙香也不行!他非得亲手去推开那扇门,把某个人推出去,明知道会发生什么,结果如何,始终只能自己去堵住这个缺口,承担一切后果。从以前到现在,这样的事信妙香早不是头一次遇到了,习惯了!

    然而,真的可以一点不当回事,坦然接受吗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信妙香并不觉得自己有那样的心胸……

    长辈们各自离开了,他们终究有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再一次剩下四个年轻人,对于自己之后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如何面对应付他们知道只能靠自己。

    或许,对此时的年轻人来说,唯一幸运的只是前面已经摔倒了个纯绅!如果这真的可以被当做幸运的话

    其实谁都明白最后失败的一定是纯绅!因为他从来不属于任何一边的主谋,师父赢了他自然就失败了。而就算师父输了,胜利的一方真的会与他共享成果

    是非、黑白从来不是成败的必然因素,天意也不一定会在该它显灵的时候及时出现!而且显示证明,“天意”其实最不守时的,起码大多数人是这么觉得的!

    二十年,对于神明可以说不值一提,但对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是他的全部了!

    对纯阳,事实上过去的人生中,他还没有过一次认真去思考一件事的经验。有很多事不合理,但会有人来给他个理由,然后他要做的只是接受就行了。

    但这一次入世,他最迷茫的还并不只是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更不是为什么世界和自己想象中不同却恰恰是他心里有种“为什么世界不能是这样”的想法!

    有压迫,有被压迫;这种事并不是同一个一个人会兼具的,所以只要彼此没有不满意,又与别人有什么关系

    纯阳明白,这种想法就属于那种明知道不对,但却永远也理不清,讲不明的事!

    现阶段的纯阳,还不至于自认为见识可以平等于师父。但却深刻的感受到了师父、师祖所坚持的,也许他们之间所坚持的东西也并不完全一样,但可敬的正是那份在无从剖析,无法求得任何足够合理理由时,独自一个人的坚定!

    师祖坚持了千年,师父也已为此纠缠了百年,可自己呢自己是否能够和他们一样,无所畏惧的去坚持一生

    此时此刻,纯阳惊奇的发现自己此刻或许已经看到了结果!

    而事实上结果无非两种,一种是失败,信妙香的失败。普天下乐见的人恐怕比比皆是,然后再去自己迎接一切苦难,最后将一切的怨怼,愤恨归罪于信妙香的无能!

    而另一种就是信妙香的胜利,也许不是很多人愿意看到的,但没人会感到奇怪!而所有最终活下来的人会觉得那是理所当然,并且还会举出无数所谓先贤先圣,去分析信妙香曾经在某一时刻本该如何,而不是当时那样的方式。因此他最终能赢也不过如此,因为事情本身就没那么复杂,严重!

    所有人中,最愚蠢、最不幸的只有一个,纯绅!他将会成为天下所有人,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茶余饭后想起来谈论的笑话!

    如果没人想起,他就什么也不是。包括那些会失败,甚至灭亡的人,他们若死后有灵,憎恨的人会是信妙香还是那些用唾弃他们的牺牲,去标榜自己,甚至用打击胜利者使他们死后都永远得不到公正评价的人

    想到这些,纯阳感到很可笑!只是他觉得自己大概懂了师父能够坦然面对人间祸福,悲苦的原因了!

    诚然,纯阳这些念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至少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谩骂所有人。因为即便结果出现,你拿来天下所有的典故记载,告诉他们可以从中找到无数如其嘴脸的例子,他们也可以更加大义凌然的推诿,逃避,然后反过来指责你的倒行逆施,偏执冷酷!

    为什么因为白纸黑字不会说话,发不出一点声音,所以屁用都没有。

    但那一刻,代表“正义”的一方是人多势众的,因为所有活下来的人都会加入其中,甚至连悔改的人在内!

    而且时过境迁,你干吗还如此小气狭隘揭别人短

    更何况人们只不过就是便宜一下嘴,抚慰自己脆弱易受伤的心灵,没该死的罪过,你不能因此要他们的命。所以,信妙香总可以一笑而过!

    纯阳很惊奇!如果师父真的是心里早就了然了一切,他究竟是用什么支持自己努力到如今的又是如何活过了百年到了今天还没彻底决心放手

    纯阳内心中不愿意相信自己所想的,他甚至希望能有人拿出足够的证据反驳自己!只要别提什么天道向善,好人有好报那一套!如果有,他愿意承担任何后果和惩罚!可是他知道,没有!

    甚至,恐怕永远也不会出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