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歌》83、生无因、死无由,必然而已

    作为昔日战斗力最强的国家,天刹国近数十年中似乎显得非常平静,连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一般往来都真的很一般!

    实际上,如今这天下四国中真正说和信妙香有比较长久稳定关系的,就只有天刹国了。

    玄极门所在千幽山,原本是远代魔族领地。神魔战后,修罗被封印,魔族大半被镇压在了四大深渊中。而普遍一般族群,以及魔修罗的本体则一直困于千幽山深处沉睡。

    苍崖神剑,原本最初就是玄极门十一殿的总枢纽。信妙香数十年来几次到千幽山查看结界封印,同时观察皇族狄氏一脉。

    如今天刹皇帝狄博明,说来还算得上信妙香半个徒弟。这还是将近六十年前的事,当时天刹皇帝狄健,因为对信妙香的嫉妒和憎恨,原本有意逐鹿天下。可他也有两个隐忧,其一是承天国皇甫氏虽然不很太平,可根基深厚,国力丰富,基础未损,几代皇帝都算有能力,实在没有胜算。

    其二,北方草原牧族强悍,野蛮,对天刹的北边边境历来都是较大的威胁。于是,狄健在近百岁之际决定披甲统兵,亲征北部扫清背后的威胁,为自己一统天下打好基础。

    无论如何,狄健也是玄极门出身,虽然百岁但身体非常强健。只是人身体可以通过锻炼保持一定程度的健康,但往往脑子会跟不上,精力衰退也会让你记起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牧族相对人数都不很多,只是非常分散,而且素来居无定所,非常习惯短时间的迅速移动。虽然没什么特别战术,战法。可一**队的井然有序,行动缓慢,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反而成为了弱点。

    于是,虽然规模都不大,可却也打了多次硬仗,日以继夜的辛苦奔波,终于两年的征战把狄健的精神力首先消耗殆尽。

    自感恐将命终,狄健只有率军回国。而两年中虽然扩地数千里,但都是北方荒原,拿来又能干什么

    当时正好赶上信妙香到千幽山去,狄健知道了便派人前去请他相见。而狄健虽为一国之君几十年,可因为心中大志,始终非常勤于国事,不辍军武提升。活到近百岁也才只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可到了当时唯一还活着的小儿子也已经六十岁了,其他子女的下一代也已经老死不少。多想一步,自己心里最看重的也只有当时只有五岁的孙子,狄博明。

    狄健看重这孩子首先是因为其父和自己一样,对国事非常勤勉,而且性格诚厚,年近五十才娶了儿媳,数年之后方有这一子。而狄博明生母,也不失为巾帼英雄,非常贤明慎勉!

    信妙香感叹往事,毕竟数十年过去了,彼此都是近百岁的人,还岂会真把年轻时的那些不得已引起的嫌隙记在心里于是,信妙香答应帮狄健照拂后人。

    狄健最终算是含笑而终的,而其子在位也只有一年多点,终因心力交瘁而亡。剩下孤儿寡母,幼子登基。信妙香便暗中让玄极门代为照顾,支持,加上还有普照寺,其母也颇有能力,起码这一国之中并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出现。

    不几年,狄博明渐渐长大,人是很聪明,但也仅止于此。信妙香曾传授过有些修行法门,主要也就是保证他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对他日后治国打好基础!

    十七岁的时候,狄博明母亲染病去世,他也开始亲政。而此人脾气确实多少有些固执,可为人非常正派,甚至有点眼里不揉沙子,普天下也就信妙香的话能让他心甘情愿听说,可最后照不照办就另一回事了!

    风云山庄兴起之初,狄博明也已经十几岁了,那是信妙香就知会过他,以及玄极门掌门顾恺,还有普照寺方丈言方!

    几十年下来,风云山庄在天刹境内可没少有行动,势力也是在增强。但无论如何,朝廷和江湖内部核心,就是死都钻不进去。

    杨原长子杨乘风拜入白山剑派,说起来也是为了方便打通关节,可别说他那儿子根本不争气。就算是换了杨乘云,也只能是白忙活一场。

    到东海国之前,信妙香就已经通知过狄博明,加派大军死守与承天国的边界。同时玄极门和普照寺也把风云山庄在国内的势力逐步剿灭干净。

    到了今天,杨原只能用承天和南诏做文章。可如今看看形势,杨原却不由得开始思考。

    回想自己当年苦苦哀求想要拜入玄心门,拜信妙香为师,不否认自己的确有野心!但若信妙香肯收自己为徒,至少自己今天不至于如此毫无节制的杀戮了吧

    天下人谁没有**你信妙香想要逍遥自在,难道就不是**当然是!说到底,种地的,砍柴的,他们说想要自由岂非就是笑话

    而且,终究也证明了信妙香不是个会教徒弟的师父。看看纯绅和纯阳,他信妙香被称为洞悉人心百态,不也最终教出了这样的徒弟

    可话虽这么说,自己到现在仍旧惹不起人家总是真的,生气无非徒然!

    可现在纯阳那帮人根本生不如死了,也没必要太上心去进一步对付。而今天的信妙香也和当年不同,就像最初打算自己单独去扛一切,如今不也还是没办法只能彻底把水搅浑全扯上了

    此时在信妙香身边的,首先是可信,而且有能耐的。而且,他也让那些人知道了将要面对什么。

    而此时此刻,信妙香正独自站在净沉深渊的出口位置。因为他接到了芽儿的传书,所以尽快赶来查看。

    要发生的势必无法阻止,而高高在上的那帮吃货再一次指望不上。那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信妙香的办法可以一言以蔽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别人怎么认为根本不重要,你都活不下去了,还有什么资格指望我用什么手段去救人,有本事你滚蛋,别在这蹭运气!这就是现实,除此之外,一切都毫无意义!

    辛凯突然亲自登门,不用问也能猜到不会是什么好事!可对他所提出的条件,人们却不得不慎重思考了!

    辛凯提出,要米开等人离开太湖,那么他就能放过渔帮一马。并且此时他也着实真小人了一把,非常坦白的承认自己要报复,但摆明了不是这帮人的对手。但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用尽手段来折磨人,毕竟风云山庄已经掌控了大局。

    这不过就都只是事实而已!用一般眼光看,太湖、姑苏,相比天下,就算是整个江南也不会更重要。而且几千人能至少过了几年舒心日子,无疑就是多亏了这些人。

    可事实也只是看来如此而已!几千老弱妇孺的确看不出有多大用处,但在太湖这一方水域,他们就如同参天大树上一棵嫩芽。这棵嫩芽不同于老枝枯木,因为他可以带给大树更多新鲜血液和朝气。

    就如太湖一方,渔帮的人虽然生活简朴,但他们依靠熟练技巧的劳动,却可以创造出非常丰厚的回报。况且太湖也是水陆交通重要关口,掌握在手里可绝不是毫无用处的。

    所以,试想如果当年渔帮最终落到了风云山庄手上,生活也许会更加艰难,可还真不一定会有今天这么凄惨!

    因此,连米开自己都忍不住感觉是自己连累了大家。何况事已至此无论以后如何,起码现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谁也不敢保证太湖渔帮几千人之后的日子能变好,但怎么想也不至于更糟了!

    而如今纯阳并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因为无论是失败给对手,还是内部的背叛非自愿离开,这一天总是能早就预料到的。

    看着自己生活了几年的地方,看着那些过去几年中只要见到都会觉着心里很暖,大伙都那么亲密,互相信任,互相依靠的人们。

    即便事情可以料到,却实在没法想象此刻这般感受!有些老人来送他们,但却很难说出挽留的话语。感激,情分,在此时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对纯阳这些人,不在太湖,没有渔帮,没了这几千人能算什么除了心里的感受,对他们本身而言甚至可以说少了很多的负担!

    而对这些人呢也不是不明白,这些领头的走了,生活也仍旧会继续,未必会更好,但起码不至于如今这样勉强吃上顿,没下顿。明明守着丰富的太湖,却要去挖草根。

    良心不是没有,可良心不能当饭吃。没人挽留他们,甚至连敢来送别的人都寥寥无几。人们心里并不是没有愧疚,可现在为了活下去只能放弃这些“恩人”。但活下去,明天会遇到什么

    不知道,但显然无论发生什么也没人再来救自己了!可即便是这样,哪怕为了那点生存的希望,也只能偷偷看着他们远去……

    本书首发来自,!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