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记事》穿越六十年代记事分节阅读18

    两个人并排走,乡间路两旁种着粮食,邹城跟白灵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白灵发现邹城没有看起来那么冷漠,聊天的过程中甚至有些风趣,他笑起来比板着脸要顺眼的多。无非就是聊聊身边的琐碎小事,路程不远很快到了县城边,邹城把自行车放在修车铺,约好第二天过来取,邹城把白灵送到胡同口,瞧着白灵进去才安心离开。

    邹城又折回到修车铺,修车师傅见到他瞪了他一眼,痛心的说道:“我一看就知道车链子是被人扯断的,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小情侣为了多点相处时间,真是啥办法都用,好好地链子,你扯它干嘛!”

    邹城常来赵爷爷这里打气修车,两天前不响的车铃还是从这换的呢,他也没分辨,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我还得多谢赵爷爷,刚才没拆穿我。”赵爷爷修完车也没把倒立的自行车翻过来,扔下一句话回到摊位上:“自己翻过来推走吧,年轻人真败家。”

    上了年纪的人最爱惜物件,见不得小辈糟践,邹城自知理亏,握着车把把车子翻过来骑走。

    羽毛球比赛的奖品其中有两个大搪瓷茶缸,上面写着:荣获1963年度涞水县银行系统羽毛球比赛第一名,字是深蓝色,茶缸盖上一圈淡绿色。

    老式文件夹有两个,深黄色,封面是两朵绽放的大菊花,一白一粉,文件夹四周很结实,夹个文件很方便,邹城琢磨着文件夹很适合白灵用,老师的教案很多很杂,可以夹在里面。

    这次的奖品都很实用,还有一个军绿色铝壶,圆圆扁扁,邹城自己有水壶这个用不上,也打算给白灵,除了这些,还发了五斤面,一小壶油。银行的同事都围着邹城,艳羡的说道:“还别说,这次的奖品是真丰厚,这种年月,油多金贵呢,这一小壶,赶上半年多的供应了。”

    邹城没吱声,这些奖品他都有用处,五斤富强粉白面他给三姨带过去,至于油,就给白灵,所有的奖品邹城都有了规划,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令人很窘迫的女士礼包。

    礼包被一个半透明的袋子扎着,上面的收口被扎上一个蝴蝶结的形状,准备这些礼品的是女同事,女人家心细,既然上面发话说奖品可以丰厚实用一些,那就用心准备呗,谁家都有几个女人,女士的礼包里装了一件内衣,两条月事带,女同事拿到自己用,男同事拿到送家人送对象,绝对糟践不了,比其他奖品都实用!

    邹城望向别处,简单的把奖品收拢到一起,一个女同事问他:“邹城,你的奖品是要和那个姑娘分吗?如果有剩余的我出钱买行不?”

    邹城婉拒道:“这些奖品我都有用,不能卖给你。”对方惋惜的说道:“那真是可惜了,现在东西都得凭票买,我还想捞个便宜只花钱呢。”

    邹城今天下班早,他先去三姨家里送面,接着去一小门口等白灵,白灵下午替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代最后一节课,课后学生围着她问问题,所以出来的比较晚,白灵走的时候办公室空无一人,六点多天色渐黑,她看见邹城等在学校门口,大概是无聊,鞋子一直在踢脚下的石子。

    邹城见到白灵迅速站直,说道:“你说不让我去你家找你,可没说不让我来学校。”

    邹城把奖品递给白灵,双份的他自己留下一份,其他的他并不需要,尤其是小壶油,他又不做菜,根本用不着。关于那个女士礼包,邹城难以启齿,脸色不自觉的微红,他扭过头指指包裹:“里面都是给你的奖品,别客气了,有些我确实用不上。”

    邹城的神态怪怪的,白灵没当回事,回家她把东西翻出来,瞧见一个蝴蝶结扣里装着的内衣跟月事带,虽然知道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还是不由自主的红了脸。

    怪不得邹城说用不上,还别说,礼品真的很实惠,白灵听一小的老大姐说,学校也举办过文体活动,奖品可简单了,米面油想都别想,奖品就是笔本之类的文具,聊胜于无,相比之下,银行系统的待遇还真不赖。

    白灵之前托李婶寄过来一条月事带,橡皮布的月事带最便宜,但是容易皮肤过敏,棉布的最好,一般都是白色、米色等浅色为主,偶尔有大红色的月事带,白灵买的是白色棉布月事带,很可惜只能买一条,白灵想着能有替换的最好,自己还没来得及买,翻到女士礼包里的两条,可谓是喜出望外!什么都不如这个包里的东西来的实在。

    白灵手里有点钱,但是这年头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呀,任什么都缩减供应,内衣白灵试了一下,松松垮垮不太合身,其实说是内衣,就是一个简单的吊带,胸部弄了两个圆形的海绵托,白灵把内衣拿在手里,她自己身材纤瘦,穿起来有点大,看来得拿剪刀改改尺寸。

    塑料油壶里是黄灿灿的豆油,隔着小壶白灵仿佛闻到了油香。她小心翼翼的把油壶放在窗台上,卧室里空空荡荡的,开春返潮,白灵不多的衣服没衣柜可放,都是堆的整整齐齐摞在炕上,终究不能总这样,还得找机会打个柜子。

    说起柜子她想起大姨夫,谢志强现在还给谭木匠扫地呢,谭木匠这人脾气真古怪,也不说收徒弟,也不说不收,开始大家都以为,扫一个月地总得吐口收人吧,可人家每日照常做活,谢志强就在旁边扫地做杂活,下午快天黑步行回家照顾孩子老婆,第二天早上照常来。

    谢志强现在能接点简单的木工活,做活也能一家子吃花不愁,可他铁了心要拜师,任由谁都劝不动,眼凑着一个月一个月的没盼头,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过了没几天,谢志强敲门来找白灵,问她要不要做柜子,说听她大姨提过一嘴,白灵这缺个衣柜。

    白灵惊喜不已:“要做要做,现在买衣柜得工业券,工业券我没有,再者得花不少钱呢,我想自己打柜子,可惜没有木料。”

    谢志强憨厚的一笑:“木料交给我,谭木匠那有剩下的木料,我问过了,他都不用,可以送我,我琢磨着用废木料能做不少东西出来,只是灵灵啊,说是衣柜,可不像买的那么大,我算了算,可能也就半人高的小柜子,行不?”

    白灵点点头:“我的衣服不多,小柜子就够了,现在返潮墙面墙皮都掉了,一抹湿漉漉的,有个木头柜子放衣服放心。”谢志强又简单问问白灵的喜好,心里大致有数,然后又回到谭木匠家里。

    白灵大姨年虽然大了些,但是月子里养的极好,桑红芹照料的细致,过了满月下炕精力充足,孩子小离不开人,婆家离的不远,偶尔能帮带一下,谢志强二弟也住在一个村,白灵大姨跟妯娌相处的不错,两家人常来往,也能帮照看孩子,白灵大姨不放心丈夫,有时候会来谭木匠这瞧瞧,谢志强开门总会把人往外撵:“你快点家去,我是来拜师的,媳妇总跟过来让人笑话。”

    白灵大姨拐个角就去了白灵那,正好赶上中午吃饭,白灵做好饭菜娘俩一起吃,白灵大姨慨叹不已:“学个手艺能糊口就行,你看你大姨夫,着了魔似的往县城跑。”

    白灵也只能劝大姨宽心:“能上进总比混吃等喝的强,我大姨夫也是为了一家人着想,手艺学好了,挣的钱更多呢。”

    白灵这话没胡说,过了半个月谢志强把小衣柜给白灵搬来,白灵才算知道他真心想学手艺不是随便说说。

    谢志强给白灵打了一个小衣柜,现在做家具的都是普通的木材,像什么桐木、杉木之类的,农村里结婚的可以跟大队申请砍棵树打家具用,申请的多了,批准的不多,所以没家具就结婚的不在少数。

    除了走正规途径,也有人趁着夜里偷偷上山砍树,被发现可是会被重罚的,一般人不敢去,来找谭木匠做活的木材基本都是来自正规途径,剩下的边边角角人家也不要,够做大家具就行。

    这个小柜子细长型,微黄的柜子打磨的很光溜,衣柜边一点也不粗糙,看不出锯齿的印记,样式简洁大方,衣柜把手被涂上淡绿色的漆,跟总体的黄色十分和谐,衣柜增添一抹亮色显得更加精致,小衣柜是双开门,打开一边柜门,柜轴处一点声响没有,里面板正划一,内柜中间有一个隔板,可以分成两层用,更多的利用柜子的空间。

    白灵十分欣喜,她之前在省城的商场见过衣柜,大衣柜比这个更高一些,但是做工样式完全不如他大姨夫的这个!手工定制,就是与众不同。

    除了衣柜,谢志强还给白灵打了三个小板凳,一个小饭桌。白灵现在吃饭,就是在桶上盖一层铁板,就是一个简易的饭桌。谢志强做的长方形饭桌桌腿不高,正好配合三个板凳坐,以后吃饭算是有了正式的桌凳。

    除了这些,谢志强还给自己家打了一个抽屉柜,给明明做了两个木头玩具。孙玉柱编竹筐天天都是坐在门槛上,头低着难受,谢志强给他坐了一个条凳,高度正适合他。

    白灵纳闷,大姨夫说这些都是边角木料,其他的不提,光是白灵这个小衣柜,木材用的就不少呢,边角料能打出柜子来?谢志强告诉她,像衣柜这个木料是谭木匠给他用的,听说要给家里做东西,从厢房拿出一点好木料,到了板凳就是边角料做的。谭木匠家里碎木料不少,全部堆在东侧的小棚子,放着也是放着,就允许谢志强拿来练手。

    白灵喜滋滋的把衣柜放进屋里,衣服有地方放,赶明儿拜托大姨夫弄几根樟木条,废角料就行,不讲究形状和大小,樟木条有股特殊的香气,关键是能防虫去湿气。

    手打的家具结实耐用,衣柜最下面铺上一层碎布头,两层的隔板下层放衣服,上面放围巾等小物件。

    周日白灵没回小杨庄,因为赶上这天是发供应的日子,白灵得去排队买东西,像粮食这种供应李婶领了给她寄过来,但是像肉类蔬菜等生鲜不能久存,还得在当地领用才行。白灵开了异地证明,她有工作,即便不是正式工作,但一小也给开了证明盖了章,说明了事情原委,有了这张薄纸,白灵的其他供应允许在本县领用,西泽市的作废。

    买东西排队得赶早,白灵出门的时候天色还没亮,寒风刺骨,她裹上厚厚的棉衣,围巾围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困倦的眼睛,唯一遗憾的是缺一双手套,就算是大夏天一大早出来,不戴手套手也会冻得通红。白灵右手挎着竹篮,竹篮里有两个布口袋,手缩到棉袄兜里。

    这个时辰排队的大多是十岁出头的半大孩子,大人孩子轮着来,供应站得早上八点开门,白灵早到将近三个小时,长长的队伍前面有七八十个人,这还是白灵粗略估算,只会更多不会再少。

    白灵后面是一块砖头,这种是家里没人排队,把砖头放这相当于占地,附近的人认可还行,不认可又有一场架打,果不其然,后面砖头的主人一个小时后姗姗来迟,排在砖头后面的大婶不愿意了:“你这人咋回事?人不来拿块破砖头,要是人人这么干,谁还用起大早排队?”

    后面的人跟着附和:“没错,快去队伍后面,别在前面丢人。”砖头的主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他恼羞成怒:“我就用砖头占位置了,我来得早回家一趟有毛病吗?”说完撸袖子像要打架一般,还拉其他人下水,问前面的白灵:“大妹子你说,我站这有毛病吗?我放砖头之后,还跟你说了一句,让你帮我看着呢。”

    没错,砖头主人确实说过让白灵帮看着,白灵没搭话,素不相识,她也不想学雷锋做好事,买好自己的供应才是正理儿,其他的闲事她不想管。白灵实话实说:“说是说过,不过我记得我没搭声。”

    排队的众人听到白灵的回答底气更足:“一块砖头就想占地方,想的可真美,去后面去后面。”其余的人跟着起哄:“没错,去后面排着去。”砖头主人羞红脸,转过头跟白灵较劲:“大妹子你不厚道,就一句话的事儿,咋不为我兜着点呢,我跟你说你这样的人啊……”砖头主人说话激动,食指指向白灵,突然从旁边伸出来一只手,把砖头主人的手指打到一边,又把白灵护在后面:“去后面排队。”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里妟妟 、紫→狐狸 、summer 三个人不约而同提到了粮食种子的问题,我晚上回家问了一下我爸,他说带谷皮的粮食确实能当种子用,不过基本都是用当年的种子,陈年种子发芽率会降级很多,考虑到女主空间里的粮食都是穿越前储存的,最少也有个两三年,所以就默认为不能做种子吧,为了剧情顺畅一些,关于种子的情节我再改改谢谢三位小天使指出这个问题→_→你舟逻辑一塌糊涂,你们也发现了,有很多bug,我会尽量减少这种情况,也希望大家指正出来,不胜感激!!!

    第31章 红薯甜粥

    白灵抬头一看,是邹城,他板着脸,目不转睛的盯着砖头主人,看情绪有些微怒,砖头主人瞧瞧高大的邹城,冷哼一声抄起砖头往后面走,一边走一边念叨。

    邹城转过身担忧的问:“你没事吧,我刚听这边混乱就过来看一眼,没想到是你。”白灵把篮子放在地下,笑道:“我好好的,就是一件小事。”

    邹城看看四周:“这么早就是你一个人排队吗?”邹城皱皱眉,万一还碰到刚才的这种情况,一个姑娘家太吃亏。白灵这才想起来问:“你怎么也来排队?”

    邹城的供应都在西泽市,他吃饭在食堂,除了饭票跟钱,其他的东西并不太需要,回家时衣服鞋子等生活物品家里人会给他准备好,这次他过来,是替三姨一家排队。他表哥黄杨最近喜欢上一个姑娘,本来三姨让他早上排队领供应,但他跟姑娘约好去看电影逛公园,临时把邹城抓过来当劳力。

    邹城要买的东西更多一些,邹城本来在白灵前面,往后挪了几个位置站在白灵前面,他这不算插队,所以前后的人都没意见。等待最熬人,白灵打了十多个哈欠,布鞋就是薄薄的一层布,平日里穿刚刚好,可清晨穿就冻脚,白灵使劲跺跺脚,把头埋的更低。

    等到了副食店开门,人群乌央乌央的往前拱,白灵差点被挤出队伍,邹城往后面挪了两步,护在白灵的周围,伸出双手比出一个圆圈的手势,替白灵拦住挤过来的人群。

    白灵挤到前面,猪肉五毛三一斤,大肥肉已经被买光,只剩下瘦肉,肥肉能耗出油来,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最受欢迎的,白灵买了四两瘦肉,花了两毛一,蔬菜主要是大菠萝、白菜,白灵打算拿萝卜熬汤,萝卜两分钱一斤,不需要票,每户限购一颗,白灵买了一颗大萝卜两斤半,花了五分钱,大叶青菜一分五一斤,白灵让店员称了一斤,叶生菜重量轻,一斤能买不少。

    邹城来之前黄杨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要买什么,邹城按照嘱托全部买齐。他们排在队伍的前面,等挤出队伍听见后面店员喊:“肉没有啦,下个月赶早,大萝卜也没啦。”随之是一声声不满的抱怨。

    粮食的供应不用着急,粗粮细粮按照一定的比例领回去,细粮不用太奢望,今年供应稍稍敞开些,只是比饥荒年月好过一点点,お稥冂第缺衣少穿的状况依旧没改善。

    粮食邹城三姨来领,领完这些两个人去国营饭店吃个饭,一碗馄钝两个包子,喝完馄饨汤肚子里热乎乎的,白灵搓搓手,说道:“我先送东西回去,上次那些东西你全给我了,我还没谢谢你呢。”

    邹城咬掉手里的最后一口包子:“想要谢我简单啊?”

    “啊?”

    “请我看一场电影就行。”

    白灵心里嘟囔,一张电影票才一两毛钱,他提的建议确实挺简单的,白灵把这件事记在心上,承诺道:“没问题,有时间的话我请你看电影。”

    白灵领完供应到家才上午十点,她收拾收拾东西,竹篮里挎上豆油、猪肉,锁上门往小杨庄赶,临走前托付胖大婶帮忙照看一下院子。这个时代人际关系简单,小偷小摸的人不说完全没有,但是确实很少,很多人家出去串门大门屋门敞开着,过几个小时回家,什么物件也不缺。

    桑红芹出去串门,孙玉柱下地干活,白灵推院门进去,把竹篮放在厨房,换身破衣裳开始收拾屋子,灶坑那面墙熏的一片黑,这房子就是土房,还是后来孙玉柱在墙面上刷了一层石灰,抹平了些,白灵拿着碎抹布沾水擦,忙活一个小时才算干净几分,扫地喂鸡收拾院子,琐碎的活计不起眼,可算累死个人,白灵揉揉腰,都干完才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屋休息。

    到了晌午饭点桑红芹匆匆回来,刚进院门就闻到一股香气,发现白灵回来,正在厨房做饭呢。午饭也简单,蒸了几个桑红芹早就蒸熟的馍馍,白灵又做了半锅红薯粥,里面放了一点糖,甜甜的更愿意喝。

    孙玉柱哼歌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他兜里不忘装着两根烟,烟瘾一犯,田间地头也得抽上一根。

    桑红芹不快地瞪了他一眼:“烟烟烟,整天就知道烟,守着你的烟过日子吧。”

    孙玉柱不和老伴争辩,把旱烟叶碾碎,卷出一个烟筒:“饭前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灵灵你说是不?”

    白灵从锅里端出馍馍:“我姥姥说得对,我站我姥姥这边。”

    说话的功夫孙玉柱点上旱烟,说道:“我跟灵灵周叔商量过,咱们村山头里面有块空地,没在山深处,进出方便安全,我打算在那种一片烟草,她周叔说了,供销社收烟叶子,价格比市价低一点,但是咱也不怕,反正即使顺带手种了,烟草不娇嫩好养活,我砍竹子种烟草,两个全不耽误。”

    白灵思量了一会儿,问道:“姥爷,周叔说没说,这么做合不合法?”

    孙玉柱回道:“咋不合法?现在别说咱们村,整个涞水县甚至整个省的农村都这么干呢,大家生产积极性高,农民富裕起来,也是少给国家添麻烦。咱们家后面那排的你沈大哥,还准备在村口的破房子那弄了一个养蚕房呢。”

    孙玉柱说的没错,小杨庄的村民各显其能,准备养蚕的,开春化冰了打算捕鱼的,各种类型的家庭副业应有尽有,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就行,就算三年后政策收紧,大家伙都这么干,农村人往上数几代都是贫民,背景没问题,一个村的护短,应该也没事,大家伙都是跟着政策走的,一没违法二没犯罪,也捅不出篓子,错过这两年,想干点副业得等十年以后了。

    孙玉柱种烟草不单单只算个人经营,必须得挂靠在生产队名下,同样的,通过卖烟草获得的收入,需要上缴一定的比例到生产队上,因为孙玉柱种植用的是山上的空地,这片地方属于小杨庄,必须要上缴。能让种植就烧了高香,上缴算什么,烟草一茬茬的种,总能捞到钱。

    这个时代,私有制经济受到很大的限制,周婶来找桑红芹,说打算搭伙做裁缝。

    关于裁缝这行,白灵记得公社有一个裁缝社,不到十平米的空间,进门就是一个小柜台,柜台后面的架子陈列着样品,有人拿着布料过来做衣服,量好身量约定时间过来取成衣。

    裁剪、缝纫、熨烫这些环节,裁缝店一般不是“一手落 ”,铺子里基本都有一到两个帮工,分环节做。

    现在这光景,村里允许个体裁缝的存在,这种个体的没有固定的铺子,走街串巷或者住家做衣裳,就按照家庭副业交钱记公分就行。现在家庭副业的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周婶说,除了裁衣缝纫,也能做鞋子织帽子,种类多样化。

    周婶之所以来找桑红芹,就是想跟她一起搭伙做,缝纫机周婶买,机会正好合适,她有个亲戚打算卖一台二手的缝纫机,价格是全新的三分之一,她亲戚用了不到一年,得有九五新,这价格也就是卖给亲戚,换成别人绝对不止这个价。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