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善终分节阅读173

    前回她离开桐城时,甄老太爷也病歪歪躺在这里,可当时他的状态远比现在好得多,谁知一年光景,竟然……

    甄老太爷半睁着眼睛,眼珠子浑浊,张嘴发出“啊、啊”的声音。

    甄氏回头看向甄子珉,问道:“二哥,父亲说不出话吗?”

    甄子珉声音晦涩,道:“偏枯之症,说不出来。”

    甄氏抹了把眼泪,凑过去与甄老太爷又说了几句,老太爷眼中流出泪水,嘴巴一张一合,只是他的话,谁也听不懂。

    见此,甄氏哭得越发凶了。

    杜云萝陪着掉眼泪,又劝了甄氏几句。

    外头一阵脚步声,梢间里传来杜怀礼与杜云荻的声音,很快,两人便进来了。

    杜云萝把床前的位子让了出来,而后仔细打量着内室里。

    后窗开着,秋风凉爽,吹散了室内的药味和病人的酸臭味道,可这不是长久之计。

    春秋还好,到了冬天,甄老太爷病中体弱,还开窗散味道,只怕他身体吃不住的,可若不散,屋里头的味道能有几人受得了?

    伺候的丫鬟婆子,侍疾的儿子孙子,生出些厌烦心思来,那……

    可要说甄老太爷铁定没有命了,谁也不敢如此断言,偏枯之症,没了命的有,养回来之后照样能走能吃的也有。

    甄老太爷瞧着是凶险万分,可兴许能熬过去呢?

    甄氏哭了一场,叫杜怀礼几人给劝住了,杜云萝扶着她到梢间里坐下,王氏命人打了水来给甄氏和杜云萝净面。

    甄氏哭过了,说话有些一抽一抽的:“父亲他,怎么突然之间……”

    侯老太太唉声摇头。

    王氏道:“老太爷爱吃酒,中秋那日贪杯,看月色好,又要去园子里赏月,这才……说起来也怪我们晚辈不仔细,若多劝着老太爷一些,不贪杯,不去逛园子,也就不会出这种事情了。”

    甄氏又问:“怎么今儿没见到大哥大嫂?”

    王氏红着眼睛道:“老太爷摔了之后,桐城里的有些名气的大夫都说不好,大伯接受不了,也不甘心,说要去寻名医,这些日子把附近城镇的大夫都请了个遍,却……

    大伯不肯放弃,还要继续寻,我们怕他路上出些状况,就让谦哥儿和渊哥儿跟着,彼此有个照应。

    大嫂这半个月里外操持,扛不住也病了,婷姐儿在跟前伺候。”

    甄氏听得心酸不已,甄老太爷一出事,这个家里整个儿就乱套了,幸亏王氏还挺得住,这后院里的大小事体才不至于都趴下了。

    侯老太太叹道:“都是孝顺孩子,就看老太爷能不能挨过去,多享几年儿孙福了。”

    王氏赶忙宽慰道:“您想啊,老太爷逗鸟听曲,最是爱享乐的人了,还未享过四世同堂的福,定是舍不得走的。”

    丫鬟婆子们也赶紧帮忙劝着。

    知道陈氏病着,甄氏少不得过去探望。

    去年甄文谦闹出来的那一出,让甄氏和陈氏之间添了尴尬,可事到如今,不是计较那些的时候,加之甄文谦也不在府里,杜云萝便随着甄氏一道去了。

    陈氏脸色廖白歪在床上,甄文婷下巴削尖,也没什么精神。

    说起甄子琒去寻医,陈氏簌簌落泪:“你大哥是心里愧疚,那日是他陪着老太爷是逛园子的,结果他自个儿酒劲上来了,一屁股摔到地上,丫鬟婆子们都拉他去了,老太爷心急着要上前看他,一个不小心就……

    哎,这世上要有后悔药,他把整个家赔进去都要寻了来。”

    “这也不能怪大哥。”甄氏道。

    人吃多了酒,遇事时反应就会慢很多,甄子琒的酒量如何,甄氏是晓得的,不用二两就能醉酒不起,那日多饮了两杯,后劲上来时站不稳也是常情。

    丫鬟婆子们都照顾甄子琒去了,要不然,即便甄老太爷脚下打滑,也该有下人出手扶住的。

    只能说,事情都正好撞在一块了。

    陈氏道:“我们不怪他,可他自己怪自己哩,整日里就知道去寻大夫,有时两三天才回来,胡子邋遢的,我都不敢认他,又不能不让他去寻。”

    甄氏抿唇,一时不知该怎么劝。

    倒是一旁的甄文婷,撅着嘴哼了声:“我们这种小城里哪有什么好大夫?我早说了,真要寻就去京里寻,京城里人才济济,说不定真有人能救祖父。就算京城里人生地不熟,可不还有姑母在吗?叫姑父姑母打听一番,偏偏父亲拉不下脸去京城。哥哥那点破事是丢人,但也比祖父丢命强。”

    第233章 寻医

    陈氏重重咳嗽起来,胸口起伏,整张脸涨得通红,好不容易稳住了气,死死拉着甄氏的手,道:“六娘,你别听那死丫头胡说八道,事情一是一、二是二,当初是谦哥儿错得离谱,你大哥也不会为此跟你生嫌隙,他知道对不起你和云萝,愧对你们,可他不会因为没脸见你就不顾老太爷的命了。”

    甄氏叫甄文婷的一番话给说得怔住了,半晌回过神来,瞪大眼睛道:“是了,我怎么就给忘了呢,早知道该从京里请几个大夫随行的,这下好了,再写信回去,又要耽搁半个月……”

    杜云萝也是懊恼不已,信上说甄老太爷不行了,他们就各个以为老太爷药石无医,这一趟回来就是崩丧,赶得快还能瞧上一眼,慢些就只能拜灵堂了,却没想到,老太爷还拖着,只要还拖着,说不定就有戏。

    再是懊恼,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甄氏与陈氏说了一声,与杜云萝一道去寻杜怀礼,想让他给京里快马加鞭去信,让杜怀平寻几个对偏枯有经验的大夫请到桐城来。

    这一趟回来,王氏依旧安排了前回住过的小院给他们一家。

    赵嬷嬷带着人手收拾了大半,杜怀礼从筵喜堂出来后,就在屋里歇息。

    甄氏迈进去,顾不上歇口气,就把请大夫的事体与杜怀礼提了。

    杜怀礼点头,催着杜云荻研墨。

    刚要提笔写信,外头就是一阵匆匆脚步声,一人几乎是跌跌撞撞冲进来的,见杜怀礼几人都在书房里,又一把撩开帘子进来。

    待来人握住了杜怀礼的手臂,杜云萝才看清那人模样。

    那是甄子琒。

    杜云萝看了一眼,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陈氏说他每次回家来都胡子邋遢的,已经是嘴下留情了。

    甄文谦与甄文渊两兄弟随后进来,向众人行礼。

    面对杜云萝时,甄文谦唤了声表妹,就急急挪开了视线,垂着头不再言语。

    杜云萝对他没半点儿好感,也懒得理会这人到底在想什么,她只是抬头看着甄子琒。

    甄子琒双眼通红,眼下青肿一片,声音干涩,道:“妹夫,我打听到了,十年前有一位御医告老,他夫人的娘家就是青连山下的村子里的,他老人家这十年就一直住在村里。

    我去求过他,可御医不肯见我,我想他是不是总给贵人们看病,我就是个秀才他看不上啊,妹夫你是官身,杜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你帮我去求求他,求他一定来给父亲治一治。

    那可是御医啊,天底下最好的大夫了。”

    甄子琒说着说着就要哭出来了,他年纪不轻了,可甄老太爷出事,他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他想,他跟一个孩子没什么区别。

    他在那村子里求也求了,跪也跪了,磕头也没拉下,可人家就是不肯见他。

    明明一个好大夫在眼前,却求不回来,甄子琒心急如焚,直到听闻甄氏一家到桐城了,他连忙赶回来,一心想着兴许杜怀礼能请动老御医。

    杜怀礼闻言,自是没有推拒,只是今日天色已晚,便说好先把求医的信送出去,有备无患,明日一早就去青连山请那位御医。

    甄氏一夜无眠,醒来后也要一同前往,青连寺就在青连山上,那里供奉的是药王菩萨,她要好好去拜一拜,求药王菩萨保佑。

    王氏很是赞同,甄老太爷床前伺候的人手足够了,与其在家里惴惴不安,不如去菩萨跟前磕头,不管显不显灵,多少也是个心安。

    王氏在府里脱不开身,让丫鬟取了抄好的经书给了甄氏:“这个时节,没有提前递帖子,泉水是不用想了,但入寺拜一拜还是行的。不过,就怕跟去年一样遇见贵人访寺,不让你们进去,六娘你带着这些经书,万一能以此说动……”

    甄氏赶忙让赵嬷嬷收好。

    马车一路往青连山去。

    甄氏靠着引枕闭目养神,杜云萝却是想着甄子琒的话。

    若那位御医真的是只肯给贵人看病,不晓得杜怀礼出面能不能让他给了薄面了。

    至于青连寺里,如去年一般遇见贵人访寺,要是个她认得且还能说上几句话的贵人就好了,她一定要请人家帮忙去说服御医,便是欠下人情,也总比眼睁睁看着甄老太爷受苦受难要好。

    到了青连山脚,杜怀礼和甄子琒,带着甄文谦和甄文渊去拜访老御医,甄氏带着一双儿女继续往山上去。

    今日的青连寺没有闭门谢客,山门处有不少香客进出,杜云萝一看,不由遗憾地叹了口气,她的希望落空了。

    甄氏到了药王殿,把带来的经书给了师傅供奉,又添了不少香油钱,在药王菩萨跟前跪下,双手合十,虔诚无比,嘴唇一张一合,低声求着。

    杜云萝和杜云荻也一左一右跪下,好生求了一番。

    依着甄氏的想法,时间有限,她是不打算在青连寺里多做停留的,可这些日子匆忙赶路,她身子发虚,加上昨日哭了许久,夜里又没有睡好,从菩萨跟前爬起来的时候,整个人摇摇晃晃的,看得杜云萝一阵心惊胆颤。

    杜云萝让许嬷嬷去安排厢房,甄氏不肯,许嬷嬷见劝不住她,当即也不劝了,只让人安排了厢房和斋饭,便是叫甄氏埋怨死,许嬷嬷也不管了。

    甄氏拗不过许嬷嬷,更拗不过杜云萝和杜云荻,只好叹了一口气,去厢房里歇了。

    杜云荻和杜云萝不敢惊扰甄氏休息,就在隔壁厢房里坐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