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愿力系统》(综同人)[综]愿力系统分节阅读128

    杨婵沉默,她才想起哪吒的行为,看向敖丙的惨状,终究说不出哪吒无辜的话来,即便哪吒是被蒙蔽,但造成的后果却是无法消弭的,想到这里,杨婵对自己也生出了一丝痛恨,因为当初她也真的被三头蛟所惑,以为敖丙是个……

    “痴儿……回去吧……”

    “娘娘,哪吒难道就没有救了吗?”

    女娲沉默了片刻,“享人间三年香火,重塑金身。”她又看了一眼杨婵惊喜的面容,“此法与敖丙无用。”

    杨婵垂首,“婵儿明白了。”

    第172章 神话之杨戬(八)

    殷十娘恨李靖的不作为,收敛了哪吒的尸骨后就离开了陈塘关,杨婵赶去告知了十娘救回哪吒的方法,十娘泣不成声,用最快的速度将哪吒的庙宇建好,然后兢兢业业的维持着庙中的香火,杨婵和杨戬也在一旁帮衬,这一晃,就是三年……

    然而,龙王却得知了哪吒即将复活的消息,一方面以陈塘关的百姓逼迫李靖,另一方面便是派兵意图毁了哪吒的金身,杨婵和杨戬去阻拦龙王,殷十娘守护金身。

    “龙王,哪吒已经付出了代价,您又何必如此苦苦相逼,一定要赶尽杀绝呢?”

    敖广冷笑,“想要我退兵,可以,将我儿还给我!”

    “敖丙肉身已毁,神魂缺失,离了宝莲灯就只能魂飞魄散,龙王,我敬您是敖丙的父亲,还请您手下留情。”

    敖广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不代表他愿意饶过残害他儿子的凶徒,他的气势汹汹只是做个样子,所以也不介意和杨戬兄妹斗嘴,他的后手已经布下,他要那个凶徒被亲生父亲毁了生还的希望,父子相残,才是他送上的大礼。

    “不!李靖!”

    杨戬二人猝然回顾,耳边是殷十娘凄厉的尖叫,敖广看到被毁的金身,哈哈大笑,挥手退兵离去。

    金身破灭,哪吒几近凝聚的神魂渐渐消散,杨婵竭尽全力将其残魂收入宝莲灯中,杨戬想到三年前去寻太乙师伯时的场景,出声道,“哪吒还有救,去太乙师伯那,师伯应该有办法。”

    殷十娘和杨婵连连点头,殷十娘看向李靖那张苦涩的脸庞,秀美的面容上满是恨意,“李靖,你竟是如此狠心,此次以后,你我夫妻恩断义绝!”

    说完,再不回头,与杨戬兄妹匆匆离去,李靖面色苍白,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徒然倒下,面如金纸,鲜血顺着嘴角流出,染红了半片衣衫。

    倒在满是残渣的地面上,李靖的视线渐渐模糊,陷入一片黑暗……

    一个黄衣道人出现在他身侧,神色带着几分悲悯,“痴儿……”

    他伸开手掌,掌心一盏琉璃灯,形似灵柩,正是世间三盏奇灯之一的先天灵宝灵柩灯,他将李靖收入灯中,看了一眼破碎的哪吒金身,摇了摇头,便飘然离去。

    太乙利用宝莲灯出世时伴生的那一湖莲花与金莲藕为哪吒做了肉身,肉身与神魂相合,便化作个身高六尺(一米五多点,莲藕不够用了微笑看)的孩童。

    哪吒看着水面上自己的倒影,神色莫名,杨婵叹了口气,想要安慰却不知从何而起,哪吒压下心中的思绪,他甚至没有理会杨婵,召出风火轮等法器,径直冲上天际。

    杨婵讶然,杨戬看着哪吒的方向,“他似乎是要去陈塘关?”

    杨婵看着他,两人异口同声,“李靖!”

    的确,此仇此恨,哪吒怎能忘怀,两人连忙追了上去,将近乎失去理智的哪吒拦了下来。

    此时李靖已然醒来,这里是灵鹫山元觉洞,燃灯的道场。

    “师尊……”

    “你这小子,真是个蠢的,你是我的弟子,有必要对那敖广如此顺从吗?不要说他儿子没死,就是死了,那也该得,竟敢这般逼迫与你!”

    李靖苦笑,当年学艺,敖广是他的八拜之交,然而随着他仙路渺茫,敖广也渐渐看不上他了,否则就算是看在师尊的面上,也不会这般欺人太甚,但他又能如何呢?师尊总不可能看护他一辈子,“敖丙之事,小儿的确有错……”

    “蠢货,敖丙可还没死呢,就算有错,逼着他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已经够了,这般强逼你毁了哪吒的金身,根本是欺人太甚!”泥人还有三分火性,更何况是位处阐教二把手的燃灯,他冷冷一笑,“且等着吧,他们龙族还当自己是当年吗?有玉帝在,且有他们好果子吃。”

    他又狠刮了李靖一眼,“你也是个傻的,竟然用你心血去护哪吒的神魂,你本来就本事不济,要不是我心有所感,你就只能死在那了!你以为你那是父爱如天?简直荒谬,这个蠢性子,早晚要把你害死!”

    李靖讷讷说不出话来,燃灯恨其不争,甩了个金色小塔到他怀里,都不想理他了。“你那儿子死得惨,戾气可不小,早晚有一天会去找你报仇的,这玲珑宝塔可令你无忧,快滚吧,看着你这蠢样子我就生气。”

    李靖接过玲珑宝塔,踌躇片刻,还是恭顺的退去,只余燃灯看着他的背影悄然叹息,他的徒弟很少,这李靖虽然天资不佳,但是真的被他放在心上的,封神榜看似令众仙避之不及,但对不少人来说,也是机遇,所以他才会为李靖定下个名额,靖儿啊,为师不可能永远护着你的,教主老爷已经和西边那两位协商好了,为师日后是要去西方的,到时候……想到这里,燃灯的神色渐渐低沉了下去。

    封神之战渐渐拉开了序幕,杨婵已经被女娲召回,杨戬哪吒一行则是投入战场,盛名累累,在这场战争,就像是个大熔炉,将这整个洪荒都卷了进去,而到了后来,甚至已经不再是杨戬一流所能插手的了。

    封神战终,西岐之军兵临朝歌,帝辛拥着妲己**与摘星台,看着寥寥烟雾,杨戬似乎又看到了多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子辛,这场战争,其实子辛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好,他其实是个明君,可惜的是,姬发虽少了他的一份气概,却也多了仁主的慈和,更重要的是,站在西岐一方的修士更强。他只是有些可惜罢了。

    妲己,青丘狐君,也是当年的那只小狐狸,她为了帝辛真的是做了很多,更愿意与帝辛一起共赴黄泉,临死前将女儿托付给了自己,可惜啊……帝辛作为帝皇还有资格上封神榜,但妲己的名声太差了,祸国妖妃,人人得而诛之,她不会有机会登榜的,所以,他也只能暗中救下她的神魂,附在一只初生的白狐身上,将其交给了被子牙师叔封为天喜星的子辛,但愿有朝一日,她还有忆起前尘的一天。不过看子辛对那懵懂的小狐视若珍宝的样子,或许他们也算有个好结局吧。

    封神之战结束,杨戬肉身成圣(注意,这不是圣人的圣,姜子牙封神后,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雷震子、韦护七人的魂魄未被封神榜收去,最终肉身成圣,这里的成圣其实是成仙的意思)。当他站在凌霄宝殿的那一刻,看着云台上高高在上的天庭之主,那张面容,和当年将娘亲带走的男子一模一样,玉帝,你可看到,如今,我已经有了让你正视的资格。

    杨戬从众仙中走出,神色清冷,看向玉帝,行了一礼,“陛下,杨戬有事启奏。”

    昊天挑了挑眉,对这个便宜外甥,他可是关注很久了,尤其是,他的前身,可是红云啊。

    “哦?卿家有事?”意味不明的轻笑一声,昊天点了点头,示意他开口。

    杨戬神色依旧,“杨戬兄妹与母亲分别已久,还请陛下行个方便,令杨戬一家团聚。”杨婵也上前一步,同样请求,一时间,整个凌霄宝殿寂静无声。

    众仙家一头雾水,杨戬寻母,和玉帝有何干系?

    有些消息灵通的仙家已然知晓杨戬生母身份,传音给好友解惑,一来二去,众仙家几乎都知道了杨戬竟是玉帝的外甥,这下,他们看杨戬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玉帝面无表情的看着杨戬,半响,才冷哼一声,“瑶姬身为吾妹,竟敢思凡下界,触犯天条,已然受刑关押,刑满之日,自可与你兄妹团聚。”

    “敢问陛下,何日刑满?”杨戬神色冷凝,听闻母亲受苦,一身冷气已然压抑不住。

    玉帝玩味的看了他一眼,“凌霄殿倒,弱水河干。”

    杨戬握紧手中的三尖两刃枪,看着玉帝的眸中几乎透出了杀意,他压抑住心中的情绪,一双眸子满是冷意,“既如此,杨戬自请下界。”话音刚落,甚至不理会玉帝的回应,他便毫不停滞的离开天庭,他毕竟与那些神魂附于封神榜的神仙不同,自由性很大,尤其他是圣人门徒,阐教第三代首席弟子,如今的天庭,地位还没有后世那般,玉帝是管不住他的。

    他在想办法如何将母亲救出,至少,要见母亲一面。终于,他得到了机会,母亲被压于桃山之下,他想要劈山救母,却被母亲阻止了,原来当年她嫁给杨天佑,伤势极重,若不是玉帝将她带走,恐怕已经香消玉殒,她如今看似囚于桃山,实际上却是利用灵脉来维持生机,玉帝自然是有办法救治她的,但为了给她个教训,才用这种平和有效却缓慢的法子,这让杨戬对玉帝很是不满,但也没有资格与立场多做什么,只能想办法救治母亲。

    从此,杨戬长居桃山附近的灌江口,对于天庭,则是听调不听宣,正有诗云,“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而随着杨戬**玄功大成,肉身成圣,他的神魂与肉身已然不可分割(可以元神出窍,神魂与元神不一样),又加之名列封神榜,受封成神,与天道挂钩,从此,再无成为红云的可能了。

    原始此后才放开了镇元子,镇元子近乎疯狂,不要命的攻击原始,原始自知理亏,并不还手,只是将其引入混沌中任其发泄,却没有想到的是,封神结束,天地规则稳定,洪荒主世界开始延伸,三千大世界亿亿小世界悄然诞生,但由于镇元子与他的大战,这些依附洪荒的世界竟然摇摇欲坠……

    而镇元子竟从小世界中感受到了红云残魂的气息,终于清醒,心中又有了希望,红云还有机会……

    原始心中也是安慰,最大的那块残魂已经解决,剩下的就算集齐红云也不可能成圣,所以他也乐于助镇元子一臂之力,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小世界不稳的问题?

    他与众圣商议,于是,西游之计渐渐浮于水面……

    第173章 神话之杨戬(九)

    “您说什么?”

    玉鼎看着自家徒弟难得失态的样子,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戬儿,为师也是才知道,你的兄长当年的确还活着,他被当时的多宝师兄救下,收为了弟子……”

    杨戬瞪大了眼睛,多宝师伯不是只有金蝉师兄一个弟子吗?他也和金蝉有过来往,可金蝉却从未表现过他认识自己的样子啊?

    玉鼎看了他一眼,“多宝师兄的大弟子金蝉,就是你的兄长杨蛟。”

    杨戬双唇颤动,“怎,怎么会……”如果金蝉就是大哥,那为什么不认自己,为什么……他想到为数不多和金蝉的几次见面,金蝉一层不变的温和面孔,与对待他人并无区别,他们之间,不过是见过几次略有交情的陌生人。而金蝉,与大哥并无一丝相似的地方。

    “当年杨蛟跌落山崖,被多宝师兄救下,炼化天地异种金蝉为己身,他一身便具有人神妖三族血脉,性子好资质佳,便被多宝师兄收为了徒弟,如今多宝师兄入了佛教,当了佛祖,你兄长也化道为佛,被众修叫一声金蝉子。”

    佛祖次徒金蝉子吗……听到兄长如今的消息,杨戬从起初的激动喜悦渐渐变得茫然,兄长未死,修为高深,又为什么不认他?

    沉默片刻,杨戬看向玉鼎,“师尊,徒儿想去见他。”

    玉鼎点了点头,“去吧,虽不知多宝师兄为何遮掩这么多年,但他如今既然将这消息放出来了,想必也会给你个答案吧。”

    杨戬垂眸,恭敬的行礼退下,很快便驾云向西方行去,看似从容不迫,但紧抿的双唇,没有焦距的眸子都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想到了当年和兄长相处的日子,短短十几年,在他近千年的生命中已然不算什么,他以为他早已忘却,此时回想,却仿若昨日。

    大哥是家中长子,深受父亲期待,自小学文习武,勤修不缀,而大哥的资质也的确极好,让父母都极为自豪,也深受弟弟妹妹的崇拜。

    大哥长得很好,偏像母亲,而自己与父亲肖似,只论长相,其实自己还是略逊兄长一筹的,兄长十分俊美,体态修长,待人温和有礼,文采斐然,武艺高超,有了这般优秀的兄长,他这个二子便被管的很宽,跟兄长一比,简直是不学无术,但他们兄弟的关系极好,一家之中,连父母都治不了他,偏偏遇到兄长,就像是耗子遇了猫,变得乖顺极了,家变之后,兄长为了他们引开了追兵,他亲眼看着兄长跌落悬崖,当时的心情,已经难以描述,也是那个时候开始,他才真正的开始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拜师之后,他就央求师傅带自己去寻兄长,至少,要将兄长入土为安,可到了崖底,入目便是一片白骨,层层叠叠仿若无尽,他根本无法找到哪一具是兄长的尸骨,这里在战乱中被当作处理尸体的天然去处。

    央求师傅,师傅也无能为力,这里死气深重,竟然勾连成一个天然大阵,卜算之法毫无用处,他算不出兄长尸体所在,他几乎想要去地府将兄长的魂魄抢出来,但是他知道,他做不到,地府有圣人坐镇,法则自立,连时间流速都不相同,他不过是刚刚拜师的阐教第三代弟子,有什么资格去地府要人,莫说是他,就是他的师傅,也是不够格的,而兄长只是个凡人,这么多日子,怕是早已入了轮回,而入了轮回……

    他也曾安慰过自己,没有见过兄长的尸骨,或许兄长还安然活着,其实他自己都不相信,却没有想到,这竟是真的。

    他感激欣喜于大哥还活着,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却不与自己相认,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心中也有过怨气,但很快就变成了委屈,更多的则是喜悦,不论如何,不论兄长为何瞒着自己,但至少他还活着,这就足够了。

    如今,既然多宝师伯放出了消息,那必然表示有什么阻碍的东西不见了,所以他也不需要多加考虑,他只想站在兄长的面前,叫一声,大哥……

    灵山。

    杨戬远远地看着山巅盘坐的身影,他没有直接飞上去,而是一步一步的从山脚往上,一点一点平复自己万般复杂的心情,到乐山巅,周身气息也已经平和,他站在金蝉子身旁,看着他,目不转睛。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