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纨绔》(清穿同人)大清第一纨绔分节阅读74

    事情到了这份上,按他往日的习惯,就该松松口了,可是这事儿他一松口,胤禛他们先前的活白干了不说,逼死人命的事儿也扣死在他们头上了。

    他要真把胤禛或施世纶推出去,旁人也就算了,胤祚那小子肯定又要发脾气。

    有些为难的康熙看了看胤祚,发现他正低着头,百无聊赖的用脚尖在地上画圈圈,显然这些人说了些什么,他是半点儿也不关心。

    康熙忽然起了恶作剧的心思,干咳一声开口:“和郡王!”

    没反应。

    “胤祚!”

    胤祚茫然抬头:“啊?”

    “你意下如何?”

    “嘛?”

    啥啥意下如何?

    胤禛好笑道:“皇阿玛问你,对王大人的话,意下如何?”

    “哦,”胤祚忙道:“说的挺好的!”

    知道人家说了什么吗?还说的挺好的!康熙可不准备轻易放过胤祚,他现在会为难多半是为了他,偏这小子自己还稀里糊涂的,冷哼一声,问道:“怎么个好法?”

    胤祚眨眨眼,好吧,让我说就说呗,反正说话又不犯法——哦,不对,这个时代说话也是要犯法的,好在他有皇子身份护身。

    干咳一声,道:“刚刚听王大人分析了下,京官为什么借钱的原因,儿子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京官要养一大家子人。”

    “天底下的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官员也是一样,没听说官越大,爹越多的。再怎么样,上则赡养父亲、母亲、祖父、祖母数人,下则抚养妻儿。可为什么街上砍菜的、赶车的都能养的活家人,他们就养不活呢?儿子想,约摸是家里人口太多的原因。娶上十七八个小妾,生下二三十个孩子,再买上百十个丫头,可不就养不活了吗?”

    “这一点,皇阿玛我觉得,说的太有道理了!一般老百姓,能娶个老婆、能吃饱饭,就心满意足了,可当官了怎么能和老百姓一样?没有百十个奴才侍候,可怎么活的下去哟!每天晚上只对着一个黄脸婆,怎么睡得着觉哦!所以这库银,是不得不借啊!”

    “噗!”大阿哥胤褆喷笑出声,被康熙瞪了一眼以后,忙捂住嘴。

    康熙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道:“然后呢?”

    “第二,自然就是礼尚往花用太大。”胤祚道:“儿子刚刚听王大人说起诸位大臣的年奉,也是吓了一大跳。旁的不知道,儿子记得去年儿子开府的时候,收到过各位大人的贺礼,里面就没有价值低于五十两的。当时儿子没觉得有什么,现在才知道,这五十两,竟然是诸位大臣一年的俸禄!真是奇了怪了,各位大臣,你们一年的俸禄都给了胤祚了,你们这一年,吃的是什么?若是这一年,还有别的皇子阿哥娶个福晋、生个阿哥什么的,可怎么办?”

    “百姓之间走动,不过几个鸡蛋、几块布头的事儿,可是既然当了官了,自然不能如此小气,必要五十两、一百两才拿的出手,这么算来,不借库银,可还真过不去……”

    康熙又嗯了一声,道:“可还有第三?”

    胤祚道:“第三,就是地方官太有钱啊!王大人口口声声说,京官清苦,不就是说地方官有钱吗?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他实在不想说下去了,连这样的冷嘲热讽都不愿继续,只觉得深深的无力:说来说去,不就是一个贪吗?可是时代如此,说了又有什么用?

    在现代,许多人都觉得贪腐严重,可是你能想象逢年过年、或婚宴寿礼,每个人都拿一年的工资送给上头吗?而且还是许多许多个上头。

    康熙下江南,这些地方官员、盐商们,送的东西个个都价值不菲,谁曾问一声——你十年的俸禄可够买一件?

    第64章

    胤祚的话,说的所有官员都面目铁青,却没有一个人出头说话,连原本站着的,又都重新跪了下去。

    他们能说什么?做官做到有资格上朝的,有哪个家里没有下人侍候?护卫、丫头、小厮、轿夫、门房、厨娘……这林林总总,百十个算多吗?而且除了极少数几个“异类”,谁不是家里妻妾成群?一个妾少说也得配两个丫头吧?

    可这又怎么样?他们不心虚!自古以来,读书、做官不就是这样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这可是宋真宗赵恒的诗!

    连皇帝都这样说,他们这般享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至于人情往来——哈,和郡王您本事大,如果能把这风气压下去,我们真谢谢您了!地方官儿靠着这个,给老爹、老娘、七姨娘、八姨太轮着做寿,那银子是大把大把的捞,可他们京官呢?京里王爷、阿哥、宗室、公爵……数都数不过来,谁敢少孝敬一个?回头穿了小鞋都不知道为啥!

    这上面,他们可从来都是进的少出的多!真要不许送礼了,先问问您自个儿的叔伯兄弟们答应不答应吧!

    还有地方官的事儿——自个儿官职比他们高,学问比他们大,关系也比他们硬,可到头来,地方上一个小小的知县都比咱们有钱,比咱们过得舒坦!这公平吗?他们有大把的钱可以捞,咱们呢?就每年下面送点冰敬、炭敬,那才几个钱儿?

    当然,这些话只敢在脑子里来回转,没有一个人敢拿到明面上来说——废话,哪个当官会说,我当官就是为了捞钱的?那必须是为了造福百姓啊!

    康熙看着跪在地上敢怒不敢言的众臣,忽然觉得很是解气:不是想逼着朕停了清理户部欠款的事儿吗?现在可还有一个人敢提此事?不是哭穷吗?继续哭啊!哭着告诉朕你到底是妻妾太多、还是巴结上官太用力、还是眼红地方官儿有钱?

    都觉得这些心照不宣的事儿没人敢提是吧?偏偏今儿朝上就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六儿!

    “说的倒像模像样,”康熙心情大好,笑道:“可光说这个有什么用?可以解决的法子?”

    胤祚目光在跪在脚边的众臣身上斜斜一撇,忽然一扫方才的懒散,道:“有。”

    康熙微微一愣,道:“说来听听。”

    胤祚是豁出去了,笑笑,道:“其一,每位官员入职之前,本人及其父母族人等,皆做财产登记。三年入职期满,若家人财产与先前差距太大,远超俸禄,不管是受人赠送或是其他,皆做贪污受贿论——革职,抄家。”

    先来个大清版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其二,每位官员家中账册以备核查,如月俸和祖产收入一月十两,家中每月开销却足有二十两,或去了两次醉月楼——革职。年俸八十两,却花八百两买个侍妾,或孝敬上官一百两寿礼——革职。”

    再来个大清版的贪污**罪。

    “其三,给予低一级官员弹劾上官权利,如收了自家几百两的银子的古董,如借底下人名头在哪儿添了个庄子云云,如利用发放多少银两被克扣——若核查属实,参倒了谁,你就坐谁的位置!”

    然后是大清版的有奖举报——这奖励,杠杠的!

    “其四,最底层地方如知县、县丞等官员设正副二职,正职掌管一切,副职只有监察之权,不得参与任何决策,但每月呈监察报告与吏部,如正职有渎职受贿之举,吏部核查后,正知县革职,副知县取而代之。”

    这算是大清版的——两党制?

    “其五,每年由京中派人,组织全县百姓进行不记名投票,从正副知县中选出下一届知县人选,落选者任副职。每年由全县百姓对县丞、捕头等进行满意度投票,若有四层百姓不满——革职。”

    最后是大清版的年终考核!完毕!

    众人原以为这位不着调的六皇子,又要冷嘲热讽或胡搅蛮缠一顿,谁知道听到的竟是这样一番话,一时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连康熙一时有些恍惚。

    好半晌,才有人颤颤道:“荒谬!简直荒谬!如此这般行事,还要吏部何用?”

    胤祚啧啧两声,转到那人身前,道:“这位大人,出门没带脑子吧?长脑子的人都能听出来,吏部的工作明明更加繁重了,这‘要吏部何用’,您到底是怎么说出来的?”

    “你……”

    “你什么?”胤祚嗤笑道:“爷懂大人您的意思,不就是说,吏部干的活虽然多了,但是权利却小了吗?这可真是……吏部的作用,不就是选出对百姓最好、最朝廷最有利的官员吗?哪个知县对百姓好,是高高在上的您知道啊,还是百姓知道啊?还是说,这些官员的任免,就该您说了算?”

    “你……你你……”

    “万岁!”陈壮元气的直接站起来了,沉痛道:“万岁爷!若朝廷果真如此苛刻,臣恐……天下读书人,只怕都没人愿意为官了啊万岁!”

    康熙还不及说话,就听见啪啪啪热烈的鼓掌声,敢在朝上这么放肆的,除了胤祚还有谁?

    胤祚放下手,从后面晃悠到陈壮元身边,道:“承陈大人吉言,本王先替百姓谢谢您了!少了这些为了千钟粟、颜如玉来做官的人,那朝廷上下,可不就是一片清明?”

    “你!”

    胤祚对他的愤怒恍如未见,笑嘻嘻道:“陈大人,您是为了什么来做官的啊?嫌做官不挣钱啊?不如回家卖红薯啊!”

    “你!你……呃……”

    “陈大人!陈大人!”

    “陈大人!您醒醒!”

    “万岁爷!陈大人厥过去了!”

    “……”

    “去叫太医。”康熙揉揉额头,招手道:“胤祚啊,你过来。”

    胤祚走到康熙跟前,无辜道:“皇阿玛,儿子有心疾都没厥过去呢!”

    那老头自己心里素质太差,可不关我的事儿!

    康熙一伸手,梁九功递上一大盘橙子,康熙接过盘子,塞到胤祚怀里,道:“你最爱吃的橙子,去后面让奴才们剥给你吃,乖!去吧去吧!”

    胤祚好一会才反应过来,顿时一头黑线:妈妈的!康熙这是撵他走呢!

    乖屁乖!

    爷今年都十九了!十九了!

    气呼呼捧着盘子到后头去了。

    哄走这混世魔王,底下的大臣顿时觉得空气都清新了许多——还是万岁爷有办法啊!

    康熙笑道:“朕这个小六儿啊,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大了点儿,诸位爱卿多担待些。”

    诸位爱卿:“呵呵……”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