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宫女 完结+番外》退役宫女 完结+番外分节阅读103

    老夫人沉默不语,裴家是李家起兵的大功臣,裴寂曾经与秦王的关系极好,后来却因为争储之事有了间隙,已做了皇上的秦王看在旧日情份上,又有太上皇还活着,他大概不会太过为难裴家吧?谢家已经倒了,裴家再不能有事了,要不然半点依仗也无。

    想起天牢里的种种,她苦笑一声说:“没去过那种地方的人不知道那里有多苦。一朝天子一朝臣,裴家不受新皇上待见不要紧,最重要的全家平安,这就行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5章、明澈下落

    朱妈看见老夫人神色还算平和,又说:“你们刚进天牢那阵,姑奶奶曾托人想去探探再送些吃食,那些人说什么也不让姑奶奶进去,后来老爷还训斥了姑奶奶,说是裴家本来就成了皇上的眼中钉,他不过看在旧情份和太上皇的面上才没拿裴家怎么样,让姑奶奶别再给裴家添堵了,说不定被皇上抓住把柄就借机把裴家给收拾了!别说老爷,姑爷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呀!那些见高踩低的人,以前见天地来巴结,现在都见风使舵去皇上面前弹颏他,姑爷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的,所以,老夫人也别怪他们不敢探监,就是去了没有上头的命令也见不着呀!”

    老夫人半晌无语,心里已经明白虽然女儿不忍心她们出狱之后流落街头,派人把她们接到这里来将养,不致于蓬头垢面衣食无着,但这里并不能久住,久住下去必将连累女儿一家。

    “那你们今天是怎么知道我要出来的?”

    朱妈抹抹眼泪:“不是我们今天知道老夫人要出来,而是自从你们入狱后,姑奶奶天天以泪洗面又无计可施,天天等着皇上施恩赦了你们,在这种情况下,她又不敢四处打听,怕被有心人拿此做文章让裴家的处境雪上加霜,就令老奴在周围赁下空屋并备好马车只等消息,并寻了几个极为可靠之人扮做小贩,每日在刑部衙门周围转悠,稍有老夫人的消息就赶紧报她。这宅子也是提前准备好的,是担心老夫人一行出来之后无处可去,以备随时把老夫人接来修养。今天我正在寻思着老夫人什么时候能出来,扮做贩子的一名家奴来报说是你们出来了,我这才急急赶去接老夫人,还好没错过,也没让老夫人受太多的苦!要不然老奴万死难辞其咎!”

    老夫人看着眼着舒适的一切,想起在牢里不堪回首的日子,不由得落下泪来:“多亏了你呀,到底是自家女儿贴心,要是旁人,谁能想得这么周到?我们稍做修养就走,谢家祖坟周围还有田地宅子,足以让我们安身,你托话给明珠,说我一切都好,大势如此,人人自危,让她别来了,以后有机会再相见吧!”

    朱妈大惊:“老夫人不可,虽说谢家祖坟有地有屋,但不过简屋陋所,寒冬又至,谢家又家财尽抄,那种苦日子老夫人和公子小姐们如何受得了?你若走了姑奶奶如何心安?虽说形势不好,但是太上皇还活着,皇上暂时还不敢拿谢家怎么样,所以你们住在这里不打紧,就是要走,也得等身子将养好,过了冬日再说吧,说不定圣心回转赦了谢家并返还府第和财产也说不定?”

    老夫人想起女儿一家和自家的处境,沉默不语,朱妈怕她还想着要走,继续苦劝:“姑奶奶说她得空就会过来的,裴家人并不知道此事,就是知道了,姑爷是个孝顺人,和姑奶奶又恩爱,他也只会装作不知,这宅子平时也根本没人来,家奴丫头都是姑奶奶心腹,只要闭门不出不会有人发现的,老夫人且安心住下,等养好身子过了这个冬天再说吧!”

    老夫人苦笑不语,却已经打定主意,无论见不见女儿,明天她们就让朱妈找马车离开这里回谢家祖坟居往,裴家处境也不妙,她不能雪上加霜害女儿难做人。话又说回来,如果能够保得裴家平安,对谢家以后也是极好的,就是成了落架的凤凰别人不敢轻易欺凌。

    心里叹息一番,她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一心以为太子稳坐天下,为了谢家前途,也为了太子继位后不算丈夫帮助秦王的旧账,和女儿儿子两家人尽全力给太子帮忙,为了拉拢明澈,费了那么多功夫想促成子骏和锦姝的亲事,原来一切皆枉然,血雨腥风一场局势突变,到终了,太子党作鸟兽散,天下尽归秦王,谢家才富贵到头大祸临门。

    只是,明澈不是铁了心忠于秦王吗?秦王坐了天下,他应该是大功臣才对呀?秦王再恨裴家和明清,看在明澈的面上也不应该如此对待谢家?就是要和谢家算帐,那也是针对自己和明清,不应该连明净和锦姝也下狱,而且其间并不见明澈来接女儿出去,连探监也不曾,这不对劲呀?

    一时心里千思百转,朱妈见她神色忧戚,怕她愁坏身子,就好心劝道:“天已晚了,刚是怕老夫人积了食才和你说了一会话,姑奶奶可是吩咐什么也不要多说,只洗浴更衣吃了饭,再让大夫诊了脉就去睡,免得老夫人思虑过多身子受不住,若被她知道我多嘴今晚就和老夫人说了这么多,一定会罚我的!”

    老夫人却摇摇头:“你若不说,我心里存着事,会更睡不好的。别怕,明珠不会拿你怎么样的。我还有话要问你,可你知道我们谢家长子明澈现在哪里?他原是秦王心腹,这一次应该加官进爵才对,为何谢家遇此大祸不见他的影子?且不说我这个不亲的嫡母和兄弟,他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要了吗?”

    朱妈迟疑了一会,终于架不住老夫人的追问说:“我说了老夫人可要挺住,现在大爷的处境还不如你们呢!老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你们入天牢后没几天,大爷就被从晋阳押了回来,听说皇上大怒一下子就把他打入死牢!”

    老夫人吃惊地张大了嘴,千思万想,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明澈竟然被打入死牢了?凡是打入死牢之人等于是死定了,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他怎会落到如此地步?难道谢家今日之祸竟因他而起?

    朱妈看她神色尚可,又想起大爷并不是老夫人亲生,自然不是那么难受,就继续说:“听说押他回京的人很多,浩浩荡荡地一大队人,说是怕人劫囚车,回来后直接就投入了死牢,本来秋后要问斩的,姑奶奶都想着怎么求姑爷想办法去收尸呢,总是谢家人,她不管也说不过去,不知怎地圣意又变了,改为明年春天问斩!这也好,说不定你们还能见一面,老夫人可一定要挺住呀!”

    转过头去,老夫人满脸凝重,秦王的心腹怎会在秦王登基后落得如此下场?谢家这场祸事,到底是因谁而起?

    忽然间,老夫人想起什么,手拼命的颤抖起来,惊叫到:“明澈投入死牢,那明清呢?他怎么样?”

    她深知太子托明清做了许多事,包括明清后来不去当值,天天守在武功郡,一是为了守住这一要塞,二是为了及时掌握明澈的行踪,现在事情败露,做了皇上的秦王能饶恕明清吗?会不会把他也投入死牢?

    朱妈见她吓得心神俱乱,暗想到底是亲儿子,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赶紧说:“老夫人勿怕,你们出来时二爷和三爷还都关在刑部大牢里,并没有说关进死牢,从皇上赦了你们来看,对他们只会轻不会重,说不定关些时日就放了。您老想想,如果皇上有意让他们死,早在把大爷关进死牢时就一并把他们关进去了,是不是?”

    见她说的在理,老夫人方才想起出天牢里,锦文和锦书也被放了出来,锦文不是说明清和明净还好好地在天牢里吗?也许朱妈说的对,皇上如果要明清死,早就把他投入死牢了,还用等到今天,一般来说,时间越来,人就越容易忘记对方的错处,哪能先松后厉呢?

    她长舒一口气,暂且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这件事,却仍是不能明白明澈到底做了什么让当今皇上恨到如此地步?就是明着为前太子效力的明清和裴家都没让他如此愤怒呀?

    想起以前和明澈的种种不快,心时五味俱陈,既盼着明澈受到严惩以解往日之恨,又怕他果真做下什么激怒皇上的事牵连到谢家,让她们好不容易有了一条活路又要面临灭顶之灾。

    明澈到底做了什么事?老夫人蓦地想起今年春天明澈掏私房钱派人买下了祖坟旁的地并盖了宅子,而且抄家是不抄祖坟旁的祭祀田宅的,难道明澈居然早知谢家可能要有今日之祸,所以提前做了准备,让谢家被抄之后尚有吃饭的地方?

    看来他那时就在做着什么事,所以提前想好退路。除了谋逆,还有什么罪让皇上对自己的心腹愤恨到如此地步?明澈,他居然敢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老夫人差点晕倒在地,若是如此,难怪秦王如此恨明澈,一个从少年时就朝夕相处的人,一个信赖到身家性命都压上的人,忽然发现他居然有异心,无论是对朋友不义的失望,还是对臣子不忠的愤恨,都足以让皇上深恨明澈,天子发怒血流成河,明澈的处境真的很危险,那么皇上一气之下,再想起明清也曾为太子效忠,做了许多不利他的事,会不会把谢家斩草除根?或者如同对成家一样,男的抄斩女的流放或卖入教坊为娼?

    她不由得打个寒噤,原以为放出来就好了,看来谢家的前途命运真的莫测呀,她更下定了明日一大早就走的决心。

    朱妈善于察颜观色,已知老夫人并不把明澈的生死放在心上,她做为下人又不好说破,就苦心劝道:“我听人说皇上是个大度的人,这次只对太子和齐王的亲信和姻亲处罚严厉,别人都放过了,就是要追究,也是谁的错就处置谁,大多数人都未牵连亲眷,而且他当时在气头上也不过只将谢家抄家并非夺命,现在天下坐稳了,心情也舒坦了,当然不会比当初处置的更严,依老奴说只会更松,你老就放宽心早点睡吧!”

    这才是老夫人真正想听的,只要她儿子女儿两家人平安无事,其他根本不须放在心上,她更下定决心明天就走,谢家已经如此了,再不能连累女儿一家了。

    想起明澈对长生的器重,再加上她居然在谢家遭遇灭顶之灾时不惧生死始终跟随照顾锦姝,老夫人有些怀疑她是不是早和明澈串通一气知道些什么?

    想到这里老夫人有些愤怒,凭什么一个低贱的庶子害得明清不能早点继承家主之位?若是明清早点继承郡伯之位,以他的得过且过走猫溜狗的性子,肯定就随遇而安而不去想什么抱负,自然也不会主动找上门去替太子做事,丈夫谢无涯与秦王交情极深,曾在秦王起事之初不惜变卖家产筹资供秦王做军资,后来又为了给秦王占据武功郡不惜做个了小小的郡伯,如今秦王继位,就是明清有个小错,秦王也会看在丈夫的面上饶了他,虽不能加官进爵,但总不至于抄家呀!

    她越想越怪明澈,也越觉得长生可疑,忍不住对朱妈说:“你对看看那个教养姑姑睡了没,如果睡了就算了,没睡的话请她过来,我有话要问!”

    朱妈不解老夫人用意为何,劝她早睡又劝不下,只得去了,可是长生早和锦姝一起睡下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复又劝老夫人早点歇息。

    老夫人回过神来,方觉自己刚才太冲动了,就不再去多想,由朱妈服侍她安置,当朱妈放下帐子准备吹灯时,老夫人忽然说:“明天早饭后你吩咐人备车吧,我们早饭后就走,你别在劝我了,我心里有数,如果明珠问起,你就说劝不下我,让她不要管我们,顾好自家是关键!万一谢家出了什么事,让她多看侄子侄女一些,不致教人欺了去!”

    朱妈连忙说:“老夫人说的都是什么话?你老实在拦不住要走,我明天早早安排备车就是了,你老千万不要再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谢家能出什么事?皇上最生气的时候都没出事,这时候只要宽赦还能再出什么事?你老早点睡吧,千万不要多想伤了身子,就算明天要走,身子也要受得了,放心吧,明天我会把一切安排妥当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6章、返回武功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长生就醒来了。当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温暖柔软干净的床铺上,而不是地牢的草堆上,甚至还有怡人的熏香入鼻,惊得一下子坐起来,方才想起昨天不但出狱了,还被谢家大姑奶奶派人接来这里将养身体。

    洗去了几个月的晦气,吃上了可口的饭菜,睡在了温暖干净的床上,而不是污浊肮脏潮湿饭菜粗劣不见天日的地牢,这才是做为一个人应该过的生活。

    她坐在床上,只觉得神清气爽,昨天的热水饭菜和床铺,一夜之间就调理好了她的身体,其实在牢里天天睡着,她并没有那么累,只是身心疲惫而已,等生活恢复了原样,她的精气神也很快恢复了。

    一旦醒来,她再也睡不住,因为她心里有太多的疑问,刚好趁大家都睡着,好好打听打听,她起身下床向外间走去,应该有值夜的丫头婆子。

    值夜的丫头已经起来了,听到动静很快点亮了蜡烛,丫头起身后出去了,一会,一个婆子领着两个丫头进来了,端着洗脸的热水和巾子等物,长生吵醒锦姝,再加上有话要问,就示意在外间梳洗。

    婆子讨好地问:“在里面受了那么多苦,老奴还以为姑娘要睡个透天亮呢,怎么起的这么早?”

    提起里面,长生苦笑着摇摇头:“在里面虽苦,但却实在无事可做,几乎吃了就在睡觉,所以倒不是很困,再加上昨晚又睡得那么早,当然就早起了!”

    婆子不再言语,开始服侍长生梳洗,长生一心想问这几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玄武门事变有没有发生,却因为对她们还比较陌生,只得耐下性子等梳洗完再问。

    很快梳洗完毕,谢明珠还细心地给每个人准备了首饰,虽然不过是普通的银饰和绢花,但对长生已经很满足了,聊胜于无,有了这些银首饰,她就可和普通女子打扮的一模一样,普通的没入人群也找不见了。

    长生看那些丫头们还年少不更事的样子,觉得还是问婆子可靠些,看着梳洗完毕,离早饭还有大半个时辰,她实在心有不甘,就拉着婆子问这三个月朝里都发生了什么事。

    婆子虽然根本不关心朝政,但因为这几月发生的事太让人震撼了,所以她说的还算清楚。

    首先是玄武门事变已经发生了,就在谢家被抄前一天,和历史上一模一样,最终是秦王杀了亲兄弟当了太子,之后几天太子和齐王的妻妾子女等亲眷当着李渊的面被杀的一干二净,秦王对太子党和齐王党进行了大清洗,其中有不少李唐宗室之人,谢家就是其中之一,而李渊亲眼目睹这一切,精神已接近崩溃,身体也迅速地跨下去,他很快让位成了太上皇,秦王现在已经成了大唐的皇帝。

    还有就是裴家处境也不好,裴寂虽在李渊起兵之初功劳赫赫,和秦王有着极深厚的交情,但他在后来的夺储之中明显偏向太子,和秦王站在了对立面,而他的儿子裴逊更是为太子助了不少力,现在秦王看在太上皇和与裴寂的旧交情上放了裴家一马,但裴家势力已大不如前,也许太上皇一驾崩就被李世民给清洗了说不定。

    所以裴家现在处处小心翼翼,生怕触了当今皇上的霉头带来灭顶之灾,以致这一次谢府获罪,裴家根本不敢出面讲情,就连谢明珠去探监都不让进去,她们能来这里,是谢明珠派了奴才偷偷长期守候才发现报于朱妈接过来的,要不是谢明珠细心,昨夜别说洗沐吃饭,怕是连容身之所也找不到。

    长生深吸一口气,如果历史没有改变,是秦王即了位,那么谢家岂能遭遇抄家之祸?就算是老夫人和明清做了对不起秦王的事,但那时朝中绝大多数人都向着太子,难不成秦王还要一个个清洗?难道秦王看在明澈面上还不肯放过谢家储人吗?就算是不放过,连明澈的亲生女儿也不轻饶吗?而明澈这三个月里居然只身未见,他对别人再无情无意,难道对亲生女儿也无情无意?太冷血了,长生想起他往日对锦姝的疼爱,有些不相信他会这么做?

    最后,长生终于捕捉到只言片字,说是明澈好象被大军从晋阳押了回来打入死牢,她急了,千算万算,就没算出会是这种情形!想问出个所以然,那名婆子却再也说不清什么,她一看自己锦姝还在睡,看着醒来还得一大会,就想不如索性去老夫人那里问个清楚。

    正待去,进来一个丫头说:“朱妈妈让传话,说是老夫人说了等会吃了饭就回武功郡,让姑娘和大小姐早点收拾,吃过饭就去她屋里集中,免得到时落下什么东西!”

    长生愣住了,她以为老夫人到底年纪大了经不住,好歹也要留段时间将养身体,毕竟这里的生活还算适舒,去谢家祖坟虽然也有屋有地,但究竟怎么样,又能过得怎么样,只查个未知数。

    长生急着想知道更多的消息,见锦姝仍睡得很老实,而这时天还没有大亮,就吩咐两名丫头在一旁守着着锦姝,等她一醒来就派人告诉自己,自己去找老夫人问情况,赶在吃早饭时过来。

    孰不知老夫人对她的疑心本已极重,疑心明澈早就有谋逆之心,为了应对抄家才提早在祖坟旁买地盖屋,也疑心长生知道实情却一直瞒着,又听朱妈派去的人报告说长生早就醒来,一直在打听朝中发生的事情,似是一无所知,倒让老夫减轻了对她的怀疑。

    在丫头的带领下来到老夫人住的地方,老夫人见到她倒吃了一惊,再加上疑心重重,就冷冷地问她大清早跑来有什么事。长生心里有事,以为老夫人因为谢家逢此大祸心情不爽,所以也没有多想,上前直接就问:“老夫人可知大爷为何会被打入死牢?姑奶奶可曾说过什么?”

    老夫人疑虑地看着她不语,长生这才恍觉自己这要着急打听明澈的消息确实让人产生怀疑,非亲非故,一个未婚女子这么关心一个男人实在不正常。

    可长生已经顾不上这些,她急急地说:“听说老夫人让等会就走,可是现在大爷二爷三爷情形如何,也该打听清楚呀,特别是大爷,他不是秦王的心腹吗?为什么秦王即位不但不封赏,反倒把他打入死牢?姑奶奶有没有派人说清楚?”

    虽然这番话问得实在让人起疑心,怀疑长生与明澈关系非同一般,却让老夫人对长生完全没有疑虑,她相信长生真不知道明澈之事才会如此急着知道。

    老夫人想起她在谢家遇难之时不离不弃照顾锦姝,说起来也是她救了锦娘一命,现在听起来又根本不知明澈谋逆之事,顿时神情缓和下来:“姑娘莫急,昨夜睡得可好?大夫诊脉时怎么说:”

    长生有些羞愧,自己只急着知道明澈的消息,根本就没有想起问老夫人的身体如何,实在是太失礼,就赶紧陪笑着说:“长生失仪,倒叫老夫人挂念闻了!感谢姑奶奶的细致安排,让我们不致于流落街头,昨夜香汤沐浴、饭菜精美、香枕软卧,歇息得很好,说起来几个月都没好好睡过觉了,早上起来自觉神清气爽,无丝毫不适之处,也不知老夫人身子如何?若今日就走,可承受得了?”

    老夫人很满意她反应之快,笑着说:“姑娘费心了,你说的很好,昨夜香汤沐浴、饭菜精美、香枕软卧,和这几个月相比就象做了神仙,自然歇息得很好,我虽老了不中用,早上起来自觉神清气爽,无丝毫不适之处,坐马车回去是不成问题的。”

    长生暗暗猜测着老夫人急着回去的原因,想来想去不过是怕连累谢明珠,就试探着说:“其是早回去也好,在自家的地方也方便些,姑奶奶虽然照顾得很细致,但总给她添麻烦也不好,还是早点回去好!”

    老夫人苦笑一声不语,长生相信自己是猜测对了,终于忍不住又开始问明澈的事情,这下老夫人再不疑她,就将昨夜朱妈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对她说了。

    长生听说明澈果真被打入死牢了,而且是因为谋逆之罪,简直是大吃一惊,明澈是李世民的心腹,在晋阳坐拥重兵成为李世民强有力的后盾,当初谢明珠夫妇和老夫人为了逼迫说服她效忠太子,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和口舌,却始终说不动他,难道他手下兵马多了,居然生了异心相谋逆?难道他不满足做小小的将军,竟也想坐拥天下?

    明澈是有这样的抱负吗?若果真如此,秦王肯定恨死他,当然不肯赦了她,而虽有他在谢家祖坟值和屋和地,众人还是会恨他贻祸大家,说不定锦姝就成了出气筒,长生仿佛已看到她被众人虐待嘲弄的样子,暗暗发誓要跟随保护她,而自己能不能留下,全看老夫人的意思,就苦求道:“老夫人回武功莫丢下长生,虽然谢家暂时寥落,我还是会跟随照顾锦姝的,实在不行就不要月银了,管吃管住就行!”

    老夫人诧异地看着她,不明白她到底同明澈有无私情?若无私情,她为何如此关心明澈善待锦姝,甚至连自个的命也不顾了,若是有私情,为何自己提出让她做明澈的贵妾,以庶母之身照顾锦姝更方便些,可她就是不答应,好几个人轮番劝也刀枪不入,弄得自己只好做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老夫人点点头:“你虽非谢府亲眷,但在谢府遇难之时大义感人,我自然做不出忘恩负义之事,但此去武功郡,生活再不比从前,根本不可能象以前那样锦衣玉食使奴唤婢,许多事亲力亲为都是可能,你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长生点点对:“老夫人放心吧,这些长生都知道,虽然生活不比从前,但总比天牢中好得太多吧?老夫人想想,天牢中我都熬出来的,还有什么受不了的?无论多苦,我也会照顾好大小姐的!”

    老夫人连连点头说:“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懂得怎样保护自己,这一次我深知,锦姝和锦娘要不是你关键时候藏私,她们怎么可能活到现在?我的恩情老身记住了,你若留在谢家,我自会护你周全!”

    长生问出了想知道了,又看时辰不早了,一旁的丫头还等着服侍老夫人梳洗,她怕锦姝醒来看到陌生的环境和丫头哭闹,就安慰了老夫人几句离开了。

    听说吃完早饭就要走,不说别人了,林心慧就极力表示反对,托辞她头晕眼花身子没有恢复,一会又说怕一天奔波几个孩子受不了,别的人大多数都是不愿回的,因为大家在天牢里吃了太多的苦,谢家又被抄,祖坟不过在村野之处,那里的宅子肯定简陋粗糙如同民房,有没有饭吃还很难说,岂是精致舒适的裴家别院可比的?按照大多数人的地想法,不如就在这里住下去算了。

    所以大家都希望多留几天,将养好身体过几天再走。可是所有人的反对都敌不过老夫人的决心,早饭后大家还是早早出发了,幸好谢明珠早有准备,给大家都备了换洗衣服,朱妈又指挥厨房做了一些点心路上吃,再带上提前备好的药材、生活用品等物,坐着两辆很不起眼的马车出发了,一路上没有一个人喧哗,就连几个孩子也分外的安静。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