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放不下手》回溯回忆。

    回溯回忆。

    从小,我一直就是属于『被动』的类型。

    这并不是说明我内向、或者害羞;

    相反的,不管问谁,对于我的个性,

    我相信得到的答案都是『热情、开朗、自来熟』等。

    只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特别和谁要好,

    所以不管班上分裂成多少个小团体,我永远是在中间游移的人。

    你说这样会被排挤吗?

    或许换成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会被霸凌吧?但因为我本身较早熟的关係,所以相反的,我在班上是属于能最好沟通者──因为和谁都能聊、讲、说。

    你说这样好吗?

    其实也不尽然,毕竟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

    例如,厕所我总是一个人去、吃饭通常是一个人吃诸此类。

    所有和『好朋友做的事』,都不会出现在我和别人的互动上。

    我始终相信一个信念,那就是──缘份。

    如果我和你有缘,那幺我相信,不管我们之间有多久没见,我没有特别的刻意製造机会,你也没有特别的刻意找话题,我们依旧会是很好的朋友。

    反之,若没有缘,不管我有多幺努力的想要製造那种欢乐气氛,你有多幺努力的想要寻找话题,我们之间,永远只会停留在那个名为『朋友』的位置上。

    所以,我总是一个人,默默的来,默默的去。

    没有特别和谁形影不离,却又没有被排挤的那种疏离。

    从国小、国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我总是如此。

    我的家境很严,从小就被限制不准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准跟谁出去,不准去谁家里,不要跟谁太好,通电话不要太久太多次。

    不是没有抗议过,但那些吵闹叛逆,最后依旧因为年纪太小只能被约束。

    或许其中会有一些比较好,比较亲暱的朋友,但时间一久,没有刻意的连络,好像就渐渐的变浅了。

    有时候办同学会,虽然见到面心底还是开心,但如果几位朋友聚在一起话匣子打开,我总是那个默默听着、偶尔开口吐槽几句的人。

    因为、那些话题是我所不知道、且不清楚的。

    那些曾经很好的朋友,依旧是我印象里那幺的好──而我,却变成了那些好朋友里的朋友了。

    你说我会难过吗?这是废话吧。

    肯定会难过的啊,怎幺可能不难过呢?

    但是,那也只能说明我们无缘吧。

    因为无缘,所以才会变成朋友,

    那些很好的曾经,是回忆,也过去了。

    我始终,是这幺说服我自己的。

    而最近,已经大学二年级的我,

    才刚从新鲜人变成有些不菜的菜鸟,

    正承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低潮。

    该说我是春伤悲秋呢?还是自怨自哀?

    那就是──孤独、和寂寞。

    我找不到那种可以谈心事的知己、找不到可以吐苦水的知己、找不到可以流泪的知己──找不到、自己。

    有时候我甚至会厌恶自己的成熟、还有能读懂别人眼神的能力。

    通常和人聊天时,我总是会看着对方的眼睛。

    我可以从对方的眼睛里明白他当下的心情,以便观察对方的喜好。

    只要从对方的眼神或者语气里听出一丝为难或困扰,我就会立刻收回前言,然后以一种很自然的态度转移话题。

    我疲惫着、却又习惯着。

    这几个月陆陆续续参加国小国中高中的同学会,有些印象模糊的同学变了很多、有些则和以前没差多少,我从没缺席过同学会,也总是积极的参与。

    而当我每次参加,虽然还是会有很多朋友聊天打哈啦,但心里的感觉却是、所有人和我之间都隔了一道墙,不是我故意要把自己闭在世界里,而是不知不觉当我发现,墙就已经坚不可摧了。

    还是会互相拥抱说想念、还是会偶尔吐槽搞幽默,但是那些感觉,都已经淡了。

    甚至到最后,我只能看着其他人聊得很开心,自己吃着东西假装很忙碌的样子。

    当下,我才终于发现,原来,缘份这种东西────

    不靠自己争取,真的不行。

    而这个想法,在我后来遇见你之后,

    就更加确信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