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同人)靖苏故人叹》(琅琊榜同人)靖苏故人叹分节阅读22

    “今日送给你的点心和水果,你就吃了点甜点和两个橘子,我就想着你可能味苦,想吃点酸甜的东西。来试试,要是你喜欢吃,到了猎场我再给你烤。”景琰撕下一个鸡腿,又把鸡肉撕成条放在碟子中,笑眯眯的说。

    长苏夹起一片鸡肉吃下说:“味道不错,下次换个佐料,我给你写几个佐料配方,你下次烤给我吃吧。”

    景琰也坐下说:“好。”

    而景琰他们的动静也传到了梁帝耳中,梁帝吃下一块点心,心中更加确定了把长苏永远留在九安山的想法,江左盟,一个江湖帮派,再厉害又如何能与朝庭相比。

    一个江湖帮主和一国皇子比起来,自然皇族尊贵一些。

    猎场的脚步越来越近,而景琰对长苏的殷勤,就像一位热恋中的男子,有心人都看得出来。热恋中的人呀,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心上人。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即将开始作死的梁帝

    ☆、第三十四章:意外险生,静妃会见

    第三十四章:意外险生,静妃会见

    抵达九安山的时候已经是五日后的旁晚,营地已经驻扎好,长苏的营帐就被围在靖王府随行人员的中间,这样的安排能很好的保护长苏安全。景琰的这一点小心机长苏还是明白的,他只是笑了笑入了营帐。

    初春夜里还是严寒,长苏坐在碳火边上,看着飞流和庭生一块学习,庭生在抄写长苏给他安排的课程,而飞流则在画画。

    飞流喜欢画画,这一点不知像谁,若说长苏周围谁比较喜欢画画,那就只有蔺晨了。只是那人一般只画美人,而飞流则对动物和山水比较感兴趣。

    长苏瞄了一眼飞流的画,他在画一只圆润的鸽子,鸽子的羽毛丰满,双眼有神,就是整体的线条比较圆润,主要还是脸大。长苏看着就问:“飞流怎么把这鸽子画的这么圆啊。”

    “烤着吃。”飞流头也不抬的说。

    烤着吃,长苏噗嗤一笑,原来飞流画的是拟鸽版的蔺晨。想起蔺晨,这位好友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了。不过最近也很奇怪,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好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虚弱,他不来也好。

    这时候庭生也抬起头说:“先生,我写好了。”

    长苏拿起来一看说:“不错,原因分析得不错。你能把马陵之战分析得有头有尾已经很不错了,马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典型之战,庭生,孙膑大败魏国,还让庞涓自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你懂吗?”

    “庭生不是很懂?”庭生摇摇头说。

    长苏笑了笑说:“不懂也没有关系你还小,没有实战经验,平时也就是在军营里演习。你现在只是看些兵书,练习一下武功,等到了真正的战场你就明白了。战场之上,兵书上的奇谋很重要,但是真正的运兵,不是纸上谈兵。用兵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还有很多要学,有时间就让靖王殿下教教你,他是治军高手,也是一位优秀的主帅。”

    说到靖王庭生有些难为情的说:“靖王殿下最近越来越忙了,以前他还有时间指点一下我,现在很少了。”

    “那你有时间让飞流哥哥传信给我,我给你布置作业,先熟读兵法和史上一些典型的战役,将来对你也是大有益处的。”长苏说道。

    “嗯,飞流是鸽子,帮你传信。”这时候飞流拿起画好的画说。

    长苏的营帐内一时间欢声笑语,这时候列战英走了进来说:“苏先生,殿下在营帐外升起了篝火,还烤了一只全羊,正邀请您过去呢,宁王殿下淮王殿下和言公子也在。”

    一听有吃的,飞流立刻起身说:“苏哥哥走。”

    甄平给长苏披好斗篷就往外走去,在大帐中间的空地上,一处篝火冉冉升起,浓郁的烤肉香袭来。

    长苏坐下后豫津就靠近说:“苏兄可算来了,你不来靖王殿下还不打算分割这羊肉呢?”

    长苏笑笑说:“豫津就是贪吃,你看你位置上的瓜果壳都不少了……”

    豫津说道:“瓜果只能当作点心类,又不能吃饱,还是那只烤全羊好些。”豫津看着那只烤全羊,似乎要流口水一般。

    这时候景琰走了过来说:“羊已经烤好了,等会分开就可以吃了。”景琰来到长苏身边,见他衣着单薄问“苏先生这样不冷吗?”

    长苏笑笑:“不冷,殿下刚开始就宰羊,可真有兴致。”

    “是父皇突然提起要吃的,母妃就让我亲自烤,烤了两只,已经送进龙帐内一只了。苏先生来尝尝吧。”景琰从士兵盘子中拿起一份给长苏说。

    长苏看着周围的人群,他已经感觉到周围人不同的目光,虽然没有恶意,但是想起京城里的谣言,长苏觉得应该要避嫌。他接下羊肉说:“殿下,苏某不是很喜欢吃羊肉,殿下若是不介意,苏某还是给飞流尝尝吧,他嘴馋。”

    长苏突然拒绝的表情和手势,让景琰惊愕却也明白是他太明显了,现在他和长苏的感情还不宜摆到明面上来。

    景琰没有多说什么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和宁王淮王一起有说有笑。夜深之后篝火散去,长途跋涉中长苏已经非常困乏,他只是坐了一会就回营帐入睡了。

    大帐里,长苏一人在整理被褥,整理间在枕头下发现了一份信函,虽觉得有些奇怪,他还是打开看了起来。

    信函上写着,春猎之上,万事小心。字迹非常陌生,不是长苏印象中谁的字迹,到底是谁会给自己写一份这样的信呢。

    长苏带着疑惑入睡,既然是让自己小心那么春猎之上一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第二日的祭典热热闹闹,梁帝挽着大弓射出一枚长箭,他骑着爱马对着身后的皇子说道:“谁敢跟朕比比。”

    宁王笑着说:“父皇偏心,这比试谁能跟景琰比啊,我们可比不过。”

    “朕不怕,景琰来呀。”梁帝一马当先离开,三位皇子和禁军跟上。

    禁军和帝驾一走,现场的马儿也都蠢蠢欲动,长苏看着列战英的马儿不停的刨着前蹄,他说道:“列将军去吧,不用照顾我,这里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可是殿下说………”战英还是在犹豫。

    “去吧,没事。”长苏笑道。

    看着的确不会发生什么大事的战英走了,长苏又看着庭生和飞流跃跃欲试的模样,两个孩子是坐不住的,也让他们自己骑马去玩了,不一会豫津也被言侯叫走,父子之间也去比试去了。

    长苏站在高地上,看着远处的树林里人马纷纷,他一时间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以前每一年的春猎都是自己和景琰最闹腾,骑着马儿肆无忌惮奔腾,在这草地上飞驰。

    他和景琰可以从早上玩到旁晚,虽然每次回来后总是少不了被父帅教训,而母亲每一次都温柔的袒护自己,然后母亲就教训父亲。那时静姨总会做许多好吃的点心让景琰带过来给自己,而祁王哥哥每一次都非常温柔的对待每一位孩子,那时的他们无忧无虑,以为一辈子都会那样,可是后来物是人非。

    长苏站在高地上回忆过往,也就没有主意到一旁的营帐正在拆除桅杆,高高的桅杆就冲着长苏的方向压过来,来往的宦官和宫女居然没有一个人提醒长苏,就在桅杆要压下长苏,而长苏自己来不及退开的时候,一位武将接下了倒下的桅杆。

    戚猛接住桅杆艰难的说着:“苏先生快走开。”

    长苏一走,戚猛也坚持不住把桅杆放下,长苏上上前道谢说:“多谢戚将军了。”

    “哎,没事举手之劳,倒是苏先生您站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怎么就没人提醒您呢?要不是末将路过,您岂不是受重伤了。”戚猛问。

    长苏想起做晚那封信,他笑了笑说:“是我没有在意,算了走吧。”

    戚猛又说道:“那末将送您回您自己的营帐吧。”

    戚猛和长苏在走回营帐的途中,一位不知是不是御厨伙夫的士兵,正端着一锅滚烫的火油往外走,长苏刚停顿,那位伙夫就摔倒了,如果不是长苏警觉,只怕那热油就洒在他身上了。

    这一下惊动了一位有品级的女官,一身红衣,头饰精致的女官小新上前质问:“怎么回事,怎么如此不小心,若是惊扰了静贵妃拿你试问,还不赶快收拾这里,打算让我汇报静妃娘娘,你好受罚。”

    那位伙夫立刻磕头道:“小的明白。”

    小新对着长苏微微揖礼礼道:“苏先生没事吧,这些人不懂规矩,惊扰了先生了。”

    “多谢女官,苏某没事。”长苏点头说。

    小新走后长苏看着龙帐的方向,眉目低沉。一旁的戚猛说道:“苏先生今天是不是犯太岁了,怎么那么多意外。您还是待在自己营帐内安全些。”

    长苏没有回答,犯太岁,只怕这太岁也是人为的,可是又能怎么样呢,他也不能说出来。

    长苏在营帐内打发时间,直到下午景琰回来后说:“长苏,我母妃要见你。”

    静妃要见他,长苏有些隐隐不安的问:“静妃娘娘为什么要见我。”

    景琰笑了笑说:“母妃听说你因为我进了悬镜司的牢房,她想当面感谢一下你。再说了长苏,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

    “去你的,你别那么无耻。”长苏说道,他心中已经猜到,静妃只怕是知道什么了。

    长苏跟随景琰去往静妃的大帐,而龙帐内梁帝在听完高湛今日的汇报后,也只是叹了叹气睡了过去。命不该绝,他也没有办法了。

    ☆、第三十五章:静妃相认,誉王来犯

    第三十五章:静妃相认,誉王来犯

    当长苏和景琰走进大帐的时候,静妃正好回过身看到长苏。她的目光由最初的惊喜到后来的震惊,每一个眼神,都落入长苏的眼里。

    长苏默默低头行礼道:“草民苏哲见过贵妃娘娘。”

    静妃连忙走下来,来到长苏身边说:“景琰,这位就是苏先生了吧,真是个俊秀的孩子,母亲很喜欢。”

    景琰一听说自己的母妃很满意长苏,他立刻笑了笑说:“母妃,长苏是一位很好的人,他跟儿臣很适合,儿臣喜欢和他在一起的感觉。”

    景琰说这话时,长苏抬头看着景琰又看向静妃,发现她只是满眼悲哀伤的看着自己微笑。静妃看着长苏说“景琰这孩子向来鲁莽,还请先生多担待一些。他是军旅中人,向来粗糙惯了,最不会照顾人,景琰,苏先生的营帐你可照顾体贴了。碳火可充足,有没有主意时刻通风。”

    长苏抢话说:“我大帐内很舒适,温度刚刚好,有劳静妃娘娘关心了。”

    景琰一时间觉得非常奇怪,一是自己插不上话,二是母亲的态度实在是太奇怪了。似乎母亲和长苏之间有着某种羁绊是他不知晓的。

    这时静妃说道:“我时常听景琰提起,说你身体不好。我今日见你面色苍白又好似浑身无力,可否让我切切脉。”

    这下景琰抢到话了,他说道:“母亲,苏先生身边已经有最好的医者了,不必母亲担忧。”

    “你懂什么,凡是医者仁心,都喜欢看看从未见过的疑难症。再说了,你这么紧张,可是之前欺负了先生,现在才不敢让我发现。景琰,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一定要克制不能让先生受累。”静妃忍不住斥责景琰说。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