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聊斋之致富经》[炒房]聊斋之致富经分节阅读14

    安远道和傅江引着小鲁上了车,第一次带着员工出外勤。

    ☆、城北别墅(捌)

    林组长的公车四平八稳行驶过城市的午后。

    s市依然如往常般繁华,阳光穿透道路两旁的树荫漏出漂亮的金色光柱,优雅地划过车身,车上的乘客连同司机一起陷入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困乏之中。

    副驾驶座上的秦佑虽然不是什么细皮嫩肉的少爷,但好歹也是被好吃好喝伺候惯了的人,经历了前两晚在局子里“配合调查”的艰苦日子,现在着实有点儿吃不消。

    林锦珂掌着方向盘,只觉得眼皮子越来越重,车载电台里放的评书已经完全成了催眠曲。为了提神,他主动开了话头。

    “你们三个是怎么认识的?我感觉八竿子打不着啊。”

    秦佑差一点就能安稳入睡了,被他突兀得一问吓了个哆嗦,瞌睡虫也跑了,顿时手忙脚乱地从坐垫里撑起来。

    毕竟秦家的优良血统摆在那儿,秦佑的五官本身就透着一股子文雅和精明,现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更加像个从情人身边醒来的纨绔子弟。

    林锦珂眼角余光一看他,不觉愣神。

    胡渣、疲劳的神色、黑衬衫……还有动作间泄露出的那点锁骨和脖子……

    林锦珂不自觉地咽了口口水,赶紧在心里默念“我林氏宇宙超级大直男不能弯不能弯千万不能弯”。

    之前他随便开嘴炮说自己对着秦佑会“把持不住”,但那本来就是开玩笑胡诌的,想他林家几代单传,林锦珂要是真敢无后,那罪过可就大了。

    当然,被这么一打岔林锦珂再留意到傅江关于“怎么认识的”这个问题的解答时,已经错过了一部分。

    其实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地方,大致就是秦佑和傅江是初中同学,后来秦佑在大学里开始着手操办自己的蛋糕店时,傅江和安远道没少照顾他生意。

    一来二去,几人混熟了,秦佑又特别聪明,很快就发现两人不同寻常的技能……以及不同寻常的关系。

    傅江相信自己看人的水准不会差,他觉得秦佑这人可信,就也没刻意瞒着,秦佑好奇之下问了几句,他也就顺势交代了个大概。

    掏了心窝子以后,三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倒不是说联系得多了,只是感觉是从朋友变成了兄弟,没事不哔哔,有事您开口。

    林锦珂听着他们讨论刚认识那会儿的事情,禁不住心里泛起一股酸酸的羡慕。

    林家血脉式微,又不愿放弃曾经的家族荣耀,那些成堆成垒的旧书是林锦珂童年唯一的记忆。

    一方面,他会社交那套东西,朋友自然不在少数,可是交情深的,一个都找不到。

    另一方面,他钻研了二十余年的牛鬼蛇神、阴阳咒术、冤魂怨鬼、封印使役……可是他自己却什么都不会——事实上,林家上一个有点儿天赋的人已经要往上数4代了。

    林锦珂不是个感时伤怀的人,通常他是很务实的,办事效率也一流,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年纪轻轻就独自带组办案。

    就算是看到自己的组员情同手足,他也没感觉自己这么酸过。

    大概因为傅江和安远道既有天赋,又彼此有对方的陪伴;而秦佑作为秦家三子,衣食无忧不说,还能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交自己想交的朋友。

    唉,人相似却命不同啊。

    接着傅江又问起秦佑怎么会被误会成“聘用境外敏感人物”的,这罪名可不小,秦家又算是有头有脸的了,不会随便乱扣帽子。

    结果事情的真相听上去让人哭笑不得。

    几天前秦佑的蛋糕店来了个应聘的德国小哥,拉花一把好手,秦佑就接纳了他。

    谁想这人的双胞胎哥哥有些敏感的黑历史,两人长相一模一样不说,连名字都起了同一个,除非亮出完整的全名,否则谁都分不清谁是谁。

    其实这兄弟俩一个从小跟着爸爸在柏林生活,一个从小跟着妈妈住在爱尔兰,根本不是一路子的,从小到大就见过两三次面。

    倒霉的弟弟被s市警方重点照顾了一番,为以防万一,已经遣送回国;同样倒霉的佑哥损失了一个拉花师傅,又第一次进了趟局子,心情也是颇为复杂。

    说话间,车子从大路拐了个弯驶上一条修缮妥当的小道,很快就能望见气派的秦宅,秦家老爷子老夫人都已经在门口望眼欲穿了。

    秦家人有权有势有手段,虽然都不是什么爱搞事的人,但秦佑要真有个三长两短,情况可就复杂了。好在现在人平安回家,秦家也不打算追究。

    随后,林锦珂载着傅江和安远道继续赶往城西,顺便说了下自己前一晚在家中古书里发现的一小段相关描述。

    话不多,只一小段,林锦珂撇开原文中晦涩的古汉语,用现代白话文翻译如下:

    “周家老爷在外染了时疫,久病不起便请了我们家隔壁的徐婆子去做法式,徐婆子眼瞎心盲,误用歹毒的法式,至周氏满门毙命,为防滋生冤鬼,邻里间凑钱请了个脚行至此的师傅给做了封印。我们家事后去查探过一番,封印做得极为牢固,就没有再掺和此事。”

    这段话出现在西汉早期的记事簿里,因此可以推断出事情发生的大概时间是汉初。

    这么一说,傅江和安远道就更好奇了,什么封印这么厉害?又牢固又持久……

    于是乎,傅江叮嘱安远道注意保存体力,也不要在地道里花费太多时间,天黑之前还有时间就可以探索一下花园的浅层地底。

    根据陈大民的描述,封印多半是做在花园底下,只是年代久远,地面表层的封印印记怕是找不到了,只能直接从花园着手,但愿他们的猜测不要出差错。

    到了水晶缘11幢,除了守门的警卫人员外一个人都没有,四周静得可怕,似乎那底下的怨鬼已经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龟缩了起来。

    安远道找了块阴凉的地方,盘腿坐下,傅江拉来小鲁,给他俩带上鬼绳,又在安远道的人中位置点上他亲手调配的固魂水。

    五彩的绳子很快化为无形,安远道一言不发,开始进入一种非常紧绷的呆滞状态。

    他此刻是用小鲁的视角在看这个世界。和往常一样,这种死气沉沉的暗色调视角让他难受。

    他驱使着小鲁进到工人挖的地道里,小鲁没有形体,不用双脚走路也不用保持身体平衡,下洞的过程比活人简单多了。

    一开始没什么特别,渐渐深入就可以看到挖出尸体的那些地方做过一些处理,不过尸坑的回填工作已经完成,看着不算太触目惊心。

    到底后,小鲁的身子继续穿过土层往下飘,只是视线被泥土阻挡,变成了深棕色。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除了灵媒以外大概没什么人会有这样的经历:穿过实心的障碍物,一直往下,就像是奔向地底。

    终于,有一些东西吸引了安远道的注意。

    那是十多具尸骨,有男有女,他们身上穿着的汉代服饰依稀可辨,经过长长的岁月依然没有完全腐烂,拉长的脸和身子看着格外诡异。

    可是安远道并不感到恐惧——这些鬼没有恶意,他们只是被锁住了。

    5

    大概是受到大鬼的怨气影响,这些周家人全部被束缚在这晦暗的地底世界,不得超生。

    他们的骨头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形状,拼成一个个人的模样,一部分配饰因为材质的关系得以留存下来,如果有光说不定还能反射出一点亮泽。

    安远道操纵着小鲁凑近了看,发现那是半卷摊开在地的竹简。竹简应该是大鬼死后,用意念操纵着笔写下的,安远道可以从上面感受到巨大的仇怨、恶意以及浓重的阴气。

    竹简上的古汉语他自然是看不懂的,不过字不多,他记了个大概,准备回头问林锦珂。

    安远道用自己的意念净化了这些鬼,他们早已失去了意志,不过好在还可以入轮回。

    再生为人,希望他们能投个好胎吧。

    既然找到了这些周家人的尸骨,底下怕是没别的线索了。安远道又向下探了一段距离,就反身往上走。

    再次穿过长到让人绝望的地底土层,回到阳光下时,安远道感觉小鲁好像眯起了眼睛,在他自己的脑海中甚至模拟起了毛孔张开的舒适感。

    安远道的意念回到自己身体里,整个人一晃神就要往下倒,好在傅江及时撑住了他。

    为了避免忘记,安远道第一时间拿了纸笔写下在地底看到的竹简上的字。灵媒记性都不差,这大概是进化过程中的自我优化。

    完成后,林锦珂拿过来看,大致猜测出了些内容,是说他们被封印在了一面镜子底下,然后压在为镇压他们而建起的地下灵堂里,他们恨那个姓杨的封印师云云……

    林锦珂当即打电话叫来工人,把花园挖开。

    这次没有往下挖多少,就挖到了些东西。

    先是一些砖瓦,刨开一个洞后露出里面的大空间,向下一看,那确实是个灵堂,里面甚至还亮着光。

    那是用封印家的气息吐出的长明火,用来监视作恶的妖魔鬼怪。

    工人们拿来安全绳给他们系上,林锦珂第一个下去,接着是个小警察,安远道第三,傅江断后。

    看到全貌后,不论是林锦珂还是安远道和傅江都震惊了。

    这座灵堂看上去很大,正中央一口大黑棺材,宽度起码可以躺下5个壮汉,前方摆着两块黑色无字牌,安远道猜是用阴阳水写的名字,可以起加固作用防止恶鬼脱出封印。

    林锦珂和跟下来的小警察拿了上面吊下来的工具,合力推那棺材板儿,可惜棺材盖子实在太沉,又下来俩工人,加上安远道和傅江,才把棺材推开。

    两个工人胆小,立刻往后缩去,小警察绷着身子僵在原地,林锦珂倒是挺镇定地往里看。

    里面是两副平码着的骸骨,全是男性,两人身上压着一面大镜子,底下的骨头上描着泛青光的字符,那是封印用的符咒。

    傅江凑近一看,倒抽一股凉气——这些符咒不止一层,旧的已经淡褪了一部分,新的再附上去,然后更加新的一层又往上叠加……

    这些封印符咒,是从汉初一直维护、加固到了今天的!

    作者有话要说:  _(:3ゝ∠)_啊……果然掉了一个收藏……小伙伴们憋走啊_(:3ゝ∠)_我会努力挤时间写的哇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