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丈人观纪念。在古时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荡魔大帝、五岳丈人宁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广援普度天尊。
青城山的地位崇高其实源于张道陵在青城山布茅传道,虽然在此之前道家思想流传甚久,但直到张道陵创立道教(正一道),道家才艺教团形式出现在世人眼中,而青城山也因此闻名,逐渐成为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同时也成了信奉道教之人的圣地。
青城山的名字因此山林木葱郁,四季常青而得名。
现在已经十月,已经是深秋,虽然青城山落叶纷纷,但松、楠、枫、柏等古木遮天蔽日,宫观亭阁掩映于浓荫翠盖之间,通幽小径穿行于丛林深谷之中,处处幽深,处处清静。只是李晔来的不是时候,若是七八月而来,这里毫无疑问是极佳的避暑胜地。
而且跟后世的青城山不同,唐代的青城山除了各种古树,还有不少后世无法见到的珍奇鸟兽在山间嬉戏。闪舞
看到这副情景,李晔也只能感慨一番‘青城天下幽’!
由于距离原因,李晔一行人并没有直接去上清宫,而是先去了丈人观。丈人观的道士听说是亲王前来,即便李晔等人是方外之人,也都很隆重地招待了李晔一行。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李晔对于道教的印象,好于佛教。其实在古代,佛教在明君眼中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宗教,很简单,佛教在古代很喜欢和朝廷争夺劳动力,让朝廷税收降低,天地无人耕种,也无人打仗。历史上有四次很大的灭佛运动,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柴世宗,也被称为‘三武一宗’,除了柴荣现在还没出生外,前三次灭佛运动却是已经发生。
就说北周武帝的灭佛,直接让200万僧人还俗。要知道北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华夏政权,跟他同时存在的还有北齐和南陈政权,这样的情况下200万僧人是什么概念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前三位皇帝不得不灭佛,只不过结果都不太好。从统治者当局来说,限制佛教发展是必然。即便是他登基,虽然不会灭佛,但也会限制发展,起码不允许有田地,僧人规模要控制,不能让其影响其统治。在他看来,僧人就好好地吃斋念佛就行,想那么多干什么都说了出家人六根清净,还在乎身外物,岂不是与经文相悖
当然宗教发展过度就不好了,无论是道佛两教,还是其他宗教。
李晔之所以来青城山找道教,不是因为他是信奉道教,而是来找火药的。作为一个大杀器,李晔不可能放着不用,可他前世又不是搞化工的,可做不来火药。
虽然李晔不懂制作火药的方法,但是道观的道士懂。火药来源于炼丹术,炼丹师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其实就是不小心把火药制作出来了,不爆才怪。
在听到上清宫道士炼制丹药期间发生过爆炸,李晔便知道自己这趟有戏。当然他之前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毕竟青城山道观这么多,在这里找到能炼制丹药的道士的几率要大点。若是这里都找不到,李晔也没辙了。
不过看来上天对他还是挺眷顾的,注定他这次会有
猜你喜欢
- 玩具大王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中古大大
- 曾经是修真界的绝世邪修,渡劫失败后穿越到一个废材弃少身上,原本低谷的人生,发生了转变。装x是日常,打人是锻炼,看病随心情,护美是本职工作。
- 若花辞树
- 子阳先生
- 宅男胖子,不慎被人害死 心中不甘,一缕执念,横穿云间 便来到了公元626年 太子李建成的一个士兵身上 看胖子如何逆转乾坤,助太子上位。
- 凝血之殇
-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
- 小强
- 海之尽头
- 某铁杆唐粉重生来到了大唐贞观年间,本来他还以为能成为权高位重之人,能跟李二称兄弟,与魏征在朝堂争锋,和那些大唐纨绔们同饮葡萄美酒夜光杯,还可以结识下一代女皇武媚娘,他还想可是,可是,尼玛成了极北地区的某原始部落小酋长的儿子,这可咋办啊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大唐做可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
- 岁月大刀流
- 第45章:西瓜 这回来,你打算在我家蹲几天?安子齐摸着肚子在葡萄架下纳凉,手里捏着一把蒲扇驱赶蚊虫。今天他姐做了手擀面,还炸了一碗香喷喷的肉酱,摆脱猪脚的安子齐给吃撑了。子齐,你怎么知道我有这个打算啊?田升也摸着肚子,坐在摇椅上舒服的享受。废话,福伯没跟你一起来,一看就知道是你把他一个人扔在镇上看铺
- 常修
- 【第四届全国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