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春》分卷阅读51

    上车后跟张秀说了声就回去了,后面王莫也提了个篮子匆匆赶过来。张秀特地帮唐春明带了张加了软垫的凳子让他在车上能坐得舒服些,和王莫一左一右将他护在中间,阿林也由张秀抱着坐在他怀里,看人上得差不多,赵六叔扬了扬鞭子,牛车开始动了。

    牛车上挤了十人不止,速度自然不能跟里正家的大青骡相比,不过路上走得挺稳当。

    牛车上的人对唐春明带来的两筐菜极感兴趣,之前送到里正家是张秀提着篮子一路穿村送过去的,路上招了不少人的眼,张秀当时就没隐瞒,告诉旁人是明哥儿自己种出来的,想靠这菜挣点养家糊口的钱,就差直辣辣地告诉他们,别打明哥儿的主意了,断人财路是要遭天骂的。

    唐春明应付了几句,无非就是照料得细心什么的,心中有数的人自然也不会再探究下去,可也有人就看不过眼,酸溜溜的话就出来了:“秀哥儿,你跟明哥儿这么要好,就没一块儿种上些菜,现在也好一道拿到镇上去卖啊,我看怎么都能挣些小钱的。”

    这是挑拨离间呢,唐春明心中好笑,张秀就不客气地回了过去:“你怎知道我没种了?当初明哥儿那儿多出来的秧苗都给我和莫哥儿分了,可我们没有明哥儿的胆气不敢多种生怕这种天气存活不了,再说了这也要看人的手艺的,一样的秧苗明哥儿就是侍候得比我们好,这跟侍候庄稼一个道理。”有人侍候得好收成高些,有人侍候不好收成低,这可怪不了老天,种菜也是一样的。

    “是啊,我跟秀哥儿没敢多种,当时明哥儿还说要帮我们育秧呢。不过我们两家虽然比不得明哥儿种得多,那菜倒也能吃了,比我们自家种的菜要可口多了。”王莫笑着接道,他家的汉子阿嬷孩子都喜欢,所以也没什么卖不卖的话,种得少家里都不够吃的。

    倒是有人听了更加羡慕了,都知道张秀和王莫跟明哥儿要好,平时有什么事两家都很尽心地帮忙,他们这些人平时都离得远远的,生怕明哥儿有什么事粘到他们身上,现在也只能干看着了。也有人厚着脸皮问唐春明什么时候再育苗匀些秧苗回去栽栽呢,张秀要笑不笑地看着那人,唐春明也没直接应承下来,随口应付了过去。

    这菜要真是在镇上能卖个好价钱,那他干嘛要帮别人育苗?想要秧苗,拿钱来买就是。

    一路摇到镇上,后半路唐春明基本就是在打迷盹中度过的,他儿子阿林跟他一个样,到了镇上这一大一小才被张秀和王莫摇醒。主要是因为一大早要起来摘菜又要喂鸡什么的,所以唐春明特地起得比以往还要早,而一向和他睡的阿林一有动静也跟着阿母一道起了,这半路上才会被摇得瞌睡了。

    赵六叔很热心,一直把唐春明送到摆摊的地方放下他才赶了车离开,说好下午在什么地方碰头等他。唐春明原先有些奇怪赵六叔前后待他的态度不一样,不过当时也没太放在心上,以为赵六叔怜惜他才会在他和赵家闹崩后照顾着他一些,可那天地头上张秀说出大莲的名字让村里人闭了口,而他在回去后无意中问了一下,弄清情况后才明白赵六叔前后的态度差别为哪般原因,只能说赵六叔也是个苦命人。

    赵六叔也村里的赵姓人,和三叔公以及赵大牛这边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按理来说赵六叔会和这两家关系该走得更近一些,可偏偏唐春明一直记得,以前赵六叔对两边的赵家人包括嫁进来的明哥儿都态度淡淡,有事叫他要用车?可以,拿钱来就行,没事根本不会凑上去说句闲话。

    可在唐春明跟赵家划清关系后,赵六叔对他明显就热情多了,每次托他从镇上带肉回来都不用另外给钱的,提前给的肉钱多了哪怕一文都会回头给他送过来,当时唐春明说不清为什么,但就是明显感觉得出赵六叔把他跟赵家是分开来算的。

    说到大莲,其实就是赵六叔中年得的一个哥儿,跟他夫郎两人如珠如宝地把小哥儿拉扯大,不料到头来却是白发送黑发人,连他的夫郎都因伤心过度一病不起一道去了,赵六叔家也因此和村里的其他赵姓人断了往来,从来没个好脸色。

    在张秀口中,大莲是个很文静有些腼腆的哥儿,六叔舍不得小哥儿嫁出去,一直拖到十六岁了才开始说亲,千挑万挑选了个家境殷实的人家,村里面这样爱护小哥儿的人家算是少见的,那时候不少人还笑话赵六叔呢。

    第029章 大莲

    可赵六叔夫夫俩万万没有料到,这千挑万选的哥婿,在哥儿嫁进去两年后却因为一场痨病一命呜呼,这夫家或许是因为过于心痛儿子早亡,竟迁怒到大莲身上在外面说出大莲克夫的话来,并且不准大莲归家逼着他给自己儿子守节。赵六叔当然不能同意,带着自家的儿子打上门去,要强行将自己家苦命的小哥儿接回来,他们哪怕是一辈着养着哥儿也不愿意让他留在这样的夫家受罪,看那夫家的模样恨不得逼死大莲才肯罢休。

    两家大打出手,赵六叔虽然有心将哥儿接回家,但无奈人单力薄,他和夫郎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汉子一个便是大莲这个哥儿,夫家却是人丁旺盛,仗着人多将六叔父子二人赶了出去,拒不让大莲出面见他们。

    大莲克夫的名声越传越响,也传回了平山村,赵六叔和儿子当时带着伤回到平山村,就想聚集赵家的人再去闹上一场誓要将哥儿接回来,他以为看在同是姓赵的份上族人怎么都会帮上一把,不料那夫家和赵老嬷的母家多少沾了点亲戚关系,也不知那家人家说了什么,赵老嬷竟撺掇得自家汉子回绝了赵六叔的请求,还劝赵六叔暂且让哥儿留在那户人家,不管怎么说哥儿也坏了名声,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改嫁的。

    赵家辈份最大的三叔公竟然也不同意出面,说什么就这样将哥儿接回来对赵家的名声也有影响,不能坏了赵家还未出嫁的哥儿的亲事,还说那户人家也是好名声人家,不会亏了大莲的,赵六叔面对这样的赵姓人气得当场吐血,回到家就病倒了,他的夫郎同样病倒在床上。

    赵六叔有心无力无法救出自家的哥儿于水火,但心里是不甘心的,拖着病体转头找上了当时的里正,那时的里正还是现在里正的爹,那里正虽然碍着赵家的面不好强出头,但也答应会去那夫家所在村子的里正家协商一下,想通过迂回的办法重新协商大莲的去处。

    赵六叔满心欢喜,为此花出去不少银子,却不料就在满怀希望的时候突然传来噩耗,大莲竟然投了河,等被人发现时早就没有气息,赵六叔听到消息时差-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