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春》分卷阅读64

    嬷不是比他做得更甚,为小儿子掏了那么多银子连徭役那点小钱都不肯花,他那样做还不是逼迫赵老嬷让村里的人看看赵老嬷偏心到了什么程度,赵大牛根本就不应该这样对自己,这些年在赵老嬷手下讨生活他容易么?

    后面的李峰眯了眯眼看向远去的王春花,他知道以如今明哥儿的牙尖嘴利,王春花这哥儿在嘴头上绝对讨不了便宜的,可这坏心肠的哥儿只怕不会善罢甘休的,李峰暗自琢磨要怎么去除后患才行。

    &&&

    一次两次的,唐春明忽然发现,他和李峰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了默契,每当他到地里的时候,李峰就默默地挑来了水放在他田边上,等着他过来浇水,等他两桶水浇完,又两桶水已放在田边上了,自从那一次唐春明说过自己来浇水后,李峰便没再说过要帮忙的话,只承担了挑水的任务。

    要是只有一次两次的,唐春明或许当成是热心人,可每次都是如此就容不得他不多想了,李峰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虽说自己也常常多烧些菜在大毛二毛过去学武时顺带捎过去,但难道这人真的只是投桃报李?一想到可能有人在后面默默地暗恋自己,唐春明心里顿时像喝了蜜一样。

    真的不是自己自作多情吧?真的不是自己自作多情吧!

    嗨,哥们,其实完全不用暗恋的,正大光明地来跟我明恋吧,不知道我最心水的就是这一款有型酷哥吗?背地里不知流了多少口水了。

    &&&

    唐春明如今在后院角落里专门开辟了一小块地用来育各种秧苗,将自家的地补种上,又半卖半送地给了张秀和王莫家一部分,有这两家人宣传,村里人都知道那些菜秧是他们掏钱买来的,这让想上唐春明家讨菜秧的人止住了脚步,心里不住犯嘀咕,不就是菜秧吗?难道还有不同的?又说唐春明小气的,连个菜秧还要花钱买,因而大部分人家都在观望,如果张秀和王莫家真的挣了钱,他们或许才会心动。

    不过倒是另有两家过来买了,一个就是沈夫郎,还有一个是赵六叔。沈夫郎是吃过他家菜的,会来唐春明不觉得奇怪,因为他家又不差这些小钱,而且本来他也准备送一些给里正家的,和里正家的关系一定要打好,以后有什么事里正一家站出来说句话顶别人的十句不止。而赵六叔的到来就让他惊讶了。

    赵六叔是带着他的大孙子一道上门的,他大孙子今年才六岁,比二毛稍大点,过来时显得很腼腆,见到二毛时才稍好一点,平时在村里也是经常玩在一起的,唐春明让三个孩子拿了点心招待这个小朋友。

    看得出赵六叔很心疼这个大孙子,也许是将当年对哥儿的疼爱之情转移到了大孙子身上,这些年赵六叔才能坚持着活下来。

    “六叔,别说买不买的了,等过几天出来了我给你送过去。”

    “别,别,”赵六叔连忙摆手,“村里多少眼睛盯着呢,可不能破这个例,我不能让你以后在村里难做人。再说我也是想多挣几个小钱,我天天往镇上跑,到时顺带着卖些菜也方便得很,我知道明哥儿你的菜是能卖出价钱的。”

    “好吧,既然六叔这么说,我也不客气了,六叔要多少要什么样的跟我说一下,我准备一下。”

    “哎,好的。”六叔脸上笑开了花。

    此外,唐春明也没忘记胡郎中那边,时常会送些菜过去。初过来时就是胡郎中救了他,后来在跟赵老嬷王春花闹的时候也是胡郎中帮他作的遮掩,还明里暗里帮着他说话,否则那日哪有这么轻松过关。

    唐春明坐在炕上把钱罐子从空间里取出来,又数了一遍他目前的财产。锦记那边每隔几天就会过来收一趟菜,累计下来他从锦记那边赚了有十两银子了,这段时间又没有太大的花销,加上那次在县城卖菜的钱,合计有近六十两银子,锦记那边一直催话让他尽快扩大种植面积,甚至还有一次带了话说,如果银钱方面有些困难的话,锦记那边可以预先支付一部分费用。

    唐春明拒绝了,不过确实可以买地了,周边的都是荒地,价钱不会太贵,将地买下来再让人把围墙建起来,所需费用也只占目前财产的一小部分。可惜手里的银钱到底还是太少,否则他想将后面那一整块山地都买下来,圈起来养鸡养羊都不愁地方了。

    取出二十两碎银,余下的仍放在空间里,唐春明走出屋子,正和小花在玩的阿林抬头看向阿母。唐春明招招手说:“我要去里正大叔家,阿林看家还是跟我一道去?”

    “我要去,我要跟阿母一道去,让小花看家。”阿林快走几步扑到唐春明跟前巴着唐春明的腿。

    “那好,我们让小花看家,阿林陪阿母。”唐春明笑呵呵地摸摸儿子的脑袋,小花在他们脚边昂着脑袋叫了两声,仿佛在说它会为主人看好家的,守好家里的鸡和羊。

    唐春明不是空手人去的,手里提了一篮子的菜,还有刚刚下来的嫩黄瓜,这时候吃最新鲜不过。

    村里人再看到唐春明,眼神有些复杂,原本观望他与酒楼做买卖的人,没想到那酒楼竟一直上门收菜,有些人家自家的菜也能摘了,特地等在路边拦住酒楼的马车想让他们看看自家的菜,给得便宜些也没关系,可酒楼里的人哪会听他们的,唐家的菜又跟他们的不是一个等级的,没看到如今锦记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还不是因为唐夫郎家里的菜。

    有人当笑话说给唐春明听过,唐春明也就听听而已,浑然没放在心上,他们有能耐自己找销路便是,自家的菜不怕人不识货的。当然如果村里人能从他的举动上得到启发开阔下眼界而不仅仅是盯着自家几亩地上,说不定也能另想出致富的法子,他是农村里长大的,亲眼目睹了农村在十几年内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思想上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

    等他走过去,唐春明知道,村里人肯定又在讨论他从锦记酒楼那里挣了多少钱了,等他买地的消息一出,估计又要成为村里的热门话题人物了。

    沈夫郎也刚好从自家地里回来,看到这一大一小很是欢喜,他家嫁到镇上的哥儿如今也怀上了身子,虽说这第一胎希望哥儿能给哥婿生个小子,可如果像是阿林这样乖巧的小哥儿也只有喜欢的。

    如今明哥儿能把日子过好他再高兴不过:“明哥儿这是找你大叔的吧?他应该在家的。”接着就朝院子里扬声喊道:“当家的,在不在?明哥儿找你有事呢。”因为唐春明除了有事或者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