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春》分卷阅读200

    也背了个筐出来一道进山了。

    有人结伴又有小花忠心护主,唐春明总算过了把瘾,虽然采摘技术有限成果不及张秀和沈夫郎丰厚,但亲手采的意义就不同,这趟进山就连小花都有收获,逮了两只野兔子。

    春天山里的野菜也非常丰富,唐春明逮着机会变着法子地在家里折腾着吃食,香椿炒鸡蛋,荠菜包饺子,马兰头、苦菜、鲜嫩的枸杞头,吃得家里人也很过瘾。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春笋,唐春明拉上李峰挖了不少笋子回来,用来做菜,还腌制了酸笋,那酸酸脆脆的滋味他可不会忘。

    这些乡间乐趣可不是空间能带来的。

    伴随着这些乡趣的同时,是唐春明依旧毫无寸近的内力修炼,这也注定了唐春明在炕上是翻不了身的,每每被从里到外吃了个遍后,唐春明都恨得咬被角,为什么明明自己才是空间的主人,空间却对自己的内力修炼毫无帮助,而李峰这个外人却得空间相助颇多,内力有进展加上又一直食用空间食物,唐春明明显地感觉到李峰身上以前在北边留下的伤痕都在消退,就连皮肤都变得滑了许多。

    082收麦

    何老想要的茶树枝被专人送了过来,容家生意遍布大庆,甚至手里就有自己的茶庄,到产茶之地弄来一些可供插扦的茶树枝并不是难事,唐春明拿到这些茶枝后用泉水浸泡过后才在后山栽种了下去。

    原先嫁接的果树,在这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也顺利地渡过了磨合期,嫁接上去的枝条上原先留下的芽眼已经开始转绿发芽了,这让原先亲手嫁接这些果树的大山他们看了都兴奋不已,之前虽说出于对唐春明的手段的信任而跟着做了,但心里始终还是抱着不敢置信的念头,毕竟新生事物想要接受还需要有个过程,当看到他们劳动了好一段时间的果树绽出新芽后,原来的担忧都消散了。

    这山上做的事情在村里已经不是秘密了,原来帮着栽种果树的人对着山上那一个个用布条包扎起来的树枝就好奇不已,心想难道这又是峰小子跟明哥儿折腾出的新手段?不过这手段倒没办法让别家学了去,毕竟谁家也不可能拿出几百两银子买下一座山头来尝试这些东西,但也从帮忙的人家那里打听到,这是培育果树的新手段,以后果树长出的果子就不再是原先那又酸又涩的野果子了。

    没见到成果之前村里人还是半信半疑的,没直接开口嘲讽李峰家的异想天开已经是唐春明用一桩桩事证明了他的手段的高超。

    转眼端午到来,这里与地球空间的风俗很相似,家家户户在门上挂起了菖蒲、艾叶,还要避五毒,何老早早选好了药材放在香包里,给家里人都挂上了,今年家里有何老在,更不用担心蚊虫的烦恼了。

    端午时节,不少人家都合不拢嘴,拿起了镰刀下了田。去年跟着唐春明家率先种上冬小麦的人家下地收割前还不放心地跑来问李峰跟唐春明,去年说的要收购他们地里的冬小麦的话还兑不兑现,得到的当然是兑现的回答,想到家里即将有大笔银子进项,这些人家一天到晚的都咧着嘴巴,就连做梦都笑醒了。

    滕煜早早地就来到了平山村,等着村里的收割,就连容玥虽然自己没办法赶过来,也派了人过来守着,虽然今年的粮食数量不多,但供应赵王那里应该足够了。

    去年因胆小或是观望的那些人家自然是后悔的,幸好有一部分人家今年也跟着一道干了,这个时候没必要再说什么后悔的话了,以后一起老老实实地跟着干就是,不用去想太多的事情。因此许多人家也拿了自家的工具帮着这些人家以及李峰家一起把地里的麦子收割了,他们也想亲眼见证奇迹的诞生。

    滕煜脱下了锦袍换上了短打的装束跟着一起下了田,虽然不会做农活,可站在田边感受农家忙碌的欢快气氛也别有滋味,对跟着一起过来的齐掌柜说:“我也走过不少乡村了,可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干劲的庄户人家,看看这大峰大哥家的地,这么多人自发地过来帮忙,半天的功夫就能都收割好了。”

    “是啊,不过这也是从来没哪一户人家出这么高的价格来收购这些庄稼,不说他们了,就连我都心动了,少爷,你说我要不要问问唐夫郎,我能不能也买些种子回去种上,等到了收获的时候再卖给他?”齐掌柜老神在在地回答。

    腾煜黑线地转过头看向自己的老手下,用磨牙的声音答道:“老齐你是不是嫌我给你的工钱太低了所以想另找东家了?”

    “哈哈……”齐掌柜开怀大笑,原来东家也知道这点啊,“不过往后就不是他们羡慕城里人而是城里人该羡慕他们的好日子了,呵呵,我想以后这媒嬷肯定要把平山村村口的路都给踩平了,外面的哥儿想嫁进来,本村的哥儿却不想嫁出去了。”

    “也是。”想想那样的场景,滕煜也觉得挺有意思。

    端午,县里学堂也是放了假的,里正两个儿子回来了跟着一起下地,唐春嵘好不容易有了假当然也是先回家了,哥哥这里有哥夫照顾着,他虽然有些看不过眼,但也不得不承认没人能做得比哥夫更好了,反而是丢阿母一人在家不放心。

    李峰原本还想着家里的地忙完了就去岳母那里帮着点,不想骑着马过去一看,今年根本不用他帮忙了,王英带着家里两人又雇了两个帮工的,忙了一天也把地里的麦子都给收了,就等着晾晒之后打包送到继子家里去,而唐春嵘这个特地赶回来帮忙的反而让他阿母给推了回去,说家里也需要有个人烧饭烧水。

    李峰看了就知道王英如今也想通了,不再自己一人把所有事都抗着。王英知道李峰赶过来,从地里赶回来对李峰说:“你回去吧,家里那边肯定有不少事等着你去做呢,我这里人手够了,等麦子晒好后我让阿嵘随车一道送去你们那边,也让他在你们那儿住一晚再去县里。”

    “好吧,阿母你也不要太操劳了,地里的事情就让其他人去做吧。”李峰看看没什么可帮的,于是又骑马打道回村。

    最激动的时候来了,收了麦子的人家把晒好的麦子送到李峰家,他们地里的收成可是比往年多了足足有半成,虽然不及明哥儿家去年秋收的收成高,但这也是他们往年没有过的,这每多打一斤粮食可就多一份银钱啊。

    里正和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人也来到李峰家帮忙,就靠李峰和唐春明两人可忙不过来。一边称份量一边登记,然后领好开出的证明和原先持的契约到唐春明这里领银子。称份量的那边是李-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